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与操作

周敏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与操作基本信息

书名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与操作 作者 李斌怀
ISBN 978-7-5629-3376-2 页数 503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与操作目录

绪论

第一篇技术方案

第1章通用酸盐水泥国家标准及预分解窑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1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

1.2通用硅酸盐水泥性能特点及其使用

1.3预分解窑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与主机装

第2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与原燃材料配料方案

2.1熟料的组成

2.2熟料的率值

2.3原燃材料品质指标及有关工厂原料来源

2.4配料综述与配料方案

2.5配料计算过程

第3章原料磨工艺流程与钢球级配方案

3.1概述

3.23.5m×10m中卸烘干原料磨工艺流程(Y·ZH公司)

3.33.5m×10m中卸烘干原料磨球级配方案

3.43.5m×10m中卸烘干原料磨钢球级配计算过程

3.55.0m×11.5m闭路烘干生料磨钢球级配方案

3.65.8m×11.5m生料磨钢球级配方案

第4章水泥磨工艺流程与钢球级配方案

4.1水泥粉磨、输送及储存的工艺流程图

4.2水泥制备工艺流程简述

4.3水泥磨钢球级配方案

4.4水泥磨钢球级配方案计算过程

4.5与钢球级配相关的图表

4.6水泥磨综合技术改造方案

第5章研磨体的磨损与补充

5.1影响研磨体磨损的因素与补球周期

5.2补充研磨体的方法

5.3合理配球的判断方法

第6章辊式磨(立磨)方案选择

6.1几种生料烘干磨的比较

6.2辊式磨(立磨)原理及中控参数

第二篇技术参数(中控参数与质量检测及其指标)

第7章原燃料粉磨系统计算机控制

7.1原料粉磨系统计算机控制

7.2磨系统计算机控制

第8章生料均化库系统计算机控制

8.115m×30m多股流生料均化库计算机控制图

8.2均化库控制系统中控室控制(4)

第9章水泥磨系统计算机控制与中控参数

第10章预分解窑炉篦冷机系统计算机控制

10.1日产1000t MSP预分解窑炉篦冷机系统控制

10.2日产2000t窑炉篦冷机系统计算机控制

10.3日产2500t TSD预分解窑炉篦冷机系统计算机控制

10.4日产3200t熟料预分解窑炉系统计算机控制

10.5日产4000t预分解窑炉系统计算机控制

10.6日产5000t预分解窑系统计算机控制

10.7日产9000t、10000t熟料预分解窑炉系统计算机控制

第11章预分解窑水泥厂化验室生产质量检测与控制指标

11.1分析样品的采取与制备

11.2化学性能检测及常用仪器

11.4预分解窑水泥厂质量控制指标

第三篇技术设备与结构原理及操作维护

第12章石灰石破碎与贮运及其系统操作

12.1石灰堆场

12.2石灰石破碎

12.3石灰石破碎、输送、贮存及预均化

12.4石灰石破碎与贮运系统开停车操作

第13章生料的均化

13.1概述

13.2均化库类型

第14章带分解炉和旋风预器的窑

14.1带分解炉和旋风预热器窑的组成与类型

14.2旋风预热器的发展与换热效率

14.3旋风筒的规格、构造及换热原理

14.4分解炉

14.5几种窑炉系统中单位质量物料的传热面积

14.6各种分解炉综合对比与分析

第15章生料的预热与分解

15.1概述

15.2生料在旋风筒连接管预热及在分解炉分解

15.3熟料在预热器和分解炉内形成过程的优点

15.4预分解窑系统结皮、堵塞的原因

第16章窑尾气流与物料运动

16.1概述

16.2窑尾气流与物料运动

第17章一、二、三次风

17.1概述

17.2一次风及其作用

17.3二次风及其作用

17.4三次风及其作用与调节控制

第18章快速运转的旋窑

18.1概述

18.2快转旋窑内工艺带划分与物理化学反应

18.3快转旋窑内的热工性能

18.4预分解窑的发热能力产量指标

18.5预分解窑的操作特点

第19章窑内耐火材料

19.1窑内衬料的作用

19.2衬料的质量要求

19.3干法快转窑的特点及其对耐火砖的影响

19.4快转窑各带窑衬材料的选择

19.5窑衬与不定型浇注料施工

第20章多风道燃烧器

20.1概述

20.2三通道、四通道喷煤管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情况

20.3多风道燃烧器的技术特点

第21章熟料冷却与冷却机结构及其内部物料运动

21.1熟料冷却的目的和急冷熟料的优点

21.2篦式冷却机的结构性能

21.3篦冷机内物料运动

第22章熟料链斗输送机与熟料贮存

22.1概述

22.2链斗输送机规格型号、性能

22.3新型干法线熟料链斗输送机的使用

22.4熟料贮存方式与外运

第23章原煤预均化与破碎储存及输送

23.1概述

23.2预均化原理--平铺直取法

23.3燃料预均化效果

23.4预均化的五种基本堆料方法

23.5几家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原煤储存与输送

第24章煤粉制备及其对窑炉的供应

24.1概述

24.2磨机的结构、规格型号、性能

24.3预分解窑炉的煤粉制备系统流程选择

24.4煤磨开停车操作与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第25章窑炉两把火

25.1概述

25.2两把火对燃料的要求

25.3回转窑窑头一把火的煤粉燃烧

25.4分解炉中一把火的煤粉燃烧

25.5窑炉两把火的加煤比例

第26章中央控制室及控制系统

26.1中央控制室简况

26.2中央控制室的控制系统

26.3集散控制系统(DCS)

26.4水泥生产主要控制回路

26.5日产1000t窑外分解窑计算机控制实例

第27章环保设施

27.1袋收尘器与电收尘器简介

27.2Y·ZH水泥公司窑外分解窑生产线除尘系统

第28章XWX35选粉机

28.1XWX35选粉机结构原理及性能

28.2选粉机的试运转

28.3XWX35选粉机的操作、维护及检修

第29章粗粉分离器

29.1粗粉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及性能

29.2粗粉分离器的操作和维护要点

第30章粉磨系统技术标定

30.1技术标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0.2物料性能测定方法

30.3粉磨系统筛分析标定

第四篇操作控制实例与故障处理

第31章原料立磨操作控制实例

31.1实例工艺流程与主要设备表及参数

31.2生料立式磨系统试生产操作控制

第32章原料球磨操作控制实例

32.1实例工艺流程概述与主要设备表

32.2原料磨系统空载与负荷运转的检测操作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第33章水泥粉磨操作控制实例

33.1实例流程概述及主要设备表

33.2水泥粉磨系统开停车操作

33.3水泥磨常见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

第34章预分解窑正常窑况的操作与故障处理

34.1预分解窑系统操作规程

34.2预分解窑的点火操作方法及实例

34.3预分解窑炉的正常操作与控制

34.4预分解窑炉煅烧33种异常情况操作

34.522个典型故障处理的操作步骤简表

34.6预分解窑系统主要岗位职责

第35章附录

35.1附录一预分解窑调试主要操作事项

35.2附录二水泥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35.3附录三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与操作模拟试题A、B卷

参考文献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与操作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与操作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日产1000~12000t熟料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与操作。即窑外分解窑在实际生产中的原料配料、粉磨装备选择、磨机钢球级配方案,中控参数的控制与生产质量检测方法及其控制指标,工艺技术设备的结构原理与操作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其方案与参数及故障处理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采用新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编写,新增第四代篦冷机、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等。

编写此书的主要目的:一是使工厂员工较系统地掌握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的基础知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术水平;二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本书可作为水泥新型干法预分解窑生产线的职工培训教材,亦可作为本科、专科、高职、中专等学校材料专业水泥方向的课程教材以及水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用书。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与操作常见问题

薄页纸生产技术

许多年来簿页纸都是造纸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现今,簿页纸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是通过能满足产品质量的新技术而成为现实。多层流浆箱的发展,为簿页纸生产中同时使用不同的原生纤维和二次纤维提供了机会,使最终...

挤塑板生产技术

原材料使用PS再生颗粒,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节约了能源,并有效地解决了困扰每个国家的“白色污染”问题、美化了环境(欧美设备必须使用原生PS料)。生产XPS节能保温板的价格仅是欧美设备生产的同类产品的三分...

水泥生产线的介绍

生产水泥的一系列设备组成的生产线。主要由破碎及预均化、生料制备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粉磨包装等过程构成。

水泥生产流程

水泥生产线是生产水泥的一系列设备组成的水泥设备生产线。主要由破碎及预均化、生料制备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粉磨包装等过程构成。生产流程:

大窑水泥与小窑水泥的区别????

大窑水泥与小窑水泥的区别是生产规模的大小,小窑水泥因为生产条件所限制所以产品质量不稳定,不宜用于结构工程中;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综合技术及操作实例内容简介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综合技术及操作实例》主要介绍日产1000-10000t 熟料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即窑外分解窑在实际生产中的原料配料、粉磨装备选择、磨机钢球级配方案,中控参数控制与生产质量检测方法及其控制指标,工艺技术设备的结构原理与操作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其方案与参数及故障处理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编写此书的主要目的:一是使工厂员工较系统地掌握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的基础知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术水平;二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综合技术及操作实例基本信息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62924724

条形码: 9787562924722

产品尺寸及重量: 26 x 18.5 x 1.8 cm ; 821 g

ASIN: B0011EYJTM

水泥预分解窑煅烧技术及装备内容简介

本书对水泥预分解窑煅烧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主要包括预分解窑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工艺设计方案与设备选型;主要设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操作方法、日常维护及管理、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等。本书尤其针对水泥预分解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技术优势,详细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的处置工艺、应用实例及展望;针对如何减排NOx,详细介绍了预分解窑减排NOx的技术和进展、国外的技术及实例等。 本书可供水泥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相关岗位员工阅读使用,从事水泥科研开发、工程设计的科技人员也可参考,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可用作教学参考读物。

《水泥预分解窑煅烧技术及装备》一书内容翔实丰富,深入浅出,重点突出了实用性,又保持了必要的系统性、完整性。 待修改

水泥磨中控操作的技巧

一、看火操作的具体要求 :

1 作为一名回转窑操作员,首先要学会看火。要看火焰形状、黑火头长短、火焰亮度及是否顺畅有力,要看熟料结粒、带料高度和翻滚情况以及后面来料的多少,要看烧成带窑皮的平整度和窑皮的厚度等。

2操作预分解窑要坚持前后兼顾,要把预分解系统情况与窑头烧成带情况结合起来考虑,要提高快转率。在操作上,要严防大起大落、顶火逼烧,要严禁跑生料或停窑烧。

3监视窑和预分解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废气中O2和CO含量变化和全系统热工制度的变化。要确保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黄心料。尽量使熟料结粒细小均齐。

4严格控制熟料fCaO含量低于15%,立升重波动范围在±50g/L以内。

5 在确保熟料产质量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废气温度,缩小波动范围,降低燃料消耗。

6确保烧成带窑皮完整坚固,厚薄均匀,坚固。操作中要努力保护好窑衬,延长安全运转周期。

二、预热器系统的调节

1撒料板角度的调节

撒料板一般都置于旋风筒下料管的底部。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排灰阀的物料都是成团的,一股一股的。这种团状或股状物料,气流不能带起而直接落入旋风筒中造成短路。撒料板的作用就是将团状或股状物料撒开,使物料均匀分散地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口管道的气流中。在预热器系统中,气流与均匀分散物料间的传热主要是在管道内进行的。尽管预热器系统的结构形式有较大差别,但下面一组数据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旋风筒进出口气体温度之差多数在20℃左右,出旋风筒的物料温度比出口气体温度低10℃左右。这说明在旋风筒中物料与气体的热交换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撒料板将物料撒开程度的好坏,决定了生料受热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换热效率。撒料板角度的太小,物料分散效果不好。反之,极易被烧坏,而且大股物料下塌时,由于管路截面积较小,容易产生堵塞。所以生产调试期间应反复调整其角度。与此同时,注意观察各级旋风筒进出口温差,直至调到最佳位置。

2排灰阀平衡杆角度及其配重

预热器系统中每级旋风筒的下料管都设有排灰阀。一般情况下,排灰阀摆动的频率越高,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气管道中的物料越均匀,气流短路的可能性就越小。排灰阀摆动的灵活程度主要取决于排灰阀平衡杆的角度及其配重。根据经验,排灰阀平衡杆的位置应在水平线以下,并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小于30。有人作过计算,最好能调到150左右。因为这时平衡杆和配重的重心线位移变化很小,而且随阀板开度增大上述重心和阀板传动轴间距同时增大。力矩增大,阀板复位所需时间缩短,排灰阀摆动的灵活程度可以提高。至于配重,应在冷态时初调,调到用手指轻轻一抬平衡杆就起来,一松手平衡杆就复位。热态时,只需对个别排灰阀作微量调整即可。

3压缩空气防堵吹扫装置吹扫时间的调整

预热器系统中,每级旋风筒根据其位置、内部温度和物料性能的不同,在锥体一般都设有1~3圈压缩空气防堵吹扫装置。空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6—08MPa。系统正常运行时,由计算机定时进行自动吹扫。吹扫时间可以根据需要人为设定。一般为每隔20min左右,整个系统自动轮流吹扫一遍。每级旋风筒吹扫3—5s。当预热器系统压力波动较大或频繁出现塌料等异常情况时,随时可以缩短吹扫时间间隔,甚至可以定在某一级旋风筒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吹扫。当然无异常情况,不应采取这种吹扫方法。因为吹人大量冷空气将会破坏系统正常的热工制度,降低热效率,增加系统热耗。

三、新窑第一次点火及挂窑皮期间的操作方法

新窑耐火衬料烘干结束后,一般可以继续升温进行投料运行。但如果耐火衬料烘干过程中温度控制忽高忽低波动较大,升温速率太高,则最好将其熄火,待冷却后进行系统内部检查。如果发现耐火衬料大面积剥落,则必须进行修补,甚至更换。

预分解窑的关键技术装备有哪些?

生产工艺 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粉磨)和包装等过程。

1生料制备 包括从原料破碎开始至成分调配到合乎要求的生料过程。生料制备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方法。在干法制备过程中,石灰石等大块硬质原料,按传统工艺是先经过一次破碎至大小在100mm左右的块料,或再经第二次破碎至小于25mm的块料(近年来已发展一次即破碎至小于25mm的块料工艺)。粘土等含水原料则应经烘干再与石灰石、铁矿石等按比例送入磨机内,研磨成细的生料粉,输入搅拌库,在库中用压缩空气搅拌,并调整成分至合格的生料粉。湿法制备生料过程与干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粘土是先用水淘洗成泥浆,与石灰石和铁矿石共同研磨至含水分约为35%的生料浆。干法制备生料的主要优点是在煅烧水泥熟料时的热耗比湿法低,每千克熟料的热耗只需要36~46MJ,而湿法需要 52~63MJ。但湿法制备的生料成分较易均匀。一些先进干法生产水泥厂,近年来采用原料预均化和生料成分自动控制等措施,以保证生料粉成分的均匀。

生料的研磨在不同类型的磨机中进行,主要有球磨、管磨、立式磨和烘干与研磨同时进行的中间卸料磨等。为节约研磨过程的电能、提高磨机效率,生产中常采用闭路(圈流)式粉磨,即将出磨机物料先经过一个颗粒分级设备——选粉机,选出细颗粒部分作为产品,粗颗粒部分返回磨机内继续研磨。闭路系统粉磨比开路粉磨(不经过选粉机分级)的产量约可提高15%~25%,并减少了过粉碎现象。缺点是设备投资大、操作和管理较复杂。近年来,又采用一种新型的带选粉机的立式辊轮磨,将破碎、研磨、干燥和分级在同一个装置内完成。目前,最大的立式磨每小时产量可达400t。

2熟料煅烧 已制备好的生料在不同型式的窑内煅烧成水泥熟料。一般生料粉或生料浆在回转窑内煅烧,中国大多数小型水泥厂均采用立窑煅烧,用立窑煅烧时生料粉中混入需要的煤粉,并加适量水混合制成直径为10~30mm的生料球。立窑煅烧的水泥熟料质量略差,但煅烧温度低,耗煤量较小。为了节约能耗、提高回转窑的生产能力,自70年代开始发展了窑尾带预热器和分解炉的窑外分解技术。

水泥生料在窑内受热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如游离水的蒸发、粘土脱去结晶水、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后者与粘土中的氧化硅和氧化铝及铁矿石间发生固相反应生成化合物,它们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四种,即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C3S)、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C2S),铝酸三钙(3CaO·AI2O3,简写C2A)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C4AF)。还有少量未化合的氧化钙和方镁石 (MgO)。有时还有硫酸盐、钛酸盐等,但数量更少。由于熟料中还含有其他氧化物,上述各化合物并不是以纯的状态存在,往往固溶有其他各种氧化物。故又将它们按照矿物相(即晶相)来命名,如硅酸三钙称阿利特,它在熟料中占50%以上;硅酸二钙称贝利特,约含有25%;铝酸三钙为铝酸盐;铁铝四钙称才利特。从反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泥熟料结构可见到六方晶体是阿利特,圆粒晶体是贝利特。晶体间的物质系由于物料在1450℃左右温度下有约30%熔融经冷却后形成,称中间相,其中亮的部分是才利特,又称白色中间相(即无定形的非晶相),暗色的是铝酸盐,又称黑色中间相。水泥熟料化学成分(%)有一定范围要求,氧化钙62~67,氧化硅20~24,氧化铝4~7,氧化铁3~5。

3水泥制成和包装 从窑内出来的水泥熟料经冷却后加入适量石膏(控制水泥中SO3≤35%),在磨机内研细,制成硅酸盐水泥。水泥研磨的细度对水泥质量影响较大,提高细度,可提高水泥的强度,但相应的电耗也增大。细度一般控制在008mm方孔筛上的筛余量不大于10%,或者比表面积在3000cm2/g左右。水泥研磨过程中的粉尘较大,因此在设备进出口、输送过程及包装处均应安装收尘设备,如沉降室、旋风收尘器、袋收尘器等。一些先进的工厂中均装有电除尘器。在中国还利用含K2O高的粘土或钾长石代替粘土原料,在煅烧过程中使氧化物挥发至尘埃中,收集含K2O较高的粉尘,可以作钾肥使用。水泥粉常用纸袋包装,但近年来已大量改用散装船、散装车输送,提高了装运效率,降低了成本。

用途 广泛用于民用和工业用的建筑工程,例如油田和气田的固井、水利工程中的大体积坝体、军事抢修工程,还可用于作耐酸、耐火材料,坑道中喷射封顶以代替坑木。水泥还可以代替木材和钢材用于多种场合,如电线杆、铁路枕轨、输油和输汽管道、贮原油和贮气罐等。

预分解窑的关键技术装备有旋风筒、换热管道、分解炉、回转窑、冷却机等。这5组关键技术装置五位一体,彼此关联,互相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热式体系,承担着水泥熟料预热、分解、煅烧、冷却任务。预分解窑诞生以来的发展、完善、提高主要是围绕筒-管-炉-窑-机五个热式单元技术发展和创新进行的。

信息来源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