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电泳缓冲液 | 释义 | 进行分子电泳时所使用的缓冲溶液 |
---|---|---|---|
作用 | 稳定体系酸碱度 | 常见缓冲液 | TAE、TBE、TPE和MOPS等 |
50×TAE Buffer 配制方法:
1。称量氨基丁三醇 242g,Na2EDTA.2H2O 37.2g 于1L烧杯中;
2。向烧杯中加入约600ml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均匀;
3。加入57.1ml的冰乙酸,充分溶解;
4。用NaOH调pH至8.3,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后,室温保存。
使用时稀释50倍 即1×TAE Buffer
10×TBE Buffer配制方法:
1。称量氨基丁三醇 108g,Na2EDTA.2H2O 7.44g,硼酸55g 于1L烧杯中;
2。加入约7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3。用NaOH调pH至8.3,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后,室温保存。
使用时稀释10倍 即1×TBE Buffer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电泳缓冲液是指在进行分子电泳时所使用的缓冲溶液,用以稳定体系酸碱度。常见的核酸电泳缓冲液有:TAE、TBE、TPE和MOPS等。
什么叫电泳漆
电泳漆又叫电泳涂料。 早期以阳极电泳涂料为主,目前逐渐被阴极电泳涂料取代。 电泳涂料又可分为单组份和双组份两种,目前以双组份为主。 从颜色可分:黑色、灰色、白色和彩色。 从原料...
怎么去除电泳漆
您说的是烘烤过的呗?一般比较常用是发烟也就是浓,这个便宜一些,哪都有卖,就是操作起来得小心;另外还有专用脱漆剂也可以,不过价格比较贵;再如果又抛丸设备就可以用机器走一遍就OK了。就想到这些,希望能帮到...
电泳槽怎么使用
电泳槽的使用方法1、 将凝胶密封条框放在平板上,然后将凹型玻璃板与平板玻璃重叠2、 将两块玻璃立起来使其底端接触桌面,用手将两块玻璃板夹住放入电泳槽内,然后插入斜楔板(直面对玻璃,斜面对槽)到适中程度...
什么是电泳?
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EP)。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电泳原理: 电泳是电...
电泳是什么?和电泳漆是一个意思吗
电泳是涂装金属工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电泳涂装是将具有导电性的被涂物浸在装满水稀释的浓度比较低的电泳涂料槽中作为阳极(或阴极),在槽中另设置与其对应的阴极(或阳极),在两极间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在被涂...
CO2缓冲液
光合作用实验里,CO2缓冲液有吸收CO2的能力,控制变量。
人体血浆里最重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缓冲体系是:
H2CO3= H+ + HCO3﹣
pH= pKa + lg〔HCO3﹣〕/〔H2CO3〕
在正常血浆中,〔HCO3﹣〕︰〔CO2〕= 20︰1
pH=6.10+lg20/1=7.40
人体各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主要通过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运输作用,被迅速运到肺部排出,故几乎不影响血浆的pH,当产生比CO2酸性更强的酸(如磷酸、硫酸、乙酸等)时,血液中HCO3﹣/ CO2缓冲对便发挥缓冲作用,其中HCO3-可与代谢产生或外合产生CO2和H2O。增加的CO2大部分从肺部排出或通过血浆中蛋白质缓冲对和与之作用,,使〔CO2〕降低;减少的HCO3﹣可通过肾脏进行调节而得到补充,从而使
〔HCO3﹣〕,〔CO2〕和〔HCO3﹣〕/〔CO2〕都恢复正常。当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碱进入血液时,血液中的H3O+便立即与它结合生成水。H3O+的消耗有H2CO3的解离来补充,结果也使血液的pH 保持稳定。
电泳槽是凝胶电泳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系统的迅猛发展主要也是体现在电泳槽上。根据电泳的原理,凝胶都是放在两个缓冲腔之间,电场通过凝胶连接两个缓冲腔。缓冲液和凝胶之间的接触可以是直接的液体接触,也可以间接通过凝胶条或滤纸条。管状凝胶电泳和垂直板状电泳大多采取直接液体接触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使用电场,但在装置设计上有一些困难,如液体泄漏,电安全和操作麻烦等问题。水平板状电泳槽大多通过间接方式,用滤纸桥搭接
以及最近使用缓冲液制作的凝胶条和滤纸条搭接,即半干技术,后种方式使装置简化,操作也大大方便。
为了配制一定pH的缓冲溶液,首先选定一个弱酸,它的pKaφ尽可能接近所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值,然后计算酸与碱的浓度比,根据此浓度比便可配制所需缓冲溶液。
以上主要以弱酸及其盐组成的缓冲溶液为例说明它的作用原理、pH计算和配制方法。对于弱碱及其盐组成的缓冲溶液可采用相同的方法。
缓冲溶液在物质分离和成分分析等方面应用广泛,如鉴定Mg2+ 离子时,可用下面的反应:
白色磷酸铵镁沉淀溶于酸,故反应需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但碱性太强,可能生成白色Mg(OH)2沉淀,所以反应的pH值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利用NH3·H2O和NH4Cl组成的缓冲溶液,保持溶液的pH值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
常用缓冲液配制
枸橼酸-磷酸氢二钠
甲液:取枸橼酸21g或无水枸橼酸19.2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置冰箱内保存。
乙液:取磷酸氢二钠71.63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
取上述甲液61.45ml与乙液38.55ml,混合,摇匀,即得。
氨-氯化铵缓冲液
取氯化铵1.07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再加稀氨溶液(1→30)调节pH值至8.0,即得。
氨-氯化铵缓冲液
取氯化铵5.4g,加水20ml溶解后,加浓氨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取无水醋酸钠20g,加水300ml溶解后,加溴酚蓝指示液1ml及冰醋酸60~80ml,至溶液从蓝色转变为纯绿色,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取醋酸钠18g,加冰醋酸9.8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取醋酸钠54.6g,加1mol/L醋酸溶液20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500ml,即得。
醋酸-醋酸铵缓冲液
取醋酸铵7.7g,加水50ml溶解后,加冰醋酸6ml与适量的水使成100ml,即得。
醋酸-醋酸铵缓冲液
取醋酸铵77g,加水约200ml使溶解,加冰醋酸57ml,再加水至1000ml,即得。
醋酸-醋酸铵缓冲液
取醋酸铵100g,加水300ml使溶解,加冰醋酸7ml,摇匀,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
取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0ml,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118ml,用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不对。 DNA和蛋白质都是用上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处理,而不需要用电泳缓冲液处理。上样缓冲液中主要是缓冲盐离子、甘油(利于样品沉降)和溴酚蓝或考马斯亮蓝(指示溶液前沿)。蛋白的上样缓冲液中还加入了SDS变性剂,使蛋白带上负点,利于电泳。 希望能帮到你!
好的,传说中就是如下三个:
1loading buffer含有EDTA,就是传说中的螯合剂,螯合镁离子,防止DNA被降解。
2loading buffer含有蔗糖(或者甘油或者聚蔗糖,反正就是比重大的东西),就是传说中的砖头,样品揣着这块砖头就在点样孔里一沉到底,一时半会爬不起来。
3loading buffer含有溴酚蓝,就是传说中的指示剂(迁移速率相当于300bps的DNA),让看不到DNA的你知道条带跑到哪里了。
Tris-HCl缓冲液的优点是:
1因为Tris碱的碱性较强,所以可以只用这一种缓冲体系配制pH范围由酸性到碱性的大范围pH值的缓冲液;
2对生物化学过程干扰很小,不与钙、镁离子及重金属离子发生沉淀。
其缺点是:
1缓冲液的pH值受溶液浓度影响较大,缓冲液稀释十倍,pH值的变化大于01;
2温度效应大,温度变化对缓冲液pH值的影响很大,即:
△pKa/℃=-0031 ,例如:4℃时缓冲液的pH=84,则37℃时的pH=74,所以一定要在使用温度下进行配制,室温下配制的Tris-HCl缓冲液不能用于0℃~4℃。
3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所以配制的缓冲液要盖严密封。
一、Tris缓冲液不仅被广泛用作核酸和蛋白质的溶剂,还有许多重要用途。Tris被用于不同pH条件下的蛋白质晶体生长。Tris缓冲液的低离子强度特点可用于线虫(C elegans)核纤层蛋白(lamin)的中间纤维的形成。Tris也是蛋白质电泳缓冲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电泳缓冲液中与甘氨酸构成缓冲体系,稳定电泳过程中的PH。
二、Tris还是制备表面活性剂、硫化促进剂和一些药物的中间物。Tris也被用作滴定标准物。 作为蛋白缓冲液时,若后续工作需要质谱,则不适宜用Tris,最好换成其他质谱仪可耐受的缓冲液。
凝胶电泳是为了分离不同物理性质(如大小、形状、等电点等)的分子。加入缓冲溶液是为了调节合适的离子浓度和PH值,保持分离物质分子构象不变。缓冲液在电泳过程中的一个作用是维持合适的pH。电泳时正极与负极都会发生电解反应,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4OH--4e->2H2O+O2),负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4H++4e->2H2),长时间的电泳将使正极变酸,负极变碱。一个好的缓冲系统应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是溶液两极的pH保持基本不变。
电泳缓冲液的另一个作用是使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以利于DNA分子的迁移,例如,一般电泳缓冲液中应含有001-004mol/L的Na+离子,Na+离子的浓度太低时电泳速度变慢;太高时就会造成过大的电流使胶发热甚至熔化。
电泳缓冲液还有一个组分是EDTA,加入浓度为1-2mmol/L,目的是螯合Mg2+ 等离子,防止电泳时激活 DNA酶,此外还可防止Mg2+离子与核酸生成沉淀。
缓冲液在电泳过程中的一个作用是维持合适的pH电泳时正极与负极都会发生电解反应,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4OH--4e->2H2O+O2),负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4H++4e->2H2),长时间的电泳将使正极变酸,负极变碱一个好的缓冲系
在跑胶之前没区别,我们大概是配1X buffer 500mL,上面灌满,然后都倒下面就是了。
跑之后,上槽中有些点样时没点进去的东西,下槽液中会含有一些跑出去的东西(跑得时间越长东西越多),所以就不太一样了。所以要是回收的话,上下槽要分别回收,不能混合。理论上说,都是可以重复用的。上槽的也可以倒到下槽去用,但是下槽的不可以当上槽的用。
其实我个人每次做都是用fresh的,用完就倒了。抗体挺贵的,万一跑不出来损失比buffer大多了。图个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