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云南铁丝莲 | 别称 | 山木通、大叶木通、辣木通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种 | 云南铁丝莲 |
产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于海拔2000-3000米间的山谷、江边及山坡林边灌丛中,攀援于树枝上。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至大理附近。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辛,温。
木质藤本。茎褐色,有细纵沟纹,幼时表面被柔毛,以后无毛。三出复叶;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4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整齐的锯齿,齿尖有细尖头或有时全缘,表面有稀疏柔毛或仅主脉上有毛,背面毛稀疏或近于无毛,基出主脉三条,在表面平坦,在背面隆起;顶生小叶柄长1-3厘米,侧生小叶柄长不到1厘米,微被柔毛或近于无毛;叶柄长3-5厘米,被疏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比叶短,常3-7花,花序梗长1-3厘米,被紧贴的短柔毛;在花序的分枝处有一对披针形的苞片,长1-2厘米;花梗长1-3厘米;花钟状,直立,直径1.5厘米;萼片4枚,白色或淡黄色,卵圆形或狭卵形,长1.2-1.5厘米,宽4-5毫米,顶端钝尖,内面无毛,外面及边缘被绒毛;雄蕊与萼片等长,花丝线形,两侧生长柔毛,基部被短柔毛;心皮被绢状毛。瘦果卵形,长2-3毫米,被短柔毛,宿存花柱长2.2厘米,生长柔毛。花期11月至12月,果期翌年4月至5月。
弱电穿铁丝
对的,不一样,需要另外套项,把穿线改为穿铁丝 铁丝长度和电线一样计算方法计算长度,该预留的预留 配管中镀锌铁丝是固定管子用的,穿铁丝你必须要用钢丝,跟穿线一样拉一次 因为很多时候弱电管是由强电专业预埋...
铁丝价格是多少
铁丝一般按照单位售卖,也有些按照重量售卖。若是按照单位的,一般都是几块钱一卷的,1.5-6元左右,一般会喷漆,很多用在手工DIY上的。按照重量的,像按千克计算的,价格5-10元/公斤的,还有些是按吨计...
哪位说说铁丝价钱
你好,铁丝的价格一般是要看你选择的是什么规格的,并且每个厂家销售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个人觉得温岭市丰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还是很不错的,销售的价格也是比较便宜的,如果你有需要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厂家...
串珠铁丝该如何制作?
所需材料:泡沫板 大头针 绳子 珠子 剪刀步骤方法:1.将绳子按照图中所示摆好位置,然后用大头针固定...
制造铁丝的工艺
1.先将铁块加热至软化态2.将软化的铁块放入模腔内,模腔开小口,小口直径与你要得到的铁丝直径相同3.挤压软化的铁块,在开口处用卷丝筒卷拉挤压出来的铁丝。这就是热挤压还有冷挤压,就是不加热,直接常温挤压...
铁丝调直机的构造:调直筒,牵行机构,切断机构,钢筋定尺架和驱动装置等组成。
刺铁丝由全自动刺铁丝机拧编生产而成。一般与刺铁丝立柱组成刺绳隔离栅,从而起到隔离防护作用。刺铁丝立柱一般为立柱可选圆管或u型钢方管 以及GRC复合立柱。
刺铁丝材质一般为:低碳钢丝,电镀锌丝,热镀锌丝,PVC包塑丝。
常用的型号:12#x14# 14#x14#俩种
非常规型号:热镀:8#—36# (3.8mm—0.19mm)
电镀:8#—38# (3.8mm—0.19mm)
除型号丝径之分,主线丝又分为单股刺铁丝,双股刺铁丝,还有三股刺铁丝,刺丝均为四个刺头。全自动刺绳机拧编而成,牢固美观。处理工艺有:电镀(冷镀)刺铁丝, 热镀锌刺铁丝,浸塑刺铁丝.
刺铁丝与立柱连接及刺铁丝隔离栅
用途农场,畜牧场刺丝围栏,养殖刺绳护栏网,园林防护高速公路刺绳围栏,厂区,矿区等围栏防护用。主要特点是该产品运输方便,安装施工简便,由于刺绳造型独特不易触摸,因而能达到极好的防护效果。
二年级语文铁丝造句示例:在老屋里间的南墙上开了扇窗,所有的阳光和明亮都从这扇窗跳进来,用细若小指的铁丝挡住。
我父母的房子和其人他家一样:前面是一片水泥平台,窗户上焊着铁条,铁丝编的垃圾桶拴在路边的杆子上。刚开始只是带刺的铁丝网,但不久就扩展为5米高、165公里长的钢筋混凝土墙,墙顶布满铁蒺藜,并设有武装哨台和瞭望塔,墙下埋有地雷。
先从外貌开始,铁丝莲的茎有很多状如游蛇,左拐右弯,没有一根茎是直的。猴子在铁丝上,一会过去,一会过来,手里还拿着球耍着,精彩极了。我也会趁着他们不在的时候,像里开锁的那样,拿两根铁丝撬锁。另一个朋友从家里拿出一根铁丝,把端弯成钩,钩那只鞋,但是有点够不着。
如果你把坐垫拿起来就会发现: 他的框架是用木头做的,里面全是铁丝弹簧。借助铁丝和剪刀,能培养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侏儒松,定型成功,即使松开捆扎铁丝,那些松树也固定在扭曲的姿态。同样,精神上的专制,令你在内心相信自己就是个侏儒。
准备原料:丝袜:蓝紫色2条、紫色2条、浅绿色2条、缎染绿2条。铁丝:24#银色15支、绿色10支、22#绿色40支。枯树皮2片、麦冬草3支、花器1个、油土1块。细玉线1小卷、绿色纸胶带。
1铁丝莲得准备原料参考。
2取24#银色铁丝约15CM,参考折成花瓣形状,第一层套蓝紫色丝袜,其次层套紫色丝袜(流 程由左至右),依此办法共做6片花瓣。
3细玉线以3支手指宽度缠绕约20圈。
4取1条24#绿色铁丝,在玉线中间对折。
5对折后扭转固定。
6再将玉线绕圈处剪开,修平。
7基部包好绿色纸胶带,此即花蕊。
8接下来包上做不错得3片花瓣,成为含苞待放得花朵。
9另以6片花瓣分散排列成放射状,此即全开得花朵。
10叶形可同花瓣, 第一层套浅绿色丝袜,其次层套缎染绿,组合时,另以22#铁丝包绿纸胶带后稍加卷曲,当成须根。
11可将含苞花朵和全开花朵搭配成一支。
12组合成盆。
在李时珍的书房里面,书架上,案头上,摆满了书籍。一叠叠、一函函的书,名称里有“本草”两个字的,触目皆是。
原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药物学的学问就被称为“本草学”。
随着医学的进步,药物当然就逐渐增加起来了。因此,每隔若干年代,就有增补了的本草书籍出现。
李时珍在熟读各种版本的“本草学”之后,将它们互相比较,再印证在行医当中接触到的各种药物上,触类旁通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领悟了医药学中的许多道理。他一方面惊叹于前人的辛勤,正是他们遗下了一份份宝贵的医学遗产。但是他在详细研究之后,也发现了历代本草书籍中的一些错误,有的同一样东西,而有各种名字的,竟被误成两种。有的分明是两样东西,却又被当做一种。还有的,对它们药性的阐述,不切实际,夸大了,或者缩小了。更加令人遗憾的,是从宋代以后新发现、新采用的许多药物,都没有一本崭新的本草学书籍来加以记载。
越是认真研究,李时珍就越发对这事感到遗憾,渐渐地,他就萌(ménɡ)发了写一本新的本草学的书籍,以总结明代药物学的发展水平。他后来想起了要把这部巨著命名为《本草纲目》。
他决定到各地去游历,增长见识。他到过河南、河北、江苏等许多地方,连牛首山、天柱峰、茅山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有一次,李时珍听说均州(现在湖北省均县)的太和山上有一种果子,名子叫榔梅,是稀有之果,人们称之为仙果,吃后可以长生不老。李时珍对此根本不信,他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一天,走了几天路程的李时珍来到太和山。爬到半山腰,山中有一座古刹。李时珍向看门的老人寻问山中何处有榔(lánɡ)梅树。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山峰说:“那山峰的后面,就有几棵榔梅树”,老人说着吐了吐舌头严肃地说:“可不能去采啊!当今皇上有命令,榔梅只能由皇家采摘。别人采摘了,官府要问罪捉拿的。”
李时珍可不管这些,这天夜里山风呼啸,枯草败叶被刮得满天纷飞,虎狼的叫声阵阵,随风从深山处传来,甚是吓人。半夜时分,李时珍起床上了山路,他腰插一把匕首,手提一根结实如铁的枣木短棒,犹如过景阳冈的武松英勇无畏。他趁着月色走在白天看好的山路上,来到那座山峰后,终于找到了几棵榔梅树,他连枝带叶折了几枝,连夜下山。回家仔细一研究,原来榔梅是一种榆(yú)树类的果实,根本不是什么“仙果”。说吃了能长生不死,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李时珍看到陶弘(hónɡ)景写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动物叫穿山甲,最喜欢吃蚂蚁。蚂蚁那么小,穿山甲怎么吃它呢?李时珍来到河边,找到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能张开又能合拢。它把鳞片全张开的时候,身上放出一种特殊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底下钻。等蚂蚁爬满了一身,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里,把鳞片张开。不一会儿,蚂蚁都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为了进一步证实,李时珍特地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皮切开一看,果然胃里装了一升多蚂蚁。李时珍就是这样通过实物实地观察,弄清了许许多多书本上没有解决的问题。
李时珍除了向书本学习医学知识外,他还非常重视向民间学习,向老百姓搜集药方。他这样做是受了一件事的启发。有一次,李时珍从外地行医回家,途中住在客店里,晚上,他见几个车夫在锅里煮一种粉红色的花,他知道这种花叫旋花,可煮旋花干什么呢?车夫告诉他:“喝了这种花熬的汤,可以治筋骨痛。我们整天在外边奔跑,风里来雨里去的,筋骨中风受潮,容易得病,得了病疼痛难忍,所以经常煮点旋花汤来喝。”李时珍听了,心里想:“我经常诊治筋骨痛的病人还未找到明显见效的药,谁知老百姓竟有这么好的治病经验。真是踏破铁鞋无觅(mì)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后,一定多向老百姓请教!”这件事后,李时珍开始向民间搜集药方。他给人看病常不收诊金,只要求别人告诉他一点验方偏方、一点有关药材的知识。什么河豚(tún)的眼睛和肝脏有毒啦,刀豆吃了能止打呃(è)啦,他都是这样学来的。他还记录了许多民间谚(yàn)语,像什么“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奶长流”(两种药都可以下奶水)这一类的顺口溜等。李时珍觉得民间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药宝库,因此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认认真真地向老百姓学习。
李时珍带着他从各地采集到的标本和验方,回到蕲州来了。
早在楚王府供职“奉祠正”,偶尔回乡的时候,他就在蕲州的雨湖北岸,一个叫做红花园的地方,搬进了一座新居,李时珍把它题名叫做“遵所馆”。这地方宽敞、明亮,正好让他安敢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在园圃里栽种形形色色的药草,一边研究,一边过潜心著述的生涯。
他连年奔走各地,虽然也准备了大量材料,并已经写出稿子的一部分,但这距离他的目标:写成大大超越前人的崭新本草著作,增加药物900多种,字数达100多万的巨著,还有十分艰辛遥远的历程呢,他在心里琢磨着:“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完成它,为苍苍黎民献出我的心血,造福千家万户。我决不能与草木同腐!”正因为这样,当他在堆满历代种种本草书藉、案头搁着一叠叠材料的书房里工作的时候,他固然是紧张万分,就是当他蹲在园圃(pǔ)里,观察自己所栽种的各式药草的时候,他也是聚精会神,备极辛劳:“怎样把它们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呢?”当他对着他所栽种的蕲艾、紫苏、薄荷、丝瓜、鬼针草、铁丝莲一类植物的时候,他也总是凝神沉思,该怎样恰如其分地写出它们的形貌,阐释它们的药效,让人们一目了然一目了然:一眼就能够看清楚。,记忆深刻呢?这时候,他所读过的历代文学名家状物写照,恰如其分的精彩句子,就纷纷飞临他脑海了。他决定在必要的时候,要适当引述一些文学名句才好。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部药书写得更加美妙和精彩。
这时候,李时珍已经有4个儿子,依次是建中、建元、建方和建木。这些儿子继承了李家的传统美德,都淳(chún)朴忠厚,助人为乐。在李时珍回乡初期,急于从事著述的时候,他们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他们都深深知道父亲从事的工作的深远意义,都乐于协助父亲,有的人校勘(kān)资料,有的人从事绘图,有的人帮忙抄录。李时珍有一个孙子,楷书写得很漂亮,就专事誊(ténɡ)写,以便来日一并交给书坊,作为雕版的蓝本。可以说,李时珍为了写作《本草纲目》,是把全家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
工作一天天在进展,一叠叠的原稿连同图谱,越堆越高。他的书房里,仅仅是历代的本草著作,就有好几十部,加上五花八门的经、史、子、集,还有许多标本;再添上这一叠叠的原稿,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图书馆了。
他一辈子都奔波劳碌,从没有肥胖过,到了越发劳碌的晚年,就显得更加瘦削了。
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工作以后,又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修订,使它更加完善。1578年(明万历六年),这部巨著终于大功告成了。他是在1552年,34岁的时候开始执笔写它的,历时27年,完成的时候,李时珍已经是61岁、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历代药物学大成的巨著,它总结了16世纪中国的博物学成就。第一是篇幅巨大,全书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附图1109幅,附药方11096个,而旧本附方,不过2935个罢了。第二是内容丰富深厚,所收资料非常广泛。《本草纲目》引述的书凡八百家,共993种,其中包括历代诸家本草41种,古今医家书目361种,古今经史百家书目591种。第三是内容博而不繁,采订精深。旧本本草中,凡是重复的,都被删(shān)去,一共删了200多种,加上了金、元、明时代新补的39种,李时珍自己增补了374种。《本草纲目》近2000种药物中,大部分都经过他自己的实地考察,或临床验证,或向有实践经验的人采访。第四是编纂(zuǎn)合理,《本草纲目》的体例要比它以前出现的任何本草学书籍更系统更先进。它把1800多种药物分成16个部门,作了介绍。每一部门分成若干类,一共包括了60类。在解释工作上,他定下的体例是:用“释名”一栏确定每一药物的名称;用“集解”一栏说明它的出产地带、形态和采集方法;用“修治”一栏讲解它的炮灸(jiǔ)过程;用“气味”、“主治”、“发明”各栏,分析它的性质和功用;最后以“附方”一栏把它所收集的10000多个药方分别作为附录,以供天下医家参考。
这部巨著对中国,对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影响,李时珍当时还未能充分意识到,但是他确信这将有助于千万医生的治病救人,有利于千万病人的脱离苦海。但是,这样卷帙(zhì)浩瀚(hàn)的大书,190万字,1000多幅插图的巨著,将到什么地方去寻求出版呢?一个崭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蕲州虽然是一座名城,也有些大户名流,把刻书当做一件赶时髦(máo)、扬名声的雅事,但是他们刻的大都是经、史一类的书籍,并没有谁认识《本草纲目》这样的学术著作的伟大意义。他们对出版它毫无热情。懂得它的价值的人,又没有什么实力,帮不了什么大忙。
李时珍四处访寻能够出版的书坊,但是不幸的是多方接头,却连连碰壁。一年、两年过去了,始终一筹莫展一筹莫展(chóu):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那时的南京,是东南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李时珍不久就前往南京找寻门路。同时,他也想到:他认识的文坛名宿王世贞,就住在南京附近的太仓,何不去找他写一篇序文,使这部药书的出版,获得一些便利的条件呢!
王世贞是当时文坛领袖,声名很大,他曾任山东副使,后来官至刑部侍郎,颇称博学。像李时珍这样的著名医生,交往的人是很多的。7年前王世贞担任湖广按察使的时候,他们就相识了。
王世贞对这位著名医生从前本就有相当的了解,对他接待得十分亲切,并且留他小住几天,彼此可以海阔天空地倾谈。那些日子里,他们一同饮酒赋诗,纵谈经史、山川、声律、医理、园艺、民俗,十分投机。王世贞对于这位目光明亮,脸色红润,身材瘦长的来客见识渊博、谈吐如流暗暗感到惊奇,在他的生活经历中,碰到这样熟谙(ān)古今、娴(xián)习博物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因此,当李时珍打开了行囊,把几十卷《本草纲目》的原稿抄本拿了出来,请求他作序,以便这书能够更好地流传的时候,他翻着翻着,对于卷帙(zhì)如此浩瀚,插图这样丰富的著作感到十分意外,略一沉吟,就痛快地答应下来了。
有了王世贞答应写序,李时珍挟着他的著作,在南京访寻能够出版它的书坊。
李时珍打听到:当时南京的书坊,一般都是以印50部书为“一帖”,一种书印行到“十帖”,即500部,就算是很高很高的纪录了。李时珍惆怅惆怅:伤感;失意。地想:“这太少了!五百部能推销到多少县份去?能散播到多少省份去?要使这部耗(hào)尽我毕生精力的大书广布全国,这样的印法只能是遥遥无期。”但就是这样的印数,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承刻。也可以说,唯其印数少,书商对赚钱没有把握,就更不敢轻易接纳这么大部头的书了。
也有些书商是懂行的。他们说:“李先生独立完成这样的本草新著,真是可钦(qīn)可敬!但是这种大部头的药书,历朝都是由皇帝诏令修撰(zhuàn),命大臣主持其事,由京师刊刻。《唐本草》、《蜀本草》是这样,宋朝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也是这样。本朝能够出现李先生这样的新编《本草》,自是祥和之事。但是这样的伟业,没有朝廷的力量,终究是很难办到的。”
10多年的磨难挫折,10多年的失望难堪,谁也不知道李时珍是怎样熬过那悠长痛苦的日子的。他的著作的伟大价值终于被一个相当懂得医药的书商胡承龙发现了,胡承龙震惊于这部书的伟大,立下宏愿,一定要把它刻印出来。
一块块木版逐渐被胡承龙的书坊刻了出来,这时,距离李时珍完成书稿的时间已有10多年,李时珍已经是一个73岁的老人了。
由于长年累月著述《本草纲目》,生活极端劳累,书成以后,为了出版的事奔走劳瘁,受到许多打击,七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显得日渐衰弱和更加瘦削了。他想到:如果朝廷能加以重视,下一道诏(zhào)书,就可以使全国都风起云涌,竟相刊刻传播了。想到这儿,他觉得将来这书出版,是应该献呈一部给朝廷才好,说不定这样一来,这部耗(hào)尽他一生心血的书,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风行四方了。这样一想,他就强忍着病痛,起身伏案,执笔沉吟(yín),赶着写一份“奏表”。
李时珍并没有缠绵卧榻(tà)经历过长久的疾病折腾,他是在日渐衰弱中突然去世的。那时是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他76岁。
李时珍的逝世,在蕲州一带引起很大的震动。他的墓地在雨湖南岸的土耳地,下葬那一天,受过他诊治的、仰慕他的仁厚为人的,敬重他的奇才卓(zhuō)识的,亲朋邻里、四面八方的人,都怀着哀伤的心情前来送丧,撒下了纸钱,发出了悲声。
李时珍的墓地是和他父亲李言闻、母亲张氏的墓地紧紧地依靠着的,他的早已去世的妻子吴氏也和他葬在一起。
《本草纲目》在朝廷里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在民间却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300多年间不同的版本的出版超过了60种,重印的就没法计算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本草纲目》不但是药学、医学的巨著,而且也是博物学的大辞典,李时珍不仅是医药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博物学者、自然科学家。他总结了16世纪中国灿烂文明的成就。中国自汉代至于近古的一系列古代自然科学家中,他的名字现在是被排列在最前头了。
《本草纲目》17世纪的时候传入日本,最早的版本是小野蓝山翻译的,它被人献给幕府首脑(当时的日本君主)德川家康,德川见了如获至宝,经常置于座右,被称为“神君御前本”,它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在江户时代的200多年间,日本学术界研究《本草纲目》的热潮一直奔腾不息,形成了一项专门的学问。在它的影响下,日本还出现了专门解释自己国家药物的《大和本草》。
日本很快有了《本草纲目》的节译本,到了1934年,又有了严格的全译本。
在亚洲,《本草纲目》还传到朝鲜、琉(liú)球、越南等国和地区,在朝鲜的影响很大,它成为医家们的重要参考书。现存的朝鲜医籍中,依据和引用《本草纲目》的十分普遍。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植物达1181种,动物达462种,而且,它又有极其新颖的、在当时是雄踞世界最前列的分类法,因此,又引起了许多博物学家的注意。
达尔文在他的名著《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曾十几次引用和赞美了“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科学家们考证得出结论,达尔文所称的“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有时是指《本草纲目》,有时是指《齐民要术》。他在谈到鸡的七个品种的资料以及金鱼家化后的变异时,都是从其他学者对《本草纲目》的译文中转引的。
唯其如此,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都藏有各个时期《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日本、美国、德国的图书馆中便藏有最先刊印的金陵版。
拼音名Nǚ Wěi
别名小木通[云南]、白木通[湖南]、粗糠藤、万年藤、穿山藤、小叶鸭脚力刚、钥匙藤
来源毛茛科铁丝莲属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以根、茎藤或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扎成小把,晒干。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消炎消肿,利尿通乳。用于肠炎,痢疾,甲状腺肿大,风湿关节疼痛,尿路感染,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李当之《药录》
拼音名Nǚ Wěi
别名蔓楚(《唐本草》),牡丹蔓(《植物学大辞典》),山木通、木通草、白木通、穿山藤、苏木通(《湖南药物志》),小叶鸭脚力刚、钥匙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女萎的茎。秋季采收,取地上茎,剥去祖皮,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山野,亦有栽培。分布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全草含槲皮素、有机酸,甾醇及少量生物碱。
性味《唐本草》:味辛,温。
功能主治
治泻痢脱肛,惊痫寒热,妊妇浮肿,筋骨疼痛。
①李当之《药录》:止下,消食。
②《唐本草》:主风寒洒洒,霍乱泄痢,肠鸣游气上下无常,惊痫,寒热百病,出汗。
③《湖南药物志》:治妊妇浮肿,项下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剂。外用:烧烟熏。
附方
①治久痢脱肛:女萎(切)一升,烧熏之。(《产乳集验方》)
②治筋骨疼痛:女萎藤五钱,蔓性千斤拔五钱,路边荆三钱,老钩藤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出处李当之《药录》
拼音名Nǚ Wěi
英文名stem of October clematis
别名蔓楚、牡丹蔓、山木通、木通草、白木通、穿山藤、苏木通、小叶鸭脚力刚、钥匙藤、花木通、菊叶威灵仙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女萎的藤茎、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apiifolia DC
采收和储藏:秋季开花时采收带叶茎蔓,扎成小把,晒干或随时采用鲜品。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1000m的山野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大别山以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
性状
1性状鉴别 茎类方形,长可达数米,缠绕或切段,直径1-5m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通常有6条较明显的纵棱,被白色柔毛,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木部黄白色,可见多数细导管孔,髓部疏松。叶对生,三出复叶,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顶生小叶片较两侧小叶片大,常呈不明显的3浅裂,边缘有缺刻状粗锯齿或牙齿,暗绿色,两面有短柔毛。
总叶柄长2-9cm,常扭曲。有的带有花果。气微,味微苦涩。
2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为六角形。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切向延长。皮层较狭。中柱鞘纤维1-2层,断续相接成环(嫩茎无纤维);无限外韧型维管束,大小相间排列,形成层不明显,导管类图形或长圆形,多单个排列,直径50-250μm。髓部较小,约占茎的1/4-1/2,细胞类圆形。
化学成份根含乙酰齐墩果酸(acetyl Olean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豆甾醇(stigrn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花、叶含槲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等黄酮类化合物。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粗粉1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约15min,滤过。取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1滴,溶液立即产生绿色沉淀。另取滤液滴于6cm圆形滤纸上,滴加氯仿展开,烘干,喷1%三氯化铝乙醇液,再烘干,紫外光灯下观察,中心部有黄绿色荧光。
(2)取粗粉2g,加甲醇20ml,回流20min,滤过。浓缩成3ml,吸取10μl点于中华层析纸上,以正丁醇-醋酸-水-氯仿(8:2:10:1)的上层液为展开刘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液,烘干,于紫外光灯下观察,可见棕色、蓝色、黄绿色3个斑点。
性味味辛;性温;小毒
归经归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中理气,利尿,消食。。主主治风湿痹证,吐泻;痢疾;腹痛肠鸣;小便不利;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本品内服剂量不可过大,否则可引起胃部不适,呕吐,腹泻,食欲大减,头痛,胸闷,四肢无力或面部浮肿。
各家论述1、李当之《药录》:止下,消食。2、《唐本草》:主风寒洒洒,霍乱泄痢,肠鸣游气上下无常,惊痫,寒热百病,出汗。3、《湖南药物志》:治妊妇浮肿,项下瘿瘤。
摘录《中华本草》
由于具有半透明得特性,因而富有特别得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仿真花中得一朵奇葩丝网花制做容易,容易了解,而且根据不 一样得需要可以任意变形,常是一种制做导 致多种成效,这是其它仿真花很 难做到得。
当今就来瞅瞅清雅得铁丝莲是如何去用丝网花制做得吧!
准备原料:丝袜:蓝紫色2条、紫色2条、浅绿色2条、缎染绿2条。铁丝:24#银色15支、绿色10支、22#绿色40支。枯树皮2片、麦冬草3支、花器1个、油土1块。细玉线1小卷、绿色纸胶带。
1铁丝莲得准备原料参考。
2取24#银色铁丝约15CM,参考折成花瓣形状,第一层套蓝紫色丝袜,其次层套紫色丝袜(流 程由左至右),依此办法共做6片花瓣。
3细玉线以3支手指宽度缠绕约20圈。
4取1条24#绿色铁丝,在玉线中间对折。
5对折后扭转固定。
6再将玉线绕圈处剪开,修平。
7基部包好绿色纸胶带,此即花蕊。
8接下来包上做不错得3片花瓣,成为含苞待放得花朵。
9另以6片花瓣分散排列成放射状,此即全开得花朵。
10叶形可同花瓣, 第一层套浅绿色丝袜,其次层套缎染绿,组合时,另以22#铁丝包绿纸胶带后稍加卷曲,当成须根。
11可将含苞花朵和全开花朵搭配成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