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滑石片岩 | 外文名称 | Talc schist |
---|---|---|---|
主要矿物 | 滑石与云母 | 分 类 | 变质基性岩 |
滑石片岩 A.英文名称 Talc schist
B.岩石分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变质基性岩
C.矿物组成主要矿物为滑石与云母,但石英、绿泥石、阳起石亦多见;次要矿物包括皂石、黄铁矿、磁铁矿及钛铁矿等。
D.岩性描述与化学成分以滑石为构成片理之主要矿物,颜色白至浅绿,硬度甚低,片状组织致密,有滑腻感,片理明显,常呈波浪状的弯曲构造。滑石之化学式为Mg3Si4O10(OH)2,主要含镁,因此其母岩多为富镁之基性岩或超基性岩。
E.特征、有趣现象或鉴定要诀等滑石之硬度只有1,为摩式硬度表中最软的矿物,因此滑石片岩质地也非常软,用指甲便可刮伤之,呈白到淡绿色,常可看到滑石集中的部分呈纤维状,片理明显。
F.成因主要认为由富含镁的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液变质而成。另外,蛇纹石化橄榄岩在后期酸性侵入体之热水溶液及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或白云岩经热液交代作用,也可形成滑石片岩。
G.应用滑石具有耐火与耐酸特性,又因质地柔软,是相当好的材料,在造纸和橡胶工业中当作填料,冶金工业中当作耐火材料,另外像是肥皂、爽身粉、颜料、去污粉、化妆品、纸张甚至杀虫剂,原料中都有加入磨成粉状的滑石。滑石亦是电的不良导体,可作为电器的绝缘板。质软滑腻且光泽柔和的块滑石用于雕琢工艺品的材料,在卑南遗址中便可发现有小部分的管形玉器是滑石制成的(大部分是软玉材质)。用滑石制成的滑石瓷具有良好的介电性和机械强度﹐是一种高频和超高频的电瓷绝缘材料。滑石片岩中有时含有阳起石矿,为中药材,用于治疗肾阳虚的阳痿,宫冷,腰膝冷痹等。另外滑石片岩中有时可发现祖母绿,但品质与大小均不佳。
H.产地与产状滑石片岩常与绿泥片岩及蛇纹岩共生,在台湾滑石片岩的分布极广泛,但多零星散布,北从宜兰苏澳起南至花莲瑞穗止。较有名的滑石片岩产地是花莲的滑石矿床:(1)寿丰乡丰田:其滑石及石绵为全台之冠;(2)秀林乡西林:矿床位于丰田矿床南方知亚干溪左岸清昌山南麓,其滑石矿呈扁豆状滑石脉,品质颇佳;(3)中横晴冈(慈恩):矿床位于花莲县立雾溪主流右岸佐久间山北麓;另外还有清昌溪下游、清水溪上游和宜兰县南澳源头山。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的岩石学特征。
板岩——以泥质和粉砂质成分为主的板状劈理发育的变质岩。原岩成分为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经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板岩以矿物颗粒或以隐晶质为主,重结晶作用不发育,具明显的变余结构和构造。根据岩...
片岩真石漆的每平米消耗量
真石漆,施工工艺可以百度下,具体的使用,可以参考定额“刷仿石型外墙涂料”。可以测算下用量等。
滑石花岗岩的种类有哪些?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1、按所含矿物种类,可分为黑色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角闪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等; 2、按结构构...
滑石产地在哪
中国滑石产地分布于15个省、市、自治区。南方和北方大体平衡。但东西部分布则明显不平衡,真正西部的新疆、西藏广大地区目前尚无滑石产地。从储量分布分析,西部保有储量仅占全国保有储量的34%。各省、市、自...
毛石片石有什么不同?
毛石:天然或从石矿里刚开采出来未经加工的,我们这里也称乱石,一般块较大(300mm以上),常用于填方、砌筑基础、挡土墙等。根据其平整度,可细分为乱毛石、平毛石。块石:叫法有点乱,块头较大。一般指稍做...
片理明显之绿色至暗绿色岩石,呈鳞片状或鳞片粒状,有时含有白色条带。绿泥石片岩可再依其次要矿物分成蓝闪石绿泥石片岩、滑石绿泥石片岩及角闪石绿泥石片岩等。台湾之绿泥石片岩,依其组成矿物之粒度,可分为细粒与中粒两种。细粒绿泥石片岩又可细分成两类:(1)等粒形:细粒等粒之绿色岩石,片理甚发达,主要矿物为绿泥石、绿帘石、角闪石、石英、黝帘石及方解石;(2)带状型:由方解石、石英及斜长石组成之白色条纹,其绿色部分则由绿泥石及绿帘石组成。而中粒绿泥石片岩亦可细分成两类:(1)等粒形:呈绿色,具中粒及等粒结构,大部份由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斜长石及石英组成;(2)斑状形:斑晶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电气石、石英及黄铁矿等,充填矿物多为绿泥石、石英、绿帘石、绢云母及铁矿。
绿泥石片岩多呈层状,与上下岩层有明显之界面,但有时亦呈渐变关系,通常夹于石墨片岩及结晶石灰岩中,亦有与角闪岩及石英片岩相伴者。台湾之绿泥石片岩分布很广,岩层厚度从数公尺到超过一百公尺都有,如东澳沿苏花公路至南澳北溪中游及铜山一带之「东澳片岩」,其石墨片岩当中常夹有绿泥石片岩;又如位于丰田矿床南方知亚干溪左岸清昌山南麓之「西林矿床」,其石棉矿便是产生于绿泥石片岩与石墨片岩间;而和平南溪上碧海水力发电厂之西侧头水隧道及坝址一带之石英云母片岩,夹有薄至中层之易尖灭的绿泥石片岩;中部横贯公路之慈母桥西侧代表海底山残余之混杂岩块中亦有绿泥石片岩;另外如西帽山、大浊水溪、立雾溪、木瓜溪、万里桥溪中游、马太鞍溪中上游、太平溪中游、拉克拉克溪、清水溪、北丝阄溪、大南溪及知本溪等亦都可见。
--------------------------------------------------------------------------------
撰稿者:陈耀麟
投稿日期:2006/01/24
资料来源:台湾大百科
资料出处:1. H. Blatt and R.J. tracy(1982), Petrology, 2nd EDItion, W.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529pp.
2. 王执明(1991),太鲁阁峡谷之变质岩,内政部营建署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共244页。 3.馀炳盛、方建能、宋圣荣、何镇平 (1999) 花东矿物岩石图鉴,国立台湾博物馆,212页。 4.陈肇夏(1998) 台湾的变质岩,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357页。
由凝灰岩,基性火成岩等经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其变质作用之程度相当于绿色片岩相(green-schist facies)。
阳起石
(《本经》)
异名白石(《本经》),羊起石、石生(《别录》)。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阳起石或阳起石石棉的矿石。
矿物形态①阳起石
单斜晶系。晶体呈长柱状、针状、毛发状。但通常成细放射状、棒状或纤维状的集合体。颜色由带浅绿色的灰色到暗绿色。具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单向完全解理。断口呈多片状。硬度55~6。比重31~33。性脆。常见于各种变质岩中。
②阳起石石棉
为纤维状的阳起石,其特点是具有极好的平行纤维状构造,纤维长短不一。白色、浅绿色及浅棕色。绢丝光泽。具有伸缩性和韧性、耐火性和抗酸性。
采集采得后,去净泥土、杂石。
药材为长条形或扁长条形,大小不一。全体乳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或形成青白色与青灰色相间的纵花纹,有时带黄棕色,具光泽。体重而质地松软,易剥离,断面呈纤维状,易纵向裂开,捻碎后呈丝状,其丝棉软而光滑。富弹性,粘在皮肤上则发痒,且不易去掉。气味均无。以针束状、灰白色有光泽、易捻碎者为佳。置火焰中烧之变红色而不熔,离火后,烧过的部分略变黄,吹管灼烧时难熔,不导热。不溶于酸。
主产于湖北、河南等地。
除上述正品外,在四川、湖北、山东、河南以及北京等部分地区,尚有用阴起石作阳起石者。阴起石的矿物形态为滑石片岩,是一种短纤维的石棉类矿石,呈致密的细鳞片状到粗鳞片状。一般为绿色或由灰色到白色。硬度特别小,触之有滑感。是层带的产物,常与刚起石相伴生。这种矿石差不多全由滑石组成。此外也往往含有碳酸盐(菱铁矿)、绿泥石、云母及少量其他矿物。药材商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银白色而微绿。具光泽,表面光滑而不平坦,断面显层状纹。质软而疏松,易碎,用手可捻成薄鳞片状或短纤维状。粉末附于手上有光滑感,且不易掉落。以火烧之不变红,而易传热。气微,味淡。入药煅红研细用。
炮制阳起石:洗净,砸碎。煅阳起石:取洁净的阳起石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倒入黄酒内淬,取出,晾干,碾细。(每阳起石100斤,用黄酒20斤)
①《日华子本草》;"阳起石合药时烧后水煅用,凝白者为上。"
②《纲目》:"凡用阳起石,火中煅赤,酒淬七次,研细水飞过,日干。亦有用烧酒浸过,同樟脑入罐升炼取粉用者。"
性味咸,温。
①《本经》:"味咸,微温。"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医林纂要》:"咸辛,温。"
归经入肾经。
①《纲目》:"右肾命门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功用主治温补命门。治下焦虚寒,腰膝冷痹,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症瘕崩漏。
①《本经》:"主崩中漏下,破子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阴痿不起,补不足。"
②《别录》:"疗男子茎头寒,阴下湿痒,去臭汗,消水肿。"
③《药性论》:"补肾气精乏,腰疼膝冷,湿痹,能暖女子子宫久冷,冷症寒瘕,止月水不定。"
④《日华子本草》:"治带下,温疫,冷气,补五劳七伤。"
⑤王好古:"补命门不足。"
⑥《医学入门》:"能助人阳气,主男子下虚阳衰乏。"
⑦《纲目》:"散诸热肿。"
⑧《玉楸药解》:"治寒疝。"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1~15钱。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蛇蜕皮。畏菟丝。"
②《药性论》:"恶石葵。忌羊血。"
③《本草经疏》:"阴虚火旺者忌之。阳萎属于失志,以致火气闭密不得发越而然,及崩中带下由于火盛而非虚寒者,并不得服。"
④《本草汇言》:"营虚血热者不宜服。"
选方①治元气虚寒,精滑不禁,大府溏泄,手足厥冷:阳起石(煅,研令极细)、钟乳粉各等分。共为细末,酒煮附子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济生方》白丸)
②治阴痿、阴汗:阳起石(煅,为末),每服二钱,盐酒下。(《普济方》)
③治冲任不交;虚寒之极,崩中不止,变生他证:阳起石(火煅红,别研,令极细)二两,鹿茸(去毛,醋炙)一两。上为细末,醋煎艾汁,打糯米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空心米饮下。(《济生方》阳起石丸)
④治丹毒:阳起石(烧,研末),新水调涂肿处。(《儒门事亲》阳起石散)
提醒您:阳起石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因为它生成的条件与沉积岩差别很大,因此,它的特点也与沉积岩明显不同。在野外观察,沉积岩常具有成层构造,层状构造是沉积岩所独有的特征。而在岩浆岩发育的地区则常常见到节理,而基本上看不到层理;在矿物组合上,在岩浆岩中出现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矿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容易保存,因此,在岩浆岩中出现的矿物在沉积岩中很少见到。即使是同一族的矿物,比如虽然都有长石出现,它们在成分上也不一样。在沉积岩中的长石一般是钾长石和含钠高的酸性斜长石,而在岩浆岩中常常见到的含钙比较高的基性和中性斜长石,这些在沉积岩中都见不到。
自然界中的岩浆岩是个大家族,种类繁多,形形色色,仅现有的岩石名称就达千种之多。虽然各种岩浆岩之间存在着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产状和成因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过渡关系。因此,正确认识不同岩石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共性和特性,搞清楚它们的共生关系和成因联系,是对岩浆岩这个家族进行归纳和划分的主要任务。
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国内外地质学家就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对岩浆岩的分类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肯定。一般情况下,划分岩浆岩类型主要考虑岩石的基本特征和产状两大因素。
在划分岩浆岩类型时,岩石化学成分中的酸度和碱度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岩石的酸度,是指岩石中含有SiO2的重量百分数。通常,SiO2含量高时,酸度也高;SiO2含量低时,酸度也低。而岩石酸度低时,说明它的基性程度比较高。
SiO2是岩浆岩中最主要的一种氧化物,因此,它的含量有规律的变化是岩浆岩分类的主要基础。根据酸度,也就是SiO2含量,可以把岩浆岩分成四个大类:超基性岩(SiO2 <45%)、基性岩(SiO2 45-53%)、中性岩(SiO2 53-66%)和酸性岩(SiO2 >66%)。
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的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定关系。通常把Na2O+K2O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称为全碱含量。Na2O+K2O含量越高,岩石的碱度越大。 ARittmann 1957年考虑SiO2和Na2O+K2O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确定岩石碱度比较常用的组合指数(σ)。σ值越大,岩石的碱性程度越强。每一大类岩石都可以根据碱度大小划分出钙碱性、碱性和过碱性岩三种类型。σ< 33时,为钙碱性岩;σ= 33-90时,为碱性岩;σ> 9时,为过碱性岩。
除了岩石化学成分之外,矿物成分也是岩浆岩分类的依据之一。在岩浆岩中常见的一些矿物,它们的成分和含量由于岩石类型不同而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石英、长石呈白色或肉色,被称为浅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云母呈暗绿色、暗褐色,被称为暗色矿物。通常,超基性岩中没有石英,长石也很少,主要由暗色矿物组成;而酸性岩中暗色矿物很少,主要由浅色矿物组成;基性岩和中性岩的矿物组成位于两者之间,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根据产状,也就是根据岩石侵入到地下还是喷出到地表,岩浆岩又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根据形成深度的不同,又细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每个大类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化学成分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岩浆成分是相似的,但是由于形成环境不同,造成它们的结构和构造有明显的差别。深成岩位于地下深处,岩浆冷凝速度慢,岩石多为全晶质、矿物结晶颗粒也比较大,常常形成大的斑晶;浅成岩靠近地表,常具细粒结构和斑状结构;而喷出岩由于冷凝速度快,矿物来不及结晶,常形成隐晶质和玻璃质的岩石。
根据上述原则,首先把岩浆岩按酸度分成四大类,然后再按碱度把每大类岩石分出几个岩类,它们就是构成岩浆岩大家族的主要成员。比如超基性岩大类:钙碱性系列的岩石是橄榄岩—苦橄岩类;偏碱性的岩石是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过碱性岩石为霓霞岩—霞石岩类和碳酸岩类。基性岩大类:钙碱性系列的岩石是辉长岩—玄武岩类;相应的碱性岩类是碱性辉长岩和碱性玄武岩。中性岩大类:钙碱性系列为闪长岩—安山岩类;碱性系列为正长岩—粗面岩类;过碱性岩石为霞石正长岩—响岩类。酸性岩类:主要为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流纹岩类。
境内岩浆岩极为发育,出露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60%,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最广。
太古代侵入岩 太古代侵入岩为基性-超基性岩,呈透镜状,产于胶东岩群民山一段地层中,产状与地层一致,局部较复杂,经区域变质作用均已变为绿泥滑石片岩、云母滑石片岩、角闪岩等。岩体规模很小,长几米至十几米,宽2-4米。
元古代侵入岩 变辉绿岩-细晶闪长岩:呈岩株状或脉状侵入于胶东群和蓬莱群地层中,均遭受区域及热液变质作用。岩株出露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左右,脉体宽5-50米,长数百米。
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胶东群地层中,分布于县境东部和东南部,面积较广。
粗中粒花岗岩:岩体与胶东群接触,西缘为断层接触,分布于巨山西,南起大道刘家,北至山王家。
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 粒状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为燕山早期侵入岩,分布于县境南部和东南部,是县内岩浆岩中面积最大的岩性。
密斑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燕山晚期侵入岩,分布于艾山周围和艾山-雨山岩体,在县境南部和中部呈长条状分布,出露面积较大。
萤石脉:为近东西向的条带状脉岩,分布于巨山沟至村里集之间,为县境内形成最晚的侵入岩脉。出露宽度最大5米,最长几百米。
新生代喷出岩 玄武岩:为喜马拉雅山期基性岩浆喷发出的岩石,分布于县内沿海一带,覆盖于第四系地层之上,呈致密疙瘩状、枕状等。熔渣状玄武集块岩为火山碎屑物,形成火山口地形和火山穹丘。
广布于胶北地层小区,其环绕太古宙变质岩系展布,其岩性稳定,连续性好。共划分荆山群、粉子山群、芝罘群三个岩石地层序列。其群间关系虽不明,然群之各组关系清晰。荆山群呈不整合-韧性剪切盖于新太古代栖霞超单元之上;粉子山群与栖霞超单元、荆山群之间均系韧性剪切构造接触。芝罘群出露少而局限,与粉子山群被第四系阻隔,被古元古代、新元古代侵入岩穿切。前两群是山东省石墨、菱镁矿、滑石及大理石饰材赋存层位。关于粉子山群与荆山群的关系到底如何,目前虽有争议,但多数认为属同时异地异相产物,其三者同属古元古代裂陷槽正常碎屑-碳酸盐岩沉积。
1古元古代荆山群(Pt1j)
荆山群呈近东西向孤岛状或断块展布于胶北地层小区南边缘的莱阳荆山、旌旗山,平度明村、仙山,莱西南墅,牟平光山、祥山,海阳晶山、栖霞塔顶、乳山午极等地,此外在荣成、威海亦有零星者;呈不整合—韧性剪切盖于新太古代栖霞超单元TTG花岗岩系之上,与粉子山群为韧性剪切构造接触;被古元古代、新元古代侵入岩脉动穿切,并被早白垩世莱阳群不整合覆盖;由一套高铝片岩、变粒岩、透辉岩、大理岩和含石墨岩系等岩石组合构成。区域延伸稳定,褶皱变形强,常构成叠加褶皱构造。自下而上划分为禄格庄组(Pt1jL)、野头组(Pt1jY)和陡崖组(Pt1jD),各组间均二分二段,组、段间为整合关系(表2-1)。总厚3339m。
(1)禄格庄组(Pt1jL):呈不整合—韧性剪切盖于新太古代栖霞超单元之上,与上覆野头组整合接触,二分性明显。下部安吉村片岩段(Pt1jLa):石榴矽线黑云片岩夹二云片岩、石榴黑云变粒岩、含石墨石榴矽线黑云片岩、透辉变粒岩及大理岩等,厚1272m;上部光山大理岩段(Pt1jLg):蛇纹石化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夹透辉大理岩、橄榄大理岩及透辉岩等,厚447m。该组各地出露情况均有差异,缺失上段或下段。总厚1719m。
(2)野头组(Pt1jY):与下伏禄格庄组和上覆陡崖组均系整合关系,分为两段。下部祥山变粒岩段(Pt1jYx):透辉黑云变粒岩、绿帘石化黑云变粒岩、透辉岩夹长石石英岩、透辉透闪岩、浅粒岩及大理岩透镜体,厚634m;上部定国寺大理岩段(Pt1jYd):白云石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透辉大理岩夹透辉岩、方解大理岩,厚540m。各段主体岩性稳定,仅夹层各地不尽相同,总厚1174m。
(3)陡崖组(Pt1jD):除莱阳荆山和牟平祥山一带出露较全外,其余各处仅存石墨岩系段。未见与上覆地层关系。下部徐村石墨岩系段(Pt1jDx):石墨黑云变粒岩、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透辉变粒岩夹长石石英岩、大理岩,厚329m;上部水桃林片岩段(Pt1jDs):矽线石榴黑云片岩、石榴二云片岩、蓝晶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厚117m。石墨岩系段各地含石墨层多寡不同,是胶东晶质石墨矿赋存层位,总厚446m。
荆山群环绕新太古代栖霞超单元展布,是古老结晶基底组成部分,是省内石墨矿赋存层位,另外其内的滑石矿、透辉石、大理石饰材等亦颇可观。三个组二分性明显,反映该群由三个海侵旋回构成。原岩系一套高铝、富碳的粘土质、砂质等碎屑沉积—碳酸盐沉积,属类复理石—碳酸盐岩建造,变质程度达高角闪岩相,局部角闪麻粒岩相,为一套经受高级变质的孔兹岩系。其多由相似同斜和倒转褶皱构成的开阔纵弯褶皱,叠加明显、顺层韧性剪切构造发育。其同位素年龄值多集中于1847~2478Ma之间,故归属古元古代。
2古元古代粉子山群(Pt1f)
系鲁东地层分区与荆山群在岩性组合上颇为相似的又一古元古代群级岩石地层单位,其分布于胶北地层小区北部沿海一带的莱州粉子山、蓬莱金果山、烟台市南部、福山及栖霞庙后等地,另外在平度灰埠亦有零星分布,是古老变质基底之组成,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的一套层状变质岩系。主要由含铁岩系、变粒岩、片岩、浅粒岩、长石石英岩、透闪岩、大理岩、含石墨岩系夹菱镁矿、滑石矿等一套复杂的岩石组合。与下伏新太古代栖霞超单元和荆山群均为韧性剪切构造接触,与芝罘群关系不明,被古元古代、新元古代侵入岩穿切,自下而上划分为小宋组(Pt1f X)、祝家夼组 、张格庄组 、巨屯组(Pt1f J)和岗嵛组(Pt1f G)5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各组间均系整合关系,不同地区各组发育状况和厚度差异较大。总厚2000~3393m。
(1)小宋组(Pt1fX):北东东向窄条带断续展布,与下伏栖霞超单元为断层或韧性剪切构造接触。岩性为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电气矽线浅粒岩、长石石英岩、磁铁石英岩、矽线黑云片岩,偶夹透闪大理岩和变质砾岩。区域上岩性和厚度变化大,该组系胶北一带铁矿层位。
(2)祝家夼组 :庙后、金果山一带与下伏栖霞超单元为韧性剪切构造接触,大庄头一带其与荆山群禄格庄组亦为韧性剪切构造接触。岩性为浅粒岩、长石石英岩、黑云变粒岩夹石榴矽线黑云片岩、透闪岩、大理岩及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等。
(3)张格庄组 :岩石组合自上而下可分三段。一段:白云大理岩、透闪大理岩夹长石石英岩、黑云变粒岩;二段:透闪片岩、黑云变粒岩、透闪变粒岩夹黑云片岩、滑石透闪岩;三段:白云大理岩夹黑云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等,粉子山地区为白云大理岩、菱镁矿、滑石片岩、滑石绿泥片岩。该组岩性稳定,富镁,系菱镁矿、滑石矿赋存层位。
(4)巨屯组(Pt1fJ):其以含细晶质石墨为特征,岩性为石墨黑云变粒岩、石墨方解大理岩、石墨透闪岩、石墨透闪变粒岩、石墨黑云片岩夹黑云变粒岩、透辉石英岩等,该组岩性稳定。
(5)岗嵛组(Pt1fG):区域上被震旦纪蓬莱群不整合覆盖,岩性为疙瘩状石榴矽线黑云片岩、黑云片岩、二云片岩夹黑云变粒岩、长石石英岩等。
粉子山群多形成近东西向开阔复式纵弯褶皱,顺层韧性剪切构造发育,岩石组合与荆山群相似,原岩亦是含铝砂、泥质碎屑岩、富镁碳酸盐岩、钙镁硅酸盐和碳质、泥质碎屑岩类,属类复理石—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经受区域性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一套中级变质的孔兹岩系。同位素年龄值介于1848~2478Ma之间,属于古元古代。是山东省菱镁矿、滑石矿、变质沉积型铁矿的产出层位。
3芝罘群
出露少,局限分布于烟台芝罘岛、崆峒岛及附近小岛屿。北西向延伸,向南陡倾单斜产出,未见顶、底及其上下压盖关系,是一套以石英岩为主并含镜铁矿的岩石组合,划分三组,下部老爷山组 :钾长石英岩、镜铁石英岩、夹白云石英片岩、白云钾长片麻岩、含砾钾长石英岩,顶部白云片岩、大理岩;中部兵营组 :厚层状石英岩、钾长石英岩夹含电气石石英岩、顶部白云石英片岩、黑云变粒岩及大理岩;上部东口组 :厚层状钾长石英岩、石英岩。该群孤立产出,未见与其他地层直接关系,原岩系一套分选性较好的陆源碎屑岩沉积,属陆源碎屑夹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变质作用达低角闪岩相。同位素年龄值2171Ma。归属古元古代,总厚度1632m。
I325378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石材染色方法,其步骤包括:依据一包含滑石片岩之石材的纹理线条及其所含各类矿石的颜色,选用适当色系染剂并以手工涂绘染着于石材上,使复数种颜色之染剂染着于石材上,接着以砂纸水磨石材上染着有该些染剂处,藉以磨开该些染剂,使该些染剂之厚重色块可均匀染着于石材上,并与石材内所含之各种矿物相互作用,同时使该些染剂可沿石材之纹理线条而散布,而使石材呈现特殊瑰丽色泽及纹路。 创作特点 为改善习知滑石片岩浸渍式染色法所染出之色彩过于单调之缺点,并解决喷布式染色法欲染着复数种颜色染剂,却因此法系以环状大范围模式喷布染剂,使各色块间易交互重叠并混色且无法特别处理纹理线条及共生矿石部分,而造成染色效果不彰之问题,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可使滑石片岩染着上复数种颜色且能染出绚丽色彩之石材染色方法,藉由手工涂绘而将复数种颜色之染剂染着于滑石片岩上,并可特别针对滑石片岩内之纹理线条作细部处理,且可依据滑石片岩内所含本身即具颜色之共生矿石,而染着以适当色系之染剂,使滑石片岩呈现出特殊色泽,进而使滑石片岩制成品可具有更丰富多彩之色调并增加其美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材染色方法,其步骤包括:依据一包含滑石片岩之石材的纹理线条及其所含各类矿石之颜色,而选用适当色系染剂并以手工涂绘染着于石材上,使复数种颜色之染剂染着于石材上,接着以砂纸水磨石材上染着有该些染剂处,藉以磨开该些染剂,使该些染剂之厚重色块可均匀染着于石材上,并与石材内所含之各种矿物相互作用,同时使该些染剂可沿石材之纹理线条而散布,而使石材呈现特殊色泽及纹路。上色磨开之後,可进一步加热烘乾石材,再于石材上涂布一树脂胶层并予以磨平、刨光与打亮,藉以固定并保护石材上之染剂与色彩。其中,该滑石片岩可选自由滑石、闪光石、硅酸盐、菱铁矿、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绿泥岩与蛇纹岩所组成之群组。; 藉由本发明之石材染色方法,可使滑石片岩同时染着上复数种颜色,且染色过程中可针对滑石片岩内之纹理线条及各色共生矿物作细部处理,而使滑石片岩呈现出独树一格之瑰丽色泽及纹路,藉以使由滑石片岩所制成之成品除其本身应具备之功用外,更增添其整体美观性及艺术感,并提高此成品之附加价值。; 以下将配合图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述所列举的实施例系用以阐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之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後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M271516
一种盆栽展示架之改良结构,其至少包括:底座、转盘、圆垫片及枢轴等部份,其中该底座之中央设有一贯孔,转盘系叠置于该底座上方,其中央设有一鱼眼孔,圆垫片系设于该底座、转盘之间,于该圆垫片中央设有一贯孔,且该贯孔周缘设有复数呈放射状排列之长孔,各长孔内内可供容置一滚柱,枢轴系分别贯穿前述底座之贯孔、圆垫片之贯孔及转盘之鱼眼孔,使该底座、转盘之间可藉由该滚柱之滚动而降低转动时之摩擦,形成顺畅的转动效果。
矿物:方解石、斜长石、水晶、硅藻土、黑云母、角闪石、正长石
沉积岩:砾岩、海绿石砂岩、铁质岩、页岩、珊瑚石灰岩、硅化石灰岩、竹叶状石灰岩
岩浆岩:闪长岩、安山岩、角闪粗安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流纹岩、珍珠岩、斑状花岗岩、纯橄榄岩、辉石岩、角辉岩、玄武岩、浮岩、辉绿岩、熔渣状玄武岩、黑云母花岗岩
变质岩:蓝晶石片岩、石英黑云母片岩、石墨石英片岩、绢云母板岩、滑石片岩、片麻岩、矽卡岩、含铜千枚岩、云英岩、蛇纹岩、石英岩
岩浆岩有几个系列看熟了就差不多了,变质岩有几类变质作用形成相应的变质产物,沉积岩有物理成因的碎屑岩(泥页岩、粉砂、砂、砾岩)和化学沉积的灰岩和白云岩。
片岩是区域变质岩系中最多的一类变质岩。 片岩的种类颇多,其命名则根据所含的变质矿物和片状矿物的显著分量而定,例如云母片岩、滑石片岩、角闪石片岩等等,另外,常用绿色片岩之名,系由中性和基性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等变质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