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分析与设计

周敏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分析与设计基本信息

书名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分析与设计 作者 郑山锁
ISBN 7801592719 页数 250
出版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年9月1日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分析与设计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方法和要求

1.3 震害及其分析

1.4 底部框剪体房屋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设计方法

1.5 与底部框剪砌体房屋相关结构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底层框剪砌体房屋的抗震试验研究

2.1 底层框架-砖抗震砌体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

2.2 底层框剪砖砌体组合墙房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

2.3 底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砖砌体房屋的抗震试验

第三章 底部两层框剪砌体房屋的抗震试验研究

3.1 底部两层框架-砖抗震墙砌体房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

3.2 底部两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砌体房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

3.3 底部两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砌体房屋模型的拟动台试验

3.4 底部两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砌体房屋模型的拟静台试验

3.5 框支连续墙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第四章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框剪层和砖砌体层的恢复力特性研究

4.1 骨架曲线、各段刚度及特征点的坐标

4.2 恢复力模型

4.3 恢复力模型准确性验证

4.4 结论

第五章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控制

5.1 楼层极限剪力系数的计算

5.2 楼层弹性侧向刚度的计算

5.3 砖砌体过渡层与相邻剪框剪层构限剪力系数比向侧向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5.4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房屋坏状态的评定

5.5 结论

第六章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框剪层抗震墙数量的合理确定

6.1 框剪层地震剪力、侧向刚度及砖砌体层侧向刚度的计算

6.2 影响抗震墙设置数量的因素分析

6.3 抗震墙数量的确定

6.4 结论

第七章 底层框剪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与计算

7.1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7.2 地震作用的计算与分配

7.3 抗震计算实例

第八章 底部两层框剪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与计算

8.1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8.2 地震作用的计算

8.3 地震作用的分配

8.4 竖向荷载作用下底部两层框架内力计算

8.5 构件抗震强度验算

8.6 抗震计算实例

第九章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

9.1 上部砖砌体层构造柱和圆梁的设置及其构造

9.2 楼、层盖的形式及其构造

9.3 上部砖砌体层的边接构造

9.4 底部框架托墙梁的截面和构造

9.5 底部框架梁、柱的截面和构造

9.6 底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截面和构造

9.7 底部粘土砖抗震墙的截面和构造

9.8 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9.9 筋混凝土抗震墙和框架柱根部构造

附录1 底部两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上部五层砖砌体房屋模型的试验数据和曲线

附录2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详图

附录3 主要符号表

参考文献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分析与设计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分析与设计常见问题

砌体房屋抗震问题?

不明白。房屋七度抗震设防,且七层,怎么还选择砖混结构。再说《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已被淘汰,已有新的规范取代之,怎么还用?

关于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问题?

是的。

框剪中砌体墙问题

在框剪结构中,砖墙可以按轴线画,画的时候包括剪力墙和暗柱,到时候算砖墙的时候,软件自动扣减!基本上是这样的。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都需要哪些?

  第10.1.1条   地震区的砌体结构构件,除应符合第1章到第9章的要求外,尚应按本章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  第10.1.2条   按本章规定的配筋砌块...

框剪结构中的填充墙和砌体墙

都按200mm画,因为墙体是200符合模数的,砌块190是几何尺寸。构造柱也应按200的布置,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开裂一般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开裂一般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的墙体是脆性的,纵横墙体的联结比较弱,因此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比较差。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做到“小震不坏,设防烈度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特别要注意合理的建筑结构布置。

(一)平、立面布置要规则 大量震害表明,房屋为简单的长方体的各部位受力比较均匀,薄弱环节比较少,震害程度要轻一些。因此,房屋的平面最好为矩形。L形,п形等平面,由于扭转的影响和变形不协调。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复杂的立面造成的附加震害更为严重。比如突出的小建筑,在6度区房屋的主体结构无明显破坏的情况下,有不少发生了相当严重的破坏。

(二)房屋总高度、层高及层数要限制,高度比要控制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除依赖于横墙间距、砌体和砂浆强度等级等因素外,还与房屋层数和高度有直接联系。大量震害表明,四、五层砖房在不同烈度区的震害比二、三层的震害严重得多,倒塌的百分比亦高得多,六层及六层以上砖房在地震时震害明显加重。对房屋总高度、层数进行双控制,是因为楼盖重量占到房屋总重量的35~56,房屋总高度相同,多一层楼板就意味着增加半层楼的地震作用,相当于房屋增高了半层,所以,根据震害经验的总结和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研究,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层数要给以一定的限值,对于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砌体房屋,总高度应降低3m,总层数减少一层,对各横墙间距虽满足最大间距但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总层数。砖房的层高不宜超过4m,砌块房屋的层高不宜超过3.6m.

结构设计知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地震作用效应怎么调整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地震作用效应怎么调整?

1 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在1.2~1.5范围内选用,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大者应取大值。

2 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在1.2~1.5范围内选用,第三层与第二层侧向刚度比大者应取大值。

3 底层或底部两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各抗震墙的侧向刚度比例分配。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开裂一般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的墙体是脆性的,纵横墙体的联结比较弱,因此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比较差。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做到“小震不坏,设防烈度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特别要注意合理的建筑结构布置。

(一)平、立面布置要规则

大量震害表明,房屋为简单的长方体的各部位受力比较均匀,薄弱环节比较少,震害程度要轻一些。因此,房屋的平面最好为矩形。L形,п形等平面,由于扭转的影响和变形不协调。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复杂的立面造成的附加震害更为严重。比如突出的小建筑,在6度区房屋的主体结构无明显破坏的情况下,有不少发生了相当严重的破坏。

(二)房屋总高度、层高及层数要限制,高度比要控制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除依赖于横墙间距、砌体和砂浆强度等级等因素外,还与房屋层数和高度有直接联系。大量震害表明,四、五层砖房在不同烈度区的震害比二、三层的震害严重得多,倒塌的百分比亦高得多,六层及六层以上砖房在地震时震害明显加重。

对房屋总高度、层数进行双控制,是因为楼盖重量占到房屋总重量的35~56,房屋总高度相同,多一层楼板就意味着增加半层楼的地震作用,相当于房屋增高了半层,所以,根据震害经验的总结和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研究,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层数要给以一定的限值,对于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砌体房屋,总高度应降低3m,总层数减少一层,对各横墙间距虽满足最大间距但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总层数。砖房的层高不宜超过4m,砌块房屋的层高不宜超过3.6m。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首先要控制以下因素:

1、控制砌体结构的层数和总高,

2、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置圈梁、构造柱、拉结筋、钢筋混凝土带、钢筋砖带等构造措施

3、控制承重横墙的间距

4、控制包括窗间墙宽度、尽端墙宽度、女儿墙高度等在内的局部尺寸。

5、对底部框架、内框架砌体结构采取足够的抗震措施。

然后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17条: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3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50~100m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5

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

6

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