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菱镁石 | 主要成份 | MgCO3 |
---|---|---|---|
硬度 | 3.5~5 | 产地 | 津巴布韦、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 |
我国产地 | 岫岩满族自治县、海城 |
白色或浅黄白、灰白色,有时带淡红色调,含铁者呈黄至褐色、棕色;陶瓷状者大都呈雪白色。玻璃光泽。具完全解理。瓷状者呈贝壳状断口。硬度4~4.5。性脆。相对密度2.9~3.1。含铁者密度和折射率均增大。隐晶质菱镁矿呈致密块状,外观似未上釉的瓷,故亦称瓷状菱镁矿。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耐火材料、建材原料、化工原料和提炼金属镁及镁化合物等。
菱镁矿石主要成份为(MgCO3),硬度3.5~5,产地在津巴布韦、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市面上有一些菱镁矿制作的串珠项链,是价廉物美的饰物。
菱镁矿是一种碳酸镁矿物,它是镁的主要来源。含有镁的溶液作用于方解石后,会使方解石变成菱镁矿,因此菱镁矿也属于方解石族。富含镁的岩石也会变化成菱镁矿。菱镁矿中常常含有铁,这是铁或锰取代掉镁的结果。菱镁矿白色或灰白色,有玻璃光泽,含铁的菱镁矿会呈现出黄到褐色。如果呈现出晶体就是粒状,如果不显出晶体则是块状。菱镁矿除提炼镁外,还可用作耐火材料和制取镁的化合物。
菱镁矿不易形成好的晶体,通常是以岩块状出现。菱镁矿的特性与方解石相似。菱镁矿有与方解石同样的晶体结构,因此将它归类入方解石矿物组群。菱镁矿的外观与白云石相似,难以区分。但是,MgCO3不与弱酸反应,而方解石CaCO3则弱酸起反应。这是区别菱镁矿与方解石的最佳的方法
菱镁石的介绍
菱镁石是一种碳酸镁矿物,它是镁的主要来源。含有镁的溶液作用于方解石后,会使方解石变成菱镁矿,因此菱镁矿也属于方解石族。
菱镁石的理化性质
白色或浅黄白、灰白色,有时带淡红色调,含铁者呈黄至褐色、棕色;陶瓷状者大都呈雪白色。玻璃光泽。具完全解理。瓷状者呈贝壳状断口。硬度4~4.5。性脆。相对密度2.9~3.1。含铁者密度和折射率均增大。隐...
菱镁板屋面
除了套这个还相近一些,其他更不合适。混凝土屋面板都是按立方的。
菱镁材料是什么?
菱镁材料作为一种新型胶凝材料,其产品——菱镁制品是有菱苦土和卤块水溶制成的氯氧镁水泥产品,而菱苦土又是菱镁石在1023~1123K高温煅烧所得的产品。菱镁制品原料易得,制作简单,造型精美,性能优良,价...
什么是菱镁材料
镁制品中的Mg0 ,MgCl2都是不可燃的。用氯氧镁水泥做粘结剂、用锯木屑做填充料、用玻璃纤维做骨架材料制作的二合板、浮雕门等具有很好的防火阻燃性,成了时下物美价廉十分俏销...
1
2.发泡菱镁是一种内部含有大量细小、密闭、均匀气孔的泡沫状胶凝材料。
3.材料内部气孔内有大量的空气存在,空气与其他材料相比热惰性能最佳,大大减低了发泡菱镁材料的导热性能。
4.多孔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材料的重量,减少了反卤变形的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绝热隔音、减震抗水等特性。
5.发泡菱镁技术的应用,拓展了菱镁制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了菱镁制品的附加值。
一、认识发泡菱镁
1.发泡菱镁又称为泡沫镁水泥,是菱镁应用的一种新技术。 2.发泡菱镁是一种内部含有大量细小、密闭、均匀气孔的泡沫状胶凝材料。
3.材料内部气孔内有大量的空气存在,空气与其他材料相比热惰性能最佳,大大减低了发泡菱镁材料的导热性能。
4.多孔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材料的重量,减少了反卤变形的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绝热隔音、减震抗水等特性。
5.发泡菱镁技术的应用,拓展了菱镁制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了菱镁制品的附加值。
首先我们应了解菱镁制品的二大原料氧化镁及氯化镁的特性。
氧化镁是胶凝材料,其所含碱性氧化镁是胶凝剂的主要成份,但同时还有多余的氧化镁存在,在一定的温度下,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形成碳酸液膜,这一酸作用,引起制品表面的腐蚀,使之失去表面光泽,并使胶凝剂骨架受到破坏,降低了强度,为此需要解决其碳化问题。
氯化镁是调和剂,最大的缺点是遇高温、潮湿有返卤现象。菱镁制品中主要原料是氧化镁和氯化镁,但氯化镁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晶体空隙中的钠离子可发生移动,使制品表面易风化、潮解,甚至失去光泽,发生粉化现象,使结构强度显著下降。
菱镁制品容易变形、返卤、硬度下降等弊病,因此,致使很多生产厂家不能正常生产成品产品,被迫转产或停产。菱镁制品是一种成本低、易生产成形、防火、防水、产品,但是因未解决菱镁材料所存在的问题,而使这一产品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所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
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分布的长白山、兴安岭是东北生态系统的重要天然屏障;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松花江、辽河、鸭绿江等主要河流发源这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扩展资料:
东北三省物质富饶,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矿产生产基地,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的林业用地面积达3875万公顷,占全国的147%,森林覆盖率达396%,远远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1655%的水平。
这里的油母页岩、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产的储量均居中国首位,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中国的15%和10%。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东北三省
在辽宁省鞍山市
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总面积4507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近海县,又是东三省开放的前沿,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现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2种,其中菱镁石、玉石、理石、滑石、花岗石、硅石量多而质好,享有岫岩“六大宝石”之美誉。菱镁石总储量11亿吨,含镁量47%,储量占世界第二,质量居全国第一。岫岩玉储量和质量 属全国之首,享有中国国石之美誉。岫岩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又是省内温泉最多的县份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岫岩地上物产得天独厚,盛产板栗、尖把酸梨、金瓜梨等名优特干鲜果。年均放养柞蚕15万把,被誉为“中国柞蚕第一县”。食用菌年接种量3000万盘,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滑菇第一县”。岫岩是国家黄牛生产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绒山羊生产基地县。岫岩交通通信四通八达,全县已形成了以岫岩镇为枢纽的辐射击队状交通网。县内有玉都、荷花玉器交易市场、玉雕艺术宫、东北玉器交易中心、万润玉雕园、玉马玉器交易中心、哈达碑玉器一条街等七大玉器交易市场。观巨型玉体、看岫玉加工、逛岫玉市场、购买玉器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不分冬夏的一条旅游热线。岫岩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AA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药山在清代就是辽宁四大名山;国家AA级、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清凉山有“东北黄山”之称,融奇松、怪石、瀑布、溶洞、温泉、绝壁、兰花、古庙、塔林、枫叶等于一体,是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的一座山;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龙潭湾森林茂密植被良好空气清晰是旅客休闲度假的圣地;国家AA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制古庙。岫岩是满族聚居地,满足风情浓郁;地热资源丰富,已开发出前营仙人咀温泉、哈达碑沟汤温泉;交通便利,境内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与沈阳、大连、鞍山等大城市相连,距省会沈阳243公里,距鞍山150公里。
析木镇地处辽宁省海城市区东南25公里,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区古城。土地总面积为148.8平方公里,人口2.8万。海城市种子公司析木分公司、海城市析木中心供销社等市属单位坐落在析木镜内。析木镇地理环境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四周环山,中间盆地,来自孤山、岔沟、接文三股河流在境内汇成海城河上游。析木镇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盛产柞蚕、苹果、南果梨等土特产品。析木镇内交通便利,镇村公路四通八达,大盘公路、汤析公路、析青公路贯穿全境,海岫铁路越境而过,堪称海城东部山区的交通枢纽。
2018年10月8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析木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辽宁省海城市 下辖地区 :辖23个村委会 驻地 :析木 电话区号 :0412 面积 :14028平方千米 人口 :295万 车牌代码 :辽C 行政区划,交通,矿产,经济,名胜古迹,金塔的传说,海城铁塔,海城石棚,姑嫂石的传说,所获荣誉, 行政区划 析木镇镇 驻析木,人口295万人,面积14028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析木村、柳官村、下甸村、红土岭村、黄金峪村、东三家子村、老达堡村、蒲草峪村、达道峪村、十间房村、下林村、松树村、腰堡村、羊角峪村、缸窑岭村、张仙沟村、打白虎村、张仙峪村、姑嫂石村、龙凤峪村、珠现屯村、上林村、大同峪村。 交通 析木镇内交通便利,镇村公路四通八达,大盘公路、汤析公路、析青公路贯穿全境,海岫铁路越境而过,堪称海城东部山区的交通枢纽。 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 矿产 该镇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的矿种有滑石、菱镁石、石灰石、白云石、矽石、花岗岩、褐铁矿、黄金等9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种。其中,滑石储量达1000万吨,含镁量在45%以上的菱镁石储量达12000吨。石灰石储量达7300万吨,花岗岩储量达7亿吨。黄金总储量达3吨。其它矿种的储量正在进一步勘察。 经济 析木镇种植业发展迅猛,全镇已形成山上优质果蚕,河畔速生杨成片,平原种子、高效经济田的农业产业格局。全镇的养殖业发展逐步加快,并由松散型向规模型转变。目前,全镇有各类养殖小区20多个。其中羊角峪、三家村养鸡小区;打白虎、析木养猪小区;腰卜、什间房管科养牛小区已初具规模。 析木镇 为了加速析木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镇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1 凡在境内新建的工商企业,五年内由镇财政返还增值税35%。 2 新上企业投产后,五年内由镇财政返还所得税10%。 3 新上企业的投资方向调节税由镇财政返还25%。 4 新上企业固定资产超过200万元以上的,其建设用地可按规定价格减收30%,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500万元的减收40%。 5 凡在析木镇内新办的企业,免收二年企业管理费。 6 凡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者,镇 授“经济顾问''荣誉称号。 名胜古迹 析木镇有三处名胜古迹,石棚、金塔、铁塔。石棚亦称姑嫂石,为巨石文化的实证。金塔是八角十三级密檐砖塔,为典型的辽代古塔,与石棚同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塔的传说 金塔,建于辽代,坐落于海城市析木镇粱家隈村西,杨柳河右岸的群山之中。金塔建在这个山梁上,还有一段传说:从前,在这一带,住着一个霍财主。霍家有良田千顷,占据大山十余座,家财万贯,要啥有啥,是当地的首富。他是个横行乡里的恶霸,十里八庄的人,提起霍财主都恨得咬牙切齿。 析木镇 霍财主娶了三个老婆,可是只生了一个儿子,叫霍光霍光从小娇生惯养,是个浪荡公子,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儿子长大了,霍财主就想让儿子混个官当,以立门户。可是,走动了一些达官贵显,送了不少活动钱。然而,一见他儿子是个酒囊饭袋,啥也干不成,也没法给他安排工作。因此,只能放下,久拖不办。可是,霍财主却认为,不是自己的儿子没出息,而是时运不佳。所以,他到处算命、拜佛,总盼望儿子能够交上好运。 这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个风水先生。霍财主就把他请到家里,求其给儿子测字算命这位风水先生正愁没落脚的地方呢,见霍财主容易受骗,心中暗喜赶忙用花言巧语把霍财主弄得神魂颠倒,分不请东南西北,竟把这位风水先生看成是救命草,说啥信啥。 打这开始,风水先生就在霍财主家住了下来,每天吃饱喝足了,就上山转游,寻找风水宝地。 这天,他带领霍财主转到梁家隈子河西一座山坡。发现这里山环山,岭连岭,山山相抱,在两道沟川中间,夹着一个既坦荡又突起的山梁。这山梁高而不陡,背依高峰,面对小河,立身山梁,一望无际。山上松林成荫,林海如涛,山下绿草如毡,一马平川。山顶清风徐徐,云雾缭绕,山脚小河流水,清沏见底。风水先生看罢多时,高高兴兴地对霍财主胡诌了一通,什么“这里是最好的风水宝地啦”、“是最佳的阴宅之所啦”。 霍财主当既决定,把祖坟迁葬过来。于是,霍财主抢占了这座大山,逼着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几户穷人,背井离乡,过著流浪的生活,而霍财主却选择吉日,诵经拜祖,吹吹打打,迁坟移墓,树碑立祠,折腾一番。霍财主以为这回心愿落地,静待子孙荣华,官运亨通。不料,霍家迁坟,没满两年,这块风水宝地又被当朝钦差发现。相传,这位钦差出关访察好久。 一天,夜宿析木城,鼓打三更,钦差走到庭院,仰望天相,突然发现城北十里之遥,有灵光闪现,这才找到了这块风水宝地。待实地考查一番之后,表奏当朝,决定在这里建造宝塔。结果,霍家坟,被勒令迁移,从此,霍家一败凃地。老子死后,儿子霍光好吃懒做,家业衰败,后流落他乡,葬身荒野。再说,这位钦差征集劳役,大兴土木,经过风风雨雨,后来,总算把金塔修建起来宝塔落成后,又在塔旁修了一座大寺院,供僧人居住,这个遗址至今犹存。 海城铁塔 铁塔位于海城市东南20公里析木镇西北角,建于金代,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塔造型较小,高约10余米,为六面七级实心密檐砖塔,塔基须弥座早已破坏,座上雕仰复莲瓣花纹。塔身六角有砖砌仿木圆形柱,有柱头,补间四铺作斗拱,每面有砖雕立佛一尊,高约15米,上有宝盖。 析木镇 第二层塔身较矮,每面有砖雕小坐佛两尊,形态各异,其上各层密檐用砖叠砌,略有收度,塔顶为覆钵式,铁刹杆插于其上。 铁塔雕工粗糙且破坏严重,1954年对塔基进行了修复,1975年地震后又进行了基础加固。塔后原建有铁塔寺一座,据道光九年(1892年)铁塔碑记,可知寺建较早,但现已不复存在。 海城石棚 位于海城市东南17公里的析木镇姑嫂石村南山上。石棚分为上、下两座,山上的为姑石,山下的为嫂石,故称姑嫂石。 当地村民传说,古时候,当地住着一户人家,姑嫂在一起生活。嫂子很贤慧也很勤劳,承担了全部家务,小姑子却好吃懒做,而且经常打骂虐待嫂子,时间久了,嫂子不堪忍受小姑子的辱骂和虐待,跑到山上化为石棚。 小姑子追悔莫及,便在山下化为石棚。石棚是由六块打磨光滑的花岗岩石板组成。一块铺地,三块为立壁,一块做棚顶,一块小石板为南门。棚顶的石板最大,长约6米,宽约5米,厚约05米。石棚高约27米。其建筑形状很象一间小屋,故称石棚。 石棚究竟有什么用途呢?考古界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是古人用来宗教祭祀的带有神秘象征的祭坛;第二种认为是原始社会公共活动场所;第三种认为是墓葬。大多数学者倾向第三种说法,认为石棚是青铜时代的一种墓葬形制。 由于修建规模宏大的石棚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墓主人生前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势,死后才能修建巨大的石棚墓,其身分应当是当时的首领或贵族。石棚规模宏伟壮观,被称做巨石文化,有的壁石或盖石重达几吨或几十吨,它的开采、搬运和架设,每一步都凝聚著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种建筑物,它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原始社会的状态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辽宁省人民 于1963年9月公布海城石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姑嫂石的传说 在海城市析木镇东南的姑嫂石村山上,有一石棚。它由六块青石板对榫而成,一块铺地,四块围壁,上面覆盖一块大的。据有关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下另有一座石棚,规模小些,现已毁据有关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析木镇 山下另有一座石棚,规模小些,现已毁无存。这就是姑嫂石,它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山村里住着兄妹二人。他俩终年采药给病人治病,后来哥哥娶了媳妇,他们还在一起生活。一年夏天,村里发生了瘟疫,哥哥在家忙着治病,让姑嫂二人挎筐拿镐上山采药。快到晌午时,小姑采满了一筐药草,嫂子只顾看花贪玩,筐里没有几棵药草,但却把馅饼吃光了。正要回家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位老伯伯指著一棵光秃秃的树干上面的两朵奇异的大“蘑菇”,说:“那是仙丹妙药灵芝草。”小姑问:“村里发生瘟疫,用它能治好吗?”老伯伯点点头,并告诉她怎样才能摘下来。嫂子急忙抢著问:“吃它能变成仙女上天吗?”老伯伯笑着扬长而去。红日西斜,小姑按照老伯伯的话,用镐刨树根,虎口震出血了,镐头碎成小铁片,小姑摔倒了,可还剩下一条细根。嫂子不但不帮忙,还说:“就是把你累死了,树干也不能倒,咱们快回家吧!”太阳落山了,一阵阵狼嚎虎啸,更使人心惊肉跳。小姑爬到树根前,用指甲抠那条细根,指甲断了,鲜血流了,细根也断了,树干倒下来。嫂子听树倒的声音,赶紧扑上去,用劲摘那灵芝草,怎么也摘不下来。小姑走到跟前,一边摘一边往筐里放说“好嫂子,不能吃,这是治病的。”“哎呀呀!我的傻姑姑,吃了它会变成仙女能上天,能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嫂子看看小姑筐里的灵芝草,一边走一边想,看来软的不行,得动硬的,但自己力气小又抢不回来。当走到悬崖深涧的边上时,嫂子狠毒的心一动,皮笑肉不笑地说:“嫂子跟你闹著玩的,看累的。你那筐沉,咱俩换著挎吧!”小姑刚把筐换过来,嫂子猛地把小姑推下去,再低头一看,自己的筐里没有灵芝草,还在小姑筐里,就像疯子一样向小姑扑去,结果也摔到山涧里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伯伯来到村里,向乡亲们讲述了姑嫂采药的经过,乡亲们感动地哭了。他们按照老伯伯的嘱咐,在山上山下分别立了石棚,把小姑的尸体放在山上的石棚里,嫂子的尸体放在山下的石棚里。把灵芝草熬成了汤药,给全村病人喝了,把剩下的一碗,分别给小姑和嫂子灌下去。过了三天,全村的病人都好了,大家来到山上石棚前,天气突变,雷鸣电闪。小姑的脸像牡丹花一样红润,复活了,乘着风雨向天上飞去。再到山下看嫂子时,嫂子却变成一只骚咕鸟,落在一棵枯树上,望着小姑升天的方向,不停地叫着:“姑姑——等等!”、“姑姑一等等!”直到今天,这种鸟还是这样叫着。从此,石棚得名为姑嫂石,山村也改名为姑嫂石村。 析木镇 所获荣誉 2018年10月8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