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条叶吊石苣苔(变种) | 门 | 被子植物门 |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管花目 |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中文名: | 管花目 |
科编号: | 325 |
科中文名: | 苦苣苔科 |
科拉丁名: | Gesneriaceae |
属中文名: | 吊石苣苔属 |
属拉丁名: | Lysionotus |
种中文名: | 条叶吊石苣苔(变种) |
种拉丁名: | 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 var. linearis Rehd. |
其它属名: | |
种下等级: | |
生境: | 生于山谷林中石上 |
海拨低限: | 920 |
海拨高限: | 1100 |
是否中国特有: | 是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
国内分布: | 广西;贵州 |
所在卷册: | 69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大叶绣线菊变种是什么?
华北绣线菊大叶变种属于蔷薇亚纲。产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西、江苏、湖北、安徽。生于山坡杂木林内、林缘或悬崖多石地,海拔200--2400米。
石楠的主要变种
1、石楠毛瓣变种 P. serrulata Lindl. var. lasiopetala (Hayata) Kuan.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8-15厘米,宽2.5-4.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无毛或...
紫叶菊苣是什么植物
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短粗。茎直立,有棱,中空,多分枝。叶互生,长倒披针形,头状花序,花...
养鸡种阔叶菊苣好,还是种将军菊苣好
阔叶菊苣好,适口性来讲,鸡更爱吃。
爵床的主要变种
早田氏爵床(台湾植物志第二版,1998)(变种)澎湖爵床(台湾植物志,1978)草本,茎铺散或外倾,密被长硬毛。叶几无柄,多汁,卵形或近圆形,长10-16毫米,宽8-10毫米,顶端钝,基部圆或宽楔形,...
吊石苣苔(原变种)小灌木。茎长7-3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无毛或上部疏被短毛。叶3枚轮生,有时对生或斗枚轮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革质,形状变化大,线形、线状倒披针形、狭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少有为狭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5-5.8厘米,宽0.4-1.5(-2)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钝、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在中部以上或上部有少数牙齿或小齿,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中脉上面下陷,侧脉每侧3-5条,不明显;叶柄长1-4(-9)毫米,上面常被短伏毛。花序有1-2(-5)花;花序梗纤细,长0.4-2.6(-4)厘米,无毛;苞片披针状线形,长1-2毫米,疏被短毛或近无毛;花梗长3-10毫米,无毛。花萼长3-4(-5)毫米,5裂达或近基部,无毛或疏被短伏毛;裂片狭三角形或线状三角形。花冠白色带淡紫色条纹或淡紫色,长3.5-4.8厘米,无毛;筒细漏斗状,长2.5-3.5厘米,口部直径1.2-1.5厘米;上唇长约4毫米,2浅裂,下唇长10毫米,3裂。雄蕊无毛,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3-15毫米处,狭线形,长约12毫米,花药直径约1.2毫米,药隔背面突起长约0.8毫米;退化雄蕊3,无毛,中央的长约1毫米,侧生的狭线形,长约5毫米,弧状弯曲。花盘杯状,高2.5-4毫米,有尖齿。雌蕊长2-3.4厘米,无毛。蒴果线形,长5.5-9厘米,宽2-3毫米,无毛。种子纺锤形,长0.6-1毫米,毛长1.2-1.5毫米。花期7-10月。
与吊石苣苔的区别:叶线形或狭线形,长3.3-5.5厘米,宽4-8毫米;花盘环状
生长于海拔920-1100米的山谷林中石上。
分布于广西北部(融水、龙胜)和贵州南部(贵定平伐)。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平伐。
血藤,猕猴桃根等泡酒的话,药材种类颇多,还需按配方搭配泡,方才妥当,例如
外用药酒配方鸡血藤30克,血竭3克,当归10克,红花10克,桂枝10克,甘松15克,田七5克,延胡索10克,七叶一枝花15克,苏木15克,川乌10克,土鳖虫10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置容器内,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周以上,过滤取汁,分装备用
金鱼吊兰又名金鱼花、袋鼠吊兰、袋鼠花、吊金鱼等。多年生苦苣苔科金鱼草属草本植物,基部半木质。叶片呈深绿色,叶子比较厚。花橘红色,小小的嘴,大大的肚子,外形酷似金鱼。远看好像金鱼悠闲地漫游在绿色水草中间,特别好看,很具有观赏价值。
金鱼吊兰用扦插法进行繁殖。在春、秋两季剪取枝条节为插条,插在以粗沙为基质的插床内,保持较高的湿度,温度在20℃左右,容易生根、成活。
金鱼吊兰喜欢冷干的环境,冬季有一小段休眠期,金鱼吊兰最忌讳闷养,若养殖环境没有流通的空气,叶片会逐渐萎蔫,发黄,生长受到抑制。夏季梅雨季节的地区,温度高湿度大,一定要注意通风,植株很容易由于水汽大腐烂。
金鱼吊兰要有较充足的阳光照射。吊挂在室外荫棚,或大树荫下阴凉、通风处,多接受散射光照而无直射的阳光。这样的环境,很适宜其生长。
金鱼吊兰在冬季开花前,应适当增强光照,这样才能使其花繁色艳。在家庭盆吊莳养时,可放于明亮、通风的室内,可常年摆放、观赏。
开花时,则停止施肥,当花谢后,及时做修剪处理,剪去老弱病残枝,并多施一些氮肥。 如果盆长期未换,则要进行换盆工作。换盆时,剪去病弱根条。 金鱼吊兰喜疏松肥沃排水透气好的酸性土壤,可使其生长旺盛。在开花前应增施磷肥,可使其多孕蕾、开花,增强其观赏效果。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苦苣苔科植物吊石苣苔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石豇豆 31 石豇豆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化学成分 36 石豇豆的药理作用 4 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的全草·《辞典》·石豇豆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石豇豆的别名 44 来源 45 原形态 46 生境分布 47 性味 48 功能主治 49 石豇豆的用法用量 410 附方 411 备注 412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石豇豆的方剂 2 古籍中的石豇豆 1 拼音
shí jiāng dòu
2 英文参考mountain lepisorus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ysionotus cavaleriei Lev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苦苣苔科植物吊石苣苔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石豇豆
石豇豆为中药名,出自《草木便方》,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石吊兰之别名[1]。
31 石豇豆的别名
石豇豆、巴巖草、巖泽兰[2]。
32 来源及产地苦苣苔科植物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的全草[2]。分布陜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西南等地[2]。
33 性味味甘、苦,性凉[2]。
34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祛风除湿,活血调经[2]。
1治肺热咳嗽痰多,痢疾,风湿痹痛[2]。煎服,9~15g,或浸酒服[2]。
2跌打损伤[2]。水煎兑酒服,外用捣敷[2]。
3妇女崩漏、痛经、月经不调[2]。
4肺结核咯血,淋巴结结核,钩端螺旋体病[2]。
35 化学成分全草含石吊兰素(Nevadensin)等[2]。
36 药理作用石吊兰素对犬、猫有明显降压作用,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2]。煎剂并有止咳、祛痰与平喘作用[2]。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与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2]。
4 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的全草·《辞典》·石豇豆 41 出处《陜西中草药》
42 拼音名Shí Jiānɡ Dòu
43 石豇豆的别名石小豆
44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
45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0厘米。根茎横走,密被黑褐色鳞片。叶互生,厚革质;叶片长线形,近无柄,边缘强度反卷,几达主脉。孢子囊群卵圆形或长圆形,有盾状隔体,着生于细脉相接处,位于中脉与叶边中间,为反卷的叶边所覆盖。
46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林下巖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陜西、甘肃等地。
47 性味淡涩,平。
48 功能主治除风湿,镇痛,利尿,调经,通淋,健脾。治风湿疼痛,劳伤腰痛,淋症,崩漏,白带。小儿疳积,头痛,鼻衄。
49 石豇豆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410 附方①治淋症,风湿痛:石豇豆一两,水煎服。
②治小儿疳积:石豇豆一两,研粉,加面一斤,蒸馍食。
③治崩漏,白带:石豇豆、三白草各四钱,太白花、金丝带、红三七各三钱,柴胡二钱。水煎服,甜酒为引。
411 备注此外,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草,在陜西地区亦作石豇豆入药。参见"苍条鱼鳖"条。
412 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