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组织 编制 |
---|---|---|---|
ISBN | 9787801776099 | 定价 | ¥15.00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6-9-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说明一
常用矩形截面墙允许计算高度[H0](m)
填充墙拉结筋及水平系梁与框架柱拉结方式
填充墙拉结筋及水平系梁与剪力墙拉结方式
填充墙与框架柱拉结详图
填充墙与剪力墙拉结详图
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详图
填充墙顶部拉结
非承重砖墙交接处的拉结(无构造柱)
构造柱截面及配筋
构造柱、芯柱纵筋的锚固和搭接
非承重小砌块墙体交接处的钢筋网片拉结
芯柱截面及配筋
女儿墙构造
小砌块类及多孔砖填充墙门洞口的抱框做法
地面处小砌块墙体做法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本图集适用于高度不超过100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拉结构造及后砌非承重墙之间的拉结构造。本图集不适用于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地区。本图集宜与《砌体填充墙建筑构造》06SJ105图集配套使用。
每日一问: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一个混凝土强度,一个砂浆强度。。。。。。。。
图集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在通长筋一栏输入2A6@400即可。
10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给你上传了1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http://g.tgnet.com/sunquanjiang/File/Detail/201304191295927162/0/
求: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图集;
砌体填充墙
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是不可分开的,识图时本就应该建筑图结合结构图来看的,建筑图表现的是房间平面布置,墙体的具体位置定位情况,而结构图表现的是梁板柱的构造,例如用的多大钢筋,箍筋什么形式等等,...
1 女儿墙、室内地面以上的外露悬挑构件,应做保温处理。
2 门窗框与围护墙之间的空隙及洞口周边均应做保温处理。
3 当墙体采用外保温方案时,外保温体系应从室外地面下400 mm做起,保温层下部应设支托,不应悬空。
4 自保温砌块围护墙建筑,位于围护墙上楼板的侧边、系梁、过梁和框架梁梁耳的外侧均应采取有效保温措施。
5 门窗洞口处的檐口,其滴水线抹灰外端向下的斜坡水线,其坡角宜为5度。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5、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填充墙砌体规范是如何的?下面就从现行《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对填充墙规定给大家讲讲。
下面规定适用于烧结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填充墙砌体工程。
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及堆放中应防止雨淋。
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湿润;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
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1d~ 2d浇(喷)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块材湿润程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60%~70%;非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33%~50%;砌筑上墙块材的含水率不得为饱和含水率。
注:采用“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需对其浇(洒)水湿润。
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
填充墙拉结筋处的下皮小砌块宜采用半盲孔小砌块,或用混凝土灌实孔洞的小砌块:“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拉结筋应放置在砌块上表面开凿的沟槽内,并用加气混凝土粘结砂浆填实。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
注:窗台处和因安装门窗需要,在门窗洞口处两侧填充墙上、中、下部可采用其他块体局部嵌砌;对与框架柱、梁不脱开方法的填充墙,填塞填充墙顶部与梁之间缝隙可采用其他块体。
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填充墙又称框架填充墙,属于非承重墙中的一种,是装修框架结构里面填充在柱子之间的砌体墙。由于填充墙不承担房屋重量,所以重量主要是梁柱来承担。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中对填充墙填充物有着十分明确的标准,所以在修砌填充墙时主要是要计算填充墙容重和考虑构造柱的设置问题。
填充墙容重计算方式
对于框架结构的填充墙,虽然各地用的材料可能不同,但砌块的容重一般
都会控制在800以下(比1900可小多了!),这个数值小于砂浆的容重,此时再按机制专墙重量表的计算方法则偏于不安全了!这种情况下可根据具体采用的砌块种类、规格、容重等参数,
举一个例子哈尔滨地区大多采用的空心陶粒砌块外形尺寸为190x290X390,砌块自重为850kg/m3,那么用这种砌块砌筑的200厚填充墙的砌体容重则为:
1按机制专墙重量表手册计算方法: 净墙重: 850X1X1X0。20=170kg/m 单面抹灰:170+0。02X1700=204kg/m 双面抹灰:170+2X0。02X1700=238kg/m
2按精确计算法:
1米长1米宽的砌体所需要的砌块数=1000x1000/295/395=85块
85块陶粒的体积=858X0190x0290X0390=018m3 85块陶粒的自重=858X190x290X390x850=157 kg
砂浆的体积=1X1X02-018=002m3 砂浆的重量=002X1700=34kg 200厚砌体的净重=157+34=191>170 单面抹灰:191+002X1700=225 双面抹灰:191+004X1700=259
可以看到结果差别很大,因此,在砌块容重不超过1700时(超过这个数也不是轻质材料了)。
填充墙设置构造柱的规范
1、构造柱的定位详建筑图。如果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2)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100)X200,配筋4ф12(4ф10),ф6@20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内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2、砌体填充墙端部无结构墙、柱时,应设置构造柱;当墙长超过5m(墙厚不大于120为4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长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构造柱。
3、砌块墙与结构柱或混凝土墙交接处,应在柱或混凝土墙内预留拉结钢筋,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2根65拉结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小于10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应通长设置。
4、规范要求,构造柱应上下两端可靠锚入梁中,正确做法应该是在倒梁混凝土之前预留构造柱纵筋。
5、构造柱在框架砌体填充墙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作用与多层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一样,即将较长的填充墙沿长度方向用构造柱分开,由框架柱、上一F水平横梁和构造柱构成填充墙的封闭边框,使填充墙形成几片带有封闭边框的墙体, 这就犹如对墙体加了一个竖向和横向的“套箍”一样,对墙体起约束作用。
虽然填充墙不比承重墙的功能强大,但是其的容重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填充墙的填充物过重或者工艺不好就会导致墙体有裂痕甚至过度增加梁柱的负重,最终导致墙体倒塌等情况出现。楼房倒塌的事件频繁发生,所以广大业主应该从自我做起,在装修是避免改拆承重墙,对填充墙等的填充物料也应该选择质量较轻的材料填充。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
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50mm。
扩展资料
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墙体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剪力墙,其实就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主要承受水平地震荷载,这样的水平荷载对墙、柱产生一种水平剪切力,剪力墙结构由纵横方向的墙体组成抗侧向力体系,刚度很大,空间整体性好,房间内不外露梁、柱楞角,便于室内布置,方便使用。
2、框架结构墙,框架一般由梁、板、柱所组成。其特点是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比较方便。框架结构的楼板大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框架间的填充墙多采用轻质砌体墙。
3、特种结构墙,这种结构又称为空间结构。它包括悬索、网架、拱、壳体等结构型式。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
4、砌体结构墙,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多层住宅建筑的剪力墙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屋面板作为楼、屋面结构层,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砌体。
一、指代不同
1、砌体填充:是用块体和砂浆通过一定的砌筑方法砌筑而成的墙体。
2、框架结构填充墙:是指把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
二、优点不同
1、砌体填充:灰缝容易饱满,粘结性好,墙面整洁。
2、框架结构填充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
三、特点不同
1、砌体填充:对于砖墙来说包括“三一”砌砖法、“二三八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其中,“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最为常用。“三一”砌砖法: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
2、框架结构填充墙:建筑物中的竖向承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时,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框架剪力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砌体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334-4条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
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
扩展资料:
构造柱的设置规范: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3 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4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 5m(或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构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