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松根 | ISBN | 9781511410175 |
---|---|---|---|
页数 | 53 | 定价 | 8.00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7-01 |
装帧 | 平装 |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山东省交通系统一个重要的课题总结,全面介绍了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柔性基层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包含LSPM性能、结构组合设计、材料设计、混合料施工与质量控制、质量评定标准等内容。
本书适合于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从业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分别是什么?
旧路面要清除尘土、松散颗粒及杂物,清扫干净,表面保持干燥。将路面上尖锐、突兀的部位予以铲平;对路面严重破损、破碎处,应铲除其破碎部位,并用沥青混凝土修补。对有严重裂缝或车辙的路面,则需铺填一层1~2c...
热拌沥青混合料与冷拌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区别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常规的道路铺装、修补材料,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施工比较麻烦,特别是用于修补时,成本很高。冷拌沥青混合料又叫沥青冷补料,优点是施工简便,缺点是稳定性较差。主要用于小面积沥青路面临时修...
沥青混合料问题
和厂家结算一般按照过泵单子算,无机料要料一般按照2。4算,如果刚下完雨,要按照2.45算。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不错,说得很详细
沥青混合料运输?
这就是经验,值得学习。
这种混合料的提出是来自美国一些州的经验,美国中西部的一些州对应用了三十多年以上而运营状况相对良好的一些典型路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发现许多成功的路面其基层采用的是较大粒径的单粒径嵌挤型沥青混合料如灌入式沥青基层。因此提出以单粒径形成嵌挤为条件进行混合料的设计,从而形成开级配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美国NCHRP联合攻关项目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最终得到了研究报告NCHRP Report 386,但是研究报告主要是针对于大量实体工程的调查而且偏重于密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而且NCHRP Report 386对LSPM材料与结构设计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并对其级配与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研究,使其更符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结果与使用状况提出了本设计与施工指南,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LSPM的设计采用了新的理念,从级配设计角度考虑,LSPM应当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通常由较大粒径(25mm-62mm)的单粒径集料形成骨架由一定量的细集料形成填充而组成的骨架型沥青混合料。LSPM设计为半开级配或者开级配。由于LSPM有着良好的排水效果,通常为半开级配(空隙率为13-18%)。它不同于一般的沥青处治碎石混合料(ATPB)基层,也不同于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沥青处治碎石(ATPB) 粗集料形成了骨架嵌挤,其基本上没有细集料填充,因此空隙率很大,一般大于18%,具有非常好的透水效果,但由于没有细集料填充空隙率过大其模量较低而且耐久性较差。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也具有良好的骨架结构,空隙率一般在3-6%,因此其不具有排水性能。LSPM级配经过严格设计,其形成了单一粒径骨架嵌挤,并且采用少量细集料进行填充,提高混合料模量与耐久性,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混合料的空隙率,其空隙率一般为13-18%,因此其既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又具较高模量与耐久性。
(1)级配良好的LSPM可以抵抗较大的塑性和剪切变形,承受重载交通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提高了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特别是对于低速、重车路段,需要的持荷时间较长时,设计良好的LSPM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相比,显示出十分明显的抗永久变形能力;
(2)LSPM有着良好的排水功能,可以兼有路面排水层的功能。
(3)由于LSPM有着较大的粒径和较大的空隙,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反射裂缝。
(4)大粒径集料的增多和矿粉用量的减少,减少比表面积,减少了沥青总用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5)与通常的半刚性基层相比,提高了工程施工速度,减少了设备投入。
(6)在大修改建工程中,可大大缩短封闭交通时间,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第一篇 理论基础
第一章沥青结合料
第一节 沥青材料的分类、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 道路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改性沥青
第四节 乳化沥青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性
第一节 基本特性
第二节 高温稳定性
第三节 低温抗裂性
第四节 水稳定性
第五节 疲劳特性
第六节 老化特性
第二篇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第三章热拌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与技术要求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三节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实例
第四章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Superpave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三节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用
第五章 沥青玛脂碎石(SMA)混合料
第一节 SMA混合料的结构组成及强度形成机理
第二节 SMA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 SMA混合料设计实例
第六章 纤维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纤维与纤维沥青胶浆基本性质
第二节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增强作用机理
第三节 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七章 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混合料
第一节 OGFC混合料技术特点
第二节 OGFC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八章 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LSAM)
第一节 LSAM混合料的结构特性及强度形成机理
第二节 LSAM混合料级配设计
第三节 LSAM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九章 贮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贮存式冷铺沥青结合料的制备及技术要求
第二节 贮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贮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第十章 沥青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混合料
第一节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沥青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组成材料
第三节 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十一章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性
第二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及技术要求
第三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第十二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沥青再生机理与方法
第二节 再生剂的作用及其技术标准
第三节 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第三篇 沥青混合料施工
第十三章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第三节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第四节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与防治
第五节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第十四章 其他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
第一节 沥青玛脂碎石(SMA)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二节 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三节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四节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路面施工5
第五节 沥青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混合料路面施工
第六节 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参考文献
透水混凝土的做法如下:
(1)搅拌:透水地坪拌合物中水泥浆的稠度较大,且数量较少,为了便水泥浆能保证均匀地包裹在骨科上,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为5分钟以上。
(2)浇筑:在浇筑之前,路基必须先用水湿润。否则透水地坪快速失水份会减弱骨料间的粘结强度。由于透水地坪拌合物比较干硬,将拌和好的透水地坪和好的透水地坪材料铺在路基上铺平即可。
(3)振捣:在浇注过程中不宜强烈振捣或夯实。一般用平板振动器轻振铺平后的透水性混凝土混合料,但必须注意不能使用高频振捣器,否则他会使混凝土过于密实面减少孔隙率,并影响透水效果。同时高频振捣器也会使水泥浆体从粗骨料表面离析出来,流入底部形成一个不透水层,使材料失去透水性。
(4)辊压:振捣以后,应进一步采用实心钢管或轻型压路机压实压平透水混凝土拌合料,考虑到拌合料的稠度和周围温度等条件,可能需要多次辊压,但应注意,在辊压前必须清理辊子,以防粘结骨料。
(5)养护:透水地坪由于存在大量的孔洞,易失水,干燥很快,所以养护非常重要尤其是早期养护,要注意避免地坪中水分大量蒸发。通常透水混凝土拆模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短,如此其侧面和边缘就会暴露于空气中,应用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及时覆盖路面和侧面,以保证湿度和水泥充分水化。透水地坪应在浇注后1天开始洒水养护,淋水时不宜用压力水柱直冲混凝土表面,这样会带走一些水泥浆,造成一些较薄弱的部位,但可在常态的情况下直接从上往下浇水。透水地坪的浇水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天。
什么是透水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 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 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中已明确,地方质量安全监督站也有相关规定。如:水泥,进场数量,使用部位,取样代表数量,有分散装和袋装。钢筋,使用部位,取样代表数量,规格,级别都应分清楚。焊接接头等等。
1、凝土和砂浆
碎石或卵石 筛分析,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等 最大粒径315MM不少于50KG;最大粒径40MM,不少于60KG。
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将表面铲除)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以400M3或600T同产地同规格且同一次进场的为一验收批。不足者以一批计。 若检验不合格,应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
2、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水泥、砂、石子分别不少30KG、50KG、70KG。若需使用掺合料或外加剂,应按预计掺量一同送来。 抗压强度 每组三个试块。 现场浇筑混凝土时,随机抽样,每组试块应从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3、混凝土用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等 拉伸试验2根弯曲2根 任选两根钢筋,每根中分别切取400MM、600MM的样品两个,分别用于拉伸和弯曲。
扩展资料:
(1)见证取样涉及三方行为:施工方,见证方,试验方。
(2)试验室的资质资格管理:
① 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有CMA章,即计量认证,1年审查一次)。
② 建筑企业试验室—逐步转为企业内控机构,4年审查1次。(它不属于第三方试验室)
第三方实验室检查:
① 计量认证书,CMA章。
② 查附件,备案证书。
CMA(中国计量认证/认可)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分为两级实施:一级为国家级,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一级为省级,实施的效力均完全是一致的。
见证人员必须取得《见证员证书》,且通过业主授权,并授权后只能承担所授权工程的见证工作。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建筑材料,必须按规范要求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试验,试验报告纳入质保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见证取样
1地面以水泥面或磨石地为准。
2地面要放28天以上,水份需8%以下才能施工,地面若不平或有空鼓要先除去。
3用环氧砂浆补平地面。
4地面的油污要清洗干净。
5施工前要保持地面的干燥和清洁。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
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
高速公路填石路基强度不小于15MPa,最大粒径不宜大于层厚的2/3。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l0cm,其他等级公路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30cm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5cm。
高速公路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强度>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 当石料强度<15MPa时,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超过的应打碎。
扩展资料
施工要求
(1)基层处理时,其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
(2)路床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千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3)路堤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满足孔隙率标准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基
沥青路面bituminous pavement指的是用沥青作结合料铺筑面层的路面之统称。
沥青路面是在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作面层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与砂石路面相比,其和强度稳定性都大大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适宜于路面分期修建,是我国路面的重要结构形式。
沥青路面的缺点是温度敏感性较高。夏季强度下降,若控制不好会使路面发软泛油或推移剪裂破坏。低温时沥青材料变脆可能引起路面开裂。
沥青路面按其强度构成原则分为嵌挤锁结式和级配密实式两类。嵌锁式沥青路面用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人式和沥青碎石铺筑,属于次高级路面。密实式沥青路面采用各类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等铺筑,其密实度大、孔隙小,是强度和稳定性最高的沥青路面,属高级路面。
简史
据考古资料,印加帝国在15世纪已采用天然沥青修筑沥青碎石路。英国在1832~1838年之间,用煤沥青在格洛斯特郡修筑了第一段煤沥青碎石路;法国于1858年在巴黎用天然岩沥青修筑了第一条地沥青碎石路;到20世纪,使用量最大的铺路材料为石油沥青。中国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铺设沥青路面。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自产路用沥青材料工业的发展,沥青路面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线,成为目前中国铺筑面积最多的一种高级路面。
路面材料
1沥青结合料
沥青结合料将矿质粒料粘结成整体,增加强度和增强路面抵抗行车破坏的能力,并使路面具有抗水性。适合修筑路面的沥青材料主要为石油沥青和煤沥青,此外,还有天然沥青。沥青的性质和标号要求,随沥青路面种类、地区的气候和路段的交通情况不同而异;热拌或热法浇洒以及在炎热地区和重交通道路上宜选用较稠的沥青;冷拌或冷法浇洒以及在寒冷地区和轻交通道路上宜选用较稀的沥青。
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常用的沥青类路面可分为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四种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强度是按嵌挤密实原则构成的。采用优质沥青,它是沥青路面中对稠度要求高,也是取粘稠的。另外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是沥青混凝土的一显著特点。 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具有甚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比较繁重的车辆交通。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业规则横向裂缝,因而要求坚强的基层。对高温稳定性与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较小的空隙率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大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使用年限达1 5-20年以上。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面层。
热拌沥青碎石路面: 高温稳定性好,路面不易产生波浪,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 路面较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 对石料级配和沥青规格要求较宽,材料组成设计比较容易满足要求; 沥青用量少,且不用矿粉,造价低。 热拌沥青碎石适宜用于一般公路,不宜用于高等级公路。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石宜用作沥青混凝土面层下层、联结层或整平层。
沥青贯入式: 贯入式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构成。贯入式路面需要2-3周的成型期,在行车碾压与重力作用下,沥青逐渐下渗包裹石料,填充空隙,形成整体的稳定结构层,温度稳定性好,热天不宜出现推移、拥包,冷天不宜出现低温裂缝,贯入式路面的最上层应撒布封层料或加铺拌和层。 沥青贯入式适用于二、三级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表面处治可改善路面行车条件,承担行车磨耗及大气作用,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所铺筑的沥青路面,其厚度可大于3厘米。在计算路面厚度时,其强度一般不计。 沥青表面处治,一般用于三级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有,要求是:铺装层的最小厚度为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25-30以上。集料最大粒径为25(或20)mm的一种沥青混凝土。这种沥青混凝土可以是空隙率较小(3%~6%)和沥青用量较多(50%~65%)的密实型结构;也可以是空隙率较大(6%~10%)和沥青用量较少(45%~60%)的空隙型结构。
AC是连续级配,13是该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132mm,最大粒径为16mm,所以AC-13可称为细粒径;同理AC-25是该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最大粒径为315mm,可称为粗粒径。
粗粒径的沥青混凝土主要用于下面层,透水性较好。细粒径的沥青混凝土用于铺设上面层,因为其较为密实且不易变形。
性质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5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
选择粗级配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
百度百科-粗级配沥青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