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

周敏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基本信息

书名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 作者 青 陈凤山
ISBN 9787112116140 定价 46.00 元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开本 16开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图书目录

第一篇 桥梁设计基本理论

第一章 桥梁的规划与设计

第一节 桥梁总体规划原则

一、安全性

二、适用性

三、经济因素

四、先进性

五、施工上的要求

六、美观上的要求

第二节 桥梁设计程序

第三节 桥梁的规划设计

一、野外勘测与调查研究工作

二、桥梁纵、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第四节 桥梁的组成与分类

第五节 公路桥面构造

一、铺装层

二、排水、防水系统

三、伸缩缝

四、栏杆与防撞墙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桥梁设计荷载

第一节 永久作用(恒载)

第二节 可变作用

一、汽车荷载

二、人群荷载

三、汽车冲击力

四、离心力

第三节 偶然作用

一、地震作用

二、船舶或漂流物撞击作用

三、汽车的撞击作用

第四节 桥梁作用效应组合

一、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效应组合

二、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效应组合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梁桥结构解析

第一节 杠杆原理法

第二节 刚性横梁法

一、偏心荷载P对各主梁的荷载分布

二、利用荷载横向影响线求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第三节 刚接梁法及铰接梁法

一、刚接梁法适用条件

二、刚接梁法计算原理

三、铰接板(梁)法

四、刚接梁法的计算步骤

第四节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

一、弹性板的挠曲面微分方程

二、比拟正变异性板挠曲微分方程

三、应用图表计算荷载的横向分布

第五节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的变化

第六节主梁内力计算

一、恒载内力的计算

二、活载内力计算

三、荷载组合及其系数

第七节 横隔梁计算

一、刚性横梁法计算横隔梁内力

二、比拟板法计算横隔梁内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行车道板内力分析

第一节 行车道板的类型

第二节 车轮荷载在板上的分布

第三节 板的有效工作宽度

一、单向板

二、悬臂板

第四节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

一、多跨连续单向板的内力

二、铰接悬臂板的内力

三、悬臂板的内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原理

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计算方法

一、截面型式及截面尺寸的拟定

二、正截面强度计算

三、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

四、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弯强度验算

五、钢筋混凝土梁应力验算

六、裂缝最大宽度验算

七、梁的变形(挠度)验算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计算方法

一、主梁的构造布置

二、主要材料选择

三、预应力钢筋的估算

四、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五、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确定

六、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七、钢筋的有效预应力计算

八、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计算

九、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十、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验算

十一、端部锚固区计算

十二、变形计算

参考文献

第二篇 钢筋混凝土梁桥的设计与计算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空心简支板

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空心简支板设计计算步骤及要点

一、设计资料及主要指标确定

二、板的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四、板梁的内力计算

五、板梁的截面设计及强度复核

六、板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空心简支板设计

一、设计资料及主要指标确定

二、板的毛横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四、板梁的内力计算

五、板梁的截面设计及强度复核

六、板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

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设计计算步骤

一、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

二、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主梁计算

四、行车道板计算

五、横隔梁计算(略)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设计

一、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

二、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主梁计算

四、行车道板的计算

五、横隔梁计算(略)

参考文献

第三篇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设计与计算

第八章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简支板

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简支板设计计算步骤

一、设计资料及主要指标确定

二、板的横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板的内力计算

四、预应力钢筋面积的估算及预应力钢筋布置(见箱形梁)

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及束界校核

六、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七、预应力损失估算(略)

八、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

九、持久状况的应力验算

十、抗裂性验算

十一、主梁变形计算

十二、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略)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简支板设计

一、设计资料及主要指标确定

二、板的横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板的内力计算

四、预应力钢筋面积的估算及预应力钢筋布置

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及束界校核

六、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七、预应力损失估算

八、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

九、持久状况的应力验算

十、抗裂性验算

十一、主梁变形计算

十二、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略)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桥

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桥设计计算步骤

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二、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主梁内力计算

四、预应力钢筋面积的估算及预应力钢筋布置(见箱形梁)

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及束界校核

六、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七、预应力损失估算

八、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

九、持久状况的应力验算

十、抗裂性验算

十一、主梁变形计算

十二、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略)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桥设计

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二、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主梁内力计算

四、预应力钢筋面积的估算及预应力钢筋布置

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及束界校核

六、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七、预应力损失计算

八、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

九、持久状况的应力验算

十、抗裂性验算

十一、主梁变形计算

十二、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略)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

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设计计算步骤

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二、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主梁内力计算

四、预应力钢筋面积的估算及其布置

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六、钢束布置位置(束界)的校核

七、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八、预应力损失估算(略)

九、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

十、持久状况的应力验算

十一、抗裂性验算

十二、主梁变形计算

十三、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略)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设计

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二、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主梁内力计算

四、预应力钢筋面积的估算及其布置

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六、钢束布置位置(束界)的校核

七、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八、预应力损失估算

九、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

十、持久状况的应力验算

十一、抗裂性验算

十二、主梁变形计算

十三、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略)

参考文献

……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内容简介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计算方法,包括桥梁总体规划、截面设计、内力计算及结构设计与计算,将桥梁分析理论、力学计算、结构设计有机地融于一体。

书中算例均为作者设计的实际工程,帮助读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运用现行公路桥涵规进行设计的能力。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第2版)》可供大专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师生、从事桥梁设计以及施工的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常见问题

桥梁工程 支架计算方法

桥长不包括引堤的。计算了桥梁满堂脚手架就一用算其它的了。

桥梁混凝土的计算方法

桥梁混凝土的计算方法按体积方量计量,不扣除钢筋含量,计量说明里有计算规则的,你看下就知道怎么计算了。至于具体计算方法要看你的单体是何种形状,才能知道按体积如何计写计算式

市政工程中的桥梁工程的桩基础的护臂计算方法

桥梁是桩基础,为直径1800的桩,如果设计要求用旋挖桩机施工,就无需计算护壁筒了。因为护壁筒是打桩机的配套工具。如果不是用旋挖桩机施工时,就另当别论。

围墙设计计算方法是什么?

你好,围墙设计及计算如下:            工程四周一圈采用高2.2m   的围墙,基础埋深...

蒸发器设计计算方法是什么

冰箱蒸发器新股按长度计算公式管子总长度=冷冻室长度+冷藏室长度冷冻室长度=三分之一总容积(升)*0.148米每升冷藏室长度=2/3总容积(升)*0.03米/升冰柜蒸发器新管长度计算公式铜管总长度=1/...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第二版内容简介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第二版》一书系统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计算方法,包括桥梁总体规划、截面设计、内力计算及结构设计与计算,将桥梁分析理论、力学计算、结构设计有机地融于一体。书中算例均为作者设计的实际工程,帮助读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运用现行公路桥涵规范进行设计的能力。

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第二版目录

第一篇桥梁设计基本理论

第一章桥梁的规划与设计

第一节桥梁总体规划原则

一、安全性

二、适用性

三、经济因素

四、先进性

五、施工上的要求

六、美观上的要求

第二节桥梁设计程序

第三节桥梁的规划设计

一、野外勘测与调查研究工作

二、桥梁纵、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第四节桥梁的组成与分类

第五节公路桥面构造

桥梁工程设计指导示例内容简介

《桥梁工程设计指导示例》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桥梁工程》一书的配套教材,依据现行规范,在现有《桥梁工程》《基础工程》《桥涵水文》等教材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了桥梁结构水文计算、尺寸拟定、方案比选、上部主梁结构设计、下部墩台基础设计以及抗震验算等内容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同时附有典型的简支梁(板)桥、连续梁桥等多种形式桥梁结构上、下部设计计算实例。

《桥梁工程设计指导示例》不仅可以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具用书,而且可以作为进行桥梁设计任务的学生重要的自学参考用书。

桥梁工程中的超高如何计算

超高增加费《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是按安装操作物高度在定额高度以下施工条件编制的,定额工效也是在这个施工条件下测定的数据。如果实际操作物的高度超过定额高度,其工效肯定会有所降低。为了弥补因操作物高度超高而造成的人工降效,所以要计取超高增加费。超高增加费的计取方法是:以操作物高度在定额高度以上的那部分工程量的人工费乘以超高系数。也就是说,超高增加费只有安装高度超过定额高度的工程量才能计取,没有超过定额高度的工程量不能计取超高费。例如,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定额高度为5 m,若某建筑实际层高为55m,要安装顶棚上的吸顶灯,安装高度超过了定额高度,因此应该以其人工费为基数,乘以规定的超高系数计取超高费;而同一建筑物内安装在墙上离地面25m处的壁灯和1 5m处的开关、插座等,因其安装高度没有超过定额高度,而不能计取超高增加费。操作物的高度定义为:有楼层的以楼地面至安装物的距离;无楼层的按操作地点(或设计正负零)至操作物的距离。例如,层高为3 3m的住宅,安装在房间顶棚的灯为操作物,操作物高度为33m;而安装在离地面22m的壁灯也是操作物,操作高度却为22m。注意:各册章节中已说明包括超高内容的项目不再计算该系数。各册中的超高系数规定不一致,应按各册规定执行。另外,各省、市、自治区在执行时,为了计算方便,可能将计算基数按全部定额的人工费而不是超过人工费乘以系数计算超高费,当然所乘系数作了相应调整。

跨度5米的桥承受15吨怎么计算

先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再学《桥梁工程》简支梁桥设计算1荷载横向分布计算;2恒载内力计算;3活载内力计算;4作用效应组合。

《桥梁力学》是1999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阐述了桥梁力学涉及的力学中的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动力学、弹性理论、土力学和水力学等诸多分支。与桥梁设计关联甚密的桥梁结构静

力学和桥梁结构动力学两大部分,亦是本书的重点部分;其余力学理论,则是以桥梁

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主线予以论述。这两者可谓本书的特色所在。书末的15个

附录,是作者为考虑本书的完整性而搜集的,是不可欠缺的资料。

本书的出版,为发展我国的桥梁事业,为同行和在校师生提供一部集桥梁设计的

力学计算较全面的理论性参考图书。

某公路桥梁设计

计算跨度5米的桥承受15吨的方法,需要了解桥梁工程中的荷载计算方法和荷载安全系数等相关概念。

一般而言,桥梁的设计荷载主要包括自重荷载、行车荷载和附加荷载等。在本题中,假设桥梁的自重荷载和附加荷载均为0,因此需要计算的是桥梁能够承受的行车荷载。

行车荷载是指桥面上行驶的车辆所带来的荷载,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在计算行车荷载时,需要考虑车辆的类型、轴数、轴距、轮距等因素,并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出车辆荷载系数。

假设本题中行驶的车辆为货车,轴数为4,轴距为3米,轮距为15米。则根据规范中的公式,该车辆的荷载系数为15。

因此,能够承受15吨荷载的桥梁,其荷载系数应该满足以下不等式:

15吨 = 15,000公斤 = 15,000千克

荷载系数 × 车辆总重量 ≤ 桥梁承载力

15 × 车辆总重量 ≤ 桥梁承载力

15 × 15,000

22,500千克 ≤ 桥梁承载力

因此,这个跨度5米的桥能够承受15吨的荷载,需要满足荷载系数为15,并且桥梁承载力不小于22,500千克,即需要考虑荷载安全系数等因素。但是,实际的桥梁设计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使用的材料、桥面结构、地基等,因此需要由专业工程师进行设计和计算。

关于公路桥梁设计的的设计方案举例如下:

黄土高原某地区二级公路6标段综合设计

标签:

股票

公路

道路

路基

施工图设计

分类: 毕业设计

黄土高原某地区二级公路6标段综合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黄土高原某地区新建二级、三级公路设计。

2、建设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3、建设场地:拟建公路位于某山区,具体位置见地形图。

4、建设规模:路线总长3~5km。

5、本项目拟定开工日期:2015年7月1日,竣工日期:2016年12月30日。

二、设计原始资料

1、气象条件

(1)夏季近30年连续7天平均最高温度39℃,冬季最低气温—15℃。

(2)主导风向:西北。基本风压037kN/m2。

(3)基本雪压:025kN/m2。

(4)年降雨量:412mm;日最大降雨量:63mm;时最大降雨量:33mm;雨季集中在9、10月份。

(5)土壤最大冻结深度550mm。

2、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建筑场地属山岭重丘区。

(2)平均地下水位高度15~20m。

3、施工条件

(1)建设场地为山岭重丘,地形复杂,有施工便道,水、电就近可以接通,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2)拟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和机械化水平均较高。

4、交通组成及交通量(设计过程中提供)

5、材料供应情况

沿途有砂石、石灰、粉煤灰、水泥供应。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

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完成公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确定、路线方案比选、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超高、加宽设计、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防护工程设计、路面结构及材料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和桥梁涵洞设计等内容。

2、设计内容

(1)路线设计

a) 公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确定;

b) 路线方案比选;

c) 路线平面设计;

d) 路线纵断面设计。

(2)路基设计

a) 路基横断面设计

b) 路基超高、加宽设计

c) 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d) 防护工程设计

(3)路面设计

a) 路面等级确定

b)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c) 路面厚度设计与计算

(4)桥梁设计或挡土墙设计(二选一)

a) 桥梁位置、孔数及跨径、结构类型确定

b) 截面配筋设计(钢筋砼或预应力砼结构)或桥面系结构设计(钢桥或圬工拱桥)

c) 挡土墙结构形式确定、构造与布置以及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5)其他(选做)

a) 施工组织设计

b) 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

3、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包括两部分:

(1)文件

①设计说明书

按设计内容,分章节详细说明设计依据、设计思想、方案论证、计算方法及过程。

②设计计算说明书

应用设计软件输入参数及输出结果等。

(2)图纸和表格(A3纸)

 路线

① 路线平面图;

② 路线纵断面图;

③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等图表;

 路基、路面

① 路基设计表(>1km);

② 路基横断面图(>1km);

③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1km);

④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⑤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布置图(>1km);

⑥ 路基路面排水设施设计图;

⑦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针对具体桩号,标出有关尺寸);

⑧ 路面结构设计图等图表。

 桥梁、涵洞

桥梁、涵洞布设图(在路线纵断面图中示出位置、结构类型、孔数及跨径);

 其他(选做)

① 工程施工进度图;

② 概预算文件等图表。

四、设计成果统一要求

毕业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分两本装订:

(1)设计说明书(文件)

应完整地说明设计方案、设计依据、设计步骤及过程;论述充分,条理清晰,叙述准确,简明扼要;书写整齐;计算过程尽可能表格化。设计说明书的字数应在10000字以上,打印。

设计说明书应按下列顺序装订:

① 封面;

② 扉页;

③ 毕业设计任务书;

④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⑤ 目录;

⑥ 正文;

⑦ 参考文献;

⑧ 致谢。

(2)图纸和表格(A3纸)

设计图纸应符合国家有关制图标准,正确体现设计意图;图面整洁,布置匀称,尺寸标注齐全,字体端正,线型规范。

图纸和表格应按下列顺序装订:

① 封面;

② 目录;

③ 图纸和表格。(按照设计成果中的图表顺序)

五、国家标准及设计参考资料

1现行规范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等。

2教材

(1)《道路勘测设计》;

(2)《路基路面工程》;

(3)《桥梁工程》;

(4)《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

3公路设计手册

(1)《公路设计手册(路线)》;

(2)《公路设计手册(路基)》;

(3)《公路设计手册(路面)》;

(4)《公路小桥涵设计手册》等。

4其它

(1)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道路工程分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桥梁工程分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第1章 路线平面设计

11 公路等级的确定

111交通量资料

所给道路交通量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 道路交通量

序号 车型 交通量(辆/日)

1 小客车 2500

2 解放CA15 800

3 东风EQ140 650

4 黄河JN162 500

12设计交通量确定

道路上行驶的的车辆主要是汽车,对于混合交通的道路还有一部分非机动车辆,汽车的行驶性能、外廓尺寸以及不同种类车辆的组成对道路几何设计具有决定作用,比如确定路幅组成、车道宽度、平曲线加宽、纵坡大小、行车视距都与设计车辆有密切关系。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车辆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是必要的。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当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种类较多时,其行驶规律、速度以及占用道路的净空差异较大,作为道路设计的交通量应折算成某一标准车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BG

B01-2003)202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确定公路等级的各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如表12。

表12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序号 代表

车型 折算系数 说 明

1 小客车 10 ≤19座的客车载质量≤2t的货车

2 中型车 15 >19座的客车载质量>2t-≤7t的货车

3 大型货车 20 载质量> 7t-≤14t的货车

4 拖挂车 30 载质量>14t的货车

13道路交通量参数表

序号 汽车 型 号 总重力(kN) 载重力(kN) 前轴重力(kN) 后轴重力(kN)后轴数 轮组数 出产国

1 解放CA15 9135 5000 2097 7038 1 双 中国

2 东风EQ140 9290 5000 2370 6920 1 双 中国

3 黄河JN162 1745 10000 5950 11500 1 双 中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