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桥梁施工百问

周敏

桥梁施工百问基本信息

书名 作者 刘吉士
ISBN 711404712 定价 52.0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7-01
开本 64开 图书编号 1079760

桥梁施工百问简介

《桥梁施工百问》一书可供桥梁施工技术人员、监理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等人员参考。

桥梁施工百问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桥梁施工百问常见问题

桥梁施工问题

单点顶推只适用于小型构件的顶推或有大吨位顶推设备下的顶推施工,多点顶推适用于大型构件的连续顶推施工。 湿接缝的主要特点是接缝处需要钢筋连接、混凝土浇筑等,过程时间比较长,但连接效果较好;干接缝是两块件...

桥梁施工,一般梁场布置在什么位置?

1是要看征地在哪。征地的大小等情况。 2。要结合梁板的多少跟型号工期而设置多少底座。 3。梁板是在梁场的周边存放还是运输到别的地方存放。考虑梁板起吊和转运等车辆场地。预制底座位置应按罐车及吊车等相关...

桥梁施工脚手架该如何施工?

 1、施工准备     (1)、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构配件按要求进行质量验收,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     (2)、对脚手架搭设的场地要进行场地清理、平整...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我传给你,给个邮箱。

道路桥梁施工警示装置

这个很难判断,看使用的环境和使用单位的保养情况,应该是没有响应的标准,仅供参考

桥梁施工施工流程

前期准备

1做好桥梁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意义

(1)桥梁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坚持按照基本程序、施工程序办事的重要环节之一。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桥梁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2桥梁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阶段划分

(1)第一阶段桥梁工程初步设计已完成,并列入国家或地区建设计划以后所需进行招标投标及签订承包合同等准备工作阶段。

(2)第二阶段是施工单位承包施工任务以后,在开工之前进行的以圆满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为目的的准备工作阶段。

3桥梁施工的招标和投标

(1)实行招标的目的

(2)招标的条件

(3)招标的方式和程序

(4)招标文件应该具备的基本内容

(5)资格审察

(6)施工投标

桥梁施工安全分析要点有哪些

桥梁施工安全分析要点:

(一)施工安全分析根据桥梁施工的特点,施工中容易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源主要有:支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

1、支架坍塌——因支架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搭设不规,造成支架坍塌,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2、高处坠落——在搭设支架时或在支架顶安装模板、筋、浇筑砼时进行的高处作业,可能高处坠落而导致人身伤害的。

3、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

4、机械伤害——机械(砼搅拌机、砼运输车、砼输送、吊车等)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的。

5、触电——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分为绪论和三大篇:绪论中主要介绍国内外桥梁建设概况,桥梁的分类、组成,桥梁施工的主要方法以及国内外桥梁施工机械的发展情况;第一篇介绍了桥梁施工通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混凝土机械、钢筋加工机械、起重吊装机械、预应力张拉设备、模板、装配式支架等;第二篇介绍桥梁基础施工机械设备,主要包括预制基础桩、泥浆系统及其设备、桩工设备、钻孔设备等;第三篇介绍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梁桥施工机械、拱桥施工机械、斜拉桥施工机械、悬索桥施工机械。

本书主要供各种桥梁建设工程机械化施工部门从事管理、使用及维修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师生教学用书及设计、科研部门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桥的概念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

我国的桥梁,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多数只能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桥梁也只能是写木梁式小桥,技术问题较易解决。而在水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道上,则多采用浮桥。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璨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战国时铁器的出现,也促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从而使桥梁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不仅如此,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桥应运而生。石拱桥的创建,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无论是实用方面,还是经济、美观方面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石梁石拱桥的大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时间,还提高了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因此,秦汉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莫在东汉时,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的,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工商业、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分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东晋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贵族官宦南迁,经济中心自黄河流域移往长江流域,使东南水网地区的经济得到大发展,经济和技术的大发展,又反过来刺激桥梁的大发展。因此,这时创造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北宋废卒发明的叠梁式木拱桥--虹桥,背诵创建的用筏形基础、植蛎固墩的泉州万安桥,南宋的石梁桥与开合式浮桥相结合的广东潮州的湘子桥等。这些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享有盛誉,尤其是赵州桥,类似的桥在世界别的国家中,晚了七个世纪方才出现。纵观中国桥梁史,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和成就,以及能争世界第一的桥梁,都是此时创建的。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三朝,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并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同时,在川滇地区兴建了不少索桥,索桥建造技术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随着我国第一条铁路的通车,迎来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又一次技术大革命。

桥的类型与形式

按主要材料分

木、石、砖、竹、藤、铁、盐、冰、纸桥

木桥是最早的桥梁形式,我国秦汉以前的桥几乎都是木桥。如最早出现的独木桥、木柱梁桥。约商周时便出现浮桥,战国前后又出现排柱式木梁桥和伸臂式木梁桥。但因木材本身的特性,如质松易腐以及受材料强度和长度支配等,不仅不易在河面较宽的河流上架设桥梁,而且也难以造出牢固耐久的桥梁来,因此,南北朝始遂为木石混合或石构桥梁所取代。

石桥和砖桥。一般是指桥面结构也是用石或砖料来做的桥,但纯砖构造的桥极少见,一般是砖木或砖石混合构建,而石桥则较多见。到春秋战国之际便出现了石墩木梁跨空式桥,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式石梁桥,东汉则又出现了单跨石拱桥,隋代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单孔弧形石拱桥,唐代李昭得造出了船形墩多孔石梁桥。宋代是大型石桥蓬勃发展的时期,创造出像泉州洛阳桥和平安桥那样的长达数里横跨江海交汇处的石梁桥,以及像北京芦沟桥和苏州宝带桥那样的大型石拱桥。

竹桥和藤桥。主要见于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一般只用于河面较狭的河流上,或作为临时性架渡之用。早期的主要是一种索桥,南北朝时称竹质的溜索桥为“笮桥”。后来出现了竹索桥、竹浮桥和竹板桥等。铁桥,在古代包括铁索桥和铁柱桥两种。前者属于索桥类,较多见,约在唐代便出现;后者属于梁桥类,实为木铁混合桥,极少见,在江西见一例。

盐桥和冰桥。主要见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前者主要见于青海盐湖地区,后者主要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纸桥是在一些玩具中出现的。

按结构及外观分

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种基本类型。

梁桥。又称平桥、跨空梁桥,是以桥墩做水平距离承托,然后架梁并平铺桥面的桥。这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桥,在历史上也较其它桥形出现为早。它有木、石或木石混合等形式。先秦时梁桥都是用木柱做桥墩,但这种木柱木梁结构,很早就显出其弱点,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起而代之的是石柱木梁桥,如秦汉时建成的多跨长桥:渭桥、灞桥等。约在汉代时桩基技术发明,于是出现了石桥墩,标志着木石组合的桥梁能够越跨较宽大的河道能经受住汹涌洪浪的冲击。但由于石墩上的木梁不耐风雨侵蚀,于是便在桥上建起了桥屋,保护桥身,此桥型(廊桥)后多见于南方,但最早都见于黄河流域。中小型的石梁或石板桥,构造方便,材料耐久,维修省力,是民间最为喜用的一种桥形,尤其是南宋后,在福建泉州地区十分盛行,创造了许多长大的石梁桥。梁桥若中间无桥墩者,称单跨梁桥;若水中有一桥墩,使桥身形成两孔者,便称双跨梁桥;若两墩以上者,便称多跨梁桥。

浮桥。又称舟桥、浮航、浮桁,因其架设便易,常用于军事目的,故也称“战桥”--一种用于数十百艘木船(也有用木筏或竹筏连横于水上的)连锁起来并列于水面,船上铺木板供人马往来通行的桥。若按严格意义上的桥:是以跨空和有柱墩为标志的话,那它还不是十足意义上的桥。浮桥主要建于河面过宽及河水过深或涨落起伏大,非一般木石柱梁桥所能济事的地方。浮桥两岸多设柱桩或铁牛、铁山、石囷、石狮等以系缆。隋大业元年在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第一次用铁链连接船只的浮桥。浮桥目前在我国南方如江西、浙江、广西等地方仍常见用。

浮桥的优点:一是施工快速,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围攻武昌,只用一夜时间就建成两座横跨长江的浮桥。二是造价低廉,明代邹守益在《修凤林浮桥记》中,曾对石桥与浮桥做过比较:“若用石梁桥,要费千金,而用浮桥,则费五百金便可,可根据需要而定。”三是开合随意,拆除和架设都很方便。缺点是载重量小,随波上下动荡不定,且抵御洪水能力弱,常需及时拆撤,并要人照看,管理繁琐,舟船、桥板与系船的缆绳要经常修葺和更换,维护费用昂贵。因此,很多浮桥的最后归宿,都向木梁桥、石梁桥或石拱桥发展。

索桥。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桥。多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主要见于西南地区。其做法是在两岸建屋,屋内各设系绳的立柱和绞绳的转柱,然后以粗绳索若干根平铺系紧,再在绳索上横铺木板,有的在两侧还加一至两根绳索作为扶栏。始见于秦汉,如秦李冰曾在四川益州(今成都)城西南建成的一座笮桥,又名"夷里桥",便是座竹索桥。现存著名的有建于明清时的泸定铁索桥、灌县竹索桥等。过索桥感觉非常惊险,正如古人形容过索桥的那样:“人悬半空,度彼决壑,顷刻不戒,陨无底谷。”唐代和尚智猛称:“窥不见底,影战影栗。”其实真正渡之还是安全的,正如《徐霞客游纪》对贵州盘江桥评价的那样:“望之飘然,践之则屹然不动。”

拱桥。在我国桥梁史上出现较晚,但拱桥结构一经采用,便迅猛发展,成为古桥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桥型,即使在今天,它也仍有继续发展的广阔前景。拱桥有石拱、砖拱和木拱之分,其中砖拱桥极少见,只在庙宇或园林里偶见使用。一般常见的是石拱桥,它又有单拱、双拱、多拱之分,拱的多少视河的宽度来定。一般正中的拱要特别高大,两边的拱要略小。依拱的形状,又有五边、半圆、尖拱、坦拱等之分。桥面一般铺石板,桥边做石栏杆。拱桥的形象最早见于东汉画像砖上,是由伸臂木石梁桥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墓拱、水管等形状影响而产生的。文献记载见于南北朝时的《水经注》中,现存最早的实物和最具代表性的是隋代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石拱桥的发券,明以后,尤其在清代,则盛行用整券,即“桶状发券”。

国桥梁艺术的独特风格。

卢沟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丰台区宛平城,横跨永定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三年(1192)建成。明正统、清康熙年间重建,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桥由白石砌成,长2122米,宽75米。两侧有栏板、望柱,望柱上雕凿大小石狮492只,神态各异。桥有11孔,桥墩、拱券各部分,均用腰铁固牢。桥墩作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桥两头有华表各一对,石碑各一座,一为清康熙年间修桥碑,一为乾隆御题"卢沟晓月"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桥东为宛平城,1937年7月7日,日军炮击卢沟桥,

进攻宛平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至今桥身仍可见当年的弹痕。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唐代文人赞美桥如"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这座桥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他考虑,为使桥面坡度小,将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他又在大拱的两肩上,各做两个小拱,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均衡、对称,既便于雨季泄洪,又节省了建筑材料。其结构雄伟壮丽、奇巧多姿、布局合理,多为后人所效仿。李春设计的桥面坦直,共分三股,中间走车马,两旁走行人,不仅可使秩序井然,且又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见,在1300多年前,在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石匠李春有这样高超的技术,实为难能可贵。

李春选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艺与众不同。他采用长方形石料,每块重约一吨,在1350多年前的隋朝,李春在没有起重机和吊车的情况下,运这么重的大石头是何等的艰辛。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可见李春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代价!

李春带领其他工匠,将石料各面部凿有细密的斜纹,使石块相互咬合扣紧。全桥由28道独立的石拱纵向并列组成。他想,这样可以使每道石拱圈各自独立负荷载重,又便利于修缮。为了加强各拱圈的连接,他又采用9道铁梁贯于拱背之上,接着用腰铁嵌入拱石之间,使桥能"奇巧固护,用于天下"。

最后,李春又组织能工巧匠,在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许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艺术,图案细腻,刀法苍劲有力,雕刻灵变,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堪称隋唐时代雕刻艺术的佳作。这种拱上加拱、"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样的布局,采用这样的巨形跨度,构成这样的优美的造型,是李春在世界上的首创。在欧洲,14世纪才出现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但是,比中国赵洲桥晚了700多年,并且早已被洪水毁坏无存。所以,李春造的赵州桥是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唯一尚存的时间最长的一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相当有价值的。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这座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但是,关于李春的生平事迹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就连隋朝之后的唐朝人,也只有"制造奇特赵州桥的人是隋匠李春"等数语记载。在赵州桥建成100年以后的唐朝开元13年(公元726年)中书令张士贞在《安济桥铭》中简略提到:"赵州清水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不知有多少被埋没了。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赵州桥的基础非常坚固。1350年来,两边桥基下沉水平只差5厘米,这说明李春桥址选择科学合理。赵州桥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石料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可见李春对工程学、力学、建筑学、水文、地质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李春有这么多科学知识,无疑是他从劳动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

中国桥之最

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桥是河北赵县赵州桥。隋朝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建。

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山西晋祠鱼沼飞梁,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广州潮州广济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仅有的五亭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

中国十大名桥

(1)卢沟桥(2)广济桥(3)五亭桥(4)赵州桥(5)安平桥(6)十字桥(7)风雨桥(8)铁索桥(9)五音桥(10)宝带桥

最高的桥

米洛大桥

由英国设计师诺曼•弗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的、世界最高的高架桥—米洛高架桥在经过三年时间的施工后,于2004年12月17日竣工开通。一项惊人的壮举。

米洛高架桥创下的各项纪录

桥长2460米。

宽度达32米的大桥连接起了米洛(Millau)山谷和西南部的塔恩(Tarn)河谷。

桥塔总高达343米。

塔恩河谷上方桥面高达270米。

整桥的最高桥墩高度达到破记录的245米。

该桥有一个36吨重的钢制桥面,相当于5个艾菲尔铁塔的重量。

创新科技:桥墩建造过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米洛高架桥的抗震性极高,并且能够抵御各类严峻的气候条件。

米洛大桥采用斜张桥形式,为四线道,桥梁以七支悬臂支柱支撑,横跨塔恩河(Tarn River),桥面高270公尺,悬臂支柱最高处达343公尺,比巴黎艾菲尔铁塔还高;大桥总长25公里,重36吨,自2001年12月动工,花费3年时间完成,其高度、完工时间均创下世界第一,开车其上宛如行走在云端。

有关桥的歇后语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白娘子突断桥——想起旧情来

背媳妇过独木桥——又惊又喜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独木桥——难过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唱猴戏——不要命;玩命干

独木桥上钉木版——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走骆驼——担风险的事

短板子搭桥——不顶用;不顶事

短木搭桥——难到岸

扶着桥栏杆过河——生怕掉进去

扶着桥栏过河——生怕掉在水里

扶着醉汉过破桥——上晃下摇

刚下桥的新媳妇——不好看也爱看

鸽桥相会——一年一度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湖面上的九曲桥——穹穹多

火柴棍搭桥——难过

近视眼过独木桥——放不开步子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枯木搭桥——存心害人

癞皮狗上桥——招摇撞骗

烂板搭桥——不顶事

烂板子搭桥——白搭;难过

烂柱子塔桥——不牢靠

老太太走独木桥——难过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麻秆搭桥——把人跌闪得好苦

麻秆搭桥——难过;担当不起

木炭搭桥——难过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走纸桥——过不去

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桥顶上盖楼——上下空

桥孔里插扁担——担不起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三人过独木桥——有先有后

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田膛上搭桥——不是路

铁拐李走独木桥——够呛;走险

瞎子打过独木桥——错路一条

香签搭桥——难过

小河上没桥——将就过吧

小脚婆娘过独木桥——摇摇摆摆

朽木搭桥——存心害人

朽木搭桥——难过

竹竿子搭桥——难过

醉汉过铁索桥——上晃下摇

扁担括进桥眼里——担不起

筷子搭桥——路不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一一不是好东西

没桥顺河走——绕来绕去

桥是桥,路是路—— 一清二楚

桥孔里伸扁担——担当不起

牵牛花儿当喇叭吹——闹着玩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天上架桥——想到办不到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