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油页岩资源及开发工艺技术 | 作者 | 王红岩 |
---|---|---|---|
ISBN | 9787502181611 | 类别 | 图书 > 科技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页数 | 211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 |
第一部分 国内外油页岩勘探开发技术现状
油页岩勘探开发面临的技术难题
油页岩--石油最现实的接替能源
第二部分 中国油页岩资源特征及地质评价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伸展型盆地油页岩成矿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
浅湖湖湾环境油页岩成矿富集模式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木匠沟地区油页岩分布规律及资源量计算
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上三叠统油页岩含油率影响因素分析
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松辽盆地油页岩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
抚顺盆地油页岩成矿富集规律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油页岩开发目标优选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 油页岩原位开采关键技术及数值模拟研究
电加热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模拟实验研究及应用分析
油页岩地下干馏热压模拟实验研究
油页岩原位开采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适合油页岩原位开采埋深范围的确定
油页岩原位开采电加热工艺研究
油页岩微波干馏技术及产出页岩油评价分析
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微波技术方案研究
页岩油原位开采的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概述
第四部分 油页岩地面干馏技术
中国油页岩地面干馏工艺技术发展现状
小颗粒油页岩固体热载体新型干馏工艺评价装置及开发利用前景
油页岩中水分对干馏的影响分析
流化干燥介质的干燥性能
油页岩高温CT实验研究
油页岩热特性研究
水介质条件下油页岩热解机理研究
柳树河油页岩热解影响因素分析
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热解特性研究
燕山地区下马岭组油页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第五部分 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
利用油页岩灰渣提取的氧化铝制备铝酸盐发光材料
油页岩灰渣提取白炭黑的方法研究
柳树河油页岩及其干馏产物特性分析研究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油页岩资源及开发工艺技术
作者:王红岩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0-12
页数:211
定价:50.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02181611
毛毯工艺技术有哪些?
工艺(Craft)是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制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制定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
云母管中云母的工艺技术及有哪些特性
云母的工艺技术工艺流程云母矿石的选矿是生料云母的富集过程。生料云母是指原矿中轮廓面积大于或等于4cm2的任意厚度的云母晶体。原矿中生料云母含量的多少称为生料云母含矿率,通常用单位矿石体积内含生料云母的...
双层铝基板工艺技术是什么?
感光工艺所用油墨是感光油墨,价格贵,感光工艺生产效率低,所以PCB售价高,虽看起来高档,但对LED灯性能影响微乎其微。丝印用的是光固油墨,如果是白色的时间久了会发黄。因为感光工艺的PCB看起来高档,容...
家具工艺技术规范有哪些?
一,通用技术标准、基础标准与安全标准1、GB/T 3324-2008 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2、GB/T 3325-2008 &...
谁了解水泥制造工艺技术?
工艺流程 1、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
油页岩资源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分布,但分布并不均匀,主要分布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扎伊尔、巴西、爱沙尼亚、澳大利亚等国家。根据目前全球油页岩资源现状,若将它折算成页岩油,可以达到4000多亿吨,相当于目前世界石油储量的3倍。这一数字将随着油页岩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加大而加大。
目前,油页岩资源的主要开采方式为传统的露天开采和地下巷道开采,地下原位开采技术正处在实验和研发阶段,还没有应用于工业生产,是未来开采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2002年,世界能源理事会在爱沙尼亚主持召开了全球油页岩开发、利用前景国际研讨会,会议指出,全球油页岩资源量巨大,但利用率却很低。该理事会预测,随着世界石油资源需求的增加和石油资源的减少,油页岩的开发和利用将在中期(2020年)、长期(2020年以后)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油页岩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以其巨大的储量、丰富的综合利用层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是一个油页岩资源丰富的国家,储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扎伊尔和巴西,居世界第5位。中国油页岩主要分布于15个省份(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南地区,查明资源储量329.89×10t,远景储量达万亿吨。其中,油页岩查明资源量吉林省174.27×10t、广东省55.15×10t、辽宁省45.05×10t,分别占全国油页岩查明资源量的52.83%、16.72%和13.65%。
油页岩在我国广泛分布,各个时代地层均有所发现。我国第三系是油页岩最主要的分布层位,平面上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东部自北而南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鲁西地区、鲁东地区、苏浙皖地区和两广地区,中部从晋东南地区、洛阳地区、南阳地区、江汉地区、赣湘粤地区到雷琼地区。白垩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天山、祁连山、秦岭到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侏罗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三叠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和滇西断陷带,古生代油页岩分布于山西地区。
中国油页岩沉积环境为陆相湖泊、海相以及海陆交互相,但以陆相为主。油页岩中的有机质由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及动物碎片组成。在还原条件下经过成岩作用和煤化作用过程,转变为固体的可燃有机岩。其造岩矿物主要为粘土类硅铝酸盐矿物、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含量较多,氧化钙含量较少。油页岩分布在大小沉积盆地有90多处,主要盆地有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阴山-大青山区、茂名盆地、下辽河-抚顺盆地、尚志-依兰-罗北盆地等,约有34个主要含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