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黏土耐火砖跟高铝耐火砖有什么不同?
高铝耐火砖的化学PH值属于中性趋于碱性的耐火砖,而粘土耐火砖属于中性趋于酸性的耐火砖。高铝耐火砖除抗热震性能以外的所有理化性能均优于粘土耐火砖,在窑炉等热工设备的砌筑中,如粘土耐火砖能够胜任所在的工作...
黏土耐火砖跟高铝耐火砖有什么不同
粘土耐火砖没有高铝耐火砖使用温度高
黏土耐火砖有神尺寸规格?
粘土耐火砖根据外型可分为:表转型、普通型、异型及特异型四种:(1)标准型耐火砖:形状及尺寸有230×113×65、230×113×65~55、250×123×65、250×123×65~55(毫米)...
关于黏土的问题
定额中夯填灰土中就地取土,如果是就地取土说明土是开挖的现场土,所以要扣除黏土主材费,市场价调为0即扣除了土的主材费,但计价里土价是不能调为0,因为计价土价调整为0时相当于修改了定额,但定额总说明“除定...
耐火涂料用膨润土吗
膨润土主要用于各种精密铸造业中醇基涂料悬浮剂、抗夹砂粘结剂及多种陶瓷彩釉涂料中,用作基料的悬浮剂、触变剂、抗沉淀剂。用于乳胶漆等日用化工中,用作悬乳体和膏体的触变剂、乳胶稳定剂、较强极性油溶剂中的增稠...
耐火粘土是指一种耐火度>1580℃的沉积型粘土。广义的耐火粘土应包括耐火高岭土和耐火球土。
主要由高岭石和高岭石--伊利石类矿物组成,并常含少量水铝石、石英、针铁矿、锐钛矿等。一般Al2O3含量>30%,而相应Fe2O3、CaO、MgO、K2O、Na2O的含量较低。当Al2O3含量超过45%者可称为高铝粘土或铝矾土。耐火粘土常呈灰至灰黑色,焙烧后亦带色,按质地的不同可分为软质、半软质和硬质耐火粘土三种,硬质粘土在英美文献中又称燧石粘土(Flintclay)。耐火粘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常与煤系地层密切伴生,如辽宁复州湾、吉林水曲柳、河南焦作、河北古冶、山东淄博、山西太原等地都是著名产地。
refractory brick
简称火砖。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耐火材料。
按制备工艺方法来划分可分为烧成砖、不烧砖、电熔砖(熔铸砖)、耐火隔热砖;按形状和尺寸可分为标准型砖、普通砖、特异型转等。可用作建筑窑炉和各种热工设备的高温建筑材料和结构材料,并在高温下能经受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和机械作用。
例如耐火粘土砖、高铝砖、硅砖、镁砖等
耐火混凝土是耐火浇注料吗
耐火混凝土是由耐火集料、粉料和胶结料加水或其他液体配制不经煅烧而直接使用的不定形耐火材料,也称耐火灌筑材料,一般这种材料大部分是由浇筑施工。所以也叫耐火浇注料。它可分为:①普通耐火混凝土。所用集料有高铝质、粘土质、硅质、碱性材料(镁砂、铬铁矿、白云石等)或特种材料(碳素、碳化硅、锆英石等),也可以采用几种耐火集料组合。②隔热耐火混凝土。主要用耐火轻集料配制。所用轻集料有膨胀珍珠岩、蛭石、陶粒、多孔粘土熟料、空心氧化铝球等,也可用几种耐火轻集料组合,或与耐火集料共同组合。耐火混凝土所用胶结料有高铝水泥、磷酸盐胶结料、水玻璃胶结料、粘土等。
耐火混凝土优点
耐火混凝土为不烧制品,生产工艺简单,节省能源,可按照需要造型,整体性比砖砌炉衬好,适宜于机械化施工,合理利用时往往能延长炉衬寿命。耐火混凝土主要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建筑材料、机械等工业窑炉中。一般使用温度为1300~1600°C。使用温度低于900°C的耐火混凝土称为耐热混凝土,主要用于热工设备的基础、烟囱、烟道等构筑物中。
与耐火砖的性能对比
1、耐火度与同材质的耐火砖差不多,但由于耐火混凝土(浇注料)未经烧结,初次加热时收缩较大,故荷重软化点比耐火砖略低。尽管如此,从总体上衡量,性能优于耐火砖。
2、耐火混凝土优于低温胶结剂料的作用,常温耐压强度较高。同时因为砌体的整体性好,炉子的气密性好,不易变形,外面的炉壳钢板可以取消,炉子抗机械震动和冲击的性能比砖的砌体好。例如用于均热炉的侧墙上部,该处机械磨损和碰撞都比较厉害,寿命比砖砌的以高了数倍。
3、热稳定性好,骨料大部分或全部是熟料,膨胀与胶结料的收缩相抵消,故砌体的热膨胀相对来说比砖小,温度应力也小,而且结构中有各种网状、针状、链状的结晶相。抗低温度应力能力强。例如用来浇注均热炉炉口及炉盖,寿命延长到一年半。
4、生产工艺简单,取消了复杂的制砖工序。可以制成各种预制块,并能机械化施工,大大加快了筑炉速度,比砌砖效率提高十多倍。还可以利用废砖等作骨料,变废为利。
绿色粘土能捏可爱的小鳄鱼。教程如下:
1、先用绿色的粘土揉成长的水滴型 ,按扁。
2、在身体的三分之一处用球形工具按压出眼睛的位置。拿绿色的粘土揉成两个大小一样的圆,拿白的的粘土揉成比绿色小一半的两个圆,按成圆片。
3、用黑色的超轻粘土揉成2个小眼睛和眉毛,做好刚才找好的位置。用绿色的揉成2个小圆,当成鼻子,用工具作出身体的装饰。
4、拿去绿色的超轻粘土作出鳄鱼的四肢,把粘土揉成水滴形状。
5、把鳄鱼的四肢找好相应位置组成安装。用白色和绿色粘土调成浅绿色备用。
6、用刚才调好的浅绿色的捏10个小的水滴形做成鳄鱼的装饰,按照图中顺序排列。
黏土是含砂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而具有较好可塑性。
一般的黏土都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一般在原地风化,颗粒较大而成分接近原来石块的,称为原生黏土或者是一次黏土。这种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而耐火,为配制瓷土之主要原料。
而黏土再继续风化而变幼,再经流水及风力迁移,而在下游形成一层厚厚的黏土,称为次生黏土或二次黏土。这种黏土因受污染,含金属氧化物较多,色深而耐火度较低。因黏性及可塑性佳,为配制陶土之主要原料。
高岭土是以高岭石亚族矿物为主要成分的软质黏土。主要由高岭石矿物组成。自然界中,组成高岭土的矿物有黏土矿物和非黏土矿物两类。颜色为白色,最高白度大于95%,硬度为1~4。
按性质和用途可分为陶瓷黏土、耐火黏土、砖瓦黏土和水泥黏土。硬质黏土常呈块状或板片状,一般在水中不浸散,耐火度较高,为耐火制品的主要原料。耐火黏土中的硬质黏土用于制作高炉耐火材料,炼铁炉、热风炉、盛钢桶的衬砖、塞头砖。在陶瓷工业中,硬质黏土和半硬质黏土可以作为制造日用陶瓷、建筑瓷和工业瓷的原材料。
耐火砖是石头粉和粘泥,放到1300度的窑里烧烧制而成,上限----常压下1500度以上
耐火砖----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耐火材料。
按制备工艺方法来划分可分为烧成砖、不烧砖、电熔砖(熔铸砖)、耐火隔热砖;按形状和尺寸可分为标准型砖、普通砖、特异型转等。可用作建筑窑炉和各种热工设备的高温建筑材料和结构材料,并在高温下能经受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和机械作用。
例如耐火粘土砖、高铝砖、硅砖、镁砖等。
耐火土----通常指民间点炉子 套炉膛用得一种土,上限----常压下1500度左右粘土质耐火土 1、特性及用途:粘土质耐火砖属弱酸性耐火材料,其热稳定性好,适应于热风炉,各种锅炉内衬,及烟道、烟室等。
2、产品规格形式:标准形、普异形、异形及特异形砖类。粘土质耐火砖理化性能。
三门峡七里沟耐火粘土矿区位于三门峡市东北15公里处的大安乡七里沟村一带,交通便利。矿床为浅海化学沉积形成,矿层赋存在石炭系本溪组内,其下部奥陶系灰岩侵蚀面上往往有山西式铁矿。
1958年,全民大办钢铁时发现该处有山西式铁矿并进行开采。同时,发现铁矿层之上有铝(粘)土矿。
1958年7月,省地质局非金属普查队曾在此地作过普查。在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的范围内估算有铝(粘)土矿储量7210万吨。同年10月,省地质局巩县地质队为解决当时三门峡炼铝厂对铝土矿资源的需求,派一普查组进入该区踏勘。发现前述储量数字偏大,遂于11月开始进行普查,投入槽探、井探工程以揭露矿体,并采样进行分析。野外工作于12月底结束,在翌年3月由徐松然编写提交了《河南省三门峡铝土矿七里沟矿区地质普查报告》。共提交储量铝土矿1385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03万吨。远景储量1182万吨),高铝耐火粘土矿586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18万吨。远景储量368万吨),硬质耐火粘土矿158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95万吨。远景储量1287万吨)。由于工作程度偏低,其矿石储量数字可信度亦不高。
到1960年5月,河南省地质局豫○七队组成三门峡分队到七里沟矿区进行铁矿普查,同年7月,转入勘探,并于当年12月提交了《河南省三门峡市七里沟铁矿地质勘探报告》。编写人为金璠,分队技术负责人为赵圣琮。该队在勘探山西式铁矿的同时,还对该区的铝(粘)土矿进行详细工作并求得储量。他们在矿区进行了1∶2000的地形地质测量55平方公里。除进行大量槽、井探工程外,还投入钻探4972米,取化学分析样1175个。结果探获耐火粘土矿远景储量777万吨。其中,高铝粘土矿石333万吨。其余为硬质粘土矿。硬质耐火粘土矿石中,Ⅰ级品229万吨,Ⅱ级品182万吨,Ⅲ级品33万吨。
该矿区矿层均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自然排水良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而且矿体埋藏浅,大部分可露天开采。七里沟耐火粘土矿已被当地开发用来制做耐火砖。三门峡耐火材料厂于1971年6月开始采矿,设计规模为年采矿石3万吨。
有露天耐火粘土矿。蛟河市的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其中的耐火粘土矿资源是支撑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露天耐火粘土矿是一种用于生产耐火材料的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高岭土、膨润土等。这种矿石通常存在于地表或浅层地下,可以通过露天开采的方式获取。在蛟河市,露天耐火粘土矿的开采和加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当地的耐火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上刘庄耐火粘土矿区位于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乡北部,西起山底村,东到土门掌,自西而东分为4个区段,面积4平方公里。南西距焦作市区15公里,有公路相通。
该耐火粘土矿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中,为滨海泻湖相沉积矿床。本溪组含矿岩系厚233—9437米,层位稳定,产状平缓,呈单斜产出,倾向140°,倾角8°—15°。其中,夹上、中、下3层耐火粘土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中矿层为主要矿层,广泛分布全区,连续性较好,厚070—1439米,一般2—4米,严格受下伏中奥陶统碳酸盐岩侵蚀间断面起伏的控制,与含矿岩系厚度成正相关,矿石储量占总储量的85%。矿石类型以软质和半软质耐火粘土矿为主,占62%,其次为硬质和少量的高铝耐火粘土矿。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含量80%—90%,其次为叶蜡石、水云母及一水硬铝石,主要化学组分含量为:Al2O3 2139%—4483%;TiO2 075%—506%;Fe2O3 038%—338%;Ca()008%—182%;MgO 009%—068%;SiO2 2912%—5602%;K2O 003%—186%;Na2O 001%—023%,烧失量698%—1586%。耐火度1610—1770℃。
矿石中含Li2O较高,一般在005%以上,最高达1815%,主要以锂绿泥石的形式存在,如能回收利用,其潜在经济价值十分可观。
该区粘土矿早为人们所认识,并开发用于生产陶瓷和用作耐火材料,始于何时尚无资料可查。
30年代初,侯德封等曾做过煤田调查,首次提出煤层之下有粘土矿层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的矿产勘查迅速展开,中南煤田一二五队、郑州地质学校、长春地质学院及新乡专区综合地质队等先后在区内进行了大量的以煤、铁为主的普查找矿工作。
1959年12月—1960年4月,河南省冶金工业局地质勘探公司六队吴士锦、任宝航等在该区进行了“山西式”铁矿的普查勘探。填制有1∶5000地形地质图375平方公里,施工钻孔93个,进尺272507米,浅井223米,提交铁矿石储量111824万吨。同时,对共生的耐火粘土矿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耐火粘土矿远景储量1641万吨,正式发现了上刘庄耐火粘土矿床。1961年元月—1962年元月,因冶金六队工程质量太差,钻孔合格率仅为5%,且原始编录不全,故河南省冶金工业厅地质矿山公司三队丘振海、王化允等又再次进入矿区进行重新勘探。填制1∶2000地形地质图904平方公里,施工钻孔130个,进尺833243米,打浅井18眼,1752米。1962年3月,编写了勘探报告书,提交铁矿储量94447万吨及耐火粘土矿储量14434万吨,进一步肯定了该区耐火粘土矿的价值。
1965年7—11月,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六○一队肖有初、顾伯均等在上刘矿区Ⅲ区段首次进行了耐火粘土矿的勘探。填制1∶1000地形地质图36平方公里,按100×100米和200×100米网度施工钻孔44个,进尺341152米,打浅井1339米。1966年6月,提交了《河南焦作耐火粘土矿上刘庄矿区储量报告书》,探明耐火粘土矿石工业储量250万吨。其中,软质和半软质矿石180万吨,占73%。
1968年6月—1969年11月,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六○二队(1972年改名为河南省地质局地质二队)赵维新等在上刘庄矿区Ⅱ区段进行了补充勘探。按100×100米和200×100米网度施工钻孔35个,进尺285308米,打浅井1220米。1970年5月,提交了《河南省焦作市上刘庄粘土矿补充地质勘探报告书》,探明耐火粘土矿石储量18896万吨。其中,软质及半软质矿石12905万吨,占68%。
1978年9月—1982年1月,河南省地质局地质二队张秀庭、张克宪、袁增信等应省冶金矿山公司的要求,在上刘矿区Ⅲ区段进行了勘探。按50×50米和100×100米网度施工钻孔83个,进尺639354米。1982年11月,编写了勘探报告。但由于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了勘探程度,且已无法弥补,故直到1987年12月才提交详查报告,探明耐火粘土矿石储量33613万吨。其中,软质和半软质矿石19731万吨,占59%。同时获得铁矾土储量10708万吨,铁矿储量19509万吨,氧化锂远景储量532万吨。
上刘庄耐火粘土矿早为人们所认识,并断续进行过小规模的开采。1930年,侯德封等提出煤层之下有粘土矿的存在,为该矿床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50年代末,为适应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遂促成冶金六队和三队在该区从事铁矿勘探,并对共生的耐火粘土矿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并初步确定了上刘庄耐火粘土矿床的价值。以耐火粘土矿为主要目的的矿产勘查始于60年代中期,止于1987年。先后有六○一队和地质二队在该区进行了勘探,肯定了该矿床的工业价值。经历了近30年的勘查,上刘庄矿区累计探明耐火粘土矿石储量78559万吨,满足了矿山建设的需要,为焦作地区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与地质勘探是同步进行的。1958年,焦作市上刘庄粘土矿正式成立,先期开采浅部矿石。1966年,在Ⅲ区段建成斜井,转为地下开采。设计规模为年产矿石15万吨。1979年以后转采Ⅰ区段。1986年12月,Ⅱ区段斜井建成投产,设计规模为年产5万吨。同时,对浅部矿石组织了广泛的民采,除满足当地需求外,还远销省外。截至1991年底,该矿尚保有储量531万吨,预计还可开采20—30年。
1985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焦作市上刘庄粘土矿为了开拓新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委托地矿部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利用该矿的软质粘土进行高岭土提纯试验研究。1986年,完成了小试验。采用湿法磁选工艺流程,获得了产率为4601%、白度达808%的二级刮刀造纸涂料产品及产率为3584%的填料级产品。经造纸涂布试验,除白度偏低外,其余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指标,从而开创了北方沉积型高岭石粘土开发利用的新途径。1986年12月,完成了选矿中间试验。采用化学漂白的工艺流程,生产出了产率为3746%、白度达805%的涂料级高岭土产品。1988年5月,又采用焙烧—湿法分级工艺完成了第二次选矿中试,高岭土产品白度达855%。在此基础上焦作市上刘庄粘土矿筹建了小型选厂,并开始试生产。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生产不很理想,但毕竟开创了豫北地区本溪组沉积型粘土矿开发利用的新方向。焦作地区这一矿产资源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