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砂砾石 | 缺 点 | 缺乏粘性,容易产生水破坏 |
---|---|---|---|
用 途 | 道路工程应用 | 概 念 | 一种颗粒状、无粘性材料 |
砂砾石是一种颗粒状、无粘性材料。
目前,国内公路建设中,对天然砂砾石或级配砂砾石采用的通常做法是:将砂砾石按一定的级配组成,然后掺加少量的粘结料(如水泥或二灰),以此组成的混合料作为道路基层,以天然砂砾石作为道路的底基层。
在道路工程应用中,砂砾石材料分布广,单个颗粒的强度大。
由于砂砾石缺乏粘性,容易产生水破坏、渗透破坏、冰冻破坏、松散破坏现象。为此,在实验基础上结合砂砾石混合料水破坏的因素、水破坏的机理以及冰冻破坏的机理,分析了砂砾石混合料结构渗透破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砂砾石混合料容易出现松散破坏的情况,提出了解决松散破坏的对策。认为合理的级配有助于保证混合料的冰、水稳定性。破碎后的砂砾石能增强混合料中颗粒间的相互嵌挤和锁结作用。因此天然砂砾石、破碎后的砂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其性能要优于天然砂砾石混合料。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砂砾石和砾石
信息价里没有就按市场价,只要甲方同意。这种情况,有的甲方是要求乙方做认价单,然后甲方采购来确认的。
砂砾石容重是多少?
1500-1800kg/m3
砂砾石垫层
您好,垫层需要级配砂石,分为单粒级和连续粒级级配两种。 因此可以调整,根据你们那边的解释,审计是对的。
砂砾石垫层
在子目下边有人才及显示,看看材料的市场价是不是调整了。
换填砂砾石
砂砾石运距10km建议参套渣土运输子目完成:
砂砾石地基的可灌性是指砂砾石地层能否接受灌浆材料灌入的一种特性。它是决定灌浆效果的先决条件。砂砾石地基的可灌性主要取决于地层的颗粒级配、灌浆材料的细度、灌浆压力和灌浆工艺等因素。般常用可灌比M、渗透系数K、砂砾石层的不均匀系数n等指标衡量砂砾石地基的可灌性。
可灌性指砂砾石地基能接受灌浆材料灌入的一种特性。可灌性主要取决于地基的颗粒级配、灌浆材料的细度、浆液的稠度、灌浆压力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砂砾石地基的可灌性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指标衡量。
1)可灌比值M:
M=
式中D--受灌砂砾石层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15%粒径,mm;
--灌注材料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85%粒径,mm。
M值愈大,可灌性就愈好。一般认为,当M≥15时,可灌水泥浆;M=10~15时,可灌水泥粘土浆;M=5~l0时,宜灌含水玻璃的高细度水泥粘土浆。
2)砂砾石层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含量百分数愈高,则可灌性愈差。当含量
2.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必须采用场拌。
3.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loom.
4.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
5.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工艺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养护整修“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其余要求同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
如果砂石中碎石多为砾,称为砂砾石。日常生活中也有人将砂岩称为砂石。
砾石是指平均粒径大于2毫米小于64毫米,有尖锐棱角的岩石或矿物碎屑物,地质学中将表面光滑无尖锐棱角的天然岩石定义为卵石,粒径小于2毫米的定义为砂。
砂石,指砂粒和碎石的松散混合物。地质学上,把粒径为0074~2mm的矿物或岩石颗粒称为砂,粒径大于2mm的称为砾或角砾(二者区别在于被磨圆程度不同,详细可见词条砾岩、砂岩)。
砾石可以细分为细砾(粒径为2-10毫米),粗砾(10-100毫米)和巨砾(大于100毫米);典型的砾石比重为1800千克/每立方米。
砾石由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而成;常沉积在山麓和山前地带;或由于岩石被水侵蚀破碎后,经河流冲刷沉积后产生;砾石胶结后形成砾岩或角砾岩。
扩展资料:
砾岩是一种沉积岩,由从母岩上破碎下来的,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砾石的平均直径如果在2-4毫米,为细砾,4-50毫米称为中砾,50-200毫米为粗砾,大于200毫米为巨砾。砾岩是一种碎屑岩。其胶结物中常含有矿物,砾岩可以做为建筑材料。
砾岩比较粗糙,可以见到明显的砾石,如果胶结成岩石的砾石具有棱角,则称为角砾岩。
底砾岩位于海侵层序的底部,与下伏岩层或呈假整合接触,代表了一定地质时期的沉积间断;底砾岩常由石英岩质砾岩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砂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砾石
天然砂砾石堆积密度为:1374千克每立方米。
砂砾石是一种颗粒状、无粘性材料。
目前,国内公路建设中,对天然砂砾石或级配砂砾石采用的通常做法是:将砂砾石按一定的级配组成,然后掺加少量的粘结料,以此组成的混合料作为道路基层,以天然砂砾石作为道路的底基层。
在道路工程应用中,砂砾石材料分布广,单个颗粒的强度大。
由于砂砾石缺乏粘性,容易产生水破坏、渗透破坏、冰冻破坏、松散破坏现象,为此,在实验基础上结合砂砾石混合料水破坏的因素、水破坏的机理以及冰冻破坏的机理,分析了砂砾石混合料结构渗透破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砂砾石混合料容易出现松散破坏的情况,提出了解决松散破坏的对策,认为合理的级配有助于保证混合料的冰、水稳定性,破碎后的砂砾石能增强混合料中颗粒间的相互嵌挤和锁结作用,因此天然砂砾石、破碎后的砂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其性能要优于天然砂砾石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