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周敏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基本信息

书名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作者 黄晓明 吴少鹏 赵永利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年09月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内容提要:

该书是为适应我国当前大规模建设高等级沥青路面的需要而编写的。书中以工程应用为目标,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路用性能。其中对石油沥青组成分析和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介绍,内容翔实,弥补了现有教材的不足; 对当前沥青混合料研究和使用的前沿内容,如改性沥青与SMA、美国SupERPave沥青指标体生活费和设计方法以及桥面铺装等内容也都进行了阐述。书中大量引用了工程实例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书适合用作高等学校道路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言

1.1 国外典型试验路与我国的工程实践

1.2 我国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各种类型的沥青胶结料

1.4 沥青咱面的使用特点

1.5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气候分区

第2章 油沥青

2.1 沥青的成分、组分和结构

2.2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2.3 石油沥青基本试验

2.4 沥青材料的流变学性质

第3章 改性沥青

3.1 工程高聚物材料

3.2 改性沥青的分类与技术标准

3.3 改性沥青的生产技术

第4章 S...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图书简介:

作/译者:黄晓明 吴少鹏 赵永利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 ISBN:9787810890168 [十位:7810890166]

页数:279 重约:0.450KG

定价:¥28.00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常见问题

拌沥青混合料与冷拌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区别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常规的道路铺装、修补材料,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施工比较麻烦,特别是用于修补时,成本很高。冷拌沥青混合料又叫沥青冷补料,优点是施工简便,缺点是稳定性较差。主要用于小面积沥青路面临时修...

沥青混合料问题

和厂家结算一般按照过单子算,无机料要料一般按照2。4算,如果刚下完雨,要按照2.45算。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不错,说得很详细

沥青混合料运输

这就是经验,值得学习。

沥青混合料摊铺?

好资料,谢谢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内容简介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研究生教学用书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内容简介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系国家级重点图书,《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汇集我国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优秀成果,对沥青,沥青混合料,沥青路用性能的关系做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内容包括我国道路沥青的生产与应用、道路沥青材料的气候分区、道路石油沥青标准、沥青材料的感温性、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沥青的各种性能、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力学特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动态特性及抗疲劳特性、耐老化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流变学性能等。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可供从事公路设计、施工、科研人员学习参考,亦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石化领域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目录

第一篇 理论基础

第一章沥青结合料

第一节 沥青材料的分类、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 道路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改性沥青

第四节 乳化沥青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性

第一节 基本特性

第二节 高温稳定性

第三节 低温抗裂性

第四节 水稳定性

第五节 疲劳特性

第六节 老化特性

第二篇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第三章热拌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与技术要求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三节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实例

第四章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Superpave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三节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用

第五章 沥青玛脂碎石(SMA)混合料

第一节 SMA混合料的结构组成及强度形成机理

第二节 SMA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 SMA混合料设计实例

第六章 纤维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纤维与纤维沥青胶浆基本性质

第二节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增强作用机理

第三节 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七章 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混合料

第一节 OGFC混合料技术特点

第二节 OGFC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八章 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LSAM)

第一节 LSAM混合料的结构特性及强度形成机理

第二节 LSAM混合料级配设计

第三节 LSAM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九章 贮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贮存式冷铺沥青结合料的制备及技术要求

第二节 贮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贮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第十章 沥青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混合料

第一节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沥青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组成材料

第三节 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十一章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性

第二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第十二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沥青再生机理与方法

第二节 再生剂的作用及其技术标准

第三节 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第三篇 沥青混合料施工

第十三章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第三节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第四节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与防治

第五节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第十四章 其他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

第一节 沥青玛脂碎石(SMA)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二节 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三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四节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路面施工5

第五节 沥青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六节 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参考文献

改性沥青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有什么区别?

这个和“沥青和沥青混凝土的区别”差不多。

改性沥青是添加了改良辅料的一种胶凝材料,就是一种沥青材料,不能直接用于路面施工。

沥青玛蹄脂就是沥青混合料,可以采用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可以直接用于路面施工。

前者是材料,添加增强各种性能的辅料;后者是混合料,以粗集料为主。

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改性沥青其机理有两种,一是改变沥青化学组成,二是使改性剂均匀分布于沥青中形成一定的空间网络结构。

沥青砼与沥青碎石的区别?

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

沥青相信对于每一个公路监理师来说,都不陌生,那么沥青混合料有哪些呢什么是改性沥青呢一起来了解了解!

一、什么是沥青混合料

是由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是主要的路面材料,由于它能满足现代汽车交通对路面的要求,因而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其他公路中。最常用的沥青路面包括:沥青表面处理、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等四种。

二、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1、按组成结构分为三类:

1)“密实—悬浮”类;

2)“骨架—空隙”类;

3)“密实—骨架”类。

目前,最常用的为1)、2)两种。

2、按矿料级配分为四类:

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各种粒径的颗粒级配连续,相互嵌挤密实的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小于10%的沥青混合料。剩余空隙率3~6%(行人道路2-6%)的Ⅰ型密实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4~10%为Ⅱ型半密实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拌和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半开式改性沥青,也称为改性沥青碎石混合料。

3)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组成,细集料较少,矿料相互拨开,压实后空隙率大于15%的开式沥青混合料。

4)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中缺少1个或几个档次而形成的级配间断的沥青混合料。

3、按矿料粒径分为五类:

1)砂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等于或小于475mm(园孔筛5mm)的沥青混合料,也称为沥青石屑或沥青砂。

2)细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为95mm或132mm(园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

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为16mm或19mm(园孔筛20mm或25mm)的沥青混合料。

4)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为265mm或315mm(园孔筛30~40mm)的沥青混合料。

5)特粗式沥青碎石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等于或大于375mm(园孔筛45mm)的沥青混合料。

4、按混合料温度分为两类:

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路面。沥青与矿料在热态下拌和,热态下铺筑施工成型的沥青路面。

2)常温沥青混合路面。采用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和,铺筑的沥青路面。

改性沥青及其分类:

一、改性沥青的提出

沥青作为胶结材料用于路面工程,需经受高温等气候因素和重复荷载的作用,要求它具有足够的粘结性,高温不流淌,低温不脆裂,并有一定的耐久性。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交通量与轴载迅速增加、行驶渠化,因此对沥青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沥青混合料具有高温稳定性,不产生车辙;另一方面要求具有低温抗裂性、抗疲牢性,并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要兼顾上述各种技术要求而取得综合效果。因此,对改性沥青的研究和应用就特别重要。

二、改性沥青的分类:

1、改性沥青按改性剂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热塑性橡胶类,主要是苯乙烯类嵌断共聚物如SBS、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等。

2)第二类是橡胶类,如SBR(丁苯橡胶)、BP(丁乙烯橡胶)等。

3)第三类是树脂类,即热塑性树脂,如PE(聚乙烯)、EVA(乙烯—乙酸乙烯脂共聚物。

以上三类改性剂中,使用最多的是SBS,约占改性沥青总量40%-44%。

2、对于高分子聚合物按改性工艺不同有如下几类:

1)机械搅拌法。直接将改性剂加入到热的沥青中去,在机械所产生的剪切、挤压及对流和热力综合作用下,使改性剂不断变细,并均匀地分布在沥青当中。

2)溶剂法。将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在掺入到热沥青中去,搅拌均匀后,

回收溶剂,聚合物就以细小颗粒分布在沥青中。

3)胶粉法。将橡胶磨成粉状,而后采用干法或湿法制成橡胶改性沥青。

4)胶体磨。将聚合物与沥青一同加入间隙可以精确调整的胶体磨中混磨,从而形成均匀细分布的改性沥青。

此外,还有胶乳法制备改性乳化沥青和胶乳改性沥青,塑炼共混法以及二次掺配法等。

;

沥青混合料种类

1、定义不同

沥青砼:沥青砼(英文:bituminous concrete)俗称沥青混凝土,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沥青碎石: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简称沥青碎石)是由矿料和沥青组成具有一定级配要求的混合料,按空隙率、集料最大粒径、添加矿粉数量的多少,分为密级配沥青碎石(ATB),开级配沥青碎石(OGFC表面层及ATPB基层)、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M)。

2、结构不同

沥青砼: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4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

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

沥青碎石:骨架空隙结构:粗骨料所占比例大,细骨料很少甚至没有。粗骨料可互相嵌锁形成骨架,嵌挤能力强;但细骨料过少不易填充粗骨料之间形成的较大的空隙。该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c也较低。沥青碎石混合料(AM)和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

3、矿料的级配不同

沥青碎石:沥青碎石混合料中所含细矿料和矿粉较少,压实后表面较粗糙。

沥青砼: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则级配严格,细矿料和矿粉含量较多,压实后表面较细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沥青碎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沥青砼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有什么

按集料最大粒径尺寸分:粗粒式(ATB-25,LASM-25,AC-25,Superpave-25等)、中粒式(AC-20,Superpave-20、AC-16等)、细粒式(AC-13,Superpave-13、OGFC-13、OGFC-95等);

按级配类型分:连续级配(密级配如AC、Superpave)、开级配(如OGFC)、半开级配(如SMA);

按粗细分:C型(粗型)、F型(细型)

按混合料组成结构分:悬浮密实型、骨架密实型、骨架孔隙型;

按拌合及摊铺温度分:热拌沥青混凝土、温拌沥青混凝土、冷拌沥青混凝土。

油石比和沥青用量有什么区别怎样换算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由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

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可分为三类:

1、悬浮-密实结构

这种由次级集料填充前级集料(较次级集料粒径稍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具有很大的密度,但由于各级集料被次级集料和沥青胶浆所分隔,不能直接互相嵌锁形成骨架,因此该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Φ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

2、骨架-空隙结构

此结构粗集料所占比例大,细集料很少甚至没有。粗集料可互相嵌锁形成骨架;但细集料过少容易在粗集料之间形成空隙。这种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c也较低。

3、骨架-密实结构

较多数量的粗集料形成空间骨架,相当数量的细集料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连续级配,这种结构不仅内摩擦角Φ较高,黏聚力c也较高。

扩展资料: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应具有下述性能:

1、具有较大的稠度:表征粘结性大小,即一定温度条件下的稠度;

2、具有较大的塑性:以“延度”表示,即在一定温度和外力作用下变形而不开裂的能力;

3、具有足够的温度稳定性:即要求沥青对温度敏感度低,夏天不软,冬天不脆裂;

4、具有较好的大气稳定性:抗热、抗光老化能力较强;

5、具有较好的水稳性:抗水损害能力较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沥青混合料

区别只有:油石比是指沥青与石料的质量比,沥青用量是指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比。

沥青用量=油石比/(1+油石比)。

油石比是沥青用量的指标之一。它的用量高低直接影响路面质量,油石比大则路面容易泛油,反之则影响强度和防水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沥青的含量。常用的油石比检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精度较低、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

扩展资料:

最佳油石比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在保证其路面的质量上尤为重要,而沥青混合料设计主要是混合料的集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在集料级配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油石比是影响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马歇尔技术指标的唯一因素,因此,为对比各种级配的性能,首先必须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

沥青混合料设计主要是混合料的集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在集料级配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油石比是影响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马歇尔技术指标的唯一因素。因此,在混合料设计中能否准确定出最佳油石比将对混合料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石油沥青色黑而有光泽,具有较高的感温性。对石油沥青可以按以下体系加以分类:

生产方法

(1)蒸馏法:是将原油经常压蒸馏分出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馏分,再经减压蒸馏(残压10~100mmHg)分出减压馏分油,余下的残渣符合道路沥青规格时就可以直接生产出沥青产品,所得沥青也称直馏沥青,是生产道路沥青的主要方法。

(2)溶剂沉淀法:非极性的低分子烷烃溶剂对减压渣油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可以实现组分分离,因而可以从减压渣油中除去对沥青性质不利的组分,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沥青产品,这就是溶剂沉淀法。

(3)氧化法:是在一定范围的高温下向减压渣油或脱油沥青吹入空气,使其组成和性能发生变化,所得的产品称为氧化沥青。

减压渣油在高温和吹空气的作用下会产生汽化蒸发,同时会发生脱氢、氧化、聚合缩合等一系列反应。这是一个多组分相互影响的十分复杂的综合反应过程,而不仅仅是发生氧化反应,但习惯上称为氧化法和氧化沥青,也有称为空气吹制法和空气吹制沥青。

(4)调合法:调合法生产沥青最初指由同一原油构成沥青的4组分按质量要求所需的比例重新调合,所得的产品称为合成沥青或重构沥青。

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调合组分的来源得到扩大。例如可以从同一原油或不同原油的一、二次加工的残渣或组分以及各种工业废油等作为调合组分,这就降低了沥青生产中对油源选择的依赖性。随着适宜制造沥青的原油日益短缺,调合法显示出的灵活性和经济性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和普遍应用。

(5)乳化法:沥青和水的表面张力差别很大,在常温或高温下都不会互相混溶。但是当沥青经高速离心、剪切、重击等机械作用,使其成为粒径01~5微米的微粒,并分散到含有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稳定剂)的水介质中。

由于乳化剂能定向吸附在沥青微粒表面,因而降低了水与沥青的界面张力,使沥青微粒能在水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这就是水包油的乳状液。

这种分散体系呈茶褐色,沥青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常温下具有良好流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乳化沥青是用水来“稀释”沥青,因而改善了沥青的流动性。

(6)改性沥青: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现代建筑物普遍采用大跨度预应力屋面板,要求屋面防水材料适应大位移,更耐受严酷的高低温气候条件,耐久性更好,有自粘性,方便施工,减少维修工作量。使用环境发生的这些变化对石油沥青的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对石油沥青改性,使其适应上述苛刻使用要求,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过数十年研究开发,已出现品种繁多的改性道路沥青、防水卷材和涂料,表现出一定的工程实用效果。

但鉴于改性后的材料价格通常比普通石油沥青高2~7倍,用户对材料工程性能尚未能充分把握,改性沥青产量增长缓慢。改性道路沥青主要用于机场跑道、防水桥面、停车场、运动场、重交通路面、交叉路口和路面转弯处等特殊场合的铺装应用。

欧洲将改性沥青应用到公路网的养护和补强,较大地推动了改性道路沥青的普遍应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涂料主要用于高档建筑物的防水工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改性沥青的品种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沥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油石比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