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脉石矿物

周敏

脉石矿物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矿物 划    分 人类对矿物原料的要求
强    调 不是所有的金属矿物是矿石矿物 含    义 有时矿石中含有的本身有用的矿物

脉石矿物图片

脉石矿物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脉石矿物常见问题

谁晓得玛瑙石矿物吗

你好,这样子的话你可以试试看下面的方法介绍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

筋脉石有什么价值

您好筋脉石,石中皇者,产于戈壁荒漠深处,属珍稀不可再生石种千万年的风沙使其表面形成各种自然纹路,酷似人体筋脉,因此得名筋脉石。筋脉石千万年的历经岁月与风沙侵袭,因而拥有筋脉石则代表永恒,长兴,不朽。筋...

哪里有萤石矿

我们有莹石矿6平方公里,探矿权采矿权齐备,需要的留言,非诚勿扰。

怎样探测萤石

萤石矿找矿,以田野踏勘,地表露头为主要找矿手段。附以挖探槽、探孔、钻探等辅助手段。没有合适的物探手段可以探测萤石矿。

玛瑙筋脉石价格一般是多少?

1.玛瑙经脉石筋脉石原石,价格680元。2.新疆哈密葡萄干玛瑙筋脉石,价格1200元。3.石中王者隔壁玛瑙筋石,价格480元。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脉石矿物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属矿选别尾矿中含有多种脉石矿物,因而处理这些尾矿可使矿产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地利用。但是,由于受技术、经济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仅能回收其中的某些组分。

天青石矿物组成

(1)海相粘土--酸盐沉积型

矿石矿物组合为天青石、碳酸矿。SrSO4最高可达92%。矿石呈块状、结核状、条带状、放射状。

(2)海相、海陆相硫酸盐沉积型:

矿石矿物组合为天青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重晶石。SrSO45.5~90%,BaSO40.4~8%。矿石呈块状、条带状、条纹状。

(3)陆相硫酸盐沉积型:

矿石矿物组合有天青石、石膏,含白云石粘土岩石灰岩等杂质。含矿率0.46~11.53kg/m3,SrSO44.7~87%。矿石呈结核状、块状、浸染状、层纹状。

(4)沉积--卤水热液型:

矿石矿物组合为天青石、菱锶矿 、方解石、石英及少量萤石、黄铁矿。SrSO42.0~90%。BaSO41~50%。矿石呈块状、条纹状、条带状、网脉状。

(5)硫化物--天青石矿物型:

等矿物共生。含少量至50%左右天青石。矿石呈块状、脉状、浸染状。

(6)火山岩--热液型:

矿物组合为天青石、高岭石、石英、赤铁矿、菱锶矿、重晶石、萤石、磷灰石。SrSO43.0~90%,BaSO42~60%。矿石呈块状、胶结状、浸染状。

(7)表生风化淋滤型:

矿物组合为天青石、菱锶矿、重晶石、碳酸盐。SrSO41.0~66%,BaSO40.7~0.76%。矿石呈块状、胶结状、皮壳状。

埃洛石矿物分布

埃洛石是一种主要的粘土矿物,是典型的风化作用的产物,在风化壳中常与高岭石、三水铝石和水英石等共生。中国四川叙永、贵州习水一带和山西阳泉等地风化壳中均有产出,并因产地而又得名为叙永石。它也产于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中,有时也少量产于现代沉积物中,与大量高岭石共生。

埃洛石的用途与高岭石相似,也是优质陶瓷的原料,在化学工业上可以合成分子筛和作催化剂的载体,在塑料、橡胶油漆工业中用作填料等。

谁知道这是什么矿石

一般分为贫矿石、普通矿石和富矿石。有时仅分为贫矿石和富矿石,这种划分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每个工业部门和矿区都有各自的计算范围。按所含有用矿物性质和利用的特征分为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两大类。采矿过程中采出的矿石,由于废石混入或高品位矿石的损失等原因,使采出的矿石品位降低的现象称矿石贫化。矿石贫化将增加运输和加工费用,降低矿石加工部门的生产能力和回收率。如废石中含有有害杂质,还将降低最终产品质量。矿石贫化主要以矿石贫化率(工业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工业品位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表示。

分类

一般分为贫矿石、普通矿石和富矿石。有时仅分为贫矿石和富矿石,这种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每个工业部门和矿区都有各自的计算范围。按所含有用矿物性质和利用的特征分为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两大类。

组成

矿石

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矿石矿物是指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铬矿石中的铬铁矿,铜矿石中的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和孔雀石,石棉矿石中的石棉等。脉石矿物是指那些与矿石矿物相伴生的、暂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如铬矿石中的橄榄石、辉石,铜矿石中的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石棉矿石中的白云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是非金属矿物,但也包括一些金属矿物,如铜矿石中含极少量方铅矿、闪锌矿,因无综合利用价值,也称脉石矿物。矿石中所含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份量比,随不同金属矿石而异。在同一种矿石中亦随矿石贫富品级不同而有差别。在许多金属矿石中,脉石矿物的份量往往远远超过矿石矿物的份量。因此,矿石在冶炼之前,须经选矿,弃去大部分无用物质后才能冶炼。

矿石矿物按矿物含量的多寡可分为:

①主要矿物,指在矿石中含量较多、且在某一矿种中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②次要矿物,指矿石中含量较少、对矿石品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矿物。

③微量矿物,指矿石中一般含量很少,对矿石不起大作用的矿物。矿石中某些特征元素矿物,如镍矿石中微量铂族元素矿物,虽其含量甚微,但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这类微量矿物仍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在研究矿石的矿物组成时,还应区分矿物的成因(原生的、次生的、变质的)和矿物的工艺特征(易选冶的、难选冶的)等。

矿石中除主要组分外,还伴生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有益组分是可回收的伴生组分或能改善产品性能的组分。如铁矿石中伴生有锰、钒、钴、

寿王坟铜矿

矿石可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 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单位含量称为矿石品位,形成矿石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矿石是怎样形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矿石形成的因素

地球是由许多化学元素组成的,所以,埋在地下的矿物,也就是这些元素的化合物譬如一个氯原子,和一个钠原子合起来,就形成我们所吃的食盐不过这些元素,当然不可能自己去找对象合起来,而是要借助水、火的帮忙,才能合成各种的矿物

水长期且不断的冲刷许多元素,将它们溶在水中,然后将它们送入河流、注入海洋,最后沉淀在海底,在那里合成了许多种矿物

而火就是地面下1000℃以上的高温,它将岩石熔化成岩浆,在地下缓缓流动,途中不断收集各种元素,一旦等它喷发出来,或是长时间仍找不到出口喷发,都会慢慢冷却变硬就在冷却的过程中,里面的元素渗入周围的岩石缝隙,和别的元素形成各种的矿物

另外,水和火有时也会一起合作,再加上压力的帮忙,将各种元素集合生成矿物,像是煤和石油就是它们携手合作的成品

矿石的定义

1、含有用矿物并有开采价值的岩石。

2、特指能做检波器的方铅矿、黄铁矿,赤铁矿,黄铜矿等。

3、凡是地壳中的矿物自然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其他矿物产品者,称为矿石。

矿石的简介

一般分为贫矿石、普通矿石和富矿石。有时仅分为贫矿石和富矿石,这种划分没有统一标准。采矿过程中采出的矿石,由于废石混入或高品位矿石的损失等原因,使采出的矿石品位降低的现象称矿石贫化。矿石贫化将增加运输和加工费用,降低矿石加工部门的生产能力和回收率。如废石中含有有害杂质,还将降低最终产品质量。矿石贫化主要以矿石贫化率(工业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工业品位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表示。

矿石的组成

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矿石矿物是指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铬矿石中的铬铁矿,铜矿石中的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和孔雀石,石棉矿石中的石棉等。脉石矿物是指那些与矿石矿物相伴生的、暂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如铬矿石中的橄榄石、辉石,铜矿石中的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石棉矿石中的白云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是非金属矿物,但也包括一些金属矿物,如铜矿石中含极少量方铅矿、闪锌矿,因无综合利用价值,也称脉石矿物。矿石中所含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份量比,随不同金属矿石而异。在同一种矿石中亦随矿石贫富品级不同而有差别。在许多金属矿石中,脉石矿物的份量往往远远超过矿石矿物的份量。因此,矿石在冶炼之前,须经选矿,弃去大部分无用物质后才能冶炼。

矿石矿物按矿物含量的多寡可分为:

①主要矿物,指在矿石中含量较多、且在某一矿种中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②次要矿物,指矿石中含量较少、对矿石品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矿物。

③微量矿物,指矿石中一般含量很少,对矿石不起大作用的矿物。矿石中某些特征元素矿物,如镍矿石中微量铂族元素矿物,虽其含量甚微,但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这类微量矿物仍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在研究矿石的矿物组成时,还应区分矿物的成因(原生的、次生的、变质的)和矿物的工艺特征(易选冶的、难选冶的)等。

矿石中除主要组分外,还伴生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有益组分是可回收的伴生组分或能改善产品性能的组分。如铁矿石中伴生有锰、钒、钴、铌和稀土金属元素等。有害组分对矿石质量有很大影响,如铁矿石中含硫高,会降低金属抗张强度,使钢在高温下变脆;磷多了又会使钢在冷却时变脆等。

能泡水喝的矿石有几种

(一)成矿地质背景

寿王坟铜矿位于冀东幔枝构造盖层和上置断陷盆地中,受区域性东西向断裂及寿王坟破火山口构造共同控制。矿床的铜、铁分别为中型矿床,钼为小型矿床。

寿王坟破火山口处在东西向断裂与北北东向断裂的交错切割部位,北北东向延伸,长轴 19 km,短轴 11 km,平面上呈椭圆形。环状、放射状断裂发育,在卫星照片上显示为清晰的环形构造。破火山口的基底由中元古界、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砂页岩组成。石英二长岩呈圆筒状侵入于火山口中央穹窿部位处的石英闪长岩中。寿王坟铜矿即产在石英二长岩与中元古界雾迷山组的接触带上。寿王坟已有年龄数据为:辉钼矿铼锇(148 ± 4)Ma(黄典豪等,1996); 岩体铷锶 130 Ma; 钾氩 127 Ma(权恒等,1996)。

(二)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夹钙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佛罗系九龙山组、髫髻山组砾岩、砂岩、粉砂岩,白旗组粉砂岩、砂岩、砾岩夹有流纹质玻屑凝灰岩、英安质岩屑凝灰岩(图 2-26)。

图 2-26 寿王坟铜矿地质略图

矿区构造以一系列断裂和褶皱组成。东西向断裂为高角度逆断层,走向在 70°~100°,是本区规模最大、切割较深、活动时间最长的一组断裂。北东向断裂走向在20°~40°,主要为逆断层,切割了东西向断裂。寿王坟岩体的南西边缘还发育有环状断裂和辐射状断裂。褶皱构造为一系列轴向呈北西向的背、向斜,其中以岩体边部的倒转背斜最重要,褶皱轴为向西凸起的弧形,断续延长6km以上。

矿区侵入岩体为寿王坟杂岩体是整个寿王坟破火山口岩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晚侏罗世白旗火山旋回晚期产物。岩体平面呈葫芦形,南北长11km,东西宽6~9km,出露面积约70km2,整个岩体南北两部分为石英二长岩,中间为石英闪长岩。

(三)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形态、规模和产状

矿床产出受控于寿王坟破火山口构造。矿体赋存于寿王坟岩体南西部位的石英二长岩与中元古界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接触带及距接触带200m以内的白云岩中,沿环状断裂产出。含矿带走向由西向东为北北西-北西-北西西向变化,呈弧形向南西凸出。总体倾向为南西,倾角60°~80°,长约35km,宽20~200m。矿床由40多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铜、钼、铁矿体组成。矿体形态、产状受接触带的产状形态制约,有透镜状、扁豆状、囊状等(图2-27)。最大矿体长400~600m,延深200~510m,厚6~10m,最厚42m。一般矿体长30~50m,长不足200m,厚6m以下,延深不超过150m。

铁、铜矿体主要赋存在矽卡岩带内,钼矿体主要赋存在接触带的岩体一侧,铅锌矿体则呈脉状赋存在接触带外侧的燧石白云岩中,构成“三位一体”的矿床特征。

在平面上以构造发育程度、矿体规模、形态特征,将矿床分为西、中、东三段。主要矿体皆分布于东、西两段,此处为岩体凹部,接触面较陡,在接触面上形成多个凹坑,致使这些部位矿化集中,矿体多呈不规则的透镜状、扁豆状、囊状等。矿体产状近于直立,矿石品位较高。中段为岩体向南西凸出部位,接触带产状平缓,形态简单,赋存有较多的小扁豆状、囊状、圆盘状、层状、串珠状等不规则矿体。

2矿石组构特征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及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赤铁矿、孔雀石、蓝铜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硅灰石、透辉石、方柱石、绿帘石、绿泥石、橄榄石、方解石、云母等。

矿床的主要有用组分为铜、铁,伴生组分有钼、钴、金、银、硒、碲等。铜品位变化多在03%~20%,平均品位为103%;铁平均品位为3307%;钼品位变化在006%~02%,平均为0174%。

3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矿床的矿石类型可分为磁铁矿石、含铜磁铁矿石、铁铜矿石、含黄铁矿铜矿石、脉状铜矿石及辉钼矿石6种,其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为:

1)磁铁矿石:致密块状、条带状构造,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由磁铁矿组成,脉石矿物有蛇纹石、粒硅镁石、透辉石、阳起石等。

2)含铜磁铁矿石:块状构造,细-中粒结构。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黄铜矿,另有少量磁黄铁矿及黄铁矿。脉石矿物有蛇纹石、粒硅镁石、透闪石、透辉石。

3)铁铜矿石:条带状、块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次为黄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为透辉石、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另有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石英等。

4)含黄铁矿铜矿石:浸染状构造。主要为黄铜矿,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脉石矿物有蛇纹石、方解石,滑石、绿泥石等。

5)脉状铜矿石:细脉状、网脉状构造。主要为黄铜矿,次为黄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为透闪石、透辉石、方解石等。

6)辉钼矿石: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铝矿,次为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透辉石、透闪石、石榴石、石英、方解石等。

图 2-27 寿王坟铜矿区剖面图

4蚀变矿化特征

矿床的围岩蚀变包括接触交代和热液蚀变两种,前者主要发育在接触带中,以镁矽卡岩化为主,也有钙矽卡岩化; 热液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青盤岩化等。

镁矽卡岩蚀变发育在近接触带的围岩一侧,呈透镜状产出,由透辉石、镁橄榄石、粒硅镁石等矿物组成。含铜磁铁矿、黄铜矿等多赋存于此带; 钙矽卡岩蚀变带在接触带的岩体一侧,不连续,组成矿物有石榴石及少量方柱石、透辉石等,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此带。

矿化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接触交代阶段→矽卡岩阶段→硫化物阶段→表生阶段。主要成矿时期为矽卡岩阶段的磁铁矿期和硫化物阶段的石英-硫化物期。形成致密块状、条带状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

(四)成矿物质来源

张瑞斌等(2003)分别测试了矿石样品中与成矿期有关的方解石、具不同蚀变程度的白云质围岩地层样品,以及白云质地层中的粉红色方解石脉的22件碳氧同位素样品(表2-21)。其中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δ18O值集中在96~1258(平均108),δ13C值则变化为-561~-841(平均-75)。具不同蚀变程度的雾迷山组白云质围岩地层样品的δ13C值集中在0附近(000~-141),平均为-045,与通常认为的沉积碳酸盐的δ13C值完全一致,也与文献中报道的雾迷山组白云岩的δ13C值一致,但其δ18O值却变化很大,从598到1933(平均1436)。围岩白云岩裂隙中充填的粉红色方解石脉以强烈亏损18O为特征,其δ18OSMOW值为255~328,平均为366。

表 2-21 寿王坟铜矿碳氧同位素组成

将所有数据投点于δ18O-δ13C图解上,可见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都集中在一个狭小的区域,直接对比时与正常地幔碳、基性-超基性岩浆岩、花岗质岩浆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比较接近,尤其是碳同位素组成;而与包括雾迷山组白云岩在内的沉积碳酸盐、白云岩内的粉红色方解石脉,以及沉积有机碳迥然不同(图2-28)。雾迷山组白云岩δ18O出现强烈的漂移现象(图2-28中带箭头的虚线),表明其曾经受到氧同位素组成较轻的流体的同位素交换作用。由此可见,矽卡岩型矿石中热液碳酸盐矿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反映了深部岩浆(或地幔)来源碳的特征,说明本矿床的形成应与早白垩世强烈的岩浆活动(尤其是幔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图2-28 三类样品碳氧同位素组成的δ18O-δ13C图解

(三)“多位一体”成因类型——江西省九江市大湖塘石门寺钨矿

没有能泡水喝的矿石。

矿石泡水喝没有任何作用,矿石说白了就是石头,如果数量多,拿来做过滤水体的滤材使用,倒是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单独几块矿石泡水里,没任何效果,要是酸洗染色的矿石用来泡水,如果强酸强碱没做好中和,还可能污染水体,喝这样的水反而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矿石是指可从中提取有用组分或其本身具有某种可被利用的性能的矿物集合体。可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矿石中有用成分(元素或矿物)的单位含量称为矿石品位,金、铂等贵金属矿石用克/吨表示,其他矿石常用百分数表示。

常用矿石品位来衡量矿石的价值,但同样有效成分矿石中脉石(矿石中的无用矿物或有用成分含量甚微而不能利用的矿物)的成分和有害杂质的多少也影响矿石价值。

相关信息:

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矿石矿物是指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铬矿石中的铬铁矿,铜矿石中的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和孔雀石,石棉矿石中的石棉等。脉石矿物是指那些与矿石矿物相伴生的、暂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如铬矿石中的橄榄石、辉石,铜矿石中的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石棉矿石中的白云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是非金属矿物,但也包括一些金属矿物,如铜矿石中含极少量方铅矿、闪锌矿,因无综合利用价值,也称脉石矿物。

矿石中所含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份量比,随不同金属矿石而异。在同一种矿石中亦随矿石贫富品级不同而有差别。在许多金属矿石中,脉石矿物的份量往往远远超过矿石矿物的份量。因此,矿石在冶炼之前,须经选矿,弃去大部分无用物质后才能冶炼。

矿石矿物按矿物含量的多寡可分为:

主要矿物,指在矿石中含量较多、且在某一矿种中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次要矿物,指矿石中含量较少、对矿石品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矿物。③微量矿物,指矿石中一般含量很少,对矿石不起大作用的矿物。矿石中某些特征元素矿物,如镍矿石中微量铂族元素矿物,虽其含量甚微,但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这类微量矿物仍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在研究矿石的矿物组成时,还应区分矿物的成因(原生的、次生的、变质的)和矿物的工艺特征(易选冶的、难选冶的)等。

矿石中除主要组分外,还伴生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有益组分是可回收的伴生组分或能改善产品性能的组分。如铁矿石中伴生有锰、钒、钴、铌和稀土金属元素等。有害组分对矿石质量有很大影响,如铁矿石中含硫高,会降低金属抗张强度,使钢在高温下变脆;磷多了又会使钢在冷却时变脆等。

矿石的概念是相对的,随着人类对新矿物原料要求的不断增长和工艺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无用的矿物也可成为矿石矿物。确定矿与非矿的主要因素是对矿石品位要求。

基本概况

1矿区地质特征

大湖塘石门寺钨矿是超大型钨矿床,系我国近期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大湖塘石门寺钨矿位于下扬子成矿省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赣北九岭钨多金属矿集区中。赣北九岭钨多金属矿集区北东长约20km,南东宽约10km,分布有大小钨锡铜钼矿床及矿点15处,是一个以钨为主伴生铜、钼、锡、铍、铌、钽等有色和稀有金属的钨多金属矿集区。区内发育的主要矿床有大湖塘钨矿、大河里钨钼矿、狮尾洞钨矿、茅公洞钨矿、新安里钨锡矿和石门寺钨矿等(图1-7)。

图1-7 大湖塘钨矿区域地质图

(据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北区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2)

1—第四系;2—中-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安乐林组;3—中-新元古代双桥山群修水组;4—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5—燕山中期花岗岩;6—燕山晚期花岗岩;7—矿床及矿点;8—断层

2矿体特征

石门寺钨矿矿体按照工业类型可划分为细脉浸染型、热液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大脉型,具有多次成矿和“一区三型”的特点(图1-8),但是,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型细脉浸染状白钨矿矿体WO3的资源储量占整个矿区WO3资源储量的74%以上(项新葵等,2012a)。据《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北区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2)》,矿区内钨平均品位为0182%,共生铜平均品位为0524%,共生钼平均品位为0099%。

图1-8 石门寺矿区地质剖面图

(据项新葵等,2012a)

1—燕山中期花岗斑岩;2—燕山中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3—燕山中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4—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5—不同岩石单元界线;6—热液隐爆角砾岩边界线;7—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体;8—细脉浸染型矿体;9—石英脉型矿体;10—糜棱岩、千枚糜棱岩及糜棱片岩;11—硅化;12—断层

细脉浸染型矿体分布于石门寺矿区的主要地段,产状总体平缓,厚大的工业钨(铜)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于燕山中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株与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基的外接触带,以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型细脉浸染状白钨矿矿体为主;隐爆角砾岩型矿体主要分布于石门寺矿区中部,隐爆角砾岩顺断裂贯入燕山中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中,以角砾状和网脉矿化为主,胶结物石英脉充填,岩石中见有小团块状、短柱状、针状黑钨矿;石英大脉型矿体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切穿矿区各岩石单元和其他类型的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黑钨矿。

花岗岩型钨矿石含矿母岩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主要为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其次为石英,暗色矿物为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石矿物为白钨矿,呈不规则粒状与长石和石英紧密共生,在紫光灯下显天蓝色荧光;矿化呈脉状分布,形成白钨矿石英脉,脉宽1cm左右,白钨矿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分布于脉中或脉侧。隐爆角砾岩型矿石主要为自形—他形晶结构,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成分为黑钨矿、辉钼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包括云英岩角砾中的粒状石英和硅化石英脉中的块状石英,其次为白云母;角砾成分为云英岩等,胶结物为硅化石英脉;黄铜矿和黑钨矿主要发育在硅化石英脉中,而辉钼矿则主要分布于云英岩中。石英脉型黑钨矿石呈板状自形晶、伟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黑钨矿,其次为白钨矿及少量的辉钼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含量大于>90%,其次有少量的斜长石。

3成因模式

石门寺钨矿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矿床(图1-9)。在控矿因素上,主要为构造控矿和岩浆岩控矿。在构造控矿方面,近东西向断裂在区内规模最大,主要分布在该区中部罗丝塘—新安里一带,该断裂控制着区内燕山期岩浆岩和矿床(点)的分布,构造的交汇部位通常为早白垩世花岗岩和钨矿床的分布,为区内控岩控矿的主导构造(阮昆等,2013)。

图1-9 大湖塘钨矿成矿模式图

(据林黎等,2006)

1—石英细脉带型;2—石英大脉型;3—云英岩型;4—蚀变花岗岩型;5—隐爆角砾岩型;6—燕山早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7—燕山晚期细粒二云母花岗岩;8—晋宁期花岗闪长岩或中元古代浅变质岩

在岩浆岩控矿方面,大湖塘钨矿地层出露很少,而岩浆活动强烈,大致可分两个系列,即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系列和燕山中期花岗岩系列;晋宁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呈岩基产出,为九岭岩体的一部分;燕山期花岗岩呈小岩株、岩瘤或岩墙(脉)产出,前者为主要的容矿围岩,后者为成矿母岩(项新葵等,2012b)。

4矿床系列标本简述

2010年,本着展示大湖塘钨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原则,采用矿区定点捡块方法共采集标本14块(表1-3),类型主要分为矿石、围岩和蚀变围岩3类。采集矿石7块,岩性主要有南区的花岗岩型钨矿石、北区钨矿石门寺矿段的黄铜矿辉钼矿矿石、含辉钼矿黄铜矿矿石、角砾状黄铜矿辉钼矿黑钨矿矿石和北区钨矿大岭上矿段的石英脉黑钨矿石。采集围岩5块,主要是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硅化碎裂似斑状花岗岩和硅化云英岩。采集蚀变围岩2块,岩性为硅化云英岩化似斑状花岗岩和云英岩化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表1-3 江西九江大湖塘钨矿采集标本

注:表中W3-B代表大湖塘钨矿标本,W3-b代表该标本薄片编号,W3-g代表该标本光片编号。

5图版

(1)标本照片及其特征描述

W3-B01

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石英,次为黑云母。斜长石,白—乳白色,半透明,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3~5mm,最大可达8mm左右,含量约60%。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结构,粒径2~4mm,含量约25%。黑云母,黑色—棕褐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3~5mm,含量约15%。见少量白云母,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02

花岗岩钨矿石。矿石含矿母岩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岩石呈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石英,次为黑云母。斜长石,白—乳白色,半透明,自形—半自形晶,粒径3~5mm,最大可达8mm左右,含量约60%。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径2~4mm,含量约25%。黑云母,黑色—棕褐色,自形—半自形晶,粒径3~5mm,含量约15%。可见长柱状角闪石,边缘蚀变为黑云母,含量约5%。矿石矿物为白钨矿,白色,细粒状,与长石极其相似,肉眼难以区分,在紫光灯下发天蓝色荧光,呈稀疏浸染状分布,他形细粒结构,含量约1%。偶见细小鳞片状辉钼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03

花岗岩钨矿石。矿石含矿母岩为云英岩化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灰白色,中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石英,次为黑云母和白云母。斜长石,白色—浅灰白色,自形—他形板粒状,粒径1~3mm,部分达4mm,含量约60%。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细粒结构,含量约30%。黑云母,黑褐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1~2mm,含量约2%。白云母,白色—无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约1mm,含量4%~5%。由于硅化、绢云母化,岩石颜色变浅。矿石矿物为白钨矿,白色,肉眼难区分,只有在紫光灯下显天蓝色荧光,呈稀疏浸染状分布,粒径约1mm,含量约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04

似斑状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浅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以斜长石和石英为主,次为黑云母,含量约10%。斜长石,白色—浅灰白色,自形—他形粒状,粒径3~5mm,大者可达10mm左右。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他形粒状结构,粒径3~5mm。黑云母,黑色,他形粒状结构,粒径2~5mm。基质成分与斑晶成分相同,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细粒结构,斜长石含量约60%,石英含量25%~30%,黑云母5%,并见少量白云母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05

硅化碎裂似斑状花岗岩。岩石呈浅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斜长石和石英为主,次为黑云母,含量约10%。斜长石,白色—浅灰白色,自形—他形粒状,粒径3~5mm,大者可>10mm。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他形粒状结构,粒径一般3~5mm,大者可达10mm左右。黑云母,黑色,他形粒状结构,粒径2~5mm。基质成分与斑晶成分相同,主要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细粒结构。岩石中硅化十分发育,主要呈脉状,粗脉宽2~3cm,细脉宽1~2mm。宽脉未见矿化,细网脉中可见微细粒黄铁矿或微量黄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06

硅化云英岩化似斑状花岗岩。岩石呈灰色—灰白色,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蚀变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长石,白色,他形粒状结构,分布极不均匀,局部含量高时可达60%左右。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结构,后期硅化形成石英脉。黑云母,深褐色,粒径1~3mm,分布不均,局部集中成聚斑,含量约10%。白云母,白色—无色,细粒状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07

硅化云英岩。岩石呈浅灰白色,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次为云母。石英,他形粒状结构,硅化后呈块状,含量约90%。绢云母、白云母,白色—浅棕,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含量约8%。岩石中零星分布有黄铜矿和辉钼矿,他形细粒结构,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08

云英岩化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次为黑云母。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他形粒状,粒径3~5mm,大者可达8mm,含量35%~40%。钾长石,肉红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粒径约5mm±,大者可达10mm,含量约20%。斜长石,白色、浅灰白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含量约30%。黑云母黑色,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含量约5%。可见星散状微细粒状黄铜矿和黄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09

角砾状黄铜矿辉钼矿黑钨矿矿石。矿石为灰白色,中粗粒结构,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成分为黑钨矿、黄铜矿和辉钼矿。黑钨矿,黑色,长柱状、针状,晶体大小可达1mm×18mm,条痕为红褐色,半金属光泽,含量约5%。黄铜矿,亮,金属光泽,他形细粒结构,含量1%~2%。辉铜矿,铅灰色,金属光泽,他形细粒结构,含量<1%。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白云母。角砾成分为云英岩,胶结物为硅化石英脉。黄铜矿和黑钨矿主要发育在硅化石英脉中,辉钼矿主要分布于云英岩中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10

黄铜矿辉钼矿矿石。矿石呈灰白色,他形粒状结构,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有辉钼矿和黄铜矿,以胶结物形式充填于碎裂石英脉裂隙中。辉钼矿,铅灰色,金属光泽,细脉状分布,可见1~2mm宽的纯辉钼矿脉,含量2%~3%。黄铜矿,亮,金属光泽,他形粒状,细脉浸染状,含量5%~10%。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少量白云母。石英,乳白色,油脂光泽,含量约8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11

含黄铜矿辉钼矿石英脉。岩石呈白色—浅灰白色,非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几乎全部由非晶质块状石英组成。裂隙中充填有辉钼矿和黄铜矿,多呈细脉状分布,在裂隙交汇部位形成团窝状,含量1%~2%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12

石英脉黑钨矿石。岩石呈乳白色,粗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为黑钨矿,黑色,自形粗晶结构,聚晶集合体呈柱状,半金属光泽,条痕呈深褐红色,晶柱长度可达5cm,含量约5%。脉石矿物为石英,白色—乳白色,油脂光泽,含量约95%。在黑钨矿中见有微量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钼矿,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13

花岗岩钨矿石。岩石呈灰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石含矿母岩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次为石英,暗色矿物为黑云母和角闪石。斜长石,白色—浅灰白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3~6mm,含量约60%。石英,无色透明,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粒径约2mm,含量约20%。黑云母,黑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3~5mm,局部集中,平均含量约10%。角闪石,黑色,自形晶,长柱状,粒径大小约为2mm×8mm至3mm×10mm,边缘蚀变成黑云母,含量约5%。矿石矿物为白钨矿,乳白色、浅灰白色,他形不规则粒状结构,星点状分布,与长石和石英紧密共生,在紫光灯下显天蓝色荧光,可见白钨矿石英脉,脉宽1cm,平均含量约2%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14

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灰色—黑灰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石英,次为黑云母。斜长石,白色—浅灰白色,半自形粒状,呈似斑状构造,粒径3~5mm,大者可达8mm,含量约50%。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径2~3mm,含量约30%。黑云母,褐黑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约2mm,大者可达4mm,含量15%~20%。岩石中含有暗色细粒包体,主要由暗色矿物黑云母、阳起石、绿泥石组成,大小1~2cm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2)标本镜下鉴定照片及特征描述

W3-b01

中粗粒花岗闪长岩。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Pl,约60%)、石英(Qz,约25%)和绢云母(Se,约10%)。斜长石,呈板状,颗粒粒径约2mm,部分长石发生了绢云母化作用。绢云母,集合体呈鳞片状,具丝绢光泽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b06

云英岩。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母(M s,约35%)、黑云母(Bt,约30%)、石英(Qz,约25%)和少量斜长石(Pl,约5%)。白云母,片状,平行消光,弱闪突起,干涉色为Ⅱ级顶部至Ⅲ级,粒径05~1mm。黑云母,片状,平行消光,多色性明显,粒径05~1mm。石英,正低突起,无解理和双晶。斜长石,呈长板状,负低突起,双晶发育明显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g02

主要金属矿物为黑钨矿、斑铜矿、黄铜矿、闪锌矿、自然金。黑钨矿(Wol)含量约2%,多呈半自形或他形分布,受透明矿物解理控制。多见不连续微细脉状的黑钨矿填隙于黑云母中,粒径001~005mm。斑铜矿(Bn)含量少,多呈半自形分布,粒径001~05mm不等,多与黄铜矿伴生,被黄铜矿交代。黄铜矿(Ccp)含量较少,出现于斑铜矿矿物颗粒中,粒径在005mm左右,形成可能晚于斑铜矿。闪锌矿(Sp)偶见,呈半自形粒状,与黄铜矿、斑铜矿伴生,粒径约005mm。自然金(Gl)偶见,他形粒状结构,粒径003mm左右

矿物生成顺序:斑铜矿、黑钨矿→黄铜矿、闪锌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g03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黑钨矿、白钨矿。黄铜矿(Ccp)含量约1%,粒径005~01mm,呈他形粒状结构,交代黑钨矿,与黑钨矿伴生。黄铁矿(Py)少量,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分布在脉石矿物中,粒径约02mm。黑钨矿(Wol)少量,多呈半自形或者他形粒状结构,粒径在001~01mm之间,多在脉石矿物中呈交代出溶结构,沿着脉石矿物(黑云母)解理分布。白钨矿(Sh)少量,多呈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约05mm,与其他矿物无明显的伴生关系,紫外光下有荧光反应

矿物生成顺序:黑钨矿→黄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g08

主要金属矿物为钨锰铁矿(黑钨矿)、黄铜矿、斑铜矿、硫砷铜矿、白钨矿。黑钨矿(Wol)含量约60%,多呈自形或半自形分布,边缘上多被裂隙破碎,且多有黄铜矿充填。黄铜矿(Ccp)含量约5%,受裂隙控制明显,多呈脉状分布,多为半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粒径01~04mm不等,一类充填于裂隙中并交代黑钨矿,另一类分布于脉石矿物的边缘。斑铜矿(Bn)含量约1%,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粒径01~05mm不等,交代黄铜矿。硫砷铜矿含量少,呈他形粒状分布在脉石矿物与黄铜矿接触边缘,粒径001mm左右。白钨矿(Sh)偶见,沿着细脉分布,紫外灯下显荧光

矿物生成顺序:黑钨矿→斑铜矿→黄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g09

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斑铜矿,少量黄铜矿、白钨矿、锑黝铜矿、铜蓝、方铅矿,非金属矿物主要由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组成。闪锌矿(Sp)少量,在后期石英(Qz)脉中呈浸染状—细脉状不连续分布,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与闪锌矿、黄铜矿、锑黝铜矿共生,受后期方铅矿的溶蚀作用,发育溶蚀边结构。斑铜矿(Bn)少量,在后期石英脉中呈星点状分布,与铜蓝、锑黝铜矿共生,局部可见黄铜矿充填交代。方铅矿(Gn)少量,呈不连续脉状、星点状分布。交代闪锌矿呈共生边结构。少量黄铜矿(Ccp)和锑黝铜矿(Td),呈稀疏浸染状分布,密切共生。偶见铜蓝(Cv)和白钨矿

矿物生成顺序:白钨矿→斑铜矿、铜蓝→闪锌矿、锑黝铜矿、黄铜矿→方铅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g10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白钨矿、黑钨矿。黄铜矿(Ccp)含量约1%,多呈半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受破碎裂隙控制,被闪锌矿交代呈尖角状结构,粒径约005mm。闪锌矿(Sp)含量较少,多为他形粒状结构,交代黄铜矿,粒径约005m m,部分沿脉石矿物的裂隙分布。白钨矿(Sh)少量,多呈半自形或者他形粒状结构,单独赋存在脉石矿物中,粒径02~05mm不等。黑钨矿(Wol)少量,多呈他形粒状结构,赋存在脉石矿物的裂隙中,粒径约01mm

矿物生成顺序:黄铜矿→闪锌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g12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辉钼矿、硫砷铜矿、黑钨矿、黄铁矿。黄铜矿(Ccp)含量约5%,多呈半自形或他形分布,受脉石矿物裂隙控制,粒径01~1m m。辉钼矿(Mot)少量,受裂隙控制,呈脉状分布,他形粒状结构,脉宽005~01mm,交代硫砷铜矿。硫砷铜矿(Enr)少量,多呈半自形或者他形粒状结构,粒径约005mm。黑钨矿(Wol)含量少,多呈半自形分布,粒径01~05mm。与黄铜矿伴生,多被黄铜矿交代。黄铁矿(Py)偶见,粒径约01mm,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

矿物生成顺序:黑钨矿+黄铁矿+硫砷铜矿→黄铜矿+辉钼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W3-g13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硫砷铜矿、斑铜矿,少量辉铜矿、黝铜矿、铜蓝、辉钼矿等。黄铜矿(Ccp)含量约15%,呈半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受破碎裂隙控制,被硫砷铜矿交代,粒径01~03mm。有两个形成阶段,成分差异导致颜色深浅不一。斑铜矿(Bn)含量约1%,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与硫砷铜矿(Enr)伴生,沿构造裂隙分布,粒径约01~05mm。硫砷铜矿(Enr)含量约1%,多呈半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粒径约02mm,交代黄铜矿呈尖角状结构。铜蓝(Cv)少量,呈细脉状或者他形粒状,多与斑铜矿和辉铜矿伴生。偶见辉钼矿(Mot)呈脉状充填于黄铜矿中。偶见辉铜矿(Cc)和黝铜矿(Td),呈他形粒状分布于斑铜矿矿物颗粒中

矿物生成顺序:斑铜矿、黝铜矿→黄铜矿(第一世代)→硫砷铜矿→辉铜矿、铜蓝→黄铜矿(第二世代)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自然铁族

1矿体特征

在矿区内,地表圈定3个主要矿层(体),因在钻孔深部3个矿体合为一个,因而平面图上统一编号为L1。矿层(体)赋存于灰绿色凝灰岩(局部为晶屑玻屑凝灰岩)中。

L1号主矿体呈不甚规则的似层状,近东西向展布,总体产状为180°~212°∠75°~84°,局部近于直立或北倾。矿体长约1200m,真厚度为082~6722m,埋深400~840m,TFe品位为2223%~5216%,MFe品位为1000%~4562%,矿石类型为黄铁矿化、磁铁矿石,矿体顶、底板围岩主要为灰绿色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凝灰岩。

L1号主矿体地表中部断开,但矿化层稳定连续。矿体深部连接为整体,矿体中部至西部厚大,控制埋深约800m,向南陡倾,局部近乎直立产出,800m以下矿体显著减薄,有尖灭趋势。矿体中部-东部勘查程度略低,目前控制埋深约100~840m,产状陡倾,厚度相比中西段略薄,控制范围内矿体厚度自地表向下表现为稳定或增厚。推断矿体总体向东侧伏,侧伏角约10°。

2矿石质量

(1)矿石的结构、构造

本矿区赋矿岩石主要为中-细粒安山质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局部为晶屑玻屑凝灰岩。

矿石总体表现为交代假象结构,以自形—半自形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为主,其次有交代残余结构、反应边结构、不等粒压碎结构、内部环带结构等。

构造以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其次有脉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胶状构造、皮壳状构造等。新鲜色呈浅灰黑色-灰黑色。

(2)矿物组成

本矿床L1-1、L1-2号矿层(体)的矿物组成特征说明如下:

1)原矿光、薄片镜下鉴定: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有磁铁矿75%~80%,针铁矿(赤铁矿)1%~5%,黄铁矿5%~15%,碳酸盐10%左右,石英少量,地表矿石中可见空洞。

磁铁矿,他形-半自形粒状,d=004~0021mm,常相互镶嵌构成块状体,分布总体不均匀,局部较为均匀。

黄铁矿,半自形,不规则粒状,d=008~02mm,嵌布于磁铁矿之中。

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和石英,碳酸盐呈团块状、细网脉状集合体分布于磁铁矿、黄铁矿之间。石英呈他形填隙状分布于磁铁矿之间,粒度细小,d=001~05mm,常呈团粒状填隙于磁铁矿间隙中,显然其形成时间晚于磁铁矿。

2)选矿试验配矿后镜下鉴定:主要矿物有磁铁矿,其次有磁赤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铜蓝等。脉石矿物主要有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石榴子石、石英、方解石等。

其中:磁铁矿、赤铁矿含量为514%,磁铁矿呈黑色,半金属光泽,镜下灰带棕色。在矿石中以等轴粒状晶体,或粒状集合体产出,集合体形态比较复杂,最常见以他形粒状、不规则粒状、浸染在脉石中,粒度大小不均匀,一般以中细粒多沿脉石矿物粒间,裂隙充填胶结,甚至还包裹细粒脉石、硫化物。

黄铁矿含量为63%,黄铁矿为本矿石中主要金属硫化物,分布比较普遍,主要嵌布在磁铁矿中;部分嵌布在脉石中。镜下观察,矿石中黄铁矿的颗粒状态可以划分如下几种:(1)黄铁矿呈粗粒他形不规则状充填于铁矿物或脉石矿物之间,粒度多为020~005mm。(2)黄铁矿呈不规则状交代铁矿物或脉石矿物,粒度极不均匀。(3)黄铁矿呈细小包体(5~15μm)稀疏分布于铁矿物之中,或脉石矿物之中。

黄铜矿、铜蓝含量为04%,黄铜矿在显微镜下反射色呈亮,常和磁铁矿、黄铁矿伴生。黄铜矿多沿磁铁矿、黄铁矿颗粒间隙和裂隙充填胶结,并在黄铜矿边缘形成铜蓝(褐铁矿)反应边结构。在黄铁矿碎裂裂隙中,常有黄铜矿沿裂隙充填胶结。

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含量为139%,石英、透闪石等硅酸盐矿物含量为280%。

(3)矿石化学成分

主要矿层(体)L1中主要矿物成分为Fe,以磁性铁MFe为主。

据各工程测算,L1矿层(体)矿石全铁品位2223%~5216%(厚度加权平均,下同),平均4478%(厚度加权平均,下同),变化系数为1887%,含磁性铁1000%~4562%,平均3597%,变化系数为3217%。MFe/TFe为0329~0879,平均0738。倾向上,从各剖面(1-1′,0-0′,2-2′,4-4′,6-6′)单工程所见主矿层(体)的全铁平均品位/磁性铁矿平均品位的变化情况来看,变化系数依次分别为533%/1167%,546%/950%,90%/3533%,740%/2336%,2448%/4354%,平均为1033%/2468%。总的来看,沿倾向向深部,矿石中全铁及磁性铁含量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且MFe/TFe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据2007年选矿试验样品的原矿铁物相分析成果来看(样品经配矿综合处理,综合品位为TFe4037%),本矿床矿石含磁性铁8018%,赤褐铁186%,硫化铁572%,碳酸铁、硅酸铁等1224%。

据2007年选矿试验样品的多元素分析结果显示,S386%,P007%,Cu013%,Co0022%,Mn 009 %,SiO2 2734%,Al2O3 508 %,CaO 833%,MgO 175%,As <005%。

据2007年5件组合样分析结果(表2 -2)显示:TFe275%~4878%,平均4255%;MFe 275%~4878%,平均3513%;SiO2 1698%~3274%,平均2221%;P 0043%~0088%,平均0062%;S234% ~474%,平均366%;As0004% ~0011%,平均0007%;Cu004%~01%,平均008%。样品均按勘探线进行组合,从结果来看,矿床中心部位除SiO2外的各组分含量均较东段为高,表现出东段所接受的后期热液及动力变质改造活动较强,因而硅化蚀变亦较强的特点。

表2-2 组合分析样分析结果表(2007年样品) 单位:%

从上述数据来看,矿石中所含的Cu、Co、Ag等元素的含量均达不到伴生矿的品位要求,但S、P、SiO2的含量超标,对磁法选矿有较大影响。

(4)矿石类型和品级

本矿区铁矿石的自然类型按组成矿石的主要铁矿物可归为复合矿石,按结构构造可归为浸染状矿石,按矿石含铁量及伴生有害组分含量,本矿区铁矿石的工业类型为需选弱磁性铁矿石(MFe/TFe≤85%),矿石全铁平均含量低于50%,属贫矿。

(5)资源量估算

通过2010年的普查工作,选用工业指标边界品位20%,最低工业品位25%,最小可采厚度1m,夹石剔除厚度1m,初步估算松湖铁矿新增333+334?类铁矿石资源量约3300万吨,松湖铁矿区332+333+334?类铁矿石资源总量约5000万吨。

矿石是干什么用的

本族主要包括纯铁(α-Fe)和两个镍-铁天然合金,由于铁(126Å

1Å=10-10m。

)和镍(125Å)几乎有相同的原子半径,因此镍通常替代某些铁,组成铁纹石(kamacite)和镍纹石(taenite)。

纯铁Iron—α-Fe

晶体参数 等轴晶系,对称型m3m。空间群Im3m;a0=0286nm;Z=2。

成分与结构 α-Fe总是含有一些Ni及少量的Co、Cu、Mn、S、C。常见的天然合金为铁纹石和镍纹石。纯铁和铁纹石中包含约55%的Ni,镍纹石中Ni的含量为27%~65%。α-Fe和铁纹石结构为α-Fe型,镍纹石为铜型。

形态 晶体不常见。在陨石中铁纹石呈板状和片状集合体,与镍纹石呈规则交生体。

物理性质 α-Fe呈钢灰色至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解理平行{001}不完全,断口锯齿状,强延展性,硬度45,密度73~79g/cm3,强磁性。

鉴定特征 以强磁性、延展性和锖色为特征。

成因与产状 主要产于陨石中。铁以自然状态出现在氧化条件下的上地壳和地表的岩石中是极不稳定的。铁陨石(iron meteorites)由大量的铁纹石和镍纹石所组成,并构成规则的交生体(图7-4A)。陨铁石(stony-iron meteorites)则由硅酸盐、铁纹石、镍纹石和陨硫铁(FeS)等混合物组成(图7-4B)。

矿石与矿床

经济地质学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物,即所谓的矿石(ore)。矿石是指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够从中提取有用组分或利用其特性的天然矿物聚集体。经济地质学家所关注的金属矿产(metallic ore),是指能供工业上提取某种金属元素的天然矿物资源。金属矿产中的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ore mineral)和脉石矿物(gangue mineral)两部分组成。其中的矿石矿物一般由硫化物、氧化物和天然的金属单质组成。如方铅矿、磁铁矿、自然金等,它们是构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矿床的重要矿物成分。脉石矿物是指在矿石中与矿石矿物相伴生暂未被利用的矿物。如铜矿石中,除可用的辉铜矿、黄铜矿外,通常含有石英、方解石等,即为脉石矿物。有时矿石中含有的矿石矿物,因含量低而无法综合利用时,也视之为脉石矿物。如某些铜矿石伴有少量方铅矿、闪锌矿,因无法综合利用,也被视为脉石矿物。脉石矿物通常要在选矿过程中除去。由此可见,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目前无用的矿物随着科技发展也可能将来成为有用的矿物。

图7-4 铁陨石与陨铁石

A—铁陨石(来自加拿大埃德蒙顿)抛光面上具有铁纹石和镍纹石组成的交生结构,也称韦德曼花纹。图右侧中心的不规则包裹体为陨硫铁(FeS);B—陨铁石抛光面上可见橄榄石和铁镍合金。样品宽度约7cm

(据Klein等,2007)

矿床(ore deposit)指地质作用下产于地表或地壳,并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开采和利用的矿物集合体,也叫矿体(ore body)。导致有用元素或矿物高度富集的地质作用称成矿作用(metallogenesis)。矿石中有用元素、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含量称为品位(content)。金属矿石的品位是指其中有用金属元素或组分的含量。矿床是自然界中分散矿物富集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如铁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5%,铁矿石可采品位最低需达到25%,铁必须经过地质作用富集到5倍以上并具有一定规模,才能成为矿床。发生明显矿化的地点称矿点;矿床周围的岩石称围岩(adjacent rock),而提供矿床中成矿物质来源的岩石称母岩(parent rock)。

矿石是指从经过矿山中采下来含有某种有价值的矿物质的石块,矿石经过破碎、粉磨等逐级加工后可以应用在金属矿山、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筑工业、铁(公)路施工单位、水泥工业及砂石行业等工程领域中。

矿石中有用成分(元素或矿物)的单位含量称为矿石品位,金、铂等贵金属矿石用克/吨表示,其他矿石常用百分数表示,常用矿石品位来衡量矿石的价值,但同样有效成分矿石中脉石(矿石中的无用矿物或有用成分含量甚微而不能利用的矿物)的成分和有害杂质的多少也影响矿石价值。

扩展资料:

矿石的组成:

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矿石矿物是指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铬矿石中的铬铁矿,铜矿石中的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和孔雀石,石棉矿石中的石棉等。脉石矿物是指那些与矿石矿物相伴生的、暂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如铬矿石中的橄榄石、辉石,铜矿石中的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石棉矿石中的白云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是非金属矿物,但也包括一些金属矿物,如铜矿石中含极少量方铅矿、闪锌矿,因无综合利用价值,也称脉石矿物。

矿石中所含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份量比,随不同金属矿石而异。在同一种矿石中亦随矿石贫富品级不同而有差别。在许多金属矿石中,脉石矿物的份量往往远远超过矿石矿物的份量。因此,矿石在冶炼之前,须经选矿,弃去大部分无用物质后才能冶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矿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