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城市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60例

周敏

城市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60例基本信息

书名 城市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60例 作者 王冰
ISBN 9787561838723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1日

城市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60例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城市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60例常见问题

装修常见质量问题都包括哪些

装修常见的问题有很多,比如:  装修问题1:在旧房装修过程中,旧墙皮是否需要铲除?  旧墙皮一定要铲除。因为旧墙皮容易粉化,使用时会与后来的披刮腻子产生分层,致使墙皮脱落而影响使用质量。装修时还应...

桥梁工程套项问题

侧模板和底模板很好区分呀,根据说明分别套不同的模板子目即可。现浇梁、板等模板中均已包括铺筑底模内容,但未包括支架部分。

钢材常见质量问题有哪些?

钢材常见质量问题有三种:一、表面质量缺陷1、表面裂纹:指材表面呈直线形的裂纹现象,一般应与锻造或轧制方向一致。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加工(锻造、轧制、热处理调质)过程中因表面过烧脱碳疏松、变形和...

哪些城市桥梁多

重庆、武汉、上海 重庆有: 马桑溪大桥(斜拉) 鹅公岩大桥(悬索) 李家沱大桥(斜拉) 重庆长江大桥(连续钢构) 大佛寺长江大桥(斜拉)、朝天门大桥(拱)、牛角沱(桁架) 武汉 长江1桥(桁架)、长江...

桥梁工程问题

桥梁工程问题:这个钢筋是受压,是为保护桥面板和分布车轮的集中荷载。

新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实施手册内容简介

全书紧扣《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章节体系,针对每一分部工程,先强调规范要求和施工规定,随后阐述相应的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再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收尾。《新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将施工、验收内容整合归类,实现了对城市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控制和验收的强化,方便施工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使用。

《新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可作为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或单位组织学习新版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市政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工长、施工员、质量员、质量监督人员、监理人员进行施工、管理、质检、验收、监理等工作环节的重要参考资料,还可作为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与实践的参考书。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00例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建筑屋面工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本书以严防质量通病、杜绝施工隐患为主旨,以"问题"、"问题表现"、"问题分析"、"正确做法"为体例,条理性地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其危害,并给出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以供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参考。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地基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等。本书对提高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进而确保工程的质量,杜绝重大施工质量问题,减少施工隐患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00例》以严防质量通病、杜绝施工隐患为主旨,以"问题"、 "问题表现"、"问题分析"、"正确做法"为体例,条理性地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其危害,并给出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以供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参考。《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00例》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地基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等。《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00例》对提高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进而确保工程的质量,杜绝重大施工质量问题,减少施工隐患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00例》可供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监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时参考。

新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图书信息

书 名: 新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

作 者:王春武吕铮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ISBN: 9787122076885

开本: 16开

定价: 48.00 元

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工程质量问题 一般分为工程质量缺陷、工程质量通病、 工程质量事故 。 1.工程质量缺陷 是指工程达不到技术标准允许的技术指标的现象。 2.工程质量通病 是指各类影响工程结构、使用功能和外形观感的常见性质量损伤,犹如“多发病”一样,而称为质量通病。 目前建筑安装工程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1)基础不均匀下沉,墙开裂。 (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3)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篷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 (4)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 (5)屋面、厨房渗水、漏水。 (6)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不平整。 (7)地面及楼面起砂、起壳、开裂。 (8)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密封不严。 (9)水暖电卫安装粗糙,不符合使用要求。 (10)结构吊装就位偏差过大。 (11)预制构件裂缝,预埋件移位,预应力张拉不足。 (12)砖墙接槎或预留脚手眼不符合规范要求。 (13)金属栏杆、管道、配件锈蚀。 (14)墙纸粘贴不牢、空鼓、折皱、压平起光。 (15)饰面板、饰面砖拼缝不平、不直、空鼓、脱落。 (16)喷浆不均匀,脱色,掉粉等。 3.工程质量事故 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交付使用后,对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外形观感影响较大,损失较大的质量损伤。如住宅阳台、雨篷倾覆,桥梁结构坍塌,大体积混凝土强度不足,管道、容器爆裂使气体或液体严重泄漏等等。它的特点是: (1)经济损失达到较大的金额。 (2)有时造成人员伤亡。 (3)后果严重,影响结构安全。 (4)无法降级使用,难以修复时,必须推倒重建。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以供参考。。

1工程质量问题

11成因

由于建筑工程工期较长,所用材料品种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受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方面异常因素的影响;使生产的工程质量问题表现形式千差万别,类型多种多样。这使得引起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也错综复杂,往往一项质量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虽然每次发生质量问题的类型各不相同,但是通过对大量质量问题调查与分析发现,其发生的原因有不少相同之处,归纳其最基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违背建设程序;

(2)违反法规行为;

(3)地质勘察失真;

(4)设计差错;

(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

(6)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

(7)自然环境因素;

(8)使用不当。

12成因分析方法

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一个工程质量问题的实际发生,既可能因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纸中存在错误,也可能因施工中出现不合格或质量问题,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者由于设计、施工甚至使用、管理、社会体制等多种原因的复合作用。要分析究竟是哪种原因所引起,必须对质量问题的特征表现,以及其在施工中和使用中所处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方法很多,但其基本步骤和要领可概括如下。

(1)基本步骤。

①进行细致的现场研究,观察记录全部实况,充分了解与掌握引发质量问题的现象和特征。

②收集调查与问题有关的全部设计和施工资料,分析摸清工程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及面临的各种条件和情况。

③找出可能生产质量问题的所有因素。分析、比较和判断,找出最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

④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或模拟实验予以论证确认。

(2)分析要领。分析的要领是逻辑推理法,其基本原理是:

①确定质量问题的初始点,即所谓原点,它是一系列独立原因集合起来形成的爆发点。因其反映出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在分析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②围绕原点对现场各种现象和特征进行分析,区别导致同类质量问题的不同原因,逐步揭示质量问题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的过程。

③综合考虑原因复杂性,确定诱发质量问题的起源点即真正原因。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是对一堆模糊不清的事物和现象客观属性和联系的反映,它的准确性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学识、经验和态度有极大关系,其结果不单是简单的信息描述,而是逻辑推理的产物,其推理可用于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

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指技术处理方案,其目的是消除质量隐患,以达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及寿命要求,并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一般处理原则是:正确确定事故性质,是表面性还是实质性、是结构性还是一般性、是迫切性还是可缓性;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直接发生部位,还应检查处理事故相邻影响作用范围的结构部位或构件。其处理基本要求是: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的期望;保证结构安全可靠,不留任何质量隐患;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21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类型

(1)修补处理。这是最常用的一类处理方案。通常当工程的某个检验批、分项或分部的质量虽未达到规定的规范、标准或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缺陷,但通过修补或更换器具、设备后还可达到要求的标准,又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在此情况下,可以进行修补处理。属于修补处理这类具体方案很多,诸如封闭保护、复位纠偏、结构补强、表面处理等,某些事故造成的结构混凝土表面裂缝,可根据其受力情况,仅作表面封闭保护。某些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蜂窝、麻面,经调查分析,可进行剔凿、抹灰等表面处理,一般不会影响其使用和外观。对较严重的问题,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必须按一定的技术方案进行加固补强处理,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些永久性缺陷,如改变结构外形尺寸,影响一些次要的使用功能等。

(2)返工处理。当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存在着严重质量问题,对结构的使用和安全构成重大影响,且又无法通过修补处理的情况下,可对检验批、分项、分部甚至整个工程返工处理。例如,某防洪堤坝填筑压实后,其实压土的干密度未达到规定值,进行返工处理。又如某公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按规定张力系数为13,实际仅为08,属于严重的质量缺陷,也无法修补,只有返工处理。对某些存在严重质量缺陷,且无法采用加固补强修补处理或修补处理费用比原工程造价还高的工程,应进行整体拆除,全面返工。

(3)不做处理。某些工程质量问题虽然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构成质量事故,但视其严重情况,经过分析、论证、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和设计等有关单位认可,对工程或结构使用及安全影响不大,也可不做专门处理。

通常不用专门处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例如,有的工业建筑物出现放线定位偏差,且严重超过规范标准规定,若要纠正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若经过分析、论证其偏差不影响产生工艺和正常使用,在外观上也无明显影响,可不做处理。又如,某些隐蔽部位结构混凝土表面裂缝,经检查分析,属于表面养护不够的干缩微裂,不影响使用及外观,也可不做处理。

②质量问题,经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例如,混凝土表面轻微麻面,可通过后续的抹灰、喷涂或刷白等工序弥补,可不做专门处理。

③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例如,某检验批混凝土试块强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强度不足,在法定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实体采用非破损检验等方法测定其实际强度已达规范允许和设计要求值时,可不做处理。对经检测未达要求值,但相差不多,经分析论证,只要使用前经再次检测达到设计强度,也可不做处理,但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

④出现的质量问题,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22选择最适用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辅助方法

(1)实验验证。即对某些有严重质量缺陷的项目,可采取合同规定的常规试验方法进一步进行验证,以便确定缺陷的严重程度。例如,混凝土构件的试件强度低于要求的标准不太大(例如10%以下)时,可进行加载实验,以证明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又如,公路工程的沥青面层厚度误差超过了规范允许的范围,可采用弯沉实验,检查路面的整体强度等。

(2)定期观测。有些工程,在发现其质量缺陷时其状态可能尚未达到稳定仍会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宜过早做出决定,可以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观测,然后再根据情况做出决定。属于这类的质量问题如桥墩或其他工程的基础在施工期间发生沉降超过预计的或规定的标准;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并处于发展状态等。有些有缺陷的工程,短期内其影响可能不十分明显,需要较长时间的观

测才能得出结论。

(3)专家论证。对于某些工程质量问题,可能涉及的技术领域比较广泛,或问题很复杂,有时仅根据合同规定难以决策,这时可提请专家论证。采用这种方法时,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近早为专家提供尽可能详尽的情况和资料,以便使专家能够进行较充分的、全面和细致地分析、研究,提出切实的意见与建议。

(4)方案比较。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同类型和同一性质的事故可先设计多种处理方案,然后结合当地的资源情况、施工条件等逐项给出权重,做出对比,从而选择具有较高处理效果又便于施工的处理方案。例如,结构构件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可采用改变结构构造来减少结构内力、结构卸荷或结构补强等不同处理方案,可将其每一方案按经济、工期、效果等指标列项并分配相应权重值,进行对比,辅助决策。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

31检查验收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应严格按施工验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依据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设计要求,通过实际量测,检查各种资料数据进行验收,并应办理交工验收文件,组织各有关单位会签。

32必要的鉴定

为确定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效果,凡涉及结构承载力等使用安全和其他重要性能的处理工作,常需做必要的实验和检验鉴定工作。或质量事故处理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及构配件保证资料严重缺乏,或对检查密实性和裂缝修补效果,或检测实际强度;结构荷载实验,确定其实际承载力;超声波计策焊接或结构内部质量;池、罐、箱柜工程的渗漏检验等。检测鉴定必须委托政府批准的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进行。

33验收结论

对所有的质量事故无论经过技术处理,通过检查鉴定验收还是不需专门处理的,均应有明确的书面结论。若对后续工程施工有特定要求,或对建筑物使用有一定限制条件,应在结论中提出。

验收结论通常有以下几种:

(1)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

(2)隐患已消除,结构安全有保证。

(3)经修补处理后,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4)基本上满足使用要求,但使用时有附加限制条件,例如限制荷载等。

(5)对耐久性的结论。

(6)对建筑物外观的结论。

(7)对短期内难以做出结论的,可提出进一步观测检验意见。

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应以原因分析为基础,如果某些问题一时认识不清,且一时不致产生严重恶化,可以继续进行调查、观测,以便掌握更充分的资料和数据,做进一步分析,找出起源点,方可确认处理方案,避免急于求成造成反复处理的不良后果。审核确认处理方案应牢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原则。针对确认不需专门处理的质量问题,应能保证它不构成对工程安全的危害,且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因此,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