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砌体结构设计新规范解读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页数 | 169页 | 开本 | 16 |
品牌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于俊荣 |
出版日期 | 2012年11月1日 | 语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9787111398394, 7111398394 |
前言
第1章绪论
1.1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发展情况
1.2新规范采用的术语
1.3新规范采用的符号及计量单位
第2章材料
2.1材料强度等级
2.2砌体的抗压计算指标
2.3砌体的其他计算指标
第3章基本设计规定
3.1设计原则
3.2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3.3耐久性规定
第4章无筋砌体构件
4.1受压构件
4.2局部受压
4.3轴心受拉构件、受弯构件、受剪构件
第5章构造要求
5.1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5.2一般构造要求
5.3框架填充墙
5.4夹心墙
5.5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第6章圈粱、过梁、墙梁及挑梁
6.1圈粱
6.2过粱
6.3墙粱
6.4挑粱
第7章配筋砖砌体构件
7.1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7.2组合砖砌体构件
第8章配筋砌块砌体构件
8.1一般规定
8.2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8.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4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构造规定--钢筋
8.5配筋砌块砌体构造要求--剪力墙、连粱
8.6配筋砌块砌体柱的构造要求
第9章砌体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9.1一般规定
9.2砖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9.3砖砌体构件构造措施
9.4混凝土砌块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9.5混凝土砌块砌体构件构造措施
9.6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构件承载力计算
9.7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构件构造措施
9.8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承载力计算
9.9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构造措施
第10章常用设计资料
10.1常用结构自重表
10.2常用截面力学特征
参考文献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砌体结构设计新规范(GB50003-2011)解读》可供土建类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土建类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辅助用书。
新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新的砌体规范对砌体强度调整系数进行了简化,这一条已经取消了。
用PKPM进行砌体结构设计
楼主lwz024064的回复 引用:1楼 lwd8819 PKPM中所有梁都是可以计算的 。只要是一端支撑的梁都是挑梁。这在PKPM中只需在PMCAD中的结构楼面布置信息中的“悬挑楼板”选择图形中的悬...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范文谁有?
3.1.1条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和MU10;2 蒸压灰...
砌体结构设计要求是什么谁了解吗?
砌体结构设计要求是:砌体结构是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以它的构造要求除了保证结构安全外,更多的是使其满足正常使用。排在第一位的构造要求就是墙、柱高厚比要满足规定(详见砌体结...
宿舍楼砌体结构设计需要注意什么
详细回复就太多了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1094号
--------------------------------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的公告
现批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03-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1、3.2.2、3.2.3、6.2.1、6.2.2、6.4.2、7.1.2、7.1.3、7.3.2(1、2)、9.4.8、10.1.2、10.1.5、10.1.6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年7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共分10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基本规定,无筋砌体构件,构造要求,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配筋砖砌体构件,配筋砌块砌体构件,砌体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等。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094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原《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同时废止。
(2)雨蓬、阳台、挑沿及挑梁的抗倾覆验算,挑梁入墙长度为1.2L(楼层)、2L(屋面)。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3)梁支座处局部承压验算(尤其是挑梁下)及梁下梁垫是否需要(6米以上的屋面梁和4.8米以上的楼面梁一般要加)。支承在独立砖柱上的梁,不论跨度大小均加梁垫。与构造柱相连接的梁进行局部抗压计算时,宜按砌体抗压强度考虑。梁垫与现浇梁应分开浇注。局部承压验算应留有余地。
(4)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5)较高层高(5米以上)的墙体的高厚比验算,不能满足时增加一道圈梁。
(6)楼梯间和门厅阳角的梁支撑长度为500,并与圈梁连接。
(7)验算长向板或受荷面积较大的板下预制过梁承载力。
(8)跨度超过6米的梁下240墙应加壁柱或构造柱,跨度不宜大于6.6米,超过时应采取措施。如梁垫宽小于墙宽,并与外墙皮平, 以调整集中力的偏心。
(9)当采用井字梁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或构造柱。
(10)问清配电箱的位置,防止配电箱与洞口相临,如相临,洞口间墙应大于360,并验算其强度。否则应加一大跨度过梁或采用混凝土小墙垛,小墙垛的顶、底部宜加大断面。严禁电线管沿水平方向埋设在承重墙内。
(11)电线管集中穿板处,板应验算抗剪强度或开洞。竖向穿梁处应验算梁的抗剪强度。
(12)构件不得向电梯井内伸出, 否则应验算是否能装下。
(13)验算水箱下、电梯机房及设备下结构强度。水箱不得与主体结构做在一起。
(14)当地下水位很高时,砖混结构的暖沟应做防水。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沟,暖气管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室内暖沟。有地下室时,混凝土应抗渗,等级S6或S8,混凝土等级应大于等于C25,混凝土内应掺入膨胀剂。混凝土外墙应注明水平施工缝做法(阶梯式、企口式或加金属止水片),一般加金属止水片,较薄的混凝土墙做企口较难。
(15)上下层(含暖沟)洞口错开时,过粱上墙体有可能不能形成拱,所以过粱所受荷载不应按一般过粱所受荷载计算,并应考虑由于洞口错开产生的小墙肢的截面强度。
(16)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的构造柱应向下延伸一层,不得直接锚入顶层圈梁。错层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出屋面的烟筒四角应加构造柱或按97G329(七)P3地震区做法。女儿墙内加构造柱,顶部加压顶。出入口处的女儿墙不管多高,均加构造柱,并应加密。错层处可加一大截面圈梁,上下层板均锚入此圈梁。
(17)砖混结构的长度较长时应设伸缩缝。高差大于6米和两层时应设沉降缝。
(18)在地震区不宜采用墙梁,因地震时可能造成墙体开裂,墙和混凝土梁不能整体工作。如果采用,建议墙梁按普通混凝土梁设计。也不宜采用内框架。
(19)当建筑布局很不规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建筑方案为两端较大体量的建筑中间用很小的结构相连时(哑铃状),此时中间很小的结构的板应按偏拉和偏压考虑。板厚应加厚,并双层配筋。
(20)较大跨度的挑廊下墙体内跨板传来的荷载将大于板荷载的一半。挑梁道理相同。
(21)挑梁、板的上部筋,伸入顶层支座后水平段即可满足锚固要求时,因钢筋上部均为保护层,应适当增大锚固长度或增加一10d的垂直段。
(22)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在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23)构造柱不得作为挑梁的根。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3 - 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要取决于你的结构形式。如果你是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那么自然应选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相关条文以及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构造柱的相关条文,而非框架结构房屋的构造柱要求。主要是要区分结构形式,然后在相应规范中选取相应条文参考。
最好不要超过4米,不然就要采取防护措施。
规定:《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中对于砌体结构的单个墙体构件引入“高厚比”概念,控制墙体的高度与厚度:
墙的允高度许取决于很多条件。在材料、施工质量合情况下,与所受荷载大小,砖、砂浆强度等级,基础宽度等都有关,还要满足规范规定的高厚比,与墙的长度也有关系。
没有顶棚,也就是顶部无约束的120厚砖墙,做内隔墙严格说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横隔墙与纵墙大都有拉结筋,地面和墙面抹灰对墙体也有加固作用。
扩展资料:
为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性,规范中有关于横墙间距的规定,所谓横墙一般是指厚度240MM的实心砖墙。120墙不满足规范的这项要求。其结果可能会造成墙体和房屋应有的安全储备降低,遇突发事件时,减少人们的逃生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共分10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基本规定,无筋砌体构件,构造要求,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配筋砖砌体构件,配筋砌块砌体构件,砌体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等。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094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