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钢筋算法与实例详解 | ISBN | 10位[7802273587 |
---|---|---|---|
出版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7-11 |
《算法》以一份包含基本钢筋构件的完整工程为主线,以大量通俗易懂的图片和表格的方式,详细讲解了本工程所涉及到的平板式筏形基础、框架柱、剪力墙、框架梁、现浇板、楼梯、二次结构等钢筋构件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这个工程所有构件钢筋的手工计算过程和答案。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第一章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第一节平板式筏形基础
一、平板式筏形基础标注
二、平板式筏形基础要计算哪些钢筋
三、平板式筏形基础钢筋的计算原理
四、1号写字楼平板式筏形基础钢筋答案手工和软件对比
第二节框架柱
一、框架柱的标注
二、框架柱要计算哪些钢筋
三、框架柱钢筋的计算原理
四、1号写字楼框架柱钢筋答案手工和软件对比
第三节剪力墙
一、剪力墙的标注
二、剪力墙要计算哪些钢筋
三、暗柱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四、端柱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五、剪力墙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六、洞口
七、连梁(含洞口下地梁)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八、暗梁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第四节梁
一、梁钢筋的通俗解释
二、梁钢筋的平法标注
三、梁要计算哪些钢筋
四、楼层框架梁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五、屋面层框架梁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六、非框架梁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第五节板
一、板的标注
二、板要计算哪些钢筋
三、板的钢筋计算原理
四、1号写字楼板钢筋答案手工和软件对比
第六节楼梯
一、楼梯要计算哪些钢筋
二、楼梯钢筋的计算原理
三、1号写字楼楼梯钢筋答案手工和软件对比
第七节二次结构
一、二次结构通常要计算哪些钢筋
二、二次结构钢筋的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三、1号写字楼墙体加筋答案手工和软件对比
第二章实例工程--软件计算1号写字楼的操作步骤和答案
一、进入软件
二、建立楼层
三、建立轴网
四、首层构件的属性、画法及其答案对比
五、二层构件的属性、画法及其答案对比
六、三层构件的属性、画法及其答案对比
七、屋面层构件的属性、画法及其答案对比
八、基础层构件的属性、画法及其答案对比
九、垂直构件钢筋答案软件和手工对比
十、楼梯斜跑软件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作者:北京广联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编写
ISBN:10位[7802273587]13位[9787802273580]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定价:¥75.00元
求钢筋算法与实例详解+钢筋软件操作与实例详解的电子版
你要的资料已发送,注意查收!
广联达中有套资料《钢筋算法与实例详解》重要的是没有工程实例图,这是怎么回事
广联达中有套资料《钢筋算法与实例详解》重要的是没有工程实例图,这是怎么回事 建议去共享资料中搜一下有没有相应的配套图纸。
有没有人买了钢筋算法与实例详解?我想讨论一下马凳筋的问题
答:马凳筋的布置方法(多次回答被采纳、揪错被采纳);1、如果施工图中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施工图规定布置。没有规定的,可按以下方法布置。2、首先应该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来定...
请问石家庄市哪有卖这【《钢筋软件操作与实例详解》、《钢筋算法与实例详解》及一套图纸】东西的?很急
各地的建筑书店都可以买到的,建议你去天工网上看看,上面有人上传了有关钢筋的其它书的扫描电子版也不错
钢筋的算法
工计算挑檐板和栏板的的水平筋和垂直筋,我不知水平筋和垂直筋在什么情况下取整后+1 ,在什么情况下取整减1 什么情况下不加不减,提示我一下,谢谢 计算钢筋的时候都是向上取整+1的,除非是分段计算的时...
本书分《清清楚楚算钢筋明明白白用软件--钢筋算法与实例详解》(简称算法)《清清楚楚算钢筋明明白白用软件--钢筋软件操作与实例详解》(简称软件操作)以及一份工程图。
《软件操作》以这个工程为主线、以计算效率为原则,细致分析了软件操作顺序,详细讲解了本工程所涉及到的钢筋构件的软件操作步骤和调整方法,并给出了软件计算过程和答案,同时用软件答案和手工答案做比较,使读者在体验式学习中了解软件,验证软件,以便更好地完成钢筋柚样工作。
本书主要介绍平法钢筋下料的基本知识与实用计算方法。全书共分9章,分别为绪论、11G101 1钢筋平法基本知识、11G101 1平法施工图识图规则、11G101 1框架柱的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 11G101 1剪力墙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1G101 1梁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1G101 1板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1G101 1基础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钢筋平法配筋计算实例。
本书依据最新的规范标准编写,围绕建筑施工企业的平法钢筋计算展开,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中所有构件平法钢筋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大量实例,举一反三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初学者对平法钢筋计算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计算思路。
本书可作为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监理等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材及教学用书,也可供结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钢筋工等参考使用。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建筑工程平法施工图概述1
第二节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及步骤3
第三节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内容7
第二章11G1011钢筋平法基本知识13
第一节平法简介13
第二节钢筋计量的基本知识15
第三节箍筋、拉筋的形式及计算27
第三章11G1011平法施工图识图规则33
第一节框架柱的识图规则33
第二节剪力墙的识图规则35
第三节梁类构件的识图规则41
第四节板类构件的识图规则47
第五节基础类构件的识图规则49
第四章11G1011框架柱的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56
第一节抗震框架柱锚固计算56
第二节柱纵筋插筋计算案例分析67
第三节抗震柱嵌固部位构造计算73
第四节抗震中间层柱纵筋构造计算82
第五节抗震顶层柱纵筋构造计算87
第六节顶层柱纵筋计算案例分析94
第七节非抗震框架柱的节点构造要求99
第八节特殊形式柱的纵筋计算115
第五章11G1011剪力墙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28
第一节剪力墙柱的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28
第二节剪力墙身的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43
第三节剪力墙梁的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56
第四节剪力墙计算实例解析162
第六章11G1011梁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65
第一节抗震框架梁的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65
第二节非抗震框架梁的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84
第三节非框架梁的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93
第四节梁类构件其他节点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98
第七章11G1011板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208
第一节板底钢筋计算208
第二节板面钢筋计算214
第三节板面支座负筋计算219
第八章11G1011基础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224
第一节独立基础与桩基承台构件计算224
第二节基础与地框梁、条形基础构件钢筋计算228
第三节梁板式和平板式筏形基础构件钢筋计算246
第九章钢筋平法配筋计算实例251
第一节平法梁配筋计算251
第二节平法柱配筋计算253
第三节平法剪力墙配筋计算256
参考文献258
《平法钢筋计算与实例》系统介绍了平法钢筋基本知识,梁构件、柱构件、板构件及剪力墙构件的计算与实例知识。本书可供结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钢筋工等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本书通俗易懂、内容新颖全面,注重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经常使用可显著提高平法钢筋计算的效率。
《平法钢筋计算与实例》可供结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钢筋工等
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1,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2,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3,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4,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扩展资料:
1,按顺时针顺序计算
以图纸左上角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计算,当按计算顺序绕图一周后又重新回到起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各种带形基础、墙体、现浇及预制构件计算,其特点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复计算。
2,按编号顺序计算
结构图中包括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构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为了便于计算和复核,需要按构件编号顺序统计数量,然后进行计算。
3,按轴线编号计算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工程量,为了方便计算和复核,有些分项工程可按施工图轴线编号的方法计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带型基础的长度和宽度不一致时,可按A轴①~③轴,B轴③、⑤、⑦轴这样的顺序计算。
参考资料:
看图集03G101 图集看懂了钢筋就好算了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梁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La, 1、(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La 即可; 2、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 弯钩; 3、(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来源造价100分)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章 梁 第一节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很多时候梁要托住上面多层的墙和板或板荷载比较大(底框比较典型),这时候单靠跨度来算很难接近正确值,比如有的跨度只有3米,托一层的墙板,梁高只要350,而有的3米跨却要托五层墙板,那么梁高就要达到700。一般大概算下该梁承重上面多少墙板重,然后求出弯矩,翻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通过弯矩直接查到需要多高多宽的梁,这样得出的数据接近正确值。
很多有经验的老工程师,凭经验就可以估算得很正确,和正确值几乎差不离了。
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以一个跨度内的最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最省的。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最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计算配筋步骤大体有三步:
1、确定理想的受压区相对高度
2、确定混凝土截面尺寸
3、确定钢筋的截面积
计算过程中要进行试算,直到选出合适的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