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点 | 不定根、强大的根系、针状叶 | 中文学名 | 沙生植物 |
---|---|---|---|
分布区域 | 沙漠 |
它们在春季或秋季的短暂降雨期间迅速生长发育,在1~2个月内完成生活史,这类植物叫短命植物。短命植物以种子或以鳞茎、块茎、根状茎等器官度过漫长的干旱季节,待来年雨季再形成新的植物体。这是这类植物对沙漠生活长期适应的结果。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植株较低矮:水分和营养物质缺乏,风大和强烈日照等,沙生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受到限制,多数植株较低矮,有些植物的枝条硬化成刺状,如刺旋花、骆驼刺。有些植物的茎枝上长了 一层光滑的白色蜡皮,如沙拐枣、梭梭、白刺,这种蜡皮可以反射强烈阳光的照射,以避免植物体温度升高所带来的蒸腾过旺。一般植物都用绿色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而很多沙生植物因为叶子退化,只好靠绿色的枝条来进行光合作用,如梭梭、花棒等。
叶片特征:由于沙漠地区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日照强烈,沙生植物的叶一般强烈退化,有的发育着线状叶或鳞片状叶,具有旱生植物叶的特点。其叶片面积大大缩小,有的甚至完全退化。如仙人掌的叶子完全变成针刺状;红沙茎枝上的小叶退化成圆柱形;梭梭和红柳的叶子成了鳞片状;盐爪爪和霸王的叶子长成肉质状;白柠条的叶子两面都长满了银白色的绒毛。这些千姿百态的叶子,对于适应沙漠严酷的环境十分有利。鳞片状叶子可以减少蒸腾耗水;肉质状的叶子可以贮存大量的水分;那些白色的绒毛可以保护叶子免受高温强光的威胁;而胡杨的叶子更为奇特,为了缩小叶子面积以减少蒸腾,胡杨在一棵树上就有40多种叶型,甚至同一枝条上就长了5种不同形状的叶子。
根:沙生植物在被沙掩埋的茎和枝条上能形成不定根,在被风吹露的根上能形成不定芽和枝。主根扎得深,侧根铺得广,而地上部分则大大缩小。一株不足半米高的白刺,它的很深达3米多,主根长13米,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根深为株高的7倍以上。梭梭的主侧根也很发达,它的根系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5~7倍。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上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根通常不深,侧根强烈发育,向外延伸可达十几米远,如沙拐枣(Callygonum),高不到1米,但侧根向外延伸可达十几米远。这种强烈发育的侧根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吸收近地面水分。另外,许多沙生植物的根上具有沙套,可以保护植物的根免受灼伤、干燥以及沙粒的机械损伤。这种沙套是由根的外层分泌的液体粘结沙粒形成的,如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的根就具有这种沙套。
沙生植物有哪些
沙木蓼、沙打旺、砂珍棘豆、沙柳、黑沙蒿、白沙蒿、沙地柏、沙地旋复花、木麻黄、樟子松、卷柏、沙冬青、骆驼刺、霸王、梭梭、锁阳、砂蓝刺头、葡根骆驼蓬、沙蓬、沙米、地肤、绵刺、四合木、半日花、岩黄芪属、鹰爪...
沙生植物有哪些?
沙生植物 提起沙漠,有人总以为那里是荒凉无际,黄沙滚滚,寸草不生。其实,沙漠并不是生命的禁区,那里尚有片片绿洲呈现着生机。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的沙区的植物被称为沙生植物。这些沙生...
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需要什么
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和 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 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 &nb...
水杉是陆生植物还是水生植物?
水杉是陆生植物,不是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即陆地上生长植物的统称,它包括湿生、中生、旱生植物 三大类。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
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有哪些区别?
陆生的植物多为木质多纤维的,水生的植物水分含量比陆生多出很多,而且根部会多出气囊,可以在水下进行有氧呼吸,(陆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会毒害植物根部,让根部腐烂)木本的纤维质比较硬和密,可以支撑起大树...
水生植物
Aquatic plants
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
统称为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出色的游泳运动员或潜水者。
1.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扎根于水下泥土之中,有的茎生于泥中,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为利于在水中空气极度缺乏的条件下进行气体交换,故其通气组织一般都特别发达,叶多为狭长或丝状。这类植物在水下弱光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其花小、花期短, 所以一般以观叶为主。
在生态特性方面,由于它们能够在白天制造氧气,有利于平衡水体中的化学成分和促进鱼类的生长,所以对于水体净化有一定意义。
菹草
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秋季发芽,冬春生长,4-5月开花结果,可作绿肥并可净化水质。
水车前
花果期6-10月(湖南、湖北),全草可作猪饲料、绿肥,也可食用。
苦草
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有药用、观赏、经济等多种价值。
聚草
多年生水草,4-8月陆续开花结果(江苏)。
金鱼藻
多年生沉水草本,花期6-7月,果期8-10月,可做猪、鱼及家禽饲料,全草入药,四季可采。
眼子菜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果期5-10月,生于静水池沼中,为常见的稻田杂草,有时是恶性杂草,亦是中医中药的一种,全草入药。
黑藻
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以休眠芽繁殖为主,花果期5-10月。
海菜花
多年生水生草本,可生长在4米的深水中,要求水体清晰透明,喜温暖。
2.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的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或水中,根系悬垂于水中吸收养分却无固着点,因此整植株漂浮不定。其配置方法往往比较灵活,但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以观叶为主。
在园林水景中,漂浮植物常用来点缀水面。庭院小池中,植上几丛漂浮植物,再放养数条鲤鱼,优雅自然,别具风趣。
大薸
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花期6-7月,喜高温湿润气候,不耐严寒。
水禾
水生漂浮草本,秋季开花。
槐叶萍
横走,无根,生于水田、沟塘和静水溪河内。
凤眼莲
浮水草本,花期7-10月,果期8-11月,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全株也可供药用。其繁殖能力极强,使用时应注意控制。
3.浮叶植物
浮叶植物的根生长在水下泥土之中,叶柄细长,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多数以观叶、观花为主。花开时近水面,它们既能吸收水里的矿物质,又能利用其漂浮于水面的叶片遮蔽射入水中的阳光,从而抑制水藻的生长。
芡实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在池塘、湖沼。
睡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生于池沼、湖泊等静水水体中,喜阳光和通风良好的环境。
水罂粟
多年生浮叶草本,花期6-9月,常生长于池沼、湖泊、塘溪中,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它是池塘边缘浅水处的装饰材料,亦可进行盆栽,作为庭院水体绿化植物。
王莲
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叶草本,在高温、高湿、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其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5℃。
荇菜
多年生水生植物,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其花果期长达150天左右,繁殖力和再生力相当强。
4.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形态直立挺拔,茎叶挺出水面,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发育,绝大多数具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花色艳丽,花开时离开水面。
黄菖蒲
多年生湿生或挺水宿根草本植物,花期5-6月,花姿秀美,观赏价值极高,喜光,也较耐阴,在半阴环境下也可正常生长。喜温凉气候,耐寒性强。
星光草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千屈菜
多年生草本,生于河岸、湖畔、溪沟边和潮湿草地。喜强光,耐寒性强,喜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
荷花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期8-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意境深远。
5.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生长在草甸、河湖岸边和沼泽,喜欢潮湿环境,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是抗旱能力最低的陆生植物。
美人蕉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果期3-12月。
梭鱼草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5-10月开花结果,可用于家庭盆栽、池栽,也可广泛用于园林美化,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在静水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
狼尾草
多年生植物,花果期夏秋季,喜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耐旱、耐湿,亦能耐半阴,抗寒性强。
红蓼
一年生草本,喜温暖湿润环境,要求光照充足。其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是绿化、美化庭园的优良草本植物。
(来源:园景人)
一般将其按生活型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与根生浮 叶植物)和沉水植物。
水生植物
Aquatic plant
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
统称为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出色的游泳运动员或潜水者。
— 水生植物的分类—
01.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有的茎生于泥中,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为利于其在水中空气极度缺乏的条件下进行气体交换,故通气组织一般都特别发达,叶多为狭长或丝状。这类植物在水下弱光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其花小、花期短, 所以一般以观叶为主。
生态特性方面,由于它们能够在白天制造氧气, 有利于平衡水体中的化学成分和促进鱼类的生长,所以对于水体净化有一定意义。
菹草
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秋季发芽,冬春生长,4-5月开花结果,可作绿肥并可净化水质。
水车前
花果期6-10月(湖南、湖北),全草可作猪饲料、绿肥,也可食用。
苦草
为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有药用、观赏、经济等多种价值。
聚草
多年生水草,4-8月陆续开花结果(江苏)。
金鱼藻
多年生沉水草本,花期6-7月,果期8-10月,可做猪、鱼及家禽饲料,全草入药,四季可采。
眼子菜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果期5-10月,生于静水池沼中。为常见的稻田杂草,有时是恶性杂草,亦是中医中药的一种,全草入药。
黑藻
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以休眠芽繁殖为主,花果期5-10月。
02.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或水中,根系悬垂于水中吸收养分却无固着点而使整植株漂浮不定,故其配置方法往往比较灵活,但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以观叶为主。
在园林水景中,常用来点缀水面。庭院小池,植上几从漂浮植物,再放养数条鲤鱼,使之环境优雅自然,别具风趣。
大薸
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花期6-7月,喜高温湿润气候,不耐严寒。
海菜花
多年生水生草本,可生长在4米的深水中,要求水体清晰透明,喜温暖。
水禾
水生漂浮草本,秋季开花。
槐叶萍
横走,无根,生于水田,沟塘和静水溪河内。
凤眼莲
浮水草本,花期7-10月,果期8-11月,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全株也可供药用。繁杂能力极强,使用时注意控制。
03.浮叶植物
浮叶植物根生长在水下泥土之中,叶柄细长,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多数以观叶、观花为主,花开时近水面,它们既能吸收水里的矿物质,又能利用其漂浮于水面的叶片遮蔽射入水中的阳光,从而抑制水藻的生长。
芡实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在池塘、湖沼。
睡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生于池沼、湖泊等静水水体中,喜阳光,通风良好的环境。
水罂粟
多年生浮叶草本,花期6~9月,常生活于池沼、湖泊、塘溪中。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为池塘边缘浅水处的装饰材料,亦可进行盆栽,作为庭院水体绿化植物。
王莲
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叶草本,高温、高湿、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发育。生长适宜的温度为摄氏25-35度。
荇菜
多年生水生植物,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花果期长达150天左右,繁殖力和再生力相当强。
04.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形态直立挺拔,茎叶挺出水面,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发育,绝大多数具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花色艳丽,花开时离开水面。
黄菖蒲
多年生湿生或挺水宿根草本植物,花期5-6月份,花姿秀美,观赏价值极高,喜光,也较耐阴,在半阴环境下也可正常生长。喜温凉气候,耐寒性强。
星光草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千屈菜
多年生草本,生于河岸、湖畔、溪沟边和潮湿草地。 喜强光,耐寒性强,喜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
荷花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期8-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意境深远。
05.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即生活在草甸,河湖岸边和沼泽的植物湿生植物喜欢潮湿环境,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是抗旱能力最低的陆生植物
美人蕉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果期3-12月。
梭鱼草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5-10月开花结果,可用于家庭盆栽、池栽,也可广泛用于园林美化,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静水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
狼尾草
多年生,花果期夏秋季,喜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耐旱、耐湿,亦能耐半阴,且抗寒性强。。
红蓼
一年生草本,喜温暖湿润环境,要求光照充足。其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红蓼是绿化、美化庭园的优良草本植物。
— 水生植物的养护要点—
01.水深适应性
水生植物除浮水植物外,对其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它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存。
挺水植物种类繁多,对水深的适应性和植株高度有一定关系。植株高大的适应水深能力强一点,反之,能力差一点。但一般来说水深不能大于60cm。
浮叶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一般来说较挺水植物强。如睡莲一般为0.8m,芡实的水深也可达1.5m。菱也是一类很有趣的植物,作为浮叶植物其水深适应性可达3m,当植株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断根成为浮水植物,不受水深限制。
沉水植物的水深适应性受光和水的能见度影响。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一般沉水植物种植的深度是能见度的两倍。
02.种植密度
水生植物的设计密度是以水生植物恢复后全部覆盖地面(水面)为基点来讨论,施工密度是根据植物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种植土的肥力状况,结合竣工验收时间等因素确定的一个种植密度,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实际价值。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
A.沉水植物苦草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3-4芽/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
B.浮叶植物睡莲1-2头/平方米,萍蓬草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菱3-5株/平方米等。
C.浮水植物水鳖60-80株/平方米,大漂30-40株/平方米,凤眼莲30-40株/平方米,槐叶萍100-150株/平方米等。
D.挺水植物再力花10芽/丛、1-2丛/平方米,海寿花3-4芽/丛、9-12丛/平方米,香蒲20-25株/ 平方米,芦竹5-7芽/丛、6-9丛/平方米,黄菖蒲2-3芽/丛、20-25丛/平方米,水葱 15-20芽/丛、8-12丛/平方米,,千屈菜16-25株/平方米,泽泻16-25株/平方米,芦苇16-20株/平方米,野芋16株/平方米。
D.湿生植物斑茅20-30芽/丛、1丛/平方米,蒲苇20-30芽/丛、1丛/平方米,砖子苗3-5芽/丛、20-25丛/平方米,红蓼2-4株/平方米,野荞麦5-7芽/丛、6-10丛/平方米。
ps:以上建议仅是根据作者在江、浙、沪等地工程实践所得。另外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的植物造景需求对植物种植密度也有一定范围的变化,施工时请合理调配。
03.种植季节
水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生长期尤其高温季节新梢的萌发生长速度很快,根系活动旺盛,极易恢复。一般水生植物根系受伤后能在1-2天后萌发新的根系,生长期种植后,一般经过10-30天植株形态可以得到有效恢复。
耐寒性强的种类可在休眠期种植,如水葱、再力花、芦苇、睡莲、芦竹、黄菖蒲、千屈菜等。这些植物受伤的根系能经受住长期低温的考验,具有抗低温的生理特征。
耐寒性差的种类必须在生长期种植,这类植物休眠期种植极易造成冻害。如梭鱼草、花叶水葱、纸莎草、旱伞草、埃及莎草、水生美人蕉等。这类植物如果在生长期种植,根部土壤温度高,根系活动旺盛,植株恢复快。
04.常水位
许多水生植物种植后大面积死亡,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很重要原因是水位控制问题。可见常水位线是水生植物的生命线。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对常水位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在种植施工放样前先用水准仪在现场确定出常水位线。在植物配置时把各种植物的水深适应性作为硬指标来考虑。
05.波浪影响
小水系一般范围小、水流缓慢,对水生植物的种植生长影响不大。江河湖泊等水体由于风浪、船形波或水流急速冲刷给水生植物的种植、生存带来很大困难。
根据波浪特点在种植时采取相应的消浪、护岸加固技术措施。对于湖面较小,波浪不大的湖岸线和河道岸线可采用松木桩、毛竹桩,它们既消浪又固岸,是较好的选择。也可采用与景观相结合岸线叠石处理,叠石错落有致,既满足园林景观需要也能消浪和固岸。水生植物恢复后挺水植物能起到一定的消浪作用,它的根系也能起到一定的护坡固岸作用。
— 水生植物的景观配置—
01.水生植物群落的模式
A.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
B.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C.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02.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方式
A.水平空间配置模式-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型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为主,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
观赏性植物群落要求株型美观,有花有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易形成区域内观赏特色。如:荷花和睡莲。
B.垂直空间配置模式-指水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空间配置由水深决定,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深有不同的要求。
群落配置从湖岸向湖心,随水深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即湿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这些群落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能适应不同水深处的光照条件,能保持相对稳定。
文章来源:园景人
也许你会认为,在严重干旱,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沙漠中,不会有太多的植物能生长,其实不然,在浩瀚无际的大沙漠里,还生长着1000种左右的野生植物,其中包括不少经济价值较高的商用木材、药用植物、纤维植物等,让人感到无比惊奇。
由于沙漠缺水,所以沙漠里的植物大多数根系都非常之发达,以增加对沙土中水分的吸取。主根深、水平根(侧根)广,水平根可向四面八方扩展很远,不具有分层性,而是均匀地扩散生长,避免集中在一处消耗过多的沙层水分。如灌木黄柳的株高一般2米左右,而它的主根可以钻到沙土里3米半深,水平根可伸展到二三十米以外,即使受风蚀露出一层水平根,也不至于造成全株枯死。如此庞大的根系除了用来吸收水分外,还有固沙的作用。
沙漠中水分稀少,蒸发量却大得惊人,许多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丧失,演化出特殊的形态,如仙人掌的叶片进化成针状的小刺;而为了储存更多的水分,茎部则变得肥厚而多汁。白剌、沙拐枣的枝条呈现灰白色,可以抵挡强烈的阳光;沙冬青的叶表面有一层蜡质或灰白色毛;梭梭、柽柳的叶成鱼鳞状;霸王的叶退化等等。
还有许多植物是含有高浓度盐分的多汁植物,可从盐度高的土壤中吸收水分以维持生活,如碱蓬、盐爪等。
在沙漠中,由于雨季短暂,有些植物在1~2个月里就可以迅速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在相当短暂的时间里完成它的生活周期。沙漠植物都必须抢在有水的时候繁衍下一代,也为了吸引动物替它们传宗接代,往往会开出十分艳丽的花朵,为荒芜的大地带来缤纷亮丽的花季。
沙生植物在代谢途径上也有独到之处,如景天。落地生根、仙人掌等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夜间开放。夜间二氧化碳由气孔进入体内形成苹果酸,贮于细胞液内;白天苹果酸再脱羧放出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这条代谢途径对于它们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这类植物生长在干热缺水的环境里,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水分,而水不仅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这类植物体内贮存水分,减少蒸腾是战胜干旱,获得生存的必要措施。白天气孔关闭,既可减少水分的过度蒸腾,又可利用前天晚上吸收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而在夜间空气湿度较高,光照很弱,这时气孔打开吸收二氧化碳,既能提供白天光合作用的原料,又能减少水分损失。这也是此类植物适应环境的典型生理表现。但这类植物二氧化碳进入植株体内受到限制,其光合作用是很弱的,因而其生长速度非常缓慢。
有很多的植物是可以使用沙质栽培的,比如水仙花,观音莲,雷神,蟹爪兰,吊兰,瓶子草,朱顶兰,等等,但注意的是,沙子由于长期水的淘洗,基本上是不含有植物营养所需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你需要少量多次的向栽培的沙质里加入植物营养液。这个还是比较便宜的,兑水之后就可以用了,同时注意光照和湿度。
生长在沙漠的植物
1、龙血树
龙血树又称马骡蔗树、狭叶龙血树、长花龙血树,株形极为键美,叶片色彩斑斓,鲜艳美丽。有的品种叶片密生斑点,被人们喜爱地称为星点木,有的品种叶片上有的纵向条纹,能分泌出一种表淡的香味,人们称它为香龙血树,有的品种叶片上嵌有白色、乳白色、米的条纹,人们又称之为三色龙血树。龙血树的茎干,能分泌出鲜红色的树脂,为之“龙血”龙血树的美名便由此而得。
2、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拉丁学名:Adenium obesum),又名:天宝花,夹竹桃科,天宝花属多肉植物,也称多浆植物。
多肉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m;树干肿胀。单叶互生,集生枝端,倒卵形至椭圆形,长达15cm,全缘,先端钝而具短尖,肉质,近无柄。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原产地为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花盛开时美丽,常栽培观赏。
3、面包树
面包树(学名:Artocarpus incisa (Thunb) L)是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粗厚。面包树是一种木本粮食植物,也可供观赏。果实风味类似面包,因此而得名。
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西亚,如今因人类传播而分布玻里尼西亚,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区等热带地区。
4、千岁兰
千岁兰(学名:Welwitschia mirabilis)是单种科百岁兰科百岁兰属的唯一品种。又称为百岁叶、千岁兰、奇想天外、二叶树。最早发现于1859年9月3日,由奥地利探险家Friedrich Martin Joseph Welwitsch发现于安哥拉的沙漠之中。
主要分布在安哥拉与纳米布沙漠。茎短,一生只长两片叶。雌雄异株。叶上的气孔会吸收大气中的水汽,根极长,可达3米至10米,以吸收地下水。经过碳14测试推测其平均寿命可达数百年,其中一部分甚至可到2000年,故得此名。 是华盛顿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保护的植物。 由于是裸子植物演化成为被子植物的过渡环节(详细请参见买麻藤纲),具有高度学术价值。 具有强烈的直根性,主根一但受伤,将非常容易死亡,根又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
一方面是抗风刮,另一方面是抗干旱。
发达的根系牵扯着风难刮到的沙的深处,不仅植物扎稳了根,表层浮沙在大量的须根牵扯下还减少了扬尘;
根系发达能够大幅度地增加植物吸收水分的面积,最大程度地补偿水分,维持植物生长的需要。由此可见,沙生植物的根长,是对特定环境高度适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