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侧石、缘石、侧平石如何分
关于《市政定额》中的侧石、缘石和侧平石侧石:机动车主路与非机动车路之间的隔离带之间用的石为侧石,即---露出地面的。缘石:非机动车路与人行路之间的石为缘石,即---只露一面的。...
石榴石和黑曜石哪个好
从功效来看石榴石的主要功效是美容养颜,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自信。黑曜石的主要功效是转运辟邪,辟邪能量非常强大。从收藏价值来看,石榴石相对好一点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石榴石宝石和红宝石原石有哪些区别
紫牙乌是指石榴石宝石,石榴石的英文名称为GARnet,由拉丁文“Granatum”演变而来,意思是“像一样”。石榴石晶体与石榴籽的形状、颜色十分相似,故名“石榴石”。紫牙乌也称“子牙乌”,我国珠宝行业...
碎石,砾石,卵石
砾石接近于卵石呀。
石英石是天然石还是人造石
装修时候说的都是人造石英石,就是以石英为主要物质添加树脂来合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石英含量在90%以上,从板材上就能看到很多透明颗粒,那就是石英,人造石英石台面继承了石英的一些特质,比如硬度极高、耐高温、...
(Grenn Grossular-Gamet)
有两种变种:一种为透明的晶体。另一种则呈块状。南非的称为德兰士瓦玉,以其产地命名,因与玉石相似,可能含有磁铁矿石的黑色斑点。自1960年代,肯尼亚一直在开采透明的绿色钙铝榴石,称为沙弗来石。块状可用于装潢,沙弗来石刻面后用做宝石。
石笋石产于浙江省常山县砚瓦山地区,又称松皮石、鱼鳞石、蛇皮石、白果峰等。属观赏石中硬石类,大多呈条柱状,如竹笋,故名。
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
园枉占幽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在苏州景德路,是保存较好的一座园林,亦是苏州湖石假山中代表之作,它形态逼真,结构严密,有主有从,层次分明。假山虽仅占地半亩,却辟有六十余米山径,洞壑、涧谷、危道,悬崖等遍布其间,誉为“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俞樾曾称它为“天然画本”。 画舫补秋:即“补秋舫”。 寒泉飞雪:即“飞雪泉”。 高阁涵云;即“涵云阁”
丘壑在胸中,看叠石疏泉,有天然画本;
园林甲吴下,愿携琴载酒,作人外清游。
俞樾题环秀山庄
幽栖此日重建,看峭壁垂云,闲扶短策,明波洗月,净濯兰缨,水边楼观先登,更将秋共远;
俯仰十年前事,乍扫苔寻径,伛偻穿岩,拨叶通池,虚空倒影,眼底烟霞无数,都是昔曾游。
顾文彬题环秀山庄。 短策:短杖
云树远涵青,偏教十二阑凭,波平如镜;
山窗浓叠翠,恰受两三人坐,屋小于舟。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形如画船,舫前种植芍药
隔陀听黄鹂,最宜婪尾花开,四壁凝香廉半卷;
新醅浮绿蚁,恰好醒心泉澈,一炉飞雪酒初温。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 婪尾:花名。 飞雪:环秀山庄有“飞雪泉”
高林弄残照;
幽壑舞回风。
陈从周题环秀山庄假山
流水曲桥通,帘卷风前,山翠环来花竹秀;
涵云高阁起,筵开月下,灯红留向画图看。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涵云阁
曲径通幽处;
园林无伤情。
俞樾题曲园,园址在苏州马医科(巷名),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题名曲园,自号曲园老人
东土尊崇忠义,庄严汉寿亭侯,白衣大士,宽厚慈祥,端庄凝重,活画出婆心苦口,别裁千手观音,装璜刻镂,超神斧艺,只愿祛邪扶正;
西园供奉佛阇,苦行释迦王子,疯僧行者,嘻笑怒骂,热讽冷嘲,更写尽万态千姿,排列五百罗汉,雕塑造型,巧夺天工,无非嫉恶如仇。
王也六题西园,在苏州阊门外,隔虎丘路与留园东西相望,西园始建于元代,是戒幢律寺和西放生池的总称,园内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等建筑,规模宏大,西园寺以雄伟著称
最难得过来人,相逢香火有缘,即色即空,正婆娑春梦一场,苏台归鸟;
何处寻干净土?大好园林无恙,宜晴宜雨,却仿佛西湖三月,花港观鱼。
刘文玠题西园九曲桥
宝相瞻大雄,像瀍禅机垂正觉;
劳生来小息,鱼音梵呗涤尘烦。
西园大雄宝殿,供三尊木雕大佛,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西园寺主要建筑
海国居琳宫,宏法利生扬正教;
灵山闻妙谛,觉迷度苦感仁王。
夏士冠题西园大雄宝殿
东震涌庄严,看桥通鹤市,山近虎丘,招提久占三吴胜;
西来参本意,任侠士流芳,生公说法,照澈都归五蕴空。
许人俊题西园大雄宝殿
佛日增辉,重开阊阖;
宗风振律,大启丛林。
汪洵题西园石牌坊。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
西已种竹栽花,培心培地;
园则放生育物,养性养天。
西园一角
三吴选佛场,此处居然能结构;
百族消劫运,上天无处不慈悲。
西园苏台春满,亦名四面厅,在放生池东
地拓三弓,喜几净窗明,柳眼花须齐掩映;
塘开一鉴,看鸢飞鱼跃,山光云影共徘徊。
窦征山题西园苏台春满
大江东去浪淘沙,试问江上春山,年年常住江头,曾记否,六朝时四百八十梵宇;
钜苑西开金现粟,最喜苑中绿水,处处倒涵苑景,能救得,一池间万千亿兆生灵。
薛时雨题西园苏台春满
晴空摇翠浪;
曲槛俯清流。
陈从周题西园湖心亭
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
佛家宗旨,杀生不若放生。
西园湖心亭。 独乐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小有园亭山水,种树养鱼,得少佳趣;
虽无管弦丝竹,论文把酒,足叙幽情。
史伟堂题半园草堂。半园,在苏州有两座,一在城南人民路的仓米巷内,称南半园,另一在城北白塔东路上,称北半园。南半园为清同治间史杰堂所建,取知足不求全之义;北半园为清乾隆间沈其奕始建,初名止园,改建后名半园,修筑多以半为特点,十分精美典雅,为苏州园林中少见
满眼山河此净土;
四时风月属闲人。
田庚题半园草堂
乘兴而来,约两三知己;
幽赏未已,填一半儿词。
刘珍题半园草堂
园虽得半,身有余闲,便觉天空地阔;
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气静神怡。
吴云题半园草堂
乱红迷紫曲;
浓绿涨瑞窗。
陈从周题半园三曲桥。 瑞窗:瑞玉制的信物,这里作精妙别致解
池荷出水清于我;
庭草当风瘦可人。
李根源题半园君子居。 可人:使人满意的人、能干的人
如乘宝筏何须楫;
虽有长风不挂帆。
史伟堂题半园石船。 宝筏:佛之教法
三径余闲,还将书读;
一春无事,只为花忙。
半园还读书斋
半榻眼琴,半瓯沦若;
园花献佛,园鸟呼朋。
李根源题半园还读书斋
芒鞋竹杖来闲坐;
玉宇琼楼在上头。
庄怡孙题半园待月楼
闲为水竹云山主;
静得风花雪月权。
半园靳芝亭。 风花雪月:指四时景色
遗经阐至教;
大札资圣功。
玄妙观三清殿。我国南方典型古典建筑物,已有1700多年历史,几毁几建,几易其名。据《吴县志》载,玄妙观共有25个大殿,正殿三清殿,是江苏省最古老的木结构殿堂建筑,三清殿高12丈,共有74根大青石柱子支撑着,有的浮雕是五代和南宋遗物
圆筦叶三元,仁宣橐龠;
妙机含万有,寿溥垓埏。
乾隆题玄妙观三清殿。 圆筦:笛子,筦同“管”
千树桃花万年药;
半潭秋水一房山。
玄妙观七星潭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祸兮福之所倚,称真庆,号开元,复玄妙,盛世欣逢,河山改貌。中华千万里,江东宏伟名观,姹紫嫣红超往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福兮祸之所伏,启周秦,经唐宋,越明清,劫灰历尽,典藉犹在,道德五千言,赤县光辉环宇,餐霞挹翠揽于今。
王也六题玄妙观七星潭阁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蕉声。
郑定忠题耦园,又名涉园,在苏州小新桥巷,因住宅东西各有一园,耦连成对,故名。假山为耦园突出的景点,用黄石叠成的假山,气势雄浑,匠心独运,可与明朝张南阳所叠上海豫园黄石假山媲美
耦园住佳耦;
城曲筑诗城。
耦园枕波双隐
千朵莲花三尺水;
一弯明月半亭风。
唐寅墓,在苏州横塘王家村
在昔唐衢常痛苦;
只今宋玉与抬魂。
韩菼题唐寅墓。 唐衢:唐代文人,擅诗词,屡试不第,见有投合自己情感的文章,读后必放声大哭
才子风流,岂在色字;
名贤忠正,不附权奸。
唐寅祠
身后是非,盲女村童多乱说;
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
唐寅祠
沧浪亭中,吴郡名山占一席;
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
俞阶青题唐寅祠
松似高贤迎客笑;
山径兴复满亭春。
雪相题灵岩山迎笑亭。灵岩山,座落在苏州城西南30里的木渎镇,四面山峰环绕,北为焦山、天平山;西北为银顶山;西是穹窿山;西南为香山;以及东、南横山、狮子山、清明山、高峰山等,古人有“灵岩秀绝冠江南”之美称,并有“吴中第一峰”的美誉。灵岩的特色为吴宫遗迹多,夫差曾为越国美女西施在此建馆娃宫,是灵岩的重要名胜
默祷现金身,不舍大悲示妙相;
至心称圣号,即蒙显应慰群情。
圆瑛题灵岩山观音洞。 显应:佛教用语.即“显机显应”
云起慈门,愍彼群迷不易悟;
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
郭炅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愍:同“悯”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圜悟藏性,彻证自心,道通天地有形外;
慈起无缘,悲运同体,恩遍圣凡含识中。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圜悟:宋代高僧
冀有情共证真常,本寂灭心,说圆通法;
期含识同登觉岸,依一实道,开方便门。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证诸佛本妙觉心,安住寂光,享真常法乐;
愍众生迷如来藏,现身尘刹,作得度因缘。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
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曹岳申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五蕴:佛教名,即物质、感受、思想、行为、意识
华严顿演圆宗,独被上根,尚未悉符出世,度生弘誓;
行愿导归极乐,全收九界,方堪大畅成道,利物本怀。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九界:佛教用语,即菩萨、声闻、缘觉、修罗、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九界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有年,令九界众生出迷途,以诞登觉岸;
睹明星而悟道,说法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本性,以彻证唯心。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兜率:佛教名,天界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实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
弥陀誓愿,全收九界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猷。
印光题灵岩山山门。 三根:佛教用语,即未知当知根、已知根、见之根。 心作心是: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省称
悲智双运,发扬五明毓僧秀;
解行并进,坚持三学住灵岩。
明招题灵岩山无尽轩。 五明:佛教用语,即声明、因明、内明、医方明、二巧明。 三学:佛教用语,即戒、定、慧三学
香水濯云根,奇石惯延携砚客;
画廊垂月地,幽花曾照浣纱人。
刘墉题灵岩山西子池。 香水:灵岩山前有采香泾,又名香水溪
杨歧灯盏明千古;
宝寿生姜辣万年。
灵岩山山寺库房。 杨歧、宝寿:僧名
漫说越池吴沼,二千五百年,虎斗龙争。但看这,吴王井傍智积井,领略湖上风光,山堆螺黛,水拥珠明,独占吴中胜境;
环观木渎苏城,三百六十日,莺歌燕舞。且让那,姑苏台伴拜佛台,如见灵鹫香水,月照禅房,星临贝阙,平分苏浙天堂。
王也六题灵岩山香光厅
莲障千重,此日已成云出岫;
松风十里,他年应待鹤归巢。
灵岩山馆
花草旧香溪,卜兆千年如待我;
湖山新画障,卧游终古定何年。
毕沅题灵岩山馆。 卜兆:这里为“卜老”解,引申为选地定居养老
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
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
叶恭绰题灵岩山继庐亭
平地上灵崖,过此关头,自有天梯登绝顶;
劳尘修净土,认清蹉路,岂无宝筏渡迷津。
彭飞健题灵岩山继庐亭。 灵崖:灵岩山。 劳尘;佛教用语,又作“尘劳”,意为烦恼。 宝筏:佛教用语,比喻渡生死的妙法
祠庙肃沧浪,更寻来一万字穹碑,彩焕岩前榱栋;
威名震吴越,还认取七百年华表,遥传江上旌旗。
林则徐题灵岩山韩世忠墓
观大海者难为水;
悟自心时不见山。
吴济时题灵岩山落红亭
万笏穿云藏翠坞;
一盂浸月碎珠泉。
吴荫涪题天平山御书楼。天平山在苏州城西30里,位于灵岩山和支硎山之间,海拔221米,是苏州西南诸峰最高峻的一座,天平山的万笏朝天奇景,名闻遐迩,据说天平山上的石头都是向下而生的,被视为最不吉利的地方,宋代名臣范仲淹不以为然,却在山上购置地皮,作为坟地,坟建成后,天气骤变,一阵狂风,山上所有石头都翻了个,变成百官上朝时所奉笏板,形成了“万笏朝天”的奇观,山上风景以石称胜,是苏州重要游览胜地之一。御书楼今称“乐天楼”,相传唐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来此游览、居住和读书
伟石皆人立;
倚崖忽鸟惊。
天平山御书楼
万笏皆从平地起;
一峰常插白云中。
范玉琨题天平山御书楼
门前绿水飞奔下;
屋里青山跳出来。
天平山高义园来燕榭。高义园旧为白云寺,清乾隆皇帝到此游览时,赐名“高义园”,因范仲淹捐宅创立义庄,以养济族人,取杜甫“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之意为名
石笏满山排地起;
塔峰一笔插天清。
天平山高义园来燕榭
新枝吐绿,矗地千林围翠幛;
奇石穿空,朝天万笏接沧溟。
马国征题天平山高义园来燕榭
高树鸟鸣青嶂里;
半山泉响白云中。
谢孝思题天平山半山亭,在一线天附近
鱼戏夜同乐;
莺闲亦自来。
卫东晨题天平山听莺阁
花林宛转清风透;
霞石玲珑瑞气开。
祝允明题天平山听莺阁
老树荫浓新雨后;
空山寂静夜禅初。
祝允明题天平山听莺阁
屏小云气山开通;
树里檐声雨满堂。
天平山芝房
想子美高标,水流云在;
忆尧夫旷致,月到风来。
陈奕禧题天平山芝房。 子美:北宋诗人苏舜钦,字子美。 尧夫:北宋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字尧夫
即色即空,现美人身而说法;
大悲大愿,指恒河沙以为期。
金粟香题天平山咒钵庵,在翻经台后,室内有“山石间”、“佛在者裹”等砖刻,相传范仲淹少时曾住庵中,专心攻课,因家贫吃不上饭,每天烧一锅粥,待其凝冻成绿豆糕一般,然后划成四块,上下午各吃两块充饥,有时以咸菜下饭,有时用粗盐当菜,典故“断齑划粥”即为此意
公司休年假,几个同事(都是摄影爱好者)相约前往湘西一游。行前虽然匆忙,但也没忘了到乐途游民网搜了几份游记攻略,又找朋友借了个GPS,6个人两部车,万事俱备,开拔喽。
四天半时间,从郑州到张家界,又到湘西凤凰,往返约2200公里。11月15日出发时天气晴朗,我们,行色匆匆。虽然到达张家界后因为天气突变下雨有雾,在张家界没有看到山上美景,留下些许遗憾,但行程中也有不少收获和感动,值得一记。
第一天:早上5点出发,一行6人驱车前往张家界。一路经襄樊过荆洲穿石门从慈利上高速公路到达张家界。到达时已是下午7点多。我们在网上联系好的导游张如风,提前半小时在张家界高速公路出口等我们。张导给我们安排到一家叫朗豪宾馆的地方住下。有停车位,价钱也很合理,双标间,独立卫生间,24小时有人水,干净卫生,也较清静,就在市中心。
第二天进张家界景区游览。精华游览线金鞭溪沿途有著名景点 <<母子峰>> <<猪八戒背媳妇>> <<金鞭岩>> <<劈山救母>> <<长寿泉>> <<文星岩>> <<紫草潭>> <<千里相会>>,我们沿金鞭溪行至水绕四门,乘坐世界第一梯(百龙天梯)至后花园 (乘坐天梯的人,另行购票56元/人)然后游览袁家界精品游览线<<天下第一桥>> <<五女出征>> <<双龙泉>> <<连心桥>> <<神龟问天>> <<连心桥>> <<迷魂台>> 然后入住“张家界自由风客栈”
第三天张家界——凤凰古城。早起仍在下雨。8点出发,参观贺龙公园,由于有雾,御笔峰、天女献花等标志景点都被云雾笼罩,不得识其真面,众多观光游客只有望雾兴叹。乘索道下山,观十里画廊。雨虽然在下,但山下却没有雾,大家也就提起兴致。食指峰、金鸡报晓果然神似,采药老人更是名不虚传。12时午餐,之后参观黄龙洞。4点离开景区,一小时后抵达市区。晚9时抵达凤凰古城,大家早已人困马乏,简单就餐,夜宿古城,雨渐渐停了。
第四天凤凰古城——湖北襄樊。天又渐渐放晴。因同行朋友有事,急于返程。上午我们只安排了两个小时,走马观花游览古城。自东门而进,经凤凰雕塑、沈从文故居、古城墙至虹桥沱江边而出。10时半离开古城。夜8时到达湖北襄樊,宿襄樊。
第五天一早从襄樊出发我们一路狂飙,中午到达郑州家中。
交通感悟:
1、此次出行充分感受到高速公路所带来的交通便利。全程路况均良好。自张家界到凤凰古城全部沿山路而行,道路虽然较窄,只有两个车道,但路况很好。
2、张家界市内正在搞建设,景区的道路也在改造。从张家界到森林公园要绕道,时间要1个小时。景区之间有公交车,票价1-2元。
景点和导游
1、在张家界我们非常感谢自助游导游张如风的大度和热情。本来我们这次是定的张家界三天两晚自助游,然而到了张家界的第二天天气突变,在山顶上什么也看不到,全是雾蒙蒙的,气温也聚降,虽然张导在我们来之前提醒我们要多带一点衣物,但还是感觉太冷,有个朋友都有点感冒了。我们朋友几人商量是不是提前一天到凤凰去。我们问了张导象这样的天气有可能雾散吗?张导真诚地对我们说:“象现在这个季节一旦下毛毛细雨,雾是一整天都不会散去的。”我们就试着给张导商量我们是不是可以减少一天行程提前一天去凤凰,没有想到张导非常爽快的就答应了,并且说“自助游就有这样好,我们完全尊重客人的要求,只要你们觉得好就行。客人永远都是我们的资源而不是财源。”两天行程含一晚住宿、三正一早只收我们420元,其中还包括248元的森林公园门票和保险。大家都感觉算是很便宜了。而且张导的确像网上说的那样很实在也很热情。毕竟是大学生啊,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更有远见。哦,告诉你张导是一位下岗再就业的大学生,他明白找一份工作的不容易,也理解客人需要的是什么,选择他做我们的导游是非常正确的。也可以说,快乐的自助游选好导游是最关键的。而且张导他们现在推出让客人先旅游后付款。张导说:“没有让客人满意就没有理由拿客人的钱,就要交学费!”哪有旅行社这样做的啊。
2、张导安排的行程都在森林公园内,费用不包括百龙天梯和索道的票价。不坐的话就只有爬山。另外像黄龙洞、宝峰湖等都是在森林公园之外的景点,要去也是需要另外买票的。
3、十里画廊有徒步和坐观光小火车两种方式游览,实际单程只有5华里,来回也就40分钟(相当轻松)。所以也就不必花33块去做小火车了。
4、张家界有冒充警察推荐导游的,开一辆没有标志的车,带个警察帽,专门针对外地车。提醒大家注意。
5、凤凰古城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游走的地方。古老的石板街,狭窄的胡同,幽暗的古屋和清丽的沱江,虽然我们走马观花,可也被吸引、被迷醉。古城有很多野导,我们碰到了一个,半天只要20元。说实话,也就是发挥个张导的作用。要在古城细细参观,就得买138元八大景点的联票(包括沱江泛舟)。当然,也可以去坐私人的小舟,一个人只要10元,只是要到较远的下游,不如虹桥两边的江景。
吃饭和住宿:
1、在张家界我们就住在张导的“自由风客栈”条件很好,由于冷空气加上下雨,感觉非常冷,可是要开空调就会收费很贵的(30元/晚),因为酒店没有住满,张导给我们每间房加了一床棉被,所以感觉很温馨的。由于天冷,我们让老板加了个酸菜鱼火锅,一班人吃的却也热闹非凡。平心而论,倘若不是天冷下雨又有雾,住在这里还是很舒服的,出门就是美景,价格又实惠,人有很纯朴。
2、凤凰古城有很多客栈,尤其是沱江边,档次不一,价格也不一样。我们由于到的晚,太乏了,急于休息,所以住在新辉国际酒店,价格挺高,标间含早餐240元。时间充足的话,大可以细细找寻,住在江边,开窗即是美景,那才惬意呢,那里的双标间只要40元/间。至于吃,我看网上大家都介绍的血粑鸭,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去的地方不对,实在是很无味。
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
园枉占幽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在苏州景德路,是保存较好的一座园林,亦是苏州湖石假山中代表之作,它形态逼真,结构严密,有主有从,层次分明。假山虽仅占地半亩,却辟有六十余米山径,洞壑、涧谷、危道,悬崖等
遍布其间,誉为“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俞樾曾称它为“天然画本”。 画舫补秋:即“补秋舫”。
寒泉飞雪:即“飞雪泉”。 高阁涵云;即“涵云阁”
丘壑在胸中,看叠石疏泉,有天然画本;
园林甲吴下,愿携琴载酒,作人外清游。
俞樾题环秀山庄
幽栖此日重建,看峭壁垂云,闲扶短策,明波洗月,净濯兰缨,水边楼观先登,更将秋共远;
俯仰十年前事,乍扫苔寻径,伛偻穿岩,拨叶通池,虚空倒影,眼底烟霞无数,都是昔曾游。
顾文彬题环秀山庄。 短策:短杖
云树远涵青,偏教十二阑凭,波平如镜;
山窗浓叠翠,恰受两三人坐,屋小于舟。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形如画船,舫前种植芍药
隔陀听黄鹂,最宜婪尾花开,四壁凝香廉半卷;
新醅浮绿蚁,恰好醒心泉澈,一炉飞雪酒初温。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 婪尾:花名。 飞雪:环秀山庄有“飞雪泉”
高林弄残照;
幽壑舞回风。
陈从周题环秀山庄假山
流水曲桥通,帘卷风前,山翠环来花竹秀;
涵云高阁起,筵开月下,灯红留向画图看。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涵云阁
曲径通幽处;
园林无伤情。
俞樾题曲园,园址在苏州马医科(巷名),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题名曲园,自号曲园老人
东土尊崇忠义,庄严汉寿亭侯,白衣大士,宽厚慈祥,端庄凝重,活画出婆心苦口,别裁千手观音,装璜刻镂,超神斧艺,只愿祛邪扶正;
西园供奉佛阇,苦行释迦王子,疯僧行者,嘻笑怒骂,热讽冷嘲,更写尽万态千姿,排列五百罗汉,雕塑造型,巧夺天工,无非嫉恶如仇。
王也六题西园,在苏州阊门外,隔虎丘路与留园东西相望,西园始建于元代,是戒幢律寺和西放生池的总称,园内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等建筑,规模宏大,西园寺以雄伟著称
最难得过来人,相逢香火有缘,即色即空,正婆娑春梦一场,苏台归鸟;
何处寻干净土?大好园林无恙,宜晴宜雨,却仿佛西湖三月,花港观鱼。
刘文玠题西园九曲桥
宝相瞻大雄,像瀍禅机垂正觉;
劳生来小息,鱼音梵呗涤尘烦。
西园大雄宝殿,供三尊木雕大佛,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西园寺主要建筑
海国居琳宫,宏法利生扬正教;
灵山闻妙谛,觉迷度苦感仁王。
夏士冠题西园大雄宝殿
东震涌庄严,看桥通鹤市,山近虎丘,招提久占三吴胜;
西来参本意,任侠士流芳,生公说法,照澈都归五蕴空。
许人俊题西园大雄宝殿
佛日增辉,重开阊阖;
宗风振律,大启丛林。
汪洵题西园石牌坊。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
西已种竹栽花,培心培地;
园则放生育物,养性养天。
西园一角
三吴选佛场,此处居然能结构;
百族消劫运,上天无处不慈悲。
西园苏台春满,亦名四面厅,在放生池东
地拓三弓,喜几净窗明,柳眼花须齐掩映;
塘开一鉴,看鸢飞鱼跃,山光云影共徘徊。
窦征山题西园苏台春满
大江东去浪淘沙,试问江上春山,年年常住江头,曾记否,六朝时四百八十梵宇;
钜苑西开金现粟,最喜苑中绿水,处处倒涵苑景,能救得,一池间万千亿兆生灵。
薛时雨题西园苏台春满
晴空摇翠浪;
曲槛俯清流。
陈从周题西园湖心亭
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
佛家宗旨,杀生不若放生。
西园湖心亭。 独乐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小有园亭山水,种树养鱼,得少佳趣;
虽无管弦丝竹,论文把酒,足叙幽情。
史伟堂题半园草堂。半园,在苏州有两座,一在城南人民路的仓米巷内,称南半园,另一在城北白塔东路上,称北半园。南半园为清同治间史杰堂所建,取知足不求全之义;北半园为清乾隆间沈其奕始建,初名止园,
改建后名半园,修筑多以半为特点,十分精美典雅,为苏州园林中少见
满眼山河此净土;
四时风月属闲人。
田庚题半园草堂
乘兴而来,约两三知己;
幽赏未已,填一半儿词。
刘珍题半园草堂
园虽得半,身有余闲,便觉天空地阔;
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气静神怡。
吴云题半园草堂
乱红迷紫曲;
浓绿涨瑞窗。
陈从周题半园三曲桥。 瑞窗:瑞玉制的信物,这里作精妙别致解
池荷出水清于我;
庭草当风瘦可人。
李根源题半园君子居。 可人:使人满意的人、能干的人
如乘宝筏何须楫;
虽有长风不挂帆。
史伟堂题半园石船。 宝筏:佛之教法
三径余闲,还将书读;
一春无事,只为花忙。
半园还读书斋
半榻眼琴,半瓯沦若;
园花献佛,园鸟呼朋。
李根源题半园还读书斋
芒鞋竹杖来闲坐;
玉宇琼楼在上头。
庄怡孙题半园待月楼
闲为水竹云山主;
静得风花雪月权。
半园靳芝亭。 风花雪月:指四时景色
遗经阐至教;
大札资圣功。
玄妙观三清殿。我国南方典型古典建筑物,已有1700多年历史,几毁几建,几易其名。据《吴县志》载,玄妙观共有25个大殿,正殿三清殿,是江苏省最古老的木结构殿堂建筑,三清殿高12丈,共有74根大青
石柱子支撑着,有的浮雕是五代和南宋遗物
圆筦叶三元,仁宣橐龠;
妙机含万有,寿溥垓埏。
乾隆题玄妙观三清殿。 圆筦:笛子,筦同“管”
千树桃花万年药;
半潭秋水一房山。
玄妙观七星潭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祸兮福之所倚,称真庆,号开元,复玄妙,盛世欣逢,河山改貌。中华千万里,江东宏伟名观,姹紫嫣红超往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福兮祸之所伏,启周秦,经唐宋,越明清,劫灰历尽,典藉犹在,道德五千言,赤县光辉环宇,餐霞挹翠揽于今。
王也六题玄妙观七星潭阁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蕉声。
郑定忠题耦园,又名涉园,在苏州小新桥巷,因住宅东西各有一园,耦连成对,故名。假山为耦园突出的景点,用黄石叠成的假山,气势雄浑,匠心独运,可与明朝张南阳所叠上海豫园黄石假山媲美
耦园住佳耦;
城曲筑诗城。
耦园枕波双隐
千朵莲花三尺水;
一弯明月半亭风。
唐寅墓,在苏州横塘王家村
在昔唐衢常痛苦;
只今宋玉与抬魂。
韩菼题唐寅墓。 唐衢:唐代文人,擅诗词,屡试不第,见有投合自己情感的文章,读后必放声大哭
才子风流,岂在色字;
名贤忠正,不附权奸。
唐寅祠
身后是非,盲女村童多乱说;
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
唐寅祠
沧浪亭中,吴郡名山占一席;
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
俞阶青题唐寅祠
松似高贤迎客笑;
山径兴复满亭春。
雪相题灵岩山迎笑亭。灵岩山,座落在苏州城西南30里的木渎镇,四面山峰环绕,北为焦山、天平山;西北为银顶山;西是穹窿山;西南为香山;以及东、南横山、狮子山、清明山、高峰山等,古人有“灵
岩秀绝冠江南”之美称,并有“吴中第一峰”的美誉。灵岩的特色为吴宫遗迹多,夫差曾为越国美女西
施在此建馆娃宫,是灵岩的重要名胜
默祷现金身,不舍大悲示妙相;
至心称圣号,即蒙显应慰群情。
圆瑛题灵岩山观音洞。 显应:佛教用语.即“显机显应”
云起慈门,愍彼群迷不易悟;
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
郭炅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愍:同“悯”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圜悟藏性,彻证自心,道通天地有形外;
慈起无缘,悲运同体,恩遍圣凡含识中。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圜悟:宋代高僧
冀有情共证真常,本寂灭心,说圆通法;
期含识同登觉岸,依一实道,开方便门。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证诸佛本妙觉心,安住寂光,享真常法乐;
愍众生迷如来藏,现身尘刹,作得度因缘。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
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曹岳申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五蕴:佛教名,即物质、感受、思想、行为、意识
华严顿演圆宗,独被上根,尚未悉符出世,度生弘誓;
行愿导归极乐,全收九界,方堪大畅成道,利物本怀。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九界:佛教用语,即菩萨、声闻、缘觉、修罗、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九界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有年,令九界众生出迷途,以诞登觉岸;
睹明星而悟道,说法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本性,以彻证唯心。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兜率:佛教名,天界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实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
弥陀誓愿,全收九界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猷。
印光题灵岩山山门。 三根:佛教用语,即未知当知根、已知根、见之根。 心作心是: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省称
悲智双运,发扬五明毓僧秀;
解行并进,坚持三学住灵岩。
明招题灵岩山无尽轩。 五明:佛教用语,即声明、因明、内明、医方明、二巧明。 三学:佛教用语,即戒、定、慧三学
香水濯云根,奇石惯延携砚客;
画廊垂月地,幽花曾照浣纱人。
刘墉题灵岩山西子池。 香水:灵岩山前有采香泾,又名香水溪
杨歧灯盏明千古;
宝寿生姜辣万年。
灵岩山山寺库房。 杨歧、宝寿:僧名
漫说越池吴沼,二千五百年,虎斗龙争。但看这,吴王井傍智积井,领略湖上风光,山堆螺黛,水拥珠明,独占吴中胜境;
环观木渎苏城,三百六十日,莺歌燕舞。且让那,姑苏台伴拜佛台,如见灵鹫香水,月照禅房,星临贝阙,平分苏浙天堂。
王也六题灵岩山香光厅
莲障千重,此日已成云出岫;
松风十里,他年应待鹤归巢。
灵岩山馆
花草旧香溪,卜兆千年如待我;
湖山新画障,卧游终古定何年。
毕沅题灵岩山馆。 卜兆:这里为“卜老”解,引申为选地定居养老
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
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
叶恭绰题灵岩山继庐亭
平地上灵崖,过此关头,自有天梯登绝顶;
劳尘修净土,认清蹉路,岂无宝筏渡迷津。
彭飞健题灵岩山继庐亭。 灵崖:灵岩山。 劳尘;佛教用语,又作“尘劳”,意为烦恼。 宝筏:佛教用语,比喻渡生死的妙法
祠庙肃沧浪,更寻来一万字穹碑,彩焕岩前榱栋;
威名震吴越,还认取七百年华表,遥传江上旌旗。
林则徐题灵岩山韩世忠墓
观大海者难为水;
悟自心时不见山。
吴济时题灵岩山落红亭
万笏穿云藏翠坞;
一盂浸月碎珠泉。
吴荫涪题天平山御书楼。天平山在苏州城西30里,位于灵岩山和支硎山之间,海拔221米,是苏州西南诸峰最高峻的一座,天平山的万笏朝天奇景,名闻遐迩,据说天平山上的石头都是向下而生的,被视为最不吉利
的地方,
宋代名臣范仲淹不以为然,却在山上购置地皮,作为坟地,坟建成后,天气骤变,一阵狂风,山上所有石头
都翻了个,变成百官上朝时所奉笏板,形成了“万笏朝天”的奇观,山上风景以石称胜,是苏州重要游览胜
地之一。御书楼今称“乐天楼”,相传唐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来此游览、居住和读书
伟石皆人立;
倚崖忽鸟惊。
天平山御书楼
万笏皆从平地起;
一峰常插白云中。
范玉琨题天平山御书楼
门前绿水飞奔下;
屋里青山跳出来。
天平山高义园来燕榭。高义园旧为白云寺,清乾隆皇帝到此游览时,赐名“高义园”,因范仲淹捐宅创立义庄,以养济族人,取杜甫“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之意为名
石笏满山排地起;
塔峰一笔插天清。
天平山高义园来燕榭
新枝吐绿,矗地千林围翠幛;
奇石穿空,朝天万笏接沧溟。
马国征题天平山高义园来燕榭
高树鸟鸣青嶂里;
半山泉响白云中。
谢孝思题天平山半山亭,在一线天附近
鱼戏夜同乐;
莺闲亦自来。
卫东晨题天平山听莺阁
花林宛转清风透;
霞石玲珑瑞气开。
祝允明题天平山听莺阁
老树荫浓新雨后;
空山寂静夜禅初。
祝允明题天平山听莺阁
屏小云气山开通;
树里檐声雨满堂。
天平山芝房
想子美高标,水流云在;
忆尧夫旷致,月到风来。
陈奕禧题天平山芝房。 子美:北宋诗人苏舜钦,字子美。 尧夫:北宋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字尧夫
即色即空,现美人身而说法;
大悲大愿,指恒河沙以为期。
金粟香题天平山咒钵庵,在翻经台后,室内有“山石间”、“佛在者裹”等砖刻,相传范仲淹少时曾住庵中,专心攻课,因家贫吃不上饭,每天烧一锅粥,待其凝冻成绿豆糕一般,然后划成四块,上下午各吃两块充饥,
有时以咸菜下饭,有时用粗盐当菜,典故“断齑划粥”即为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