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起砂 | 其它原因 | 压光时间掌握的不好等 |
---|---|---|---|
意 思 | 薄弱的部分脱落基层 | 最主要的原因 | 水灰比过大 |
起砂的意思是:
混凝土基层上表面薄弱在外力的带动下,薄弱的部分脱落基层,导致混凝土的细骨料组成砂的流失,使面层失去光泽,长期不治理的话还会出现大面积的面层缺损、及严重的露骨料等现象。
起砂最主要的原因有:
水灰比过大: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导致混凝土表面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砂石料的级配不合理、含泥量高:骨料级配不合理、过细的土砂也易导致地面起砂,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施工过程中的过分振捣:加剧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较低。养护不当:未能及时养护或养护不充分,暴晒或大风导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导致强度较低。
其它原因:
压光时间掌握的不好、混凝土表面未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上人作业、低温下施工混凝土表面受冻等。
工地上常常使用界面剂搅拌水泥进行涂刮,希望将起砂部位覆盖,事实上这样不会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情况干燥后表层又会龟裂,剥落,大面积起壳。这是由于基层未处理好的原因,基层起粉,想通过覆盖达到修复的效果是完全错误的想法。起砂的处理:可以采用混凝土地面硬化剂处理起砂地面如:北京聚合筋建筑修复技术中心生产的A5混凝土硬化剂专门针对混凝土起砂而研制,混凝土充分吸收硬化剂后可以根治起砂问题,同时使原有混凝土提高一个标号。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地面起砂如何处理
水泥混凝土地面起砂最主要的原因有:1.水灰比过大: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导致混凝土表面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 2.砂...
地面起砂怎么处理
地坪起砂起灰修复系统是针对因混凝土砂石含泥量过多、水泥掺加量不足、粉煤灰掺加量过多、养护不当龟裂粉化、水泥混凝土老化、混凝土层捣振不结实,出现地面严重起砂、起灰、疏松没有强度等现象而无法满足日常使用要...
混凝土起砂怎么办?
混凝土基层上表面薄弱在外力的带动下,薄弱的部分脱落基层,导致混凝土的组成流失,面层失去光泽,长期不治理的话还会出现面层缺损、露骨料等现象。 混凝土起砂最主要的原因 1、水灰比过大。 2...
水泥路面起砂
一、起砂现象症状 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路面砂浆易被雨、水冲刷,出现露砂、露石等现象,造成表面强度偏低。一般来说,除表层不美观外,混凝土强度均能正...
露天地坪起砂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露天的地坪更容易受到外界物质的侵蚀,因此,想要解决露天地坪起砂就必须提高混凝土的强硬度,并且还要密封混凝土毛细孔,阻隔外界物质的侵蚀,这就是第一种方案,将起砂的地坪进行硬化,不仅可以解决地坪...
1、环氧地坪漆:这种效果根据需要可以做到很漂亮,防尘级别也很好,适用于超市、制药厂等。
2、水泥硬化剂:这种美观效果比环氧差,价位相对便宜一些,适用于地下车库、仓库等。
3、地特固混凝土起砂处理剂:永久封闭混凝土地面,价位低廉,适用于工地楼面、墙面。
地面起砂是指刚浇筑的混凝土或已使用过的混凝土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地面先出现起灰,有种怎么扫也扫不干净的感觉,然后出现起皮,起砂,严重的就会露出小石子,再进一步恶化就是成块成块的脱落,重压之后,地面出现裂缝,坑坑洼洼的现象,如果在地面刚出现此类现象或还没有出现些类情形时就用沃尔混凝土地面起砂处理剂进行处理,就会大大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及降低使用成本,永久的防止地面出现起灰起砂。
l严格控制水灰比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砂浆强度。水灰比过大,地面强度就低,地表面粗糙,不耐磨,易起砂;多余的游离水分蒸发,致使水泥浆面层出现毛细孔,降低了砂浆的密实性,易磨损起砂。
l尽可能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MPa)
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相比,具有保水性较好、干缩性小,早期强度高的优点,对确保地面质量和施工进度均很有利。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保证水泥砂浆强度,防止楼地面的起砂所必备的前提。
l禁止使用过期水泥和受潮水泥
水泥存放期超过三个月者称为过期水泥。过期水泥用于地面面层时,其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能都会显著下降,导致起砂。受潮水泥是水泥与水发生作用凝结成块,从而活性大大降低,胶结性能差,与过期水泥相比,质量更劣,所以不能用在地面面层上。
l 地面面层砂浆不要用细砂
地面要承受各种压力、磨擦、撞击,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能。粗砂、中砂无论在强度上还是耐磨上都胜过细砂。细砂拌制的砂浆干缩性大,易开裂。保水性也差,不利于压光。砂子的含泥量不要大于3%,否则会降低砂浆强度,导致楼地面起砂。
l掌握好压光时间
水泥砂浆应随铺随拍实,用木抹抹平,铁抹压光。压光工作要控制在终凝前完成。压光过早,表面会游浮一层水,必然影响砂浆强度;压光时间过迟,会扰动或损伤水泥凝胶体的凝结结构,影响砂浆强度的增长,表面的毛细孔也难消除,也会导致起砂现象。
l 要有足够的养护时间
养护的好坏对地面质量的优劣关系极大。一般养护时间要大于7天。养护时间不够,则在干燥空气中,水分不断蒸发,就会减缓甚至停止硬化,面层砂浆就无法达到设计强度,起砂也就在所难免。同理,在强度较低时过早使用,势必中断养护,影响强度增长,面层会遭损伤。
l水泥地面的冬季施工
冬季施工时,面层厚度薄,应防止受冻。确保施工环境的温度应在5℃以上。砂浆受冻后,体积膨胀,致使空隙率变大,形成松散颗粒,面层强度将大大下降,使用时出现起砂。
做法。
1、地面处理先将起鼓、脱皮、裂缝等部位的松动部分剔掉,对低于3mm的部位、有油污的部位要进行拉毛处理,拉毛方法采用专业铣刨机或人工用尖锤敲击均可。地面处理后用水枪冲刷,将作业面充分润透,直到不再渗水为止。
2、搅拌材料加水:将材料与水混合搅拌,搅拌时须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在3分钟左右为宜,不宜时间过长,防止在搅拌桶内凝固。
3、修补铺装针对小坑槽、麻面、起皮、露骨、细小纹裂等的修补,将搅拌好的材料倒在作业面上,用较大的抹子摊平即可,不得二次抹面。材料初凝时间较短,初凝时会有粘连性,不利于抹平,所以先用刮尺大面积铺平再局部用铁抹子找平收光即可。
一、水泥地面起砂怎么处理?
如果起砂面积小,可以调配一些纯水泥浆,涂抹在起砂区域进行修复。如果起砂面积较大,则需要使用专业地面处理剂,加水混合稀释后涂抹,即可修复。如果起砂面积很大的话,修复起来就更复杂一点了,需要全部涂刷上界面剂,再用万能修补砂浆进行摊铺修复,最后对地面进行固化抛光。
二、如何防止水泥地面起砂?1严格控制水泥砂浆的水灰比
水灰比的大小是直接影响砂浆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水灰比过大,地面强度就低,地表面粗糙、不耐磨,也就易起砂。另外,表面水分过多会使面层压光时间延长,这样有可能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自然无法保证地面质量。反之,水灰比过小,说明水泥过多,则砂浆干硬,施工操作困难,干缩大,地面易产生裂缝,同样影响质量。
2禁止使用过期水泥和受潮水泥
水泥存放期超过3个月者称为过期水泥。过期水泥与空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会起化学反应,所生成的碳酸钙会减弱水泥的胶结性能,水化热减少。因此过期水泥用于地面面层时,其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能都会显着下降,导致起砂。
3要有足够的养护时间
养护工作的好坏与地面质量的优劣关系极大。水泥砂浆拌和后,由初凝到终凝,再进入硬化。硬化后水化作用在潮湿的环境下将继续向水泥颗粒内部深入进行,砂浆强度不断增长。一般应用7~14昼夜的养护时间。养护时间不够,则在干燥空气中水分不断蒸发,就会减缓甚至停止硬化,面层砂浆就无法达到设计强度,进而发生脱皮或砂粒外露等问题,起砂也就在所难免。(图源网络侵删)
1、基层要求
对于起砂地面进行清扫,无浮灰,保持干燥(可允许潮湿,但不得有明水);
裂缝及缺损部位应用高强修补料修补后,统一用混凝土硬化剂进行硬化处理。
2、增硬处理
直接喷洒,保证基层充分浸润吸收,随时补充被吸收的材料,保持浸润状态,使整个地面完全浸透;
随时将低洼处多余的材料扫至已吸收处,应保证2小时内基层充分吸收1号料,且不应有余料堆积;
起砂严重的地面可连续三天重复喷洒一遍。
3、耐磨处理:
施工至少48小时后采用2#料直接涂刷于经过增硬处理的地面,一遍即可,应均匀饱满,不需养护,7天后可正常使用。
扩展资料
混凝土起砂最主要的原因有:
1、水灰比过大: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导致混凝土表面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
2、砂石料的级配不合理、含泥量高:骨料级配不合理、过细的土砂也易导致地面起砂,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
3、施工过程中的过分振捣:加剧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较低。
4、养护不当:未能及时养护或养护不充分,暴晒或大风导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导致强度较低。
1、小面积的起砂:这种情况是最好处理的,可以起砂的地面上抹一些水泥浆,等干了以后,地面会有一些色彩,但是用起来问题不大。
2、中等面积起砂:这时候用抹砂浆的方式无效了。建议使用专业的材料进行处理,将修补砂浆与水混合,涂抹在地面上,保持3个小时以上,最后把地面清理干净即可。
3、大部分面积起砂:大部分面积起砂采用普通的修补砂浆也不会管用的,必须采用万能修补砂,在需要修复的地面上倒入界面剂,做好基层处理,然后倒上万能的修补砂浆,用专用工具抛平整,为了让地面有光泽,更加好看,更加耐用,建议可以做下固话处理,让地面光亮如新。
水泥地面养护注意事项
1、养护方式:对于机械摊铺的混凝土地面,可以先使用喷洒养护剂再进行保湿覆盖。最好是不要采用围水养护方式。
2、塑料薄膜:薄膜厚度要适中,宽度应大于覆盖面600mm。两条薄膜对接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400mm,养护期间应始终保持薄膜完整盖满。
3、覆盖养护:宜采用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保湿养护并及时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昼夜温差大于10度以上或日平均温度不大于5度的地区,施工地面应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
1首先用刨子刨去破损的表层,然后用高强度金属磨头将磨好的混凝土磨平,直至露出坚实的基面。2用电镐清除基面特别疏松的部分,并用水泥基灌浆材料修补。3检查基面是否空,用灌浆机加压并注意灌浆材料,加强基面的牢固性。4对基面裂缝(≥2mm)开U型槽,灌注高强度灌浆材料。5、用吸尘器清理施工表面,涂刷高效界面剂。油漆后,检查地面是否完全封闭。如有外露表面,继续涂刷界面剂。如果有,继续画,直到地面完全封闭。6界面剂干燥后,按比例配制泥浆,用高速电动搅拌机不断搅拌,然后加入粒径约为2-4毫米的粗骨料,搅拌。7将搅拌好的浆料倒在施工面上,用自流平齿刮涂,用消泡辊碾压放气,即可轻松获得高度平整的表面。施工后地面平整、坚硬、耐磨、抗压。8道路砂光处理完成后,施工完成3天后可继续后续工作。
1、纯水泥修补。如果只是小面积起砂,可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修复,一般个人房顶或者院子使用。
2、水泥修补砂浆。如果混凝土地面仅仅是出现起砂,用这种材料要比纯水泥或者掺胶水效果好很多。不仅能够掩盖起砂问题,而且修复后一天即可使用。
3、水泥路面起砂处理剂。渗透修复材料,专门解决水泥地面强度低引起的起砂,修复后水泥地面强度提升快,可以从根源解决起砂,不改变地面外观。
4、使用扫帚吸尘器等清理打扫地面灰尘,使得地面保持干燥,不能有水和油渍。材料开盖后直接使用,一般使用长毛滚筒滚刷,地面起砂轻微的滚刷一遍即可,地面起砂严重的,需要滚刷两遍,滚刷均匀即可。待第一遍表面干燥后,即脚踩上去不粘鞋,就可以继续刷第二遍。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大量的水冲洗干净,在上面抹上水泥就可以。
别的方法:用50、100目树脂专业打磨机进行全面打磨(可以用清水进行湿处理后打磨)露出混泥土清洁新鲜的表面。
清洁原有地面垃圾、灰尘、浮浆,打开原有地面表面更多的毛细孔,以利混泥土密封固化剂更多、更好的渗入地面;用“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均匀喷洒于打磨处理后的地面,保持地面湿润时间2小时后,当表面变粘稠时用清水清洗整体表面,将明水全部清除。
为了混凝土土密封固化剂更充分的渗入地面,进行更充分的反应,时间掌握上应根据地面的吸收率为依据;待地面完全干燥后,进行地面抛光工作,首先使用300、500#环氧树脂专业打磨机进行全面打磨(3-4遍),对整体基面进行初步抛光。
再用1000、2000#环氧树脂专业打磨机进行全面精磨(3-43遍),对整体基面进行全面抛光;使用专业洗地设备清洗地面。
混凝土起砂最主要的原因有:
1、水灰比过大: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导致混凝土表面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
2、砂石料的级配不合理、含泥量高:骨料级配不合理、过细的土砂也易导致地面起砂,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
3、施工过程中的过分振捣:加剧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较低。
4、养护不当:未能及时养护或养护不充分,暴晒或大风导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导致强度较低。
5、其它原因:压光时间掌握的不好、混凝土表面未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上人作业、低温下施工混凝土表面受冻等。
1、对于起砂地面进行清扫,无浮灰,保持干燥(可允许潮湿,不得有明水)。
2、固砂增硬。直接喷洒1#料,保证充分浸润,待表干后涂刷第二遍。一般起砂地面涂刷2-3遍,起砂严重的应适当增加涂刷遍数。
3、耐磨增亮。对于有耐磨要求的基层,在1#料施工后2-3天,采用2#料直接涂刷于经过增硬处理的地面,一遍即可,不需养护,2-3天后可正常使用。
4、缺损部位修补施工:应在先用1#料进行增硬、加固处理,后用2#料进行修补,修补过的部位,再与大面统一增强、增亮、耐磨处理。
扩展资料
混凝土起砂最主要的原因有:
1、水灰比过大: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导致混凝土表面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
2、砂石料的级配不合理、含泥量高:骨料级配不合理、过细的土砂也易导致地面起砂,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
3、施工过程中的过分振捣:加剧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较低。
4、养护不当:未能及时养护或养护不充分,暴晒或大风导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导致强度较低。
5、其它原因:压光时间掌握的不好、混凝土表面未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上人作业、低温下施工混凝土表面受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