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多层摇床

周敏

多层摇床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多层摇床常见问题

多层摇床报价是怎样的?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一般三四千,还有好的

什么是摇床

生活中的摇床是一种婴儿床。在冶金工业中,摇床是用于选别细粒物料的重力选矿设备,广泛应用于选别和其他稀有金属和矿。

摇床原理是什么?

摇床摇床选矿是一个倾斜的床面上机械的不对称往复运动和薄层斜面水流等的联合作用,使矿粒在床面上松散、分层,分带:,从而使矿物按密........................

婴儿能用摇床吗

可以用的   但是只能轻轻的摇      不能用力   用摇床      宝宝睡...

摇床对婴儿好吗

可以,不错的

摇床类别

工业用

一种摇床是用于选别细粒物料的重力选矿设备,广泛应用于选别锡、钨、金、钽、铌、钛铁等。我厂生产摇床历史悠久,并不断开发创新,从最初的直条床面摇床基础上发展到单曲波床面摇床(上世纪70年代);到双曲波床面摇床(上世纪90年代),使摇床的处理量、回收率富集比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6-S型摇床是一种物理选矿设备,它主要用于选别金、银、铅锌、钽铌、锡等稀有金属和贵重金属矿石

选矿摇床主要类型

一、固定式摇床 (如下图所示)

二、小槽钢摇床(如下图所示)

三、大槽摇床(如下图所示)

全温摇床产品简介

全温摇床按温控围区分有室温-50℃ . 5℃-50℃ 室温-100℃和5℃-100℃.本厂生产的ZH-D全温摇床具有温控精确.数显控温.数显测速等优点

重选的发展简史

古代,就用重选法从砂里淘金。明《天工开物》中记载有分选铁矿砂和锡矿砂的淘洗盘。1848年在德国出现了第一台机械传动活塞跳汰机,1893年美国威尔弗利 (AWilfley)发明摇床。1921年应用重介质分选机选别块煤。1943年美国用汉弗莱斯 (IBHumph-reys) 研制的螺旋选矿机从海滨砂矿中回收铬矿。60年代研制成赖克特圆锥选矿机,中国的离心选矿机和40层摇动翻床等矿泥选别设备。重选发展的特点是:①能处理的物料由块体、粗粒向细粒、矿泥扩展。重选已能选别20μm的矿石;②除重力外还引入了其他作用力,以强化重选过程;如离心选矿机与摇动翻床中分别加上离心力与剪切力,使矿泥的选别效率得以提高;③设备的大型化、多层化。理论研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开展。18世纪牛顿和1851年斯托克斯 (GGStokes) 提出的运动阻力公式是重力选矿的基础;1867年奥地利雷廷格尔(PRvon Rittinger)提出等降现象,导致窄级别入选。20世纪早期美国里恰兹(RHRichards)及苏联利亚先科(ПΒЛященко)对于干涉沉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德国麦尔 (FWMayer)提出跳汰分层的势能假说。这些都标志着重选日益从工艺实践发展成工程学科。20世纪 50年代英国巴格诺尔德(RABagnold)关于矿浆受剪切时在与剪切相垂直的方向将产生分散压的理论,促进了矿泥选别设备的发展。

婴儿床应该如何选择?什么材质的比较好?

江西恒诚选矿设备有限公司为您整理

摇床的选择、安装和操作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摇床是重力选矿的主要设备之一,容易操作能一次产出高品位精矿、次精矿、中矿及尾矿多种产品,是重要矿砂选别设备。广泛用于选别钨、锡、铌及其它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矿。也可用于选铁、锰矿石和煤等。

选择摇床要根据入选原矿的最大粒度、处理量和厂房面积等来决定。给料粒度大于02mm时选用粗砂摇床,粒度为02~0074mm时采用细砂摇床,粒度小于0074mm时用矿泥摇床。入选物料粒度越细,摇床的处量能力越低。例如,用云锡式摇床处理锡矿石,入料粒度05~02mm时的粗砂摇床的生产能力约为08~10t/h,而处理0074~004mm的矿泥摇床的生产能力仅为02~03t/h。当厂房面积小、单层摇床摆不开时,可选用多层摇床。

摇床安装要求平整,运转时不应有不正常的跳动,纵向一般为水平的,但处理粗粒原料时,精矿端应高05°,以提高精选效果;而处理细泥的摇床,精矿端应低05°,以利于细粒精矿向前移动。

摇床操作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宜的冲程和冲次。冲程和冲次的适宜值主要与入选物料粒度有关,其次与摇床负荷及矿石密度有关。当处理粒度大、床层厚的物料时,采用大冲程和小冲次;处理细砂和矿泥时则正好相反,应采用小冲程和大冲次。当床面的负荷量增大或对较大密度的物料进行精选时,宜采用较大的冲程和冲次。冲程、冲次的适宜值要在实践中仔细考查来确定。

(2)适宜的床面横向坡度。增大横向坡度,矿粒下滑作用增强,提高了尾矿的排出速度,但精选区的分带变窄。一般处理粗粒物料时,横坡应大些;处理细粒物料时,横坡应小些。例如,粗砂、细砂和矿泥摇床的横坡角度调整范围分别为:25°~45°、15°~35°和1°~2°。另外,摇床横向坡度还要与横向水流大小相配合,才有好的选别效果。

(3)冲洗水大小要适当。冲洗水包括给矿水和洗涤水两部分,冲洗水在床面上分布要均匀,大小要适当。冲洗水大精矿品位提高,但回收率降低。一般处理粗粒物料或精选时,冲洗水要大些。

(4)给矿量适当且均匀。给矿量大小与入选粒度有关,粒度越粗,给矿量应越大。对于特定物料,给矿量应控制在床面利用率大、分带明显、尾矿品位在允许范围之内。给矿量过大,回收率会显著下降。另外,给矿量一经找准,必须保持持续均匀,否则分带将不稳,引起选别指标的波动。

(5)给矿质量分数适宜。一般给矿质量分数范围在15%~30%之间,粗粒物料可稀些,细泥则要浓些。给矿中的水大部沿尾矿带横向流下,细泥容易被冲走,造成细粒金属矿物的流失。

(6)物料在入选前的准备。摇床入选粒度上限为2~3mm,下限为0037mm。因粒度对选别指标影响较大,所以入选前应对物料进行分级。若物料中含有大量微细矿泥,不仅难以回收,而且因矿浆粘度增大,重矿物沉降变慢,造成重矿物流失。此时,应进行预先脱泥。

(7)物料在床面的分带和产品的截取。在操作条件适宜时,物料在摇床上分带是明显的,而产品是按照要求的分选指标来截取的,可以分为2~4种产品。中矿一般要进行再处理。当操作条件变化时,分带情形会随之变化,此时接取的位置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保证选别指标的稳定。因此,摇床操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严密监视分带情况,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组织培养的步骤

俗话说,半辈子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可见拥有一张舒适的床有多重要。宝宝出生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陪床,所以要给宝宝选择合适的婴儿床。如何选择大量的婴儿床,是宝宝妈妈的一个难题。

无论婴儿床的材料、尺寸或宽度,以及它的功能都应包括在要考虑的清单中。另外,要对宝宝使用安全防护。没有在很多问题的集合下没有办法下手的感觉。不用担心。这本购买指南会帮你整理好的。如何选择婴儿床?宝八宝妈接受了这个购买策略,毫不纠结的挑了婴儿床

婴儿床材料

为了给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让他睡个好觉,婴儿床是必不可少的。当宝宝长到一定年龄,需要独立睡觉时,从小就习惯睡觉的婴儿床,就很容易分床。

市场上有各种品牌和形状的婴儿床。在选择婴儿床时,宝宝马宝通常会首先注意材料的成分。毕竟原材料和质量有关。不同材质的婴儿床各有什么优缺点?

木质材料

大多数婴儿床主要由木质材料制成。除了传统习俗,木制家具更自然健康。而且木质家具比较软,不小心触碰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伤害。木头透气性好,宝宝体内的水分很容易排出。

1棵松树

松木家具起源于北欧。中国常用的松树有两种,一种是新西兰松,另一种是樟子松。蒙古。与两种松树相比,前者较软,光泽度较高,而后者较硬,光泽度较低。松木家具具有真实、淳朴的自然美感,实用而温馨,能轻松营造舒适轻松的家居环境。

优点:松木垛造型简单大方,线条柔和。弹性和透气性强,导热性好。天然松香对宝宝的健康有好处,保养得当可以长期使用。

缺点:材质天然柔软,容易开裂,承受不了重物。外面容易打结,影响美观。松木味道太大,无法消散。随着时间的增加,颜色会加深。

类似于松树,还有山毛榉、桦树等。他们之间在材料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总的来说,相似性很高,所以保帕马宝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竹子还是藤条

竹垛是天然竹子做的。竹子做的婴儿床很轻,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很受很多人的喜欢。特别是在南方,盛产竹子,用料方便,香气自然,很受欢迎。

藤垛是滕编织的产品。藤条材料的一般特点是透气性强,手感清爽。加工工艺经过十几道工序的特殊加工,冬暖夏凉。特别是夏天,有很好的消暑功能,宝宝不用电风扇空调也能睡得很香。

两者的优点:防潮效果好,材料环保,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产品安全性高,纯天然材料,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侵入,保障儿童健康安全。质轻,坚韧而结实,柔软而略带弹性。

缺点:婴儿床表面藏灰的地方很多,不方便清理。没有钢木家具紧。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控制材料的含水率,很容易长虫发霉,在环境的影响下会变形开裂,使用寿命短。远离火源。

人造板

人造板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家具材料,是人造的。它具有密度高、可塑性强的特点,可根据产品需要进行有效调整,随机性高。

优点:木材得到充分利用,简化环保,减少浪费,提高木材利用率。婴儿床易于拆卸和安装。

缺点: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质地太轻,缺乏质感。一般外观都是喷漆的,这种漆的安全性不好把握。

铁材料

不锈钢做的婴儿床,设计上充满了浪漫和酷炫,有时候就像一件工艺品。如果家居装修风格是很现代的风格,铁垛是很搭配的选择。

优点:具有抗衰老、搭配性强的特点,清洗方便,造型新颖时尚,坚固牢固,多为可折叠便携,移动方便。

缺点:要有防锈措施,质地坚硬,做好内部保护,防止宝宝被碰撞伤害。劣质钢存在铅含量过高的问题。

二次表面涂层的选择

甲醛的存在往往会让父母在选择婴儿用品时变得谨慎,婴儿床的选择也是如此。油漆应该完全屏蔽婴儿用品清单吗?

原色无漆

无漆的存在是因为害怕甲醛伤害,宝宝身体娇嫩,劣质油漆造成的伤害无法预料。有的家长给宝宝选择了不上漆的原色婴儿床,从根本上切断了甲醛产品的危害。没有绝对的东西。由于没有油漆,未上漆的婴儿床表面容易被污染和吸收污渍,难以清洁和滋生细菌。特别是木质材料本身比较宽松透气。另外,宝宝尿床,雨季,瓶子翻倒等。,而且细菌生长正常。

环保涂料

环保涂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涂料相比,其特点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对环境和健康没有不良影响,使用更安全。防水性能好,抗老化效果好。使用环保漆的婴儿床有漆层保护,表面不易被细小的毛发刺破婴儿。再者,有了油漆的保护,婴儿床不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木质材料的床也不容易开裂,从而隔离了缝隙中细菌的生长。挑选的时候油漆的质量不容易鉴别,最好选择大品牌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

三种婴儿床的功能选择

婴儿床的功能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便携式婴儿床,一类是多功能婴儿床。选择和使用它们需要注意很多方面。

(1)便携式

便携式婴儿床简单轻便,易于存放,在家或旅行时易于携带。但是相对安全性不高,太轻,宝宝动作太大容易翻车,需要随时照顾。

(2)多功能

多功能婴儿床有多种功能,简单的床可以转换成桌子、椅子、摇床等。有的婴儿床还增加了很多配件,如滑轮、高度可自由调节的围栏等。这些功能有必要吗,效果如何?

围栏是婴儿床的标准,选择的时候高度要在60-70 cm,防止活跃的宝宝爬出来,大人弯腰也不会太难受。可以选择护栏高度可调的产品,但需要确认锁扣的安全性。

有些婴儿床是双层的。孩子小的时候,上部可以用来护床,下部可以用来收纳。等宝宝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可以把隔断拆下来,这样更容易站立和玩耍。

栅栏之间的标准距离是55厘米,不要超过6厘米,否则很容易堵塞婴儿的四肢。如果是实木,还要注意围栏是不是实木。有些商家会用人造板,而不是劣质的。

多功能婴儿床很重,不能移动。滑轮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然而,不稳定地固定车轮或不小心忘记车轮是非常危险的。建议不经常动的话可以选择不带轮子的,必要的话一定要选择轮子上带刹车装置的。

摇篮是让你的宝宝入睡并让他快乐的存在,但边肖个人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孩子长得快,摇篮很快就用不上了,摇得厉害不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固定一个带摇篮功能的婴儿床是个大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安全隐患。

可以选择卡通床头,宝宝比较喜欢,但是不要装饰太多。贴纸不能保证质量,容易积菌尘,会危及宝宝的呼吸,宝宝很快就会厌烦。

对于新生婴儿来说,呼吸系统脆弱敏感,会对空气中的污染气体和一些物质产生反应。选择婴儿用品时,要环保无污染。尤其是婴儿床,我们都知道,新生儿每天要睡十几个小时。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要慎重选择。

很多人选婴儿床的时候都会说选实木。但是实木有很多种,比如实木颗粒、多层实木、贴皮实木。其实这种材质的婴儿床不需要考虑。这些都含有胶水。特别是有个刨花板做的婴儿床,应该废弃了。

我们的婴儿床在中国最多是松木做的。松木本身就有松木的香味,材质好的松木做的婴儿床可以达到环保水平。所以松木还是很多人的选择,毕竟它的价格是很多人可以接受的。

还有杉木和山毛榉做的婴儿床,质量好,环保水平高。也可以开始选择。

杉木床的优点是线条优美,杉木中的木本植物可以抑制和杀灭空气中的细菌,但杉木床的家具容易干燥变形。山毛榉家具床光亮耐磨。但山毛榉也容易开裂变形。

当然,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话,可以选择缅甸花梨木做的婴儿床。缅甸花梨木不仅对人体有益,还能增加其价值。好东西贵。所以婴儿床的选择也要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以上材质的婴儿床,不管你选哪个。买了之后要晾一会再给宝宝用,去掉味道!

选矿的选别作业

配制培养基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购买培养基中所有化学药品,按照需要自己配制;二是购买商品的混合好的培养基基本成分粉剂,如MS、B5等。

自己配制可以节约费用,但浪费时间、人力、且有时由于药品的质量问题,给实验带来麻烦。就目前国内的情况看,大部分还是自己配制。为了方便起见,现以MS培养基为例介绍配置培养基的主要过程。

1.配制几种母液

1.配制MS大量元素母液

一般将大量元素分别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分别稀释100倍。

分别称取

NH4NO3 165g KH2PO4 17g

KNO3 190g CaCl2·2H2O 44g

MgSO4·7H2O 37g

各自配成1L的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2.配制MS微量元素母液

一般将微量元素配制成100倍母液。

依次称取

KI 0083g Na2MoO4·2H2O 0025g

H3BO3 062g CuSO4·5H2O 00025g

MnSO4·H2O 169g CoCl2·6H2O 00025g

ZnSO4·7H2O 086g

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CuSO4·5H2O和CoCl2·6H2O 由于称取量很小,如果天平精确度没有达到万分之一,可先配成调整液。

分别称取

CuSO4·5H2O 005g CoCl2·6H2O 005g

各自配成100ml的调整液,然后取5ml就还有00025g的量。

3.配制MS有机母液

一般配制成100倍MS有机母液。

依次称取

肌醇 10g 盐酸硫胺素(VB1) 001g

烟酸 005g 甘氨酸 02g

盐酸吡哆醇(VB6) 005g

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4.配制MS铁盐母液

一般配制成100倍MS铁盐母液。

依次称取

EDTA二钠373g FeSO4·7H2O278g

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所以MS母液有5种大量元素母液,加上MS微量元素母液、MS有机母液和MS铁盐母液,共8种母液。

激素母液的配制

各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要单独配制,不能混合在一起,生长素类一般要先用少量95%的酒精或1当量的NaOH溶解,细胞分裂素一般要先用1当量的盐酸溶解,然后再加蒸馏水定容。一般取100mg配成100ml母液。

2.配制培养基

以配置1L MS培养基为例,按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1.先在烧杯中放入一些蒸馏水。

2.分别取上面八种母液10ml倒入。

3.一般称取30g蔗糖倒入,搅拌溶解。

4.加蒸馏水用量筒定溶至1L。

5.按设计好的方案添加各种激素,由于激素的用量很小,而且激素对组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用微量可调移液器吸取,减少误差。

6.用精密试纸或酸度计调整PH至57~58。(有条件的话使用酸度计,比较精确) 可配1当量的HCL和1当量的NaOH用来调溶液PH值。

1当量HCL配制:用量筒量取83ml配成100ml溶液。

1当量NaOH配制:称取NaOH 4g 配成100ml溶液。

7.称取5g左右琼脂粉(质量好的琼脂粉),倒入上面配好的溶液中,放在电炉上加热至沸腾,直到琼脂粉熔化。

8.稍微冷却后,分装入培养容器中。无盖的培养容器要用封口膜或牛皮纸封口,用橡皮筋或绳子扎紧。

9.放入消毒灭菌锅灭菌,灭菌20分钟左右。

10.灭菌后从灭菌锅中取出培养基,平放在实验台上令其冷却凝固。 灭菌是组织培养重要的工作之一。初学者要清楚有菌和无菌的范畴。有菌的范畴是: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物体,接触自然水源的物体,至少它的表面都是有菌的。依此观点,无菌室等未处理的地方、超净台的表面、简单煮沸的培养基、我们使用的刀、剪在未处理之前、我们身体的整个外表及与外界相连的内表,如整个消化道、呼吸道,即我们呼出的气体、培养容器无论洗得多干净等等都是有菌的。

这里所指的菌,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及其他微生物。菌的特点是:极小,肉眼看不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在自然条件下忍耐力强,生活条件要求简单,繁殖力极强,条件适宜时便可大量滋生。

无菌的范畴是:经高温灼烧或一定时间蒸煮过后的物体,经其他物理或化学的灭菌方法处理后的物体(当然这些方法必须已经证明是有效的),高层大气、岩石内部、健康的动、植物的不与外部接触的组织内部,强酸强碱,化学元素灭菌剂等表面和内部都是无菌的。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地球表面无菌世界要比有菌世界小的多。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消毒,它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显然经过消毒,许多细菌芽孢、霉菌厚垣孢子等不会完全杀死,即由于在消毒后的环境里和物品上还有活着的微生物,所以通过严格灭菌的操作空间(接种、超净台等)和使用的器皿,以及操作者的衣着和手都不带任何活着的微生物。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操作,就叫做无菌操作。

植物组织培养对无菌条件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甚至超过微生物的培养要求,这是因为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稍不小心就引起杂菌污染。要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切实有效的方法灭菌,才能保证培养时不受杂菌的影响,使试管苗能正常生长。

常用的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即:物理方法如干热(烘烧和灼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化学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来苏水、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药品处理。这些方法和药剂要根据工作中的不同材料不同目的适当选用。

1.培养基用湿热灭菌

培养基在制备后的24小时内完成灭菌工序。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常用方法是:关闭放气阀,通电后,待压力上升到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放出空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再关闭放气阀。

关阀再通电后,压力表上升达到01MPa时,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20分钟。

按容器大小不同,保压时间有所不同,见表。该表所列数字是彻底灭菌很保险的数字,如果容器体积较大,但是放置的数量很少,也可以减少时间。 接种时由于有一个敞口的过程,所以是极易引起污染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由空气中的细菌和工作人员本身引起,接种室要严格进行空间消毒。接种室内保持定期用1%~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设备、墙壁、地板等进行搽洗。除了使用前用紫外线和甲醛灭菌外,还可在使用期间用70%的酒精或3%的来苏儿喷雾,使空气中灰尘颗粒沉降下来。无菌操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接种4小时前用甲醛熏蒸接种室,并打开其内紫外线灯进行杀菌;

2.在接种前20分钟,打开超净工作台的风机以及台上的紫外线灯;

3.接种员先洗净双手,在缓冲间换好专用实验服,并换穿拖鞋等;

4.上工作台后,用酒精棉球搽拭双手,特别是指甲处。然后搽拭工作台面;

5.先用酒精棉球搽拭接种工具,再将镊子和剪刀从头至尾过火一遍,然后反复过火尖端处,对培养皿要过火烤干;

6.接种时,接种员双手不能离开工作台,不能说话、走动和咳嗽等;

7.接种完毕后要清理干净工作台,可用紫外线灯灭菌30分钟,若连续接种,每5天要大强度灭菌一次。

接种是将已消毒好的根、茎、叶等离体器官,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放入培养基的过程。现将接种前后的程序连贯地介绍。

无菌接种步骤:

1.将初步洗涤及切割的材料放入烧杯,带入超净台上,用消毒剂灭菌,再用无菌水冲洗,最后沥去水分,取出放置在灭过菌的纱布上或滤纸上。

2.材料吸干后,一手拿镊子、一手拿剪刀或解剖刀,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切割。如叶片切成05cm平方的小块;茎切成含有一个节的小段。微茎尖要剥成只含1~2片幼叶的茎尖大小等。在接种过程中要经常灼烧接种器械,防止交叉污染。

3.用灼烧消毒过的器械将切割好的外植体插植或放置到培养基上。具体操作过程(以试管为例)是:先解开包口纸,将试管几乎水平拿着,使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并将管口在火焰上方转动,使管口里外灼烧数秒钟。若用棉塞盖口,可先在管口外面灼烧,去掉棉塞,再烧管口里面。然后用镊子夹取一块切好的外植体送入试管内,轻轻插入培养基上。若是叶片直接附在培养基上,以放1~3块为宜。至于材料放置方法除茎尖、茎段要正放(尖端向上)外,其他尚无统一要求。接种完后,将管口在火焰上再灼烧数秒种。并用棉塞,塞好后,包上包口纸,包口纸里面也要过火。 培养指把培养材料放在培养室(无光、适宜温度、无菌)里,使之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光照条件下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的过程。

1.培养方法

1.固体培养法

即用琼脂固化培养基来培养植物材料的方法。是现在最常用的方法。虽然该方法设备简单,易行,但养分分布不均,生长速度不均衡,并常有褐化中毒现象发生。

2.液体培养法

即用不加固化剂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植物材料的方法。由于液体中氧气含量较少,所以通常需要通过搅动或振动培养液的方法以确保氧气的供给,采用往复式摇床或旋转式摇床进行培养,其速度一般为50~100r/min,这种定期浸没的方法,既能使培养基均一,又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2.培养步骤

1.初代培养

初代培养旨在获得无菌材料和无性繁殖系。即接种某些外植体后,最初的几代培养。初代培养时,常用诱导或分化培养基,即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细胞分裂素和少量的生长素。初代培养建立的无性繁殖系包括:茎梢、芽丛、胚状体和原球茎等。根据初代培养时发育的方向可分为:

1)顶芽和腋芽的发育

采用外源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使具有顶芽或没有腋芽的休眠侧芽启动生长,从而形成一个微型的多枝多芽的小灌木丛状的结构。在几个月内可以将这种丛生苗的一个枝条转接继代,重复芽苗增殖的培养,并且迅速获得多数的嫩茎。然后将一部分嫩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就能得到可种植到土壤中去的完整小植株。一些木本植物和少数草本植物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再生繁殖,如月季、茶花、菊花、香石竹等等。这种繁殖方式也称作微型繁殖,它不经过发生愈伤组织而再生,所以是最能使无性系后代保持原品种的一种繁殖方式。

适宜这种再生繁殖的植物,在采样时,只能采用顶芽、侧芽或带有芽的茎切段,其他如种子萌发后取枝条也可以。

茎尖培养可看作是这方面较为特殊的一种方式。它采用极其幼嫩的顶芽的茎尖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接种。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包括茎尖分生组织在内的一些组织来培养,这样便保证了操作方便以及容易成活。

用靠培养定芽得到的培养物一般是茎节较长,有直立向上的茎梢,扩繁时主要用切割茎段法,如香石竹、矮牵牛、菊花等。但特殊情况下也会生出不定芽,形成芽丛。

2)不定芽的发育

在培养中由外植体产生不定芽,通常首先要经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的细胞。然后,经再分化,即由这些分生组织形成器官原基,它在构成器官的纵轴上表现出单向的极性(这与胚状体不同)。多数情况下它形成芽,后形成根。

另一种方式是从器官中直接产生不定芽,有些植物具有从各个器官上长出不定芽的能力如矮牵牛、福禄考、悬钩子等。当在试管培养的条件下,培养基中提供了营养,特别是提供了连续不断植物激素的供应,使植物形成不定芽的能力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许多种类的外植体表面几乎全部为不定芽所覆盖。在许多常规方法中不能无性繁殖的种类,在试管条件下却能较容易地产生不定芽而再生,如柏科,松科,银杏等一些植物。许多单子叶植物储藏器官能强烈地发生不定芽,用百合鳞片的切块就可大量形成不定鳞茎。

在不定芽培养时,也常用诱导或分化培养基。用靠培养不定芽得到的培养物,一般采用芽丛进行繁殖,如非洲菊、草莓等。

3)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与发育

体细胞胚状体类似于合子胚但又有所不同,它也通过球形,心形,鱼雷形和子叶形的胚胎发育时期,最终发育成小苗。但它是由体细胞发生的。胚状体可以从愈伤组织表面产生,也可从外植体表面已分化的细胞中产生,或从悬浮培养的细胞中产生。

4)初代培养外植体的褐变

外植体褐变是指在接种后,其表面开始褐变,有时甚至会使整个培养基褐变的现象。它的出现是由于植物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而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所致。在褐变过程中,会产生醌类物质,它们多呈棕褐色,当扩散到培养基后,就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所接触外植体的培养。

褐变的主要原因如下:

a、植物品种 研究表明,在不同品种间的褐变现象是不同的。由于多酚氧化酶活性上的差异,因此,有些花卉品种的外植体在接种后较容易褐变,而有些花卉品种的外植体在接种后不容易褐变。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对不同的品种分别进行处理。

b、生理状态由于外植体的生理状态不同,所以在接种后褐变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处于幼龄期的植物材料褐变程度较浅,而从已经成年的植株采收的外植体,由于含醌类物质较多,因此褐变较为严重。一般来说,幼嫩的组织在接种后褐变程度并不明显,而老熟的组织在接种后褐变程度较为严重。

c、培养基成分 浓度过高的无机盐会使某些观赏植物的褐变程度增加,此外,细胞分裂素的水平过高也会刺激某些外植体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使褐变现象加深。

d、培养条件不当 如果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培养时间过长等,均可使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提高,从而加速被培养的外植体的褐变程度。

为了提高组织培养的成苗率,必须对外植体的褐变现象加以控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防止、减轻褐变现象的发生。

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一般来说,最好选择生长处于旺盛的外植体,这样可以使褐变现象明显减轻。

2.合适的培养条件 无机盐成分、植物生长物质水平、适宜温度、及时继代培养均可以减轻材料的褐变现象。

3.使用抗氧化剂 在培养基中,使用半胱氨酸、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很多外植体的褐变现象。另外,使用01%~05%的活性炭对防止褐变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4.连续转移 对容易褐变的材料可间隔2~24小时的培养后,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这样经过连续处理7~10天后,褐变现象便会得到控制或大为减轻。

(2)继代培养

在初代培养的基础上所获得的芽、苗、胚状体和原球茎等,数量都还不够,它们需要进一步增殖,使之越来越多,从而发挥快速繁殖的优势。

继代培养是继初代培养之后的连续数代的扩繁殖培养过程。旨在繁殖出相当数量的无根苗,最后能达到边繁殖边生根的目的。继代培养的后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过程。如果以2株苗为基础,那么经10代将生成210株苗。

继代培养中扩繁的方法包括:切割茎段、分离芽丛、分离胚状体、分离原球茎等。切割茎段常用于有伸长的茎梢、茎节较明显的培养物。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能保持母种特性。培养基常是MS基本培养基;分离芽丛适于由愈伤组织生出的芽丛。培养基常是分化培养基。若芽丛的芽较小。可先切成芽丛小块,放入MS培养基中,待到稍大时,再分离开来继续培养。

增殖使用的培养基对于一种植物来说每次几乎完全相同,由于培养物在接近最良好的环境条件,营养供应和激素调控下,排除了其他生物的竞争,所以能够按几何级数增殖。

在快速繁殖中初代培养只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继代培养则是经常性不停的进行过程。但在达到相当数量之后,则应考虑使其中一部分转入生根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增殖只是储备母株,而生根才是增殖材料的分流,生产出成品。

3.继代培养时材料的玻璃化

实践表明,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迹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它的出现会使试管苗生长缓慢、繁殖系数有所下降。玻璃化为试管苗的生理失调症。

因为出现玻璃化的嫩茎不宜诱导生根,因此,使繁殖系数大为降低。在不同的种类、品种间,试管苗的玻璃化程度也有所差异。当培养基上细胞分裂素水平较高时,也容易出现玻璃化现象。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聚乙烯醇、脱落酸等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玻璃化的现象发生。

呈现玻璃化的试管苗,其茎、叶表面无蜡质,体内的极性化合物水平较高,细胞持水力差,植株蒸腾作用强,无法进行正常移栽。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培养容器中空气湿度过高,透气性较差造成的,其具体解决的方法为:

a、增加培养基中的 溶质水平,以降低培养基的水势;

b、减少培养基中含氮化合物的用量;

c、增加光照

d、增加容器通风,最好进行CO2施肥,这对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的现象有明显的作用;

e、降低培养温度,进行变温培养,有助于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发生;

f、降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可以考虑加入适量脱落酸。

3.生根培养

当材料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就要使部分培养物分流到生根培养阶段。若不能及时将培养物转到生根培养基上去,就会使久不转移的苗子发黄老化,或因过分拥挤而使无效苗增多造成抛弃浪费。根培养是使无根苗生根的过程,这个过程目的是使生出的不定根浓密而粗壮。生根培养可采用1/2或者1/4MS培养基,全部去掉细胞分裂素,并加入适量的生长素(NAA、IBA等)。

诱导生根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a、将新梢基部浸入50或10010-6IBA溶液中处理4~8小时;

b、在含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中培养4~6天

c、直接移入含有生长素的生根培养基中。

上述三种方法均能诱导新梢生根,但前两种方法对新生根的生长发育则更为有利。而第三种对幼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原因是当根原始体形成后较高浓度生长素的继续存在,则不利于幼根的生长发育。不过这种方法比较可行。

另外也可采用下列方法就可生根。1、延长在增殖培养基中的培养时间;2、有意降低一些增殖倍率,减少细胞分裂素的用量(即将增殖与生根合并为一步);3、切割粗壮的嫩枝在营养钵中直接生根,此方法则没有生根阶段。可以省去一次培养基制作,切割下的插穗可用生长素溶液浸蘸处理,但这种方法只适于一些容易生根的作物。

另外少数植物生根比较困难时,则需要在培养基中放置滤纸桥,使其略高于液面,靠滤纸的吸水性供应水和营养,从而诱发生根。

从胚状体发育成的小苗,常常有原先已分化的根,这种根可以不经诱导生根阶段而生长。但因经胚状体发育的苗数特别多,并且个体较小,所以也常需要一个低浓度或没有植物激素的培养基培养的阶段,以便壮苗生根。

试管内生根壮苗的阶段,为了成功地将移植到试管外的环境中,以使试管苗适应外界的环境条件。通常不同植物的适宜驯化温度不同。如菊花,以18~20℃为宜。实践证明植物生长的温度过高不但会牵涉到蒸腾加强。而且还牵涉到菌类易滋生的问题。温度过低使幼苗生长迟缓,或不易成活。春季低温时苗床可加设电热线,使基质温度略高于气温2~3℃,这不但有利于生根和促进根系发达,而且有利于提前成活。

移植到试管外的植物苗光强度应比移植前培养有所提高,并可适应强度较高的漫射光,(约4000lx左右),以维持光合作用所需光照强度。但光线过强刺激蒸腾加强,会使水分平衡的矛盾更尖锐。 试管苗移栽是组织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个工作环节做不好,就会造成前功尽弃。为了做好试管苗的移栽,应该选择合适的基质,并配合以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整个组织培养工作的顺利完成。

试管苗由于是在无菌、有营养供给、适宜光照和温度近100%的相对湿度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因此,在生理、形态等方面都与自然条件生长的小苗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通过炼苗,例如通过控水、减肥、增光、降温等措施,使她们逐渐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使生理、形态、组织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之更适合于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管苗顺利移栽成功。

从叶片上看,试管苗的角质层不发达,叶片通常没有表皮毛,或仅有较少表皮毛,甚至叶片上出现了大量的水孔,而且,气孔的数量、大小也往往超过普通苗。由此可知,试管苗更适合于高湿的环境生长,当将它们移栽到试管外环境时,试管苗失水率会很高,非常容易死亡。因此,为了改善试管苗的上述不良生理、形态特点,则必须经过与外界相适应的驯化处理,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对外界要增加湿度、减弱光照;对试管内要通透气体、增施二氧化碳肥料、逐步降低空气湿度等。

另外,对栽培驯化基质要进行灭菌是因为试管苗在无菌的环境中生长,对外界细菌、真菌的抵御能力极差。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在培养基质中可掺入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0~500倍液,以进行灭菌处理。

1.移栽用基质和容器

适合于栽种试管苗的基质要具备透气性、保湿性和一定的肥力,容易灭菌处理,并不利于杂菌滋生的特点,一般可选用珍珠岩、蛭石、砂子等。为了增加粘着力和一定的肥力可配合草炭土或腐殖土。配时需按比例搭配,一般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或腐殖土比例为1:1:05。也可用砂子:草炭土或腐殖土为1:1。这些介质在使用前应高压灭菌。或用至少小时烘烤来消灭其中的微生物。要根据不同植物的栽培习性来进行配制,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栽培效果。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试管苗栽培基质。

1.河砂

河砂分为粗砂、细砂两种类型。粗砂即平常所说的河砂,其颗粒直径为1~2mm。细砂即通常所说的面砂,其颗粒直径为01~02nm。河砂的特点是排水性强,但保水蓄肥能力较差,一般不单独用来直接栽种试管苗。

2.草炭土

草炭土是由沉积在沼泽中的植物残骸经过长时间的腐烂所形成,其保水性好,蓄肥能力强,呈中性或微酸性反应,但通常不能单独用来栽种试管苗,宜与河砂等种类相互混合配成盆土而加以使用。

3.腐殖土

腐殖土是由植物落叶经腐烂所形成。一种是自然形成,一种是人为造成,人工制造时可将秋季的落叶收集起来,然后埋入坑中,灌水保湿的条件下使其风化,然后过筛即可获得。腐叶上含有大量的矿质营养、有机物质,它通常不能单独使用。掺有腐殖土的栽培基质有助于植株发根。

4.容器

栽培容器可用6×6cm~10×10cm的软塑料钵,也可用育苗盘。前者占地大,耗用大量基质,但幼苗不用移栽,后者需要二次移苗,但省空间、省基质。

2.移栽前的准备

移栽前可将培养物不开口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2-3天,让试管苗接受强光的照射,使其长得壮实起来,然后再开口练苗1-2天,经受较低湿度的处理,以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3.移栽和幼苗的管理

从试管中取出发根的小苗,用自来水洗掉根部粘着的培养基,要全部除去,以防残留培养基滋生杂菌。但要轻轻除去,应避免造成伤根。移植时用一个筷子粗的竹签在基质中插一小孔,然后将小苗插入,注意幼苗较嫩,防止弄伤,栽后把苗周围基质压实,栽前基质要浇透水。栽后轻浇薄水。再将苗移入高湿度的环境中。保证空气湿度达90%以上。

1.保持小苗的水分供需平衡。在移栽后5~7天内,应给予较高的空气湿度条件,使叶面的水分蒸发减少,尽量接近培养瓶的条件,让小苗始终保持挺拔的状态。保持小苗水分供需平衡首先营养钵的培养基质要浇透水,所放置的床面也要浇湿,然后搭设小拱棚,以减少水分的饿蒸发,并且初期要常喷雾处理,保持拱棚薄膜上有水珠出现。当5~7天后,发现小苗有生长趋势,可逐渐降低湿度,减少喷水次数,将拱棚两端打开通风,使小苗适应湿度较小的条件。约15天以后揭去拱棚的薄膜,并给予水分控制,逐渐减少浇水,促进小苗长得粗壮。

2.防止菌类滋生。由于试管苗原来的环境是无菌的,移出来以后难以保持完全无菌,因此,应尽量不使菌类大量滋生,以利成活。所以应对基质进行高压灭菌或鸿烤灭菌。可以适当使用一定浓度的杀菌剂以便有效的保护幼苗,如多菌灵、托布津,浓度800~1000倍,喷药宜7~10天一次。在移苗时尽量少伤苗,伤口过多,根损伤过多,都是造成死苗的原因。喷水时可加入01%的尿素,或用1/2MS大量元素的水溶液作追肥,可加快苗的生长与成活。

3.一定的温、光条件。试管苗移栽以后要保持一定的温光条件,适宜的生根温度是18~20℃,冬春季地温较低时,可用电热线来加温。温度过低会使幼苗生长迟缓,或不易成活。温度过高会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水分平衡受到破坏,并会促使菌类滋生。

另外在光照管理的初期可用较弱的光照,如在小拱棚上加盖遮阳网或报纸等,以防阳光灼伤小苗和增加水分的蒸发。当小植株有了新的生长时,逐渐加强光照,后期可直接利用自然光照。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强抗性,促其成活。

4.保持基质适当的通气性。要选择适当的颗粒状基质,保证良好的通气作用。在管理过程中不要浇水过多,过多的水应迅速沥除,以利根系呼吸。

综上所述,试管苗在移栽的过程中,只要把水分平衡、适宜的介质、控制杂菌和适宜的光、温条件控制好,试管苗是很容易移栽的。

冬虫夏草怎么养

矿物原料经粉碎作业后进入选别作业,使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或使各种有用矿物彼此分离。这是选矿的主体部分。选别作业有重选、浮选、、<A a 电选、<A a 拣选和化学选等。

重选

在介质(主要是水)流中利用矿物原料颗粒比重的不同进行选别。有、跳汰选、摇床选、溜槽选等。重选是选别黑钨矿、锡石、砂金、粗粒铁和锰矿石的主要选矿方法;也普遍应用于选别稀有金属砂矿。重选适用的粒度范围宽,从几百毫米到一毫米以下,选矿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凡是矿物粒度在上述范围内并且组分间比重差别较大,用重选最合适。有时,可用重选(主要是重介质选,跳汰选等)预选除去部分废石,再用其他方法处理,以降低选矿费用。随着贫矿、细矿物原料的增多,重选设备趋向大型化、多层化,并利用复合运动设备,如离心选矿机、摇动翻床、振摆溜槽等,以提高细粒物料的重选效率。重选已能较有效地选别20μm的物料。重选又是最主要的选煤方法。

浮选

利用各种矿物原料颗粒表面对水的润湿性(疏水性或亲水性)的差异进行选别。通常指泡沫浮选。天然疏水性矿物较少,常向矿浆中添加捕收剂,以增强欲浮出矿物的疏水性;加入各种调整剂,以提高选择性;加入起泡剂并充气,产生气泡,使疏水性矿物颗粒附于气泡,上浮分离。浮选通常能处理小于02~03mm的物料,原则上能选别各种矿物原料,是一种用途最广泛的方法。浮选也可用于选别冶炼中间产品、溶液中的离子(见)和处理废水等。浮选除采用大型浮选机外,还出现回收微细物料(小于5~10m)的一些新方法。例如选择性絮凝-浮选,用絮凝剂有选择地使某种微细粒物料形成尺寸较大的絮团,然后用浮选(或脱泥)方法分离;剪切絮凝-浮选,加捕收剂等后高强度搅拌,使微细粒矿物形成絮团再浮选,及载体浮选、油团聚浮选等。

机选

沸腾式选矿机是一种集浮选、离心力重选、充气式浮选、跳钛为一体的、只要比重差异在005既可以把矿物分离 、可电脑远程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转速可调。可脱泥、团聚、载体浮选。有没有磁性均可分拣选别的一种选矿机。

磁选

利用矿物颗粒磁性的不同,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选别。强磁性矿物(磁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用弱磁场磁选机选别;弱磁性矿物(赤铁矿、菱铁矿、钛铁矿、黑钨矿等)用强磁场磁选机选别。弱磁场磁选机主要为开路磁系,多由永久磁铁构成,强磁场磁选机为闭路磁系,多用电磁磁系。弱磁性铁矿物也可通过磁化焙烧变成强磁性矿物,再用弱磁场磁选机选别。磁选机的构造有筒式、带式、转环式、盘式、感应辊式等。磁滑轮用于预选块状强磁性矿石。磁选的主要发展趋向是解决细粒弱磁性矿物的回收问题。60年代发明的带齿板聚磁介质的琼斯湿式强磁场磁选机,促进了弱磁性矿物的选收。70年代发明以钢毛或钢网为聚磁介质的具有高磁场梯度和强度的高梯度磁选机以及用低温超导体代替常温导体的超导磁选机,为回收细粒弱磁性矿物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电选

利用矿物颗粒电性的差别,在高压电场中进行选别。主要用于分选导体、半导体和非导体矿物。电选机按电场可分为静电选矿机、电晕选矿机和复合电场电选机;按矿粒带电方法可分为接触带电电选机、电晕带电电选机和摩擦带电电选机。电选机处理粒度范围较窄,处理能力低,原料需经干燥,因此应用受到限制;但成本不高,分选效果好,污染少;主要用于粗精矿的精选,如选别白钨矿、锡石、锆英石、金红石、钛铁矿、钽铌矿、独居石等。电选也用于矿物原料的分级和除尘。电选的发展趋向是研制处理量大、选别细粒物料效率高的设备。

拣选

包括手选和机械拣选。主要用于预选丢除废石。手选是根据矿物的外部特征,用人工挑选。这种古老的选矿方法,某些矿山迄今仍在应用。机械拣选有:①光拣选,利用矿物光学特性的差异选别;②X射线拣选,利用在X射线照射下发出荧光的特性选别;③放射线拣选,利用铀、钍等矿物的天然放射性选别。70年代开始出现了利用矿物导电性或磁性的电性拣选和磁性拣选。

化学选

利用矿物化学性质的不同,采用化学方法或化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和回收有用成分,得到化学精矿。这种方法比通常的物理选矿法适应性强,分离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常用于处理用物理选矿方法难于处理或无法处理的矿物原料、中间产品或尾矿。随着成分复杂的、难选的和细粒的矿物原料日益增多,物理和化学选矿联合流程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选成功应用的实例有氰化法提金、酸浸-沉淀-浮选、离析-浮选处理氧化铜矿等。、<A a 离子交换和<A a细菌浸取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化学选的发展。它的发展趋向是:研制更有效的浸取剂和萃取剂,发展生物化学方法,降低能耗和成本,防止环境污染。

此外,还有矿物原料在斜面运动或碰撞时利用其摩擦系数、碰撞恢复系数的差异进行选别的<A a 摩擦与弹跳选等。

人工栽培方法

(一)、冬虫夏草

1、母种改良培养基配方:蛋白胨1%,葡萄糖10%,酵母膏01%,硫酸镁005%,磷酸氢二钾01%,琼脂2%,加水1000毫升,并加入少量维生素和生长,ph值自然,配好后高温灭菌,将由虫体组织分离得到的菌种,接入盛有这种培养基的三角瓶或白酒瓶中,至15-20度室温下栽增一周后,可见组织碎片的周围长出菌丝,生长菌丝不旺;2个月后以组织碎片为中心形成菌落;3-4个月菌落直经可达1-2厘米,菌落突起,表面不平,灰色到黄棕色;菌落紧硬,基内菌丝棕黑色,同时有黑色色素出现;继续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6个月以后,便可长出子座,其外形与野外长出的很相似。

2、野外栽培:冬虫夏草的野外可分为种子(孢子)液的制备。场地选择。施液栽培三部分。

(1)、制备孢子悬浮液:配方是:土豆200克,白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10片,增产灵0。5克。将收集的冬虫夏草孢子,放置在这种液体培养基中制成孢子悬浮液。

(2)、选择场地:虫草蝙蝠蛾幼虫一般是在疏松的土壤下过冬,对土壤的要求是含沙量大,泥土较少,通气良好,选择虫草地可参考此标准,若室内栽培,则设多层木架,每层用竹板或木片作铺上7厘米厚的沙土,沙土湿度保持在40%左右,土上用树叶或杂物遮盖。一般用作北朝南的房间作虫草栽培室最适宜。

3、施液栽培:栽培虫草必须待寄主虫发育到2令幼虫阶段方可进行。栽培方法是将孢子悬浮液稀释到5-10%的浓度,然后均匀的施到每个虫体上。应在阴天或太阳落山时进行,也可在晚8点钟左右施。至采收季节(6-7月)翻开树叶等遮盖物,即可看到子座顶端露出土面。

4、瓶栽:瓶栽是一种易于管理和长途转移的好方法。常用广口瓶或瓦盆,培养料是“菜园土加15%的泥土,或黄泥松土加10%的泥沙,ph值6-7”。把土搅拌装瓶,注意不要过满,以免幼虫进不去。装满后放到荫蔽地方,用树叶盖瓶口。将2令幼虫集中在一起,施孢子悬液。为提高成功率可分两次,每隔8小时,24小时,就可将幼虫按溶器大小所需比例放入。以后7天内每天检查,防止意外。到夏季便可采集实体,用水洗净晒干,装好密封储存待售。

(二)虫草花

虫草花是一种名贵药材,通常寄生在虫草科昆虫的幼虫体上,人工培育与冬虫夏草类似。虫草花的菌种分离一般多采用子襄孢子繁殖,即待子实体成熟后,将蜡纸接取孢子,然后接入固体培养基内,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两天,这样反复几次便可获得纯菌种。适于虫草花菌种分离和菌丝培养基配方是:葡萄糖100克,蛋白胨10克,硝酸钾2克,磷酸二钠2克,氯化钙0。1克,硫酸猛2克,琼脂30克,水1000毫升。此外,虫草花分离可直接采用菌丝:选取成熟的子实体,表面用酒精消毒后,用接种勾挑取小块菌丝移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即可获得纯菌种。

培养虫草花实体的方法是:预先准备一定数量的大号试管,然后把阔叶树的木屑放入试管口,再加入蛋白胨和葡萄糖,以供给菌丝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装完试管,在试管口塞上并封上蜡纸或塑料薄膜,经高压1。25公斤/平方厘米/30分钟灭菌处理,冷后接种,然后把试管直立埋在树下土壤中,距地表8厘米;15天后,菌四吸收木屑中的养分而快速生长,一周后,木屑胀起,再继续培养,整个木屑便可布满白色的虫草花菌丝体,直至形成子实体。

四、虫草的深层发酵:虫草深层发酵又称层培养,是近代大规模生产虫草的基本方法。从现在的微生物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来看,利用虫草深层发酵培养大量菌丝体以提取其中的有用物质,将是一个比人工培养虫草重要的多的具有很大经济效益的生物工程。采用深层培养虫草菌四体一般都在5吨或10吨甚至更大容量的发酵罐内培养,因而产量高,能缓解虫草资源的紧张状况。目前,已能够进行深层发酵的虫草种类有:冬虫夏草,蛹草,虫草花,霍克斯草等。

深层发酵的基本设施和物品:除必须的液体培养基和虫草菌种外,深层培养虫草菌丝体还必须有:试管,三角烧瓶,往复式或旋式摇床。一级种子桶,二级种子桶,三级种子桶,离心式旋风分离器,丝网分离器,总过虑器,检测装置,抽提设备,以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无菌间,灭菌锅,冰箱和温箱等。

小型发酵装置是专门为个体户设计制造的,生产量虽为能与大型的相比,但它的投资少(每台售价1600-2000元),成本低(无需锅炉及搅拌机,每天动力部分耗电3-4度),而且利用率很高(可全年生产),每天可生产液体菌种15-30公斤,经济效益高,见效快。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