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钢筋配料

周敏

钢筋配料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筋配料 目的 建筑下筋的需要

钢筋配料详细计算

弯曲量度差的计算

以下以弯心直径D=2.5d为例进行讲解

弯曲90度时的弯曲量度差(其外包标注方法如上图,同时标注L和L1)

外包尺寸:2(D/2+d)=2(2.5d/2+d)=4.5d

中心线尺寸:(D+d)π/4=(2.5d+d)π/4=2.75d

量度差:4.5d-2.75d=1.75d

弯曲45度时的弯曲量度差(外包标注如下图,同时标注L和L1)

外包尺寸:2(D/2+d)tg(45/2)=(2.5d+2d)tg22.5=4.5d*0.414=1.86d

中心线尺寸:(D+d)π45/360=3.5dπ*0.125=1.37d

量度差:1.86d-1.37d=0.49d

对于弯曲量度差的计算,因为存在争议,对于135度和180的情况就不计算了,具体数值可参考标准

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

以上图180度,外包只标注L,弯钩平直部分L1取3d为例进行讲解)

如上图,弯钩180度,外包只标注L,其弯钩增加长度计算如下

钢筋中心线长度为:Z=3d+(D+d)π / 2+S=3d+(2.5d+d)π / 2+S=3d+3.5dπ / 2+S=3d+5.5d+S=8.5d+S

外包标注长度为L=S+D/2+d=S+2.5d/2+d=S+2.25d

弯钩增加长度为:Z-L=8.5d+S-(S+2.25d)=6.25d

对于弯钩90度的弯钩增加长度,注意外包尺寸只能标注底部平直段部分L(图见上面弯90度)

钢筋中心线长度Z=S+L1+(D+d)π/4=S+L1+(2.5d+d)π/4=S+L1+3.5dπ/4=S+L1+2.25d=S+3d+2.25d=S+5.25d

外包标注长度为:L=S+D/2+d=S+2.25d

弯钩增加长度为:Z-L=S+5.25-(S+2.25d)=3d

弯钩135度的弯钩增加长度,外包只标注底部平直部分L(图见上面弯135度的情况)

钢筋中心线长度:Z=S+3d+(D+d)135π / 360=S+3d+(2.5d+d)π*0.375=S+3d+4.11d=S+7.11d

外包标注长度:L=S+D/2+d=S+2.25d

弯钩增加长度为:Z-L=S+7.11d-(S+2.25d)=4.86d≈4.9d

弯钩增加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看弯心直径和弯钩平直部分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计算

钢筋配料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钢筋配料算料方法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的长度

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

下料长度:是按钢筋弯曲后的中心线长度来计算的,因为弯曲后该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外包标注:简图尺寸或设计图中注明的尺寸不包括端头弯钩长度,它是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形状及保护层的厚度等按外包尺寸进行标注的,他有几种不同的标注方法,具体见下图。

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时,其外壁伸长,内壁缩短,而中心线长度并不改变,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是按中心线的长度计算的。显然外包尺寸大于中心线长度,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差值,我们称之为"量度差值"。

弯钩增加长度:当使用不同的外包标注方法时,有可能外包标注的长度没有弯钩按中心线长度增加的大,这样就存在一个实际下料长度和外包标注之间的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下料时应按外包标注所增加的长度,具体右图。 如上图90度弯钩,当按如下两种外包标注时其弯钩的计算方法不同

如果外包尺寸只标注L,那么就存在一个弯钩增加长度,即实际下料长度应是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也就是钢筋垂直弯曲部分长度AB,加上90圆弧长度,再加上底部除圆弧部分的长度S,大于外包标注尺寸L,即AB+R+S与L的差值就是弯钩的增加长度。

如果外包尺寸标注L,L1,则这时的实际下料长度AB+R+S明显小于外包标注长度L1+L,这时L1+L与AB+R+S的差值就为弯曲量度差。

总结: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标注,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当90弯钩按第二种方法标注时,其下料长度为外包尺寸之和减去弯曲量度差,若按第一种方法标注时,则下料长度为外包之寸加上弯钩增加长度。因此不同的外包标注方法就会存在不同的钢筋下料计算方法。

钢筋配料常见问题

  • 钢筋配料单

    钢筋的每米理论重量=0.00617*直径*直径(直径的单位是毫米) 例如直径10的钢筋的理论重量=0.00617*10*10=0.617kg/m,然后乘以钢筋的长度就是钢筋的重量

  • 什么是钢筋配料

    钢筋配料: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钢筋配料单:钢筋翻样人员根据建筑图纸的设计依据,罗列出需要的钢筋规格...

  • 桩承台侧面水平钢筋配料

    现场施工侧面筋与面筋及底筋一样放置,不难安装。

  • 如何去扣减钢筋配料单的数量?

    为什么非要扣减人家的钢筋量呢?假入施工班组就是用加工料单的数量做结算量,数据全部正确,你怎么非要扣减呢。说实在的,要是他们想加虚量,想多结算工钱,也好找出来。嘿嘿,我就是做钢筋工长的,其中很多奇巧的。...

  • 关于钢筋配料计算的问题

    我给你一个关于钢筋下料、计算问题的概念:有些钢筋工同行新手应用《平法》时常发懵,晕头转向,不得要领。本人从另一视角提取分类内容加以浅释,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使用《平法》。     因水平所限,必然有不当...

  • 钢筋配料单简介

    钢筋翻样人员根据建筑图纸的设计依据,罗列出需要的钢筋规格、钢筋形状、断料长度、钢筋根数、钢筋重量等并列表,此表格即钢筋配料单。钢筋配料单是工人进行钢筋安装。钢筋加工的工作表单。

    钢筋配料单​制作

    配料单的制作分手工填写和软件生成。

    手工填写的配料单是印刷出来的空白表单,和信纸信纸一样,可去建筑书店购买。

    今年随着电脑在施工现场的普及,电子化表单也随之出现。电子化表单有易于修改、易于保存、打印清晰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工地上的欢迎。制作电子化表单可采用诸如《筋筋计较表》之类的工具化钢筋下料与表单录入软件。

    钢筋配料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①熟悉构件配筋图,弄清每一编号钢筋的直径、规格、种类、形式和数量,以及在构件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②绘制钢筋简图

    ③计算每种规格的钢筋下料长度。

    ④填写钢筋配料单。

    ⑤填写钢筋料牌

    3)钢筋的标牌与标识

    钢筋除填写配料单外,还需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相应的标牌与标识,也即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并在安装中作为区别、核实工程项目钢筋的标志。

    钢筋配料单形式

    钢筋编号

    钢筋规格

    钢筋间距

    钢筋形状

    断料长度

    每件根数

    总根数

    总重

    钢筋制作工艺

    工程用钢筋一般采用为:Ⅰ级钢筋(¢),Ⅱ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筋(¢),钢筋最大直径为32

    (一)施工工艺

    1、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

    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2、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1)墙

    ①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②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③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④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

    ⑤外墙浇筑后严禁开洞,所有洞口预埋件及埋管均应预留,洞边加筋详见施工图。墙、柱内预留钢筋做防雷接地引线,应焊成通路。其位置、数量及做法详见安装施工图,焊接工作应选派合格的焊工进行,不得损伤结构钢筋,水电安装的预埋,土建必须配合,不能错埋和漏埋。

    (2)梁与板

    ①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②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一中跨度)。

    ⑥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⑦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3、钢筋接长: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直径≥18的钢筋优先采用机械接长,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其余钢筋接长,水平筋采用对焊与电弧焊,竖向筋优先采用电渣压力焊。大于Φ25竖向钢筋采用套筒挤压连接。

    (1)对焊操作要求:

    Ⅱ、Ⅲ级钢筋的可焊性较好,焊接参数的适应性较宽,只要保证焊缝质量,拉弯时断裂在热影响区就较小。因而,其操作关键是掌握合适的顶锻。

    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其操作要点为: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

    (2)电弧焊:

    钢筋电弧焊分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种接头形式。

    ①帮条焊:帮条焊适用于Ⅰ、Ⅱ级钢筋的接驳,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

    ②搭接焊:搭接焊只适用于Ⅰ、Ⅱ、Ⅲ级钢筋的焊接,其制作要点除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处,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一般单面搭接焊为10d,双面焊为5d

    ③钢筋坡口焊对接分坡口平焊和坡口立焊对接。

    (3)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溶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

    电渣压力焊施焊接工艺程序:

    安装焊接钢筋→安装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卸焊盒→拆除夹具。

    ①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

    ②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铁丝球,使接触良好。放下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被压扁变形。

    ③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往焊剂盒满装焊剂。

    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

    ④接通电源,引弧造渣:按下开头,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造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40~50V之间,造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通电时间的3/4

    ⑤“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

    “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通电时间的1/4

    ⑥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⑦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

    卸出焊剂时,应将料斗卡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应除去溶渣及杂物,受潮的焊剂应烘、焙干燥后,可重复使用。

    ⑧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二)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不可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2、基本项目

    (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据的10%,且不应集中。

    (2)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3、机械性能试验、检查方法:

    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100个为一批,每批取6个试件,3个作抗拉试件,3个作冷弯试验。

    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值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

    冷弯试验(包括正弯和反弯试验)弯曲时接头位置应处于弯曲中心处,冷弯按规定角度进行,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横向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15mm计算合格。

    4、机械连接:

    此项工程对Φ18以上(包括Φ18)梁、柱钢筋及底层柱筋要求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进行钢筋接长。为保证工程质量,我公司决定采用套筒钢筋挤压连接进行Φ18以上钢筋的连接。此新技术是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套筒挤压形成的接头。

    (1)遵从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进行施工。

    (2)施工操作:

    A、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下岗。

    B、挤压操作时采用的挤压力,压模亮度,压痕直径或挤压后套筒长度向波动范围以及挤压道数均应符合经型式检验确定的技术参数的要求。

    C、挤压前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a钢筋端头的铁皮、泥砂、油漆等杂物应清理干净。

    b应对套筒作外观尺寸检查。

    c应对钢筋与套筒进行试套,如钢筋有马蹄、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者,应预先矫正或用砂轮打磨,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相互串用。

    d钢筋连接端应划出明显定位标记,确保在挤压和挤压后按定位标记检查钢筋伸入套筒内的长度。

    e检查挤压设备情况,并进行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

    D、挤压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按标记检查钢筋插入套筒内的深度,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0mm

    b挤压时挤压机与钢筋轴线应保持垂直。

    c挤压宜从套筒中央开始,并依次向两端挤压。

    d宜先挤压一端套筒,在施工作业区插入待接钢筋后再挤压另一端套筒。

    E、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挤压连接工艺检验,工世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三根。

    b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抬拉强度试验。

    c挤压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一批验收批。

    钢筋配料计算?

    钢筋的配料

    (一)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弯曲后中线长度不致变,所以钢筋的下料长度应按中线计算,但设计图中钢筋的尺是按直线或折线的外包尺标注的。

    弯曲调整值的大小。与弯转角度、钢筋直径弯转时心轴的直径有关。钢筋的端弯钩其内径不及小于25d(d钢筋直径);Ⅱ级钢筋转900时,当钢筋直径小于16mn时,其最小弯转内径应分别为5d和7d。水工施工规范SDJ-207-82规定,弯起钢筋弯折处圆弧内半径应大于125d,目的是防止钢筋内弯处的受到过大的局部挤压,此时弯转300,450和600的弯曲调整值分别为04d,1d和2d。

    钢筋端部弯钩的长度一般只计外包线(钩顶线)以外增力加长度,它与弯钩的型式及弯方法有关。人工弯时,端部经留3d左右的平直段;机械弯时,平直段可缩短或取消。

    人工弯时:1800弯钩 625d,450弯钩 45d(取5d),900弯钩35d。

    直钢筋下料长度:外包线长度+弯钩加长值。

    弯起钢筋(包括箍筋)下料长度=外包线总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加它值。

    1已知条件

    梁截面宽度b=250mm,高度h=500mm,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s=35mm,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近边缘距离as=35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fy=300Mpa,纵向受压钢筋强度设计值f'y=300Mpa,非抗震设计,设计截面位于框架梁梁中,截面设计弯矩M=150kN·m,截面下部受拉。

    2配筋计算

    查混凝土规范表414可知

    fc=143Mpa        ft=143Mpa

    由混凝土规范626条可知

    α1=10             β1=08

    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5)可知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εcu=00033

    由混凝土规范表425可得钢筋弹性模量

    Es=200000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0550

    截面有效高度

    h0=h-a's=500-35=465mm

    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ρsmin=00021

    受拉钢筋最小配筋面积

    Asmin=ρsminbh

    =00021×250×500

    =26867mm2

    混凝土能承受的最大弯矩

    Mcmax=α1fcξbh0b(h0-05ξbh0)

    =10×143×0550×465×250×(465-05×0550×465)

    =308912928N·mm >M

    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0-1)可得

    αs=M/α1/fc/b/h20

    =150000000/10/143/250/4652

    =019

    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1-(1-2αs)05=1-(1-2×019)05=0217

    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0-2)可得受拉钢筋面积

    As=(α1fcbξh0)/fy

    =(10×143×250×022×465)/300

    =120628mm2

    As>Asmin,取受拉钢筋面积

    As=120628mm2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