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与应用

周敏

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与应用基本信息

书名 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与应用 出版时间 2013.12
开本 16

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与应用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沥青混合料概述

1.2 沥青混合料应具备的路面工程性质

1.3 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和技术标准

第2章 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类型和性质

2.1 (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

2.2 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LsAM)

2.3 沥青玛(王帝)脂碎混合料(SMA)

2.4 其他沥青混合料

第3章 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

3.1 组成材料概述

3.2 石料的种类和基本性质

3.3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

3.4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

3.5 沥青混合料用填料

3.6 沥青混合料用纤维稳定剂

3.7 沥青混合料用沥青

第4章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特性

4.1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4.2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

4.3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影响因素

4.4 沥青与填料(矿粉)相互作用

4.5 沥青混合料的破坏特性强度特性

4.6 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特性

4.7 沥青混合料的劲度特性

第5章 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评价方法

5.1 高温稳定性能

5.2 低温性能

5.3 水稳定性

5.4 表面特性

5.5 抗渗性能

5.6 动态性能

5.7 疲劳性能

5.8 老化性能

5.9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第6章 矿质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

6.1 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类型

6.2 矿质混合料级配理论

6.3 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设计

6.4 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工程实例

第7章 马歇尔试验

7.1 马歇尔概述

7.2 马歇尔试验项目和方法

7.3 马歇尔试验的试件体积特征参数和配合比设计技术校准

第8章 沥青混凝土(AC)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实例

8.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概述

8.2 沥青混凝土(AC)目标配合比设计

8.3 生产配合比设计

8.4 生产配合比验证

8.5 AC-25工程实例

第9章 沥青玛(王帝)脂碎石混合料(SMA)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实例.|

9.1 SMA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9.2 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

9.3 SMA-13工程实例

第10章 大粒径透水性混合料(LSPM)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实例

10.1 LSPA目标配合比设计

10.2 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

10.3 LSPM-30工程实例

第11章 沥青路面的施I

11.1 沥青路面概述

11.2 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11.3 其他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施工

11.4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与应用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与应用书籍信息

书名: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与应用
作者: 张升,郝秀红,张旭,李超责编:业婷
I S B N:978-7-5603-3855-2定价:43.80元
出版日期:2013.12开本:16
所属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系页数:351
图书分类:A.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中图分类:工业技术

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与应用常见问题

热拌沥青混合料与冷拌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区别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常规的道路铺装、修补材料,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施工比较麻烦,特别是用于修补时,成本很高。冷拌沥青混合料又叫沥青冷补料,优点是施工简便,缺点是稳定性较差。主要用于小面积沥青路面临时修...

沥青混合料问题

和厂家结算一般按照过单子算,无机料要料一般按照2。4算,如果刚下完雨,要按照2.45算。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不错,说得很详细

沥青混合料运输

这就是经验,值得学习。

沥青混合料摊铺?

好资料,谢谢

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目录

第一篇 理论基础

第一章沥青结合料

第一节 沥青材料的分类、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 道路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改性沥青

第四节 乳化沥青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性

第一节 基本特性

第二节 高温稳定性

第三节 低温抗裂性

第四节 水稳定性

第五节 疲劳特性

第六节 老化特性

第二篇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第三章热拌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与技术要求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三节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实例

第四章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Superpave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三节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用

第五章 沥青玛脂碎石(SMA)混合料

第一节 SMA混合料的结构组成及强度形成机理

第二节 SMA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 SMA混合料设计实例

第六章 纤维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纤维与纤维沥青胶浆基本性质

第二节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增强作用机理

第三节 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七章 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混合料

第一节 OGFC混合料技术特点

第二节 OGFC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八章 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LSAM)

第一节 LSAM混合料的结构特性及强度形成机理

第二节 LSAM混合料级配设计

第三节 LSAM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九章 贮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贮存式冷铺沥青结合料的制备及技术要求

第二节 贮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贮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第十章 沥青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混合料

第一节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沥青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组成材料

第三节 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十一章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性

第二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第十二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沥青再生机理与方法

第二节 再生剂的作用及其技术标准

第三节 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第三篇 沥青混合料施工

第十三章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第三节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第四节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与防治

第五节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第十四章 其他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

第一节 沥青玛脂碎石(SMA)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二节 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三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四节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路面施工5

第五节 沥青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六节 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参考文献

沥青混合料设计手册目录

第一章 沥青材料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

第三章 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四章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第五章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全料设计

第六章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七章 机场道面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八章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设计

第九章 大粒径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十章 稀浆封层混合料设计

第十一章 环氧沥青混凝土设计

第十二章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十三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十四章 储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十五章 彩色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十六章 废旧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十七章 超薄沥青磨耗层混合料设计

第十八章 温拌沥青混合料简介

重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内容简介

《重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共分为两篇,上篇是针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再度再生的可行性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沥青老化机理、沥青再生机理、再生沥青再度老化及二次再生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评价;下篇是针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这一热点技术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几种典型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地讨论,内容包括乳化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及耐性、硫磺沥青混合料性能及不同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评价等内容。

《重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可供从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研究、生产以及沥青路面设计施工与养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适于高等院校道路工程专业的师生教学参考使用。

如何做好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首先说一下,对于70号、90号和110号仅是对沥青结合料而言,而非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不是按照这样分类)。

对于普通沥青的选用可以参考以下意见:

1)依据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选定。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中给定了全国各个区域的气温区换分标准,可以依据本地的气候区域的气候分区,再来选定沥青,譬如:西安为1-3区,可以选择70号或90号沥青,具体到现在,选择相应稠度大一些,用的70号偏多(具体在应用时,可以参考 JTG F40-2004)。

2)有时也可以适当参考美国沥青协会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沥青选择方法

美国沥青协会《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MS-2对沥青标号选择要求按年平均气温(MAAT)选择。当MAAT≤7℃时, 适用于85/ 100及120/150级; 当MAAT在7~24℃时适用于60/70及85/100级; 当MAAT≥24℃时适用于40/50及60/70级。

按照此标准:我国南方最热处可考虑适用A-50级,在沈阳以南直至海南岛的我国大片疆域,宜采用A-90及A-70级;沈阳以北的东北及内蒙古寒冷地区宜采用A-90及A-110级。

对于改性沥青的选用,可以参考的建议为:

1)改性沥青场合的选用。改性沥青通常选用在高等级公路,如:一级、高速等,现在我国大部分二级公路也选用。对于我国高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设计而言,通常表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沥青,一部分中面层也采用改性沥青,而下面层通常为普通沥青。有时候特殊路段如:长大坡道、急转弯、桥面等就必须选用改性沥青。

2)改性沥青类型选择。我国目前大部分改性沥青选用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如:SBS、SBR、PE/EVA等,我国绝大部分选用SBS改性沥青。另外,我国的某些道路也选用橡胶粉改性沥青,特殊路段选用高粘、高弹等类型的改性沥青。

详细了解,可以参考《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一书。

如何做好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

选料问题材料是沥青混凝土的基本组成部分,首先要把好材料关。

根据级配类型,选择材料的规格和种类,减少进料的盲目性。

根据沥青面层用粗、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检验。

对于石屑(06mm以下占50%左右)建议用量最多不超过20%。

有个别合同段用石屑替代(3mm-10mm)碎石和矿粉,用量大大超过20%,结果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无论外观质量,还是内在的技术指标都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原因是石屑粉状太多,缺少3mm-5mm之间的颗粒。粉状多的混合料极易成团,不易拌和,再加上夹杂着一些泥土,降低了沥青的黏附力,进而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因此,招标文件通用条款特别强调:回收粉尘的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的填料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根据目前集料现状,建议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采用水洗。

混合料的级配问题矿料的配合比计算不应过度依赖计算机得出的结果,因为计算机得出的数据只能从理论上可行,不一定符合实际应用,所以往往不能直接套用,需要根据交通类型、材料现状做反复调整,直到调整的结果既能满足理论要求又能满足实际需要,两者缺一不可。根据这个原则,确定的合成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上方、中值和下方。设计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交错,且在03mm-06mm范围内不出现驼峰,由此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密度较大。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菏泽市干线公路改建工程沥青面层厚度通常为10mm,分别采用6mm+4mm自下而上铺筑。对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沥青层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根据这个规范要求,选择的级配类型为AC-20C型、AC-13C型。AC-20C型沥青采用70#A级石油沥青。AC-13C型沥青采用SBCI-D型改性沥青。通过反复试验和多年的实践,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的油石比AC-20C型为45%左右,AC-13C型为50%左右,上下浮动范围一般为&p1usmn;02%。按以上推荐的油石比铺筑的路面,经交工验收以及多年的实践证明,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此推荐范围对山东省大部分地区的施工有参考价值。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