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切尔诺贝利核石棺

周敏

切尔诺贝利核棺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切尔诺贝利核石棺 本质 混凝土封闭设施
目的 阻止发生放射性核污染 外形 高度108米、宽度250米长度150米

切尔诺贝利核石棺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切尔诺贝利核石棺常见问题

电弧贝利亚厉害还是维克特路基艾尔厉害?

整天瞎逼逼

请教下哈贝利装修污染一次净怎么使用?

应该是隔开表面60CM左右距离,用喷雾的雾尾扫过基材表面。另外记得所有的木质地板啊、家具橱柜啊、遮光窗帘等等都要喷洒到,否则会影响效果的。容量为450ml,适合10平方居住面积,实际喷涂20-30平米...

贝利斯电子体温计怎么样

这个相比传统体温计来说电子体温计更加简单和方便,最重要的是安全,贝利斯数字式电子体温计,可在口腔、腋下、直肠测体温,适合家庭使用,安全易读,快速准确,很好的。

地暖分水器凯贝利的怎么样?

挺好的,性价比很高,品质可靠,价格也相对比较实惠的,产品美观大方,样式新颖美观,使用的寿命长,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且不易被淘汰,而且采用纯正的材质,在做工方面是非常细致。

贝利斯电子体温计多少钱一个?

贝利斯电子体温计价格   108元/台加工定制品牌 贝利斯 型号 DT-9836测量围 32~42.9(℃) 精度 0.2(f.s) 距离系数 1-3(ε)外形尺寸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展历程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前苏联基辅市北130公里的地方,是前苏联1973年开始修建,1977年启动的最大的核电站。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Soviet Union)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乌克兰基辅(Ukraine)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 此事故列为核事故的第七级(顶级)。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4月,在按计划对第4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时,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01毫伦琴。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

1986年5月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应苏联政府邀请,乘直升飞机从800米高空察看核电站的情况,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成“棺材”埋葬起来。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80亿卢布(约合1.2亿美元)。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

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人去屋空。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也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核电站近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土地、水源被严重污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切尔诺贝利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2016年11月29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覆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新安全保护罩完工。这个“金钟罩”将永久“封印”切尔诺贝利。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液压装置移动这个用钢筋混凝土制造的巨大的预制防护拱顶,罩住当年发生核灾难时失去顶棚的核反应堆残骸。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金属装置,高108米、重36000吨,重量约为埃菲尔塔的四倍。该装置造价16亿美元(约合110亿人民币),将取代苏联30年前建造的“石棺”。这个拱形防护罩是人类所建造的最大的陆上可移动结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防护措施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0公里范围内严格限制人员进入。

2007年9月17日,乌克兰当局表示将搭建一个巨型的钢铁覆盖物,封闭曾发生全球最严重核泄漏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乌克兰当局雇佣一家法国公司,负责搭建一个钢铁外层结构,取代 在1986年核泄漏之后用来掩盖核反应堆的混凝土外层。这一混凝土外层在发生事故后仓促建成,已出现损坏,因此当局计划建筑新的铁外层,遮盖曾发生核泄漏的反应堆和放射性材料。

新的钢铁外层工程将耗资14亿美元,由国际捐献者出资,并由欧洲重建与开发银行监督资金营运,预计在5年内竣工。

乌克兰当局表示,新的钢铁外层结构建成后,将可进行拆卸核反应堆的工作。这个反应堆仍包含95%的原核材料,并被暴露在外。此外,施工质量粗糙,使得现有的混凝土保护外层非常脆弱。乌克兰当局同时还与美国公司达成协议,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30公里“隔离区”内建造一个储存设施,收藏核电站泄漏的核废料

欧洲重建与开发总裁勒米埃表示,乌克兰政府和国际社会持续不断的承诺和参与,对有关工程能够顺利完工至关重要。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防护罩再获上亿欧元建设资 2015年完工

据俄新社2012年12月4日报道,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承诺将为乌克兰提供1.9亿欧元额外资金,帮助乌克兰完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新防护罩建造工作。建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新防护罩共需要资金7.4亿欧元。2011年4月,在基辅举行的国际捐赠大会上,40多个国家已经承诺提供5.5亿欧元资金。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新防护罩将进一步减少辐射污染。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列里·霍洛斯科夫斯基说:“新防护罩建造完成后,一系列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有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将得到解决。”2.9万吨重的新防护罩将于2015年完工,届时高达100米的围墙会将切尔诺贝利4号核反应堆围住,将其转变成一个安全的环保系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火灾事故

2015年4月28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禁区发生森林大火,乌克兰出动直升机灭火。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称火势已受到控制并亲自搭乘直升机视察火灾情况。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防泄露的新石棺造好了吗?进展如何?

新的石棺造好了,可以防止核辐射。

当年的12月,经过七个多月的战斗,第4号核反应堆完全关闭。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广泛使用了混凝土和钢材,这个做成的就是石棺。这个石棺,毕竟是水泥做成的,只能挡住一时的辐射,寿命很短,很容易因为辐射而坍塌,造成第二次泄漏,在08年的时候,这个石棺只剩下五年的寿命。石馆周围防护措施已经慢慢的老化,而且核辐射并没有减少很多,新的石棺建造迫在眉睫。石棺的修建耗费很多,需要20亿美元,乌克兰根本就承担不起。就在核电事件25周年的时候,欧洲国家伸手准备帮助乌克兰一把,并承诺进行捐助,其中美国就捐助了15亿美元左右,是欧洲单个国家捐赠最多的。

在资金到位后,新的安全石棺项目迅速启动。该项目主要基于旧的石棺,每侧安装了两个半拱形建筑物,相当于给疤痕累累的石棺戴上了巨大的钻石罩。这个新的建筑高度比自由女神的神像还要高50米左右,当时的英国还给这个建筑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方舟计划。 该项目是由一家法国公司设计和制造的,基本框架已于2014年底完成。然后通过船和卡车将其运送到核电站泄漏的事故现场,然后又用了两年的时间来组装交付的零件,包括先进的通风系统和遥控机器人起重机。

在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新的石棺于2018年春季完工。它比足球场大,预计可以为居民提供一百年的安全保障。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不再需要为此担心了,因为他们担心核辐射会落在他们的头上。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可为人类提供高效,清洁的能源。但是,一旦使用不当,危险也很大,值得我们保持警惕。

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差点毁灭地球的切尔洛贝利

前苏联动用近60万人员,其中是45万为苏军士兵,人工清理因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爆炸而产生的残骸以及搭建封堵反应堆的混凝土墙。而在地下由敢死队组成的特遣队挖通道阻断燃烧源,最后由直升机运送约5000吨的材料阻断反应堆内部反应,然后为石棺加装盖子。完成了对事故核心区的处理。

20世纪末,位于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当爆炸发生之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消防员士兵以及工人,丝毫不知道拯救世界的重任担在他们的肩上,同样的他们也不知道面对的是隐形的死神。这些英勇的人们首先开始对四号反应堆对进行了清理,超高剂量的辐射呼吸道以及眼睛灼痛无比,口中有浓重的铅味。甚至在登上了反应堆上的消防员们,因为一次性承受了人体无法承受的辐射悄无声息地死去。

随后前苏联发现事故的严重性,开始增派设备以及人手对四号反应堆的事故进行处理。刚开始还是在使用机器人对爆炸残骸进行处理,但是在高辐射下,电子产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苏联随后引进了各个国家针对高辐射环境工作的机器人,但依旧无法面对四号反应堆如此之高的辐射量。

所以在此之后,清理的任务交给了脆弱的人类。时在反应堆事故中心地带,辐射已经达到了200单位每小时甚至要超出这个数值。工作的工人们只能匆匆地跑上事故地,然后挖上几铲子就立马更换他人前来。因为如果在此地逗留超过一分钟,身体所接受的辐射量便超过了人体能接受辐射量的最大值。而且在当时苏联并没有足够的防护服供给这些工人使用,这些工人只能简陋地将铅板缝制在背后以及胸前,这样起码能够阻隔一小部分辐射。

而在地下反应堆内部,由于高温而产生的岩浆正在溶穿反应堆基底而向地下延伸。由一批志愿者组成的特遣队,冒着必死的风险挖通地底通道,截断了正在往下流动的岩浆。

在清理完毕这些高辐射的残骸,这批工人又开始搭建封堵4号反应堆的石棺,他们在反应堆周围垒起了高高的混凝土墙,然后由直升机将阻断反应堆反应的物质投放入其中。最终再由直升机投下近2000吨阻断反应堆反应的物质之后,反应堆的反应终于停止了。至此,由一架米格直升机吊起重达35吨的混凝土盖子,放到了石棺的顶部。一个月之后放射剂量才达到安全范围

而在此之后,这60余万人员中有20万人员因辐射死去,而剩下的40万人终身受到了辐射病的折磨。但正是由于这些具有牺牲奉献精神的英雄,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遏制如此爆裂的反应堆事故,拯救了全世界人民。

当年核泄漏的切尔诺贝利,现在里面都有哪些“怪物”?

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世界上一个神话,曾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切尔洛贝利核电站,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4分发生了爆炸及核泄漏事故。这起发生在冷战时期的核泄漏事故,它的辐射量相当于二战中,投向日本的那颗原子弹的四百多倍堪比世界上最强的核弹,这让当时处在敌对状态的美国认为,苏联人要毁灭世界,最后苏联人利用仅存的国力终于拯救了扑灭了大火,从而拯救了地球,不过这场事故也间接使本来就不堪重负的苏联五年后解体。

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切尔洛贝利事故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起世界上最大的核泄漏事故给人来带来的伤痛却还没有消失,这起事故导致当年切尔洛贝利27万人患上了癌症,其中93万人无法治愈被癌症夺走生命,切尔诺贝利如今仍然是世界十大核污染地区。

事故发生时,前苏联紧急疏散了11万多人,随后几年,又从被严重污染地区搬迁了23万人,因为这场举世震惊的事故,前后共34万人不得不永远的离开自己的家乡。

当年切尔洛贝利事故发生时,苏联动员了五十万英雄去抢救切尔洛贝利核电站,这些拯救世界的英雄为了将阻断污染,他们制造了一个高度108米、宽度250米长度150米的巨大核石棺,在建造时他们大都收到核辐射的伤害,导致身体收到严重侵害。

苏联核专家在灾后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这场灾难将影响全世界20亿人口的健康,同时这场灾难的后遗症需要800年才能缓解下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人类距离毁灭最近的一次,时至今日,切尔洛贝利仍旧是权在人类头顶的利剑,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依旧生活在核事故的阴影下。

如今,世界各个谈核色变,相对于上个世界核能暴风骤雨般的发展,切尔洛贝利事故之后各国对待核能的发展都显出了极为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德国受此事故影响,决定逐步关闭国内核电站,避免切尔洛贝利的悲剧再次发生。

一声巨响成历史的悲鸣,35年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怎么样了?

从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到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史上最大核泄漏事故,再到日本福岛核事故,只要有“核”这个词,人们总是不寒而栗。让我们再次重读那些核辐射危害后,各种的动植物由于核辐射发生变异的画面,希望能向人们敲响核安全问题的警钟。切尔诺贝利博物馆的展厅中间的一个玻璃橱窗里,陈列着一只“怪物”,前蹄有四五只,后蹄长得像鸡爪。它是母猪受到高放射性物质污染后产下的一只畸形猪仔,出生于1986年5月。

这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不久,离事故点65公里外出生的猪仔。它没有眼睛,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块没有虹膜和瞳孔的组织。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一个修车厂里生活着一只生来就有四只耳朵的猫。多余的耳朵听不见声音。不过,微博上也有网友吐槽:这座城市位于中俄朝交界处,离切尔诺贝利有多远啊!

这次的核泄漏直接、间接导致了苏联和欧洲产生了20多万亿美金的损失,核辐射的剂量是日本广岛的400多倍,在核辐射之下起码有9万人先后在一段时间内死亡,有近30来万人直接受到辐射的伤害,受到了终身的影响,皮肤大量的溃烂,甚至有些人产生了永久性的失忆和精神缺陷。

这期间,由于苏联政府的玩忽职守,当时的总统曾经连续3天没有进行有效的补救措施,这使得核污染迅速扩散,造成乌克兰周边很多欧洲国家也遭到核辐射扩散所带来的麻烦。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这一影响将会持续数千年之久,“在此前的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一场单一事件能泄露如此之大量、且作用时间持久的放射性同位素进到环境之中。”

如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2000年已经被彻底关闭,成为全世界人民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们都听说过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当地出现巨鼠等变异生物的故事。虽然流传的有点夸张。

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大量生物出现变异。并且,目前切尔诺贝利反应堆下还有两百吨的核原料。近年来,封存事故反应堆的石棺出现了倾斜,随时有崩塌的可能。并且,反应堆里的物质还在污染着乌克兰的地下水。它就像一颗埋藏久远的地雷,随时有可能会爆炸!

举世震惊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于哪一年

我们都知道,最近有个热搜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那就是切尔诺贝利已经35周年了。切尔诺贝利这个事件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了。

一、在35年前,切尔诺贝利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非常巨大的事情。

在35年前,切尔诺贝利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非常巨大的事情,那就是核电站泄露了。当时的人们还活在一片祥和之中,大家完全没有感受到有什么异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影响的范围非常的大,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核泄漏事件。据说方圆百里的人们都受到了影响,很多人在后面几年的时间内都相继患癌症离开了。

二、这三十几年的时间内那里真的是人烟荒芜的地方。

核泄漏事件发生后不久,人们便撤离了那个地方,在这三十几年的时间内那里真的是人烟荒芜的地方。你很难想象之前人们热闹生活的样子,核泄漏的威力是非常的大的,直到现在那里的核辐射还是超标的,所以根本不适合任何的生物在那里居住。

三、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完全是人们用鲜血给堵住的。

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完全是人们用鲜血给堵住的。苏联派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去清理核污染的现场,这些人们暴露在核辐射下面,最后他们都痛苦的死于核辐射了。我们非常敬佩这样的人们,他们明知道结果,但还是义无反顾的去防止核泄漏近一步扩散。当时还有人主动站出来想要去执行任务。有个美剧就拍摄了这个事件,看的时候让人非常感动。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切尔诺贝利已经35周年了,这场核泄漏事件是让人难忘的。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切尔诺贝利事故到底发生了什么?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4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突然发生爆炸。一条30多米高的火柱掀开了反应堆的外壳,致使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漏,320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2294个居民点受到核污染,800万公顷土地成为放射性尘埃降落区。当年距核电站仅3公里的普里皮亚季,约5万居民全部被疏散,如今仍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死城”。核电站周围半径30公里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严格限制人员进入。

事故发生后,为防止核电站内核原料和放射性物质再次泄漏,政府对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用钢筋混凝土掩体进行了封闭(俗称“石棺”),并于2000年12月彻底关闭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20年后,生态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石棺”周围的“死亡区”竟成了动植物的“天堂”。这里生存着270多种鸟类,繁茂的植被为野猪、鹿等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

每年都有一些难舍故土的人自愿回到隔离区生活。隔离区内现有500—800名居民,绝大多数是退休者。老人们居住的房子通了电,有的还安了电话,他们在隔离区里种菜、饲养家禽、捕鱼打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最近HBO出了一部关于《切尔诺贝利》的电视剧,引起了很不错的反响,豆瓣评分甚至一度达到了96分。

那切尔诺贝利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是一个很典型的核电站,主要的原理就是核裂变反应。那什么是核裂变呢?

很多人脑海当中一般会想到原子弹

不过,这只是当作武器用,其实核裂变还能为人类活动提供大量的能量。

我们就拿铀-235来举例子,如果我们用一个中子快速轰击铀-235 的原子核,就会分裂出钡和氪,并且释放出2-3个中子。

反应后的物质总质量小于反应前,损失的质量都转化为了能量,根据质能方程E=MC^2,我们可以算出,释放了约 200 兆电子伏的能量

释放出来的中子还可以继续轰击其他铀-235,引发一系列的核裂变反应,这被称为链式反应。

那核裂变反应有多剧烈呢?

这么说吧,仅仅一克的铀-235,如果完全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0吨TNT炸药,足够把12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炸毁。

核反应堆

而切尔诺贝利其实就是依靠着核裂变反应来提供能量的核电站。其中主要的装置就是核反应堆。那核反应堆是如何提供电能的呢?

这就要从核反应堆的结构说起,我们都知道核裂变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如果往里灌冷水,冷水会被提高温度,直到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从出口排出后,经过汽轮机,水蒸气变成液态水,同时带动着汽轮机转动,这样就可以实现供电。

整个过程,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经由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变化来实现汽轮机的转动,进而提供电能。

但总得控制反应堆的反应速率,科学家想到的办法其实就是控制中子数的含量。如果中子数变少了,核裂变反应自然就减小了。而反应堆的控制棒可以吸附中子,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控制插入控制棒的数量,来控制反应速率,插入反应棒的越多,反应速率也就越慢。

那切尔诺贝利为什么会发生事故呢?

操作失误

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和工程师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一直都有计划做“断电测试”,意思是如果万一发生了断电,如何能保持电力的供应?

科学家想到的办法是利用柴油发电机,不过启动柴油发电机是需要大概1分钟,所以得保证在断电后1分钟内还能继续提供电力。科学家发现其实核裂变反应还会有余热,可以依靠惯性,继续驱使汽轮机继续运转,提供电力。

于是,他们从1982年开始试验,前三次都失败了。1986年4月26日开始进行第四次试验。首先要模拟断电,所以就要把反应堆的输出功率调低。

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堆里产生了衍生物氙-135,它可以持续吸收中子,这使得核反应堆的反应速率进一步降低,这个现象称为“反应堆毒化”。

为了提升反应速率,工作人员想到的是把控制棒拔出来。不过按照安全规范,在紧急情况下仍需要至少28根控制棒才能保证安全。但他们只保留了18根。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只要有一点扰动,便有可能发生爆炸。

结果很不幸,由于后面一系列的误操作,最终发生了爆炸。应该说,原本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却引发了巨大的灾难。

真的可以埋葬过去?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来救援的是消防大队,但他们被告知这是一场普通的大火。结果因为辐射过量,2个人当场死亡,其余的28名消防员也因为过量的辐射,没多久就全部牺牲了。

损毁的反应堆炉心当时还有1200吨的燃料在燃烧,辐射粒子进入大气,随风飘散。这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首先要控制住火势。苏联政府派出了300架直升飞机,往反应堆里投混合硼酸的沙包,一共投了600吨,才把火势控制住。但其中27人几天后就因为辐射过量而死亡。

虽然控制住了火势,但并没有遏制住核污染的扩散和核威胁。尤其是先前消防队为了灭火喷洒了大量的水,这些水都积在反应炉底下,如果融化的铀和石墨遇到水,那就会发生大爆炸,科学家估算,如果这些铀全炸了,那整个欧洲都会被夷为平地。

于是,消防员冒死进入现场,把水都抽干,最后这些消防员全部都牺牲了。除此之外,苏联政府还出动了直升机投掷了2400吨铅块,这样才把火给熄灭了。但是铅遇到热会溶解,人吸入铅就会中毒,所以这些飞行员也全部牺牲了。

这也只是解决了核威胁,至于核污染,最大的问题是担心会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于是,政府调来10000名矿工,挖出了深达150米的地道,到炉心再挖开周边30米,注入了大量的冷却剂,然后围上了一层水泥墙。日后,这些矿工中的1/4没有活过40岁。其他活下来的,基本都是百病缠身。

紧接着,苏联在爆炸的反应堆周围建起了一个长170米,宽66米的钢铁石棺,把整个反应堆给封死了。

但这还没有解决空气中的污染物,苏联政府派出直升机喷洒名为“波泡”的液体,这些液态可以和辐射物混合称为“灰泥”落到地面上,然后再找人来清理这些“灰泥”,而清理这些“灰泥”调用了10万的后备军人和40万的平民。这些人最后基本上不是早亡,就是身体残疾。

在如此惨烈的挽救之下,才把这次事故的局面稳定下来。因为挽救局面,苏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最终也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不过当年的石棺只有30年的寿命,也就是说到了2006年,这个石棺就没有办法再封死事故现场了。而苏联已经解体,切尔诺贝利如今是在乌克兰境内,乌克兰并没有经济能力再造一个石棺。

而铀的半衰期是24000年,也就是说辐射量减少一半需要24000年。如果放任不管,那对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后来在全球多个国家的一起努力之下,重新建造了一个新的石棺。

如今的切尔诺贝利

前几年科学家重返了切尔诺贝利的隔离区。原以为这里会死气沉沉,即使有动物,也会是那种受到辐射的畸形的动物。

可万万没想到,隔离区已经成为了野生动物们的天堂,虽然这里的动物要饱受辐射之苦,但比起人类对他们的伤害,辐射根本算不上什么,所以这场事故对它们而言,反倒成为了好事。

在隔离区,再度出现或被引入的动物有:

山猫、猫头鹰、大白鹭、天鹅、棕熊、欧洲野牛、蒙古野马、獾、河狸、野猪、鹿、麋鹿、狐狸、野兔、水獭、浣熊、狼、水鸟、灰蓝山雀、黑松鸡、黑鹳、鹤、白尾雕。

可以说是生机盎然。

你看,对于动物来说,人类可能比核武器还可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