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出版时间 | 1900-01-01 | |
---|---|---|---|
定价 | 15.0 | ISBN | 9781550261691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千分尺校准的方法是什么
用量块校准。取合适尺寸的量块(因为千分尺是有测量范围的),用千分尺测数,数值差,就是千分尺的“问题”,然后校正千分尺。 下面就将这种方法介绍给你: ...
千分尺0001规格是多少?
Mitutoyo三丰外径千分尺规格 制造商型号 测量范围(mm/inch) 分度值 (mm/in...
千分尺的校准方法
用量块校准。取合适尺寸的量块(因为千分尺是有测量范围的),用千分尺测数,数值差,就是千分尺的“问题”,然后校正千分尺。下面就将这种方法介绍给你: 步骤一。先将千分尺微分筒后的测力装置及紧固螺钉...
千分尺测量方法?
外径千分尺的测量值已经到0.01mm,而一根粗点的头发都有0.06mm。所以你完全可以一张直接测了,把纸放在千分尺的测量面间然后然后转动棘轮,当纸被夹住后再转3-5次后就可以读数了,多测几次取平...
千分尺零件尺寸一般是多少?
1. 能正确使用外径千分尺对零件进行尺寸测量。 2. 能根据零件要求选用测量工具... 3.游标卡尺的精...
奇数沟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原理和采用V型钻的一种长度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具有奇数等分槽、齿的制作(如丝锥、铰刀等)外径尺寸的量具。
奇数沟千分尺分为三沟千分尺、五沟千分尺、七沟千分尺三类。
带表千分尺是由机械式比较仪、尺架和测微头等部分组成的一种千分尺。它主要用于外尺寸的比较测量
极限千分尺是相当于标称尺寸可调的卡规。用于批量生产中判定被测轴类零件尺寸是否合格的精密量具。测量范围为( 0-25 ) mm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外径千分尺:
Ⅰ 0-25mm、25-50mm、50-75mm、75-100mm千分尺。
① 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刻度线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一格为05mm,如果读数在185-19mm之间,切记读数后面的05mm,将读数记下来,这是第一个读数;
② 读出活动套筒上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齐的读数,并估读不足半毫米的数字,这是第二个读数;
③ 固定套筒上侧有十条横刻度线,活动套筒的刻度线和固定套筒上侧刻度线对齐的那条刻度线即为第三个读数;
④ 把三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
Ⅱ 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千分尺
125-150mm千分尺主尺从2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150-175mm千分尺主尺从50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175-200mm千分尺主尺从7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这三种卡尺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三位为估读。
外径千分尺:Ⅰ 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千分尺
① 同0-25mm、25-50mm千分尺读数①;
② 同0-25mm、25-50mm千分尺读数②;
③ 当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刻度线对齐时,则第三位读数为0, 若固定套上的刻度线在活动套筒两刻度线之间时,则第三位读数估读;
④ 将三个读数相加再加上100mm即为测得的尺寸。内径千分尺:测量方法同外径测量方法,最终测量尺寸直接显示在屏幕上,读出结果即可。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①、由固定刻度上读整毫米数;
②、由可动刻度读格数,并估读,再乘以001;
③、待测长度为两者之和。例:固定刻度数:45mm。可动刻度读数:409(格)×001mm=0409mm。待测长度为:45mm+0409mm=4909mm。其中09格为估读格数;0009估计位。千分尺的读数方法由三丰量具实体店原创发布,转载请说明出处。
提到尺,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要是提到内径千分尺,那么大家就会露出不明白的表情。按一般来说,内径千分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精密量具,其测量精确度比游标卡尺还要高。千分尺的形式非常多,每一形式的千分尺都有不同的用途与结构,那么今天小兔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内径千分尺,那么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什么呢
内径千分尺的正确测量方法:
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内径千分尺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
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好了,以上便是内径千分尺读书方法的全部介绍。一般来说,小兔建议内径千分尺要经常保养,这样会延长千分尺的寿命,而且还可以在测量面涂上一层防锈油,最后放在专用盒子里,保持盒内的干燥,这样就可以保证内径千分尺测量的精准度,希望通过小兔的介绍,大家可以全面的了解内径千分尺的读书方法。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导语:我想大家对于千分尺并不陌生,想到这里大家一定都在学校里学过千分尺的使用,在这里小兔也不给于过多的解释了。可能由于大家职业的差别千分尺可能用到也可能用不到。千分尺是一种很精确的仪器。保养上面一定要做到位,否则千分尺的使用一定会失去它的精准度,也就失去了它千分尺的做用。千分尺的规格也有好多,下面就为大家讲解千分尺的规格。
千分尺的规格
常用的内径千分尺规格:50-63/50-75/50-100/50-150/50-175/50-250/50-300/50-500/50-600/50-1000/50-1500/50-200/200-500/200-1000,100-200/100-300/100-400/100-500/100-600/100-700/100-800/100-900/100-1000。
三丰内径千分尺规格(133系列-单杆式 -接杆式内径千分尺):
133-143 133-144 133-145133-146
133-147 133-148 133-149133-150
133-151 133-152 133-153133-154
133-155 133-156 133-157133-158
133-159 133-160 133-161133-162
133-163 133-164 133-165133-166
133-167 133-168 133-169133-170
133-171 133-172 133-173133-174
133-175 133-176 133-177133-178
133-179 133-180 133-223133-224
133-225 133-226 133-227133-228
133-229 133-230 133-231133-232
133-901 133-902 133-903133-904
三丰内径千分尺规格(141系列可更换测杆型):
141-001 141-002 141-003141-004
141-009 141-010 141-011141-012
141-025 141-026 141-027141-028
141-101 141-102 141-103141-104
141-117 141-118 141-121141-122
141-130 141-205 141-206141-208
141-211 141-212 141-214141-215 141-233
三丰内径千分尺规格(337系列-延长杆型/339系列-延长管型 Digimatic 接杆式内径千分尺)
337-201 337-202 337-203337-204 339-291 339-292 339-293 339-294
内径千分尺用于内尺寸精密测量(分单体式和接杆)
1 正确测量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
怎么样看完这些是否有所收获呢小小的一直尺子,竟然有那么多的要求,其实关于千分尺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千分尺是一种比较精确的仪器。千分尺的使用往往使用在需求值比较精确的地方测量上面。小兔在这里介绍千分尺的规格和一些操作上的要求,关于千分尺的更多信息,大家可以到网上进行搜索。关于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观看。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导读作为精密的测量器具,我们主要就是针对于各种精密的物件进行测量。而内径千分尺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千分尺来说有两种,一个是测量物件外径的,另一种是测量物件内径的。内径千分尺我们使用的也许相对较少一些,下面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内径千分尺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当我们利用内径千分尺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我们需要利用尺寸相对较大的接杆跟测微头进行连接,然后根据顺序进行相应的测量。这样就可以适当的把连接后对应轴线弯曲减少。该类工具用于物件内部尺寸的测量包括单体式还有接杆两个部分。
内径千分尺
我们在使用内径千分尺的时候需要利用尺寸最大的一个接杆跟测微头进行连接,然后再把它接到对应的测量触头进行测量。
下一步就是在测量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观察测微头的对应固定以及松开的时候的一个变化量。
内径千分尺
然后我们在日常的生产当中可以利用这种尺,对一些物件的孔进行测量。这个时候需要把千分尺的触头伸进孔里面并且支撑在所要测量的孔的内表面上,进行微分筒的调整,让微分筒其中一边的测量面在孔径向截面内进行摆动。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易地找出最小的尺寸。下面我们就可以拧紧千分尺的固定螺钉,把千分尺取出来进行读数处理。
同时我们也有不需要拧紧螺钉而直接的进行读数处理的,这往往存在姿态测量的缺陷。他们的读数误差在0008 mm这样的一个范围。
内径千分尺
在利用这种内径千分尺进行对被测物测量的时候,要选择好对应的支承位置。我们进行接长处理后,对于大尺寸的内径尺来说会有一个重力的变形。这往往会牵涉到直线度与平行度还有垂直度等各种指标,其中的一些形位误差也是避免不了的。对于刚度尺寸完全反映在它的对应的自然挠度指标上。
我们通过大量的理论以及实验得出结论,对于工件的对应截面形状能够对于重力变形有很大的影响。截面形状不一样的时候,内径尺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把支承放在九分之二的位置的时候,对其内径进行测量都会得到一个相对精确的值。随着支撑点的位置的不同,测量的出来的结果也是有很大的偏差的。这个需要通过不断的测量来得出结论。
内径千分尺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内径千分尺的使用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了。对于如何使用,相信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也已经一目了然了。我们在使用这种测量仪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精确的进行测量。如果我们不注意干净就去测量,那么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量具类产品国家标准
一、长度测量器具
1 量具类
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
GB/T 6093-2001 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长度标准 量块
GB/T 6322-1986 光滑极限量规 型式与尺寸
GB/T 9056-1988 钢直尺
JB/T 7980-1999 半径样板 (替代 GB 9054-88)
JB/T 8788-1998 塞尺
JB/T 10313-2002 量块检验方法
2 卡尺类
GB/T 12141-1996 游标类卡尺 通用技术条件
GB/T 12142-1996 游标类卡尺 游标卡尺
GB/T 12143-1996 游标类卡尺 高度游标卡尺
GB/T 12144-1996 游标类卡尺 深度游标卡尺
GB/T 6317-1993 带表卡尺
GB/T 14899-1994 电子数显卡尺
JB/T 5608-1991 电子数显深度卡尺
JB/T 5609-1991 电子数显高度卡尺
JB/T 8370-1996 游标类卡尺 游标卡尺(测量范围为0-1500mm、0-2000mm)
3 千分尺类
GB/T 1216-1985 外径千分尺
GB/T 1218-1987 深度千分尺
GB/T 6312-1986 壁厚千分尺
GB/T 6313-1986 尖头千分尺
GB/T 6314-1986 三爪内径千分尺
GB/T 8061-1987 杠杆千分尺
GB/T 8177-1987 内径千分尺
GB/T 9057-1988 单杆内径千分尺
GB/T 9058-1988 奇数沟千分尺
JB/T 2989-1999 板厚千分尺 (替代JB 2989-1981)
JB/T 4166-1999 带计数器千分尺 (替代JB 4166-1985)
JB/T 6079-1992 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JB/T 10005-1999 小测头千分尺 (替代ZB J42 002-1987)
JB/T 10006-1999 内测千分尺 (替代ZB J42 003-1987)
JB/T 10007-1999大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为1000~3000mm)(替代ZB J42 004-87)
JB/T 10032-1999 微米千分尺
JB/T 10033-1999 测微头
4 指示表类
GB/T 1219-2000 几何量技术规范 长度测量器具:指示表 设计及计量技术要求
GB/T 4755-1984 扭簧比较仪
GB/T 6311-1986 大量程百分表
GB/T 6320-1997 杠杆齿轮比较仪
GB/T 6321-1986 光学扭簧测微计
GB/T 8122-1987 内径百分表
GB/T 8123-1998 杠杆指示表
GB/T 18761-2002 电子数显指示表
JB/T 3237-1991 杠杆卡规
JB/T 3712-1998 小扭簧比较仪
JB/T 5214-1991 曲轴量表
JB/T 5216-1991 硫化机测力表
JB/T 6081-1992 深度百分表
JB/T 7429-1994 电子塞规
JB/T 8346-1996 带表卡尺 指示表
JB/T 8499-1996 电子柱电感测微仪
JB/T 8787-1998 峰值电感测微仪
JB/T 8790-1998 钢球式内径百分表
JB/T 8791-1998 涨簧式内径百分表
JB/T 10014-1999 数显电感测微仪
JB/T 10016-1999 测厚规
JB/T 10017-1999 带表卡规
JB/T 10035-1999 厚度表
JB/T 10036-1999 电感式测微仪
二、 角度测量器具
GB/T 6092-1985 90°角尺
GB/T 6315-1996 游标万能角度尺
GB/T 10943-1989 1:4圆锥量规
GB/T 11852-1989 圆锥量规 公差与技术条件
GB/T 11853-1989 莫氏与公制圆锥量规
GB/T 11854-1989 7:24工具圆锥量规
GB/T 11855-1989 钻夹圆锥量规
JB/T 3325-1999 角度量块及其附件 (替代 JB 3325-83)
JB/T 7973-1999 正弦规 (替代 GB 4973-85)
JB/T 8789-1998 1:24(UG)圆锥量规
JB/T 10015-1999 直角尺检查仪
JB/T 10018-1999 正多面棱体
JB/T 10026-1999 带表万能角度尺
JB/T 10027-1999 方形角尺(方箱)
三、 形位误差测量器具
GB/T 6091-1985 刀口形直尺
GB/T 16455-1996 条式和框式水平仪
JB/T 3238-1999 合像水平仪 (替代JB 3238-83)
JB/T 7974-1999 铸铁平板 (替代 GB 4986-85)
JB/T 7975-1999 岩石平板 (替代 GB 4987-85)
JB/T 7977-1999 铸铁平尺 (替代 GB 6318-86)
JB/T 7978-1999 钢平尺和岩石平尺 (替代 GB 6319-86)
JB/T 10038-1999 电子水平仪
JB/T 10028-1999 圆度仪
四、 表面质量测量器具
GB/T 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 (替代GB 60601-85)
GB/T 60602-198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机械加工表面
GB/T 60603-1986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电火花加工表面
GB/T 60604-1988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抛光加工表面
GB/T 60605-1988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喷砂抛丸加工表面
GB/T 6062-1985 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轮廓记
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
五、 齿轮测量器具
GB/T 1217-1986 公法线千分尺
GB/T 5106-1985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量规
GB/T 6316-1996 齿厚游标卡尺
GB/T 10919-1989 矩形花键量规
JB/T 6080-1992 电子数显齿厚卡尺
JB/T 10008-1999 测量蜗杆
JB/T 10012-1999 万能测齿仪
JB/T 10013-1999 万能渐开线检查仪
JB/T 10019-1999 齿轮齿距测量仪(原齿轮周节测量仪)
JB/T 10020-1999 万能齿轮测量机
JB/T 10021-1999 齿轮螺旋线测量仪
JB/T 10022-1999 便携式齿轮齿距测量仪
JB/T 10023-1999 便携式齿轮基节测量仪
JB/T 10024-1999 立式滚刀测量仪
JB/T 10025-1999 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测量仪
JB/T 10029-1999 齿轮单面啮合整体误差测量仪
六、 螺纹测量器具
GB/T 1581-1979 米制锥螺纹量规
GB/T 3934-1983 普通螺纹量规
GB/T 8124-1987 梯形螺纹量规 技术条件
GB/T 8125-1987 梯形螺纹量规 型式与尺寸
GB/T 10920-1989 普通螺纹量规 型式与尺寸
GB/T 10922-1989 非螺纹密封管螺纹量规
GB/T 10932-1989 螺纹千分尺
JB/T 1128-1999 间隙螺纹量规 (替代 JB 1128-70)
JB/T 3326-1999 量针 (替代 JB 3326-83)
JB/T 7981-1999 螺纹样板 (替代 GB 9055-88)
JB/T 10031-1999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量规
七、 其它测量器具
JB/T 5213-1991 内、外圆磨加工主动测量仪 技术条件
JB/T 5215-1991 开关触发式三维传感系统
JB/T 7982-1999 刀具预调测量仪 精度 (替代 GB 10921-89)
八、 测量链
JB/T 3760-1991 浮标式气动量仪
JB/T 4167-1999 薄膜式气动量仪 (替代 JB 4167-85)
JB/T 5212-1991 气动测量头 技术条件
JB/T 5610-1991 双频激光干涉仪
JB/T 8371-1996 容栅线位移测量系统 数显单元001mm
JB/T 10037-1999 磁栅线位移测量系统
JB/T 10030-1999 光栅线位移测量系统
JB/T 10034-1999 光栅角位移测量系统
九、 通用器件及附件
JB/T 8047-1999 V形架 (替代 GB 4972-85)
JB/T 3323-2001 量块附件
JB/T 10009-1999 比较仪座 (替代 ZB J42 007-87)
JB/T 10010-1999 磁性表座 (替代 ZB J42 008-87)
JB/T 10011-1999 万能表座 (替代 ZB J42 009-87)
十、 术语
GB/T 17163-1997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 基本术语
GB/T 17164-1997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 产品术语
JB/T 7976-1999 轮廓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 术语 (替代 GB 6061-85)
GB/T 8372-1996 几何量测量仪器型号编制方法
十一、 产品分等标准
JB/T 542471-1996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通则
JB/T 542472-1996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抽样验收细则
JB/T 50047-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电子塞规
JB/T 50114-1998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游标万能角度尺
JB/T 50146-2000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涨簧式内径百分表
JB/T 50147-2000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小扭簧比较仪
JB/T 50148-2000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钢球式内径百分表
JB/T 54248-2000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指示表
JB/T 54250-1994 杠杆百分表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替代 JB/GQF 5053-86)
JB/T 54251-1994 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替代 JB/GQF 5054-86)
JB/T 54252-1998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游标卡尺
JB/T 54253-1994 带表卡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替代 JB/GQF 5057-86)
JB/T 54254-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外径千分尺
JB/T 54255-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杠杆千分尺
JB/T 54256-1994 量块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替代 JB/GQF 5061-86)
JB/T 54257-1994 刀口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替代 JB/GQF 5062-86)
JB/T 54258-1994 水平仪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替代 JB/GQF 5063-86)
JB/T 54259-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光滑极限量规
JB/T 54260-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铸铁平板
JB/T 54261-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岩石平板
JB/T 54262-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铸铁平尺
JB/T 54263-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钢平尺和岩石平尺
JB/T 54265-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浮标式气动量仪
JB/T 54272-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公法线千分尺
JB/T 54273-1998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齿厚游标卡尺
JB/T 54274-1994 杠杆齿轮比较仪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替代 JB/GQF 5079-88)
JB/T 54275-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小测头千分尺
JB/T 54276-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奇数沟千分尺
JB/T 54277-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壁厚千分尺
JB/T 54278-1998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高度游标卡尺
JB/T 54279-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尖头千分尺
JB/T 54280-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深度千分尺
JB/T 54281-1998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深度游标卡尺
JB/T 54282-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微米千分尺
JB/T 54283-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电子数显卡尺
JB/T 54285-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测微头
JB/T 54286-1994 塞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替代 JB/GQF 5092-90)
JB/T 54288-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电子数显深度卡尺
JB/T 54289-1999 量具量仪产品质量分等 电子数显高度卡尺
JB/T 54819-1992 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JB/T 54820-1992 万能渐开线检查仪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JB/T 54821-1992 万能齿轮测量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JB/T 54822-1992 齿轮螺旋线测量仪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JB/T 54823-1992 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测量仪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十二、出口产品标准
LB 001-95 英制指示表
LB 002-98 带标尺的直角钢尺
ZB J42 031 89 游标卡尺(测量上限为1500mm和2000mm)
JB 5608-91 电子数显深度卡尺
JB 5609-91 电子数显高度卡尺
JB 5680-92 电子数显齿厚卡尺
GB 1218-87 深度千分尺
GB 9057-88 单杆式内径千分尺
GB 9058-88 奇数沟千分尺
ZB J42 038-90 微米千分尺
ZB J42 039-90 测微头
JB 6079-92 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ZB J42 021-88 涨簧式内径百分表
ZB J42 041-90 厚度表
JB 3237-91 杠杆卡规
JB 5214-91 曲轴量表
JB 5216-91 硫化机测力表
JB 6081-92 深度百分表
ZB J42 007-87 比较仪座
ZB J42 008-87 磁性表座
ZB J42 009-87 万能表座
ZB J42 016-87 正多面棱体
ZB J42 028-88 方形角尺
GB 9056-88 钢直尺
GB 60604-88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抛光加工表面
GB 60605-88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抛(喷)丸、喷沙加工表面
GB 9054-88 半径样板
GB 9055-88 螺纹样板
GB 11852-89 圆锥量规公差与技术条件
GB 11853-89 莫氏与公制圆锥量规
GB 11854-89 7:24工具圆锥量规
GB 11855-89 钻夹圆锥量规
GB 10919-89 矩形花键量规
GB 10920-89 普通螺纹量规 型式与尺寸
GB 10922-89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量规
ZB J42 037-89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量规
ZB J42 013-87 直角尺检查仪
ZB J42 012-87 数显电感测微仪
ZB J42 018-88 齿轮周节测量仪
ZB J42 019-88 万能齿轮测量仪
ZB J42 020-88 齿轮螺旋线测量仪
ZB J42 022-88 便携式齿轮周节测量仪
ZB J42 023-88 便携式齿轮基节测量仪
ZB J42 024-88 立式滚刀测量仪
ZB J42 025-88 齿轮双面啮合综合周节测量仪
GB 10921-89 刀具预调测量仪 精度
ZB J42 027-88 电子水平仪
ZB J42 030-88 圆度仪
ZB J42 032-89 齿轮单面啮合整体误差测量仪
ZB J42 033-89 瓷栅线位移测量系统
ZB J42 034-89 瓷栅线位移传感器 技术条件
ZB J42 036-89 光栅线位移测量系统
ZB J42 040-90 光栅角位移测量系统
ZB J42 042-90 电感式测微仪
JB 3760-91 浮标式气动量仪
JB 5212-91 气动测量头 技术条件
JB 5213-91 内、外圆磨加工主动测量仪 技术条件
JB/T 6082-92 触发传感器系统 系列型谱
JB 5215-91 开关触发式三维传感器系统
JB 5610-91 双频激光干涉仪
千分尺不准怎么校对?
千分尺不准主要是复位不正确,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弧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实际使用千分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使用时应小心谨慎,动作轻缓,不要让它受到打击和碰撞。千分尺内的螺纹非常精密,使用时要注意:
①旋钮和测力装置在转动时都不能过分用力;
②当转动旋钮使测微螺杆靠近待测物时,一定要改旋测力装置,不能转动旋钮使螺杆压在待测物上;
③当测微螺杆与测砧已将待测物卡住或旋紧锁紧装置的情况下,决不能强行转动旋钮。
2、有些千分尺为了防止手温使尺架膨胀引起微小的误差,在尺架上装有隔热装置。实验时应手握隔热装置,而尽量少接触尺架的金属部分。
3、使用千分尺测同一长度时,一般应反复测量几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0-25mm外径千分尺不能归零,正15丝,如何调节归零
不归零,首先检视两测杆间是否有脏东西,把白纸放在两场杆之间,调紧,(如图)在慢慢的把白纸抽出。(差015mm多半应该是有脏东西)
如果还是差,那就用板子调一下。每个千分尺盒内都会自带扳手。如图
扳手孔 如图
这样用扳手慢慢调节至0位。如图
这么用心的讲解应该会被采纳了吧,呵呵。
怎样进行千分尺的零位调整
这个用块规校正就可以吧, 球面侧头适合测试平面的东西
数显的归零, 显示器按规零键归零和右面的转动可度要同时规零才可以
如右面的转动刻度未归零, 就用配置的扳手进行手动归零即可
内径千分尺如何调零
用量禒纸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擦拭干净,不能有油垢或其它杂质,同样将校对量杆的两测量面擦拭干净,然后用对应规格的校对量杆配合校准千分尺零位,如果零位偏差很小,就用扳手扳动固定套管微调就可以了,如果零位偏差比较大则需要将微分筒旋转后移,松开固定套管的紧定螺钉,前移或后移固定套管,对零后再锁紧固定套管。
外径千分尺归不了零怎么调
如果相差不多的话 拿小扳手搬一下对到零就可以了要不就把拆了 拿个东西在微分筒上面敲几下 说明书上都有的
外径千分尺零位负10怎么调零
把微分筒拧开对其后拧死就可了。
螺旋测微器如何调零
有个专用扳手的,可旋部分旋到最尽处,主尺的0线与可动部分的0线对齐即可。
千分尺使用前是否一定要进行调零
千分尺在测量前,必须校对零位,即通常所说的“对零位”。其方法如下。
对测量范围0-25mm的千分尺,转动微分筒,当测杠和测砧两侧面快要接触时,转动测力机构,使两侧面轻轻地接触,当测力机构发出“咔咔”的爬动声后,即可读数。这是微分筒的零刻线应与固定套筒的基准重回,微分筒面也刚好与固定套管的零刻线右边缘相切或微分筒的断面离开(离线)或盖住(压线)固定套管的零刻线,但离线不得大于01mm,压线不得大于005mm。如果零位不符合要求,则应对零位进行调整。
对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千分尺,应该在测杠和测砧两测量面间安放尺寸为其测量下限的调整量具(又称校对捧或校对量杠)后调整。
如果零位不准,则按下述步骤进行调整。
使用测力装置,转动测微螺杆使测杠和测砧两测量面接触。
锁紧测微螺杆。
用千分尺的专用扳手插入固定套管的小孔内,扳转固定套管,使固定套管纵刻线与微分筒零线对准。
若偏离零线较大时,需用小起子将固定套管上的紧固螺丝松脱,并使测微螺杆与微分筒松动,转动微分筒,进行初步调整,然后按上述步骤3进行微调。
调整零位,必须使微分筒的棱边与固定套管上零刻线重合,同时要使微分筒上零线对准固定套管上纵刻线。
千分尺如何对零刻度,05mm的那个刻度
1)0~25 mm千分尺的调整方法。0~25 mm千分尺调整时可直接校对,首先转动微分筒,使活动测量杆和固定测量杆轻轻接触,再用制动环或紧固手柄将活动测量杆紧固住,松开后盖(螺帽),再转动微分筒使其圆锥面上的零线与固定套筒基线的零线重合,用左手捏住微分筒,使其不转动,右手上紧后盖,最后松开制动环,再转动微分筒,当棘轮发出响声时,再检视零位是否正确,如正确即为调整完毕,否则必须重复上述步骤再进行调整。
2)25 mm以上的千分尺调整方法。25 mm以上的千分尺调整应用校准棒(或量块)进行校正,其方法是把校准棒当作测量工件来进行测量,若这时千分尺上的读数,同校准棒的标准尺寸相同,则说明零位已校准。如读数同校准棒标准尺寸不符,则说明零位不准,调整方法与0~25 mm千分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