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力学及材料学原理

周敏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力学及材料学原理基本信息

作者 刘立新 ISBN 9787114058936
页数 158 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3
装帧 简装本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力学及材料学原理重要意义

作者希望本书阐述的沥青粘弹力学原理及材料科学原理有助于推动我国沥青混合料研究从经验走向深层次科学研究;更希望它能抛砖引玉,有助于大家启发思想、开阔视野,正确理解"路面使用环境-混合料力学性能-路面损害"之间的基本关系,以解决我们现实面临的路面早期损坏问题。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力学及材料学原理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力学及材料学原理内容介绍

在研究清楚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力学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行为后,我们便要面对如何改善沥青合料的材料参数或性能问题。这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组分的构成问题,也就是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及空隙率的设计问题;也要涉及组分本身的性能改善和控制问题,如集料的性能、矿粉的性能及沥青的性能;还需要研究掺加新组分的问题,如纤维;还要考虑组分间相互作用的问题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乱统的讲,研究改善材料性能的科学便是材料科学。这便是本书书名的来源,也是其研究目标。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力学及材料学原理常见问题

沥青混合料问题

和厂家结算一般按照过单子算,无机料要料一般按照2。4算,如果刚下完雨,要按照2.45算。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不错,说得很详细

沥青混合料运输

这就是经验,值得学习。

沥青混合料摊铺?

好资料,谢谢

冷拌沥青混合料和拌沥青混合料有什么不同

你好,冷拌沥青混合料稳定性差,成型时间长,所以用于小面积填补。加入冷拌剂使沥青稀释。改性沥青混合料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通俗的说,其稳定度要更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更粘,抗高低温性更强。可以适应更人...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粘弹力学原理及应用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第二节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第三节 粘弹力学的基本原理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内容简介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系国家级重点图书,《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汇集我国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优秀成果,对沥青,沥青混合料,沥青路用性能的关系做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内容包括我国道路沥青的生产与应用、道路沥青材料的气候分区、道路石油沥青标准、沥青材料的感温性、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沥青的各种性能、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力学特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动态特性及抗疲劳特性、耐老化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流变学性能等。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可供从事公路设计、施工、科研人员学习参考,亦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化领域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工程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法内容简介

《工程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法》是为"工程弹性力学"或"弹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编写的教材。宗旨是简明而系统地讲述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从事工程有限元应力分析打下坚实的力学理论基础。讲述中贯穿物理概念和基本思路的阐述,突出基本理论的灵活应用和工程应用实例的讲解。章末附有习题供读者训练。附录中补充相关数学知识。

本书第1篇讲述基本理论,强调对应力与应变张量、平衡与协调、边界条件等基本概念以及弹性力学一般原理的正确理解。第2篇讲述专门问题,选讲平面问题、轴对称问题、柱形杆扭转问题和板壳问题。第3篇讲述应变能和应变余能概念,能量原理和直接解法,并简要地介绍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本书可作为工科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亦可供从事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的工程师与研究人员参考。

沥青混合料有哪三种结构类型,主要表现

1、悬浮-密实结构

这种由次级集料填充前级集料(较次级集料粒径稍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具有很大的密度,但由于各级集料被次级集料和沥青胶浆所分隔,不能直接互相嵌锁形成骨架,因此该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Φ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

2、骨架-空隙结构

此结构粗集料所占比例大,细集料很少甚至没有。粗集料可互相嵌锁形成骨架;但细集料过少容易在粗集料之间形成空隙。这种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c也较低。

3、骨架-密实结构

较多数量的粗集料形成空间骨架,相当数量的细集料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连续级配,这种结构不仅内摩擦角Φ较高,黏聚力c也较高。

三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由于密度ρ、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不同,使它们在稳定性上亦有显著差别。

扩展资料: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由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1、沥青混合料的密度

指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t/㎥表示。

2、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

同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单位无量纲。

3、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

为计算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之需,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的空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t/㎥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沥青混合料

车辙的路段是什么意思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由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所具有的结构特点使其内部空隙率接近零,且所铺筑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结构层具有非常好的抗渗性,水分和其他物质都无法渗入到混合料内部,可避免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接触空气(水)而老化、脆化,产生性能衰变。较高的沥青含量使得铺装层在气候和交通条件作用下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适应反复弯曲变形及与结构层的同步变形,且不会出现开裂等破坏现象。同时,高温拌和可采用浇注自流成型的摊铺工艺,避免摊铺碾压埋下质量隐患,如温度离析、骨料离析等。冷却后其自然形成强度,具有非常强的整体性。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所具有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除拥有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外,还具有不同于普通碾压沥青混凝土的特性,而这些性能优势恰恰适应了桥面铺装等一些特殊铺装工程的使用要求。

对AC沥青混合料的认识 要具体的

问题一:在有车辙的路段 车辙什么意思? 就是有车轮印的路段

问题二:车辙的道路指的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前面车走过的痕迹,一般常见于泥泞道路和大雪道路,一般在车底盘高度允畅的情况下寻车辙行驶比较安全!

问题三:车辙的辙是什么意思? 痕迹

问题四:车辙是什么意思 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

问题五:车辙是什么意思 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

问题六:请问雪天行车中, 在有车辙的路段应循车辙行驶 是什么意思? 压着之前的轮胎印走

问题七:雪天行车中,在有车辙的路段应循车辙行驶。求解释是什么意思 雪天看不到前行的路,有车辙至少证明这路有车经过,循车辙行驶行驶是为了安全起见。

问题八:沥青道路的车辙指的是什么?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登良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沥青车辙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的因素。

车辙是指在渠化交通的道路上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路面发生的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由于沥青路面

的车辙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所以车辙问题被认为是高温稳定性问题。

车辙的产生不仅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导致行车舒适性降低;较大车辙的路段,车辆变向难以控制,且雨

天时路面排水不畅,车辆易于发生漂滑而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另外,经过车轮反复的碾压,在轮辙边缘

会形成纵向开裂,进而导致路面的水损坏。

1、车辙机理的形成

1、1 车辙类型

根据车辙形成原因的不同,车辙可分为两大类型:

(1)失稳型车辙

这类车辙主要发生在半刚性或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上,车辙主要源于沥青面层,由于沥青面层混合料的高

温稳定性不足,在车轮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压缩和剪切流动。通常轮迹带的沥青面层在下凹的同时,两

侧伴随着隆起,二者组合起来构成车辙。

(2)结构型车辙

这类车辙是由于路面结构在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的整体永久变形而形成。这类车辙主要发生在柔性基层

沥青路面上,其外形主要表现为路面下凹。

1、2 车辙形成过程

纵观车辙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的压密过程

在沥青路面碾压成型开放交通以后,沥青面层以及各结构层材料中均存在一些空隙,在汽车荷载作用下。

仍会有进一步的压密过程。

(2)沥青混合料的流动过程

高温下的沥青混合料处于以粘性为主的粘弹性状态,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沥青及沥青胶浆便产生流动,

从而使混合料的网络骨架结构失稳。而向两侧隆起。

(3)矿质集料的重俯排列及矿质骨架的破坏

高温下处于半固体状态的沥青混合料,由于沥青及沥青胶浆在荷载作用下的流动,此时矿质骨架逐渐成

为荷载的主要承担者,再加上沥青的润滑作用,矿质集料会产生错动,促使沥青及胶浆向其富集区流动。

1、3 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

作为粘弹性材料的沥青混合料,在一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不断增长,这种特性称为蠕变。

材料的蠕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的变形速率逐渐减小,称为迁移蠕变;第二阶

段变形速率保持稳定,为稳定蠕变阶段;第三阶段变形急剧增大,是破坏的开始,也称加速蠕变阶段。

蠕变试验通常采用单轴静载、三轴静载、单轴动载和三轴动载四种方式。静态加荷时,应力为常数σ 0,

记录试件应变ε1 与时间的关系,得到混合料的静态蠕变曲线(见图2),从而可计算蠕变模量E=σ 0/ε t。

它是反映沥青混合料抵抗高温永久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据此,美国道路研究所(TRRL)开发了轮迹试验(wheel.TrachingTest)又称轮辙试验,是由沿同一轨

道往复行驶的轮胎荷载来代替蠕变试验,并测量某一温度下,对同一轮载点的累计变形量(即轮辙深度),

通常将其流动曲线上某一直线段的斜率定义为动稳定度DS(Dynamic Stabili―q),D5 单位次/mm。

DS=u・(t2-t1)/(d2-d1)

式中:u--车轮行走速度(次/min),通常=42±1 次/min;d1,d2―分别为时刻t1,t2 时的变形量

(mm);观测时间t1=45mit2=60min。

目前,轮辙试验已被我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2、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包括沥青混合料的自身性能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

沥青混合料属松散介质范畴,其强度可用抗剪强度表征,即其强度取决于粘聚力和内摩阻力。粘聚力主

要取决于沥青结合料的性能,而内摩阻力则>>

按强度构成的原理划分沥青路面为哪些

AC沥青混合料:AC是我国最最常用的一种级配大致从下面几个方面说吧:

1、名词的意思(定义)

AC即,asphalt concrete,翻译成中文为“沥青混凝土”更专业一点的解释是:连续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2、组成和特点

(基质或改性)沥青+石料+矿粉

石料分粗细集料,可用的集料种类有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石灰岩、机制砂、天然砂等等

矿粉一般为石灰岩研磨而成,用以取代石料中0075mm筛以下的粉尘

此级配密实,细集料呈悬浮状填充在混合料中粗集料没能形成骨架,高温性能略差

3、常用级配

AC-5,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一般用在应力吸收层的沥青混合料

AC-10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一般用在上面层或应力吸收层的沥青混合料

AC-13,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一般用在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

AC-16,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一般用在中面层的沥青混合料

AC-25,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一般用在下面层的沥青混合料

4、铺筑厚度

最大公称粒径的三倍以上

5、设计方法

马歇尔设计

单个马歇尔试件质量1100-1200g之间,毛体积密度在24-27之间,目标空隙率为4%

6、简要叙述施工需注意的事项

拌合温度:145-165℃

摊铺:普通摊铺,速度在3-10m/min以内不能过快

碾压:钢轮、胶轮均可

按强度构成原理可将沥青路面分为密实类(级配类)和嵌挤类两大类:

(1)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矿料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成的。沥青混凝土属于此类。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2)嵌挤类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是以矿料之间的嵌挤力为主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构成的。沥青碎石就属于此类,这类沥青混合料是以颗粒较粗、尺寸均匀的矿料构成骨架,沥青混合料填充其空隙,并把矿料粘结成一个整体。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但因空隙率较大,易渗水,因而耐久性较差。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