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沙蒿

周敏

沙蒿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沙蒿 拉丁学名 Artemisia desertorum Spreng. Syst. Ve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桔梗目 菊科
亚科 管状花亚科 春黄菊族
蒿属 亚属 龙蒿亚属
牡蒿组 草原蒿系
别名 漠蒿、薄蒿、草蒿、荒地蒿等

沙蒿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华北、西北、东北分布在低海拔至海拔3 000米地区,西南省区分布在海拔3 000-4 000米地区;多生于草原、草甸、森林草原、高山草原、荒坡、砾质坡地、干河谷、河岸边、林缘及路旁等,局部地区成片生长,为草原地区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种。

朝鲜、日本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及苏联(东部)也有。

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东部)。

沙蒿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沙蒿主要价值

食品工业

我国西北地区很早就有利用沙蒿籽做面条的的习惯,沙蒿种籽所提取的沙蒿胶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胶,能够在水中形成强韧的凝胶,且耐酸碱,性质十分稳定,80年代就有专利报道沙蒿胶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用作增稠剂、品质改良剂、稳定剂及饵料粘合剂等。沙蒿种籽的含油量在20%左右,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在提取优质使用油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另外,还有利用沙蒿籽生产食用蛋白质粉的报道。

沙蒿形态特征

沙蒿(原变种)

植株:多年生 草本。

根:主根明显,木质或半木质,侧根少数;根状茎稍粗,短,半木质,直径4-10毫米,有短的营养枝。

茎:茎单生或少数,高30-70厘米,具细纵棱;上部分枝,枝短或长,斜贴向茎端;茎、枝幼时被微柔毛,后渐脱落无毛。

叶:叶纸质,上面无毛,背面初时被薄绒毛,后无毛;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长圆形或长卵形,长2-5厘米,宽1.5-4.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2)厘米,宽0.3-0.6厘米,每裂片常再3-5深裂或浅裂,小裂片线形、线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0.5-1.5厘米,宽1-1.5毫米,叶柄长1-3厘米,除基生叶外,叶柄基部有线形、半抱茎的假托叶;中部叶略小,长卵形或长圆形,一至二回羽状深裂,基部宽楔形,叶柄短,具小型、半抱茎的假托叶;上部叶3-5深裂,基部有小型的假托叶;苞片叶3深裂或不分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基部假托叶小。

花:头状花序多数,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5-3毫米,有短梗或近无梗,基部有小苞叶,在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而在茎上组成狭而长的扫帚形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略小,卵形;中层总苞片长卵形;外、中层总苞片背面深绿色或带紫色,初时微有薄毛,后脱落无毛,边白色,膜质,内层总苞片长卵形,半膜质,背面无毛;雌花4-8朵,花冠狭圆锥状或狭管状,檐部具2(-3)裂齿,花柱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长锐尖;两性花5-10朵,不孕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短,先端稍膨大,不叉开。

果:瘦果倒卵形或长圆形。

花果期:8-10月。

沙蒿常见问题

青蒿茵陈蒿有哪些区别?

茵陈蒿   属菊科植物。嫩苗可作菜蔬,青蒿,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至夏高三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间采子,阴干。根   茎  ...

青蒿茵陈蒿有哪些区别?

茵陈蒿功效:茵陈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在云南、贵州、四...

青蒿和黄花蒿的区别是什么?

为从菊科植物青蒿中提取的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具有抗疟(截疟)药理作用,属高效、速效抗疟药,临床用治疟疾(俗称“打摆子”),作用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适用于间日疟及恶性疟,特别是抢救脑型疟均有...

黎蒿 茼蒿 芦蒿有什么区别

黎蒿鄱阳湖特产,一种生长在草坪上的野生草本植物.春季收获,略有药味.吃法以鄱阳县的黎蒿炒腊肉为最为著名.现风行于沿湖及长江流域如南昌南京等地.现已可人工种植,是鄱阳县农民创收途径之一.茼蒿(chrys...

芦蒿的种植

(一)冬、春芦蒿栽培技术1.栽种方式1-1 繁殖3月上、中旬将芦蒿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

沙蒿生态特征

沙蒿为一从基部多分枝的半灌木,根系发达,根粗壮,粗达1-2cm,根幅在1.2m以上。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生长,8月下旬停止生长,7-9月为花期,9月至11月上旬结果,10月叶脱落,生长期200天左右。冬季几乎所有小叶脱落,但当年枝条和头状花序能很好地残留在植株上。种子(瘦果)千粒重0.86g。

沙蒿为超旱生沙生植物,具明显的早生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特性,表现在它的叶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以抑制蒸腾失水,有发达的栅栏组织,而海绵组织极为退化,有利于增大叶绿体对光照和二氧化的吸收面,提高光合作用的活性。在水分关系上,它水势和蒸腾强度降低,而提高水分饱和亏和束缚水同自由水比例的比值,这些均反映植物对水分的节约,以及利用水分效率的提高。沙蒿在我国生长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在蒙古它也进入草原区。在沙地的生草过程中,它是演替初期的先锋植物。生长在半流动沙丘上,也可生长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平沙地、覆沙戈壁和干河床上。土壤质地为砂质、砂砾质,土类为风沙土、棕土和漠钙土。发育良好的沙蒿群落,常成小片状分布,每为纯群落。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所调查的沙蒿群落,总盖度10%左右,沙蒿株高29-43cm,冠幅40cm左右,大株丛的冠幅达30cm以上,伴生植物主要有沙拐枣(Callingonummongolicum)、枇杷柴(Reaumuriasoongori–ca)等,鲜草产量每公顷200kg左右。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白梭梭(Haloxylonpersicum)沙漠群落中它是优势成分,伴生的植物有地白蒿(A.Terrae–albae)、苦艾蒿(A.santolina)、羽状三芒草(Arislidapennata)、。西伯利亚冰草(Agropyronsibiri–cum)等,植被总覆盖度在半固定沙丘上约10-20%。

别名:漠蒿(内蒙古植物志),薄蒿(四川康定),草蒿(河北),荒地蒿(陕西),荒漠蒿(内蒙古),"芒汗-沙里尔日"(蒙语名)

油蒿提练方法

沙蒿胶的提练技术

沙蒿是生长于中国西北沙漠地带的一种菊科蒿属植物,品种有白沙蒿、黑沙蒿、黄蒿等。沙蒿是多年生植物,其根系十分发达,是一种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沙蒿胶是沙蒿籽种皮上的多糖类植物胶,约占沙蒿籽重量的1/5左右,遇水后胶质迅速溶胀,形成蛋清样粘稠而滑腻的胶凝体。沙蒿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几乎不溶于一切常规溶剂,pH值也很稳定,耐115℃,高温处理不变性,是一种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天然植物胶。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知道利用沙蒿胶作为食品添加剂,例如西北地区民间流传有添加沙蒿胶制作杂粮面条。

工艺流程

1、物理法

沙蒿籽→除杂→淋洗→甩干(回收淋洗液)→碾剥脱胶→压片脱胶→胶质分离→精选提纯→沙蒿胶(粉末状固态沙蒿胶,纯度90%)

2、化学法

沙蒿籽→除杂→浸泡→氧化改性→搅拌过滤→分离干燥→粉碎→沙蒿胶

油蒿影响因素

油蒿群落自发演替的基本过程是 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半固定沙地油蒿+白沙蒿群落→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固定沙地油蒿+本氏针茅+苔藓群落→地带性的本氏针茅草原机器迅速沙化的植被发展过程。沙化的原因是由于过度放牧,而适度地放牧又是保持群落稳定的关键,因此,一方面要限制过度放牧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封闭保护,使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向下一个演替阶段发展,导致油蒿群落的衰败。

油蒿栽培技术

作为固沙用,主要用分株法,即将2-3年生野生的黑沙蒿幼嫩根苗,分为2-3小株,移栽。一般干秋季,在迎风坡下部,垂直主风向处栽植。株行距0.3*0.4米。亦可沟植,能起机械固沙、生物固沙作用。在干旱地区,应人工育苗,然后在沙障保护下,移植,密度不宜过大。在撂荒地,可于雨季播种,播量每亩0.25公斤,不覆土或浅覆土。衰老的黑沙蒿,生机减弱,行平茬,可将其复壮。据内蒙古毛乌素地区测定,平在后,枝条数量增加1.4倍,叶是总重量的5.2倍,平茬宜在秋末春初萌动前,与主风向垂直方向进行,注意不要成片刈割,以免造成风蚀。

沙蒿种子种植技术

1选地

首先是选地,沙蒿的栽培适宜于阳坡沙性土壤,一般可以用不适合种庄稼的土地种沙蒿。只要栽种好就能存活下来,还不怕风沙。但在黏性较大的土地上不易存苗。

沙蒿的种子很小,必须做好提前整地。在播种之前浅耕一遍,耕后待播。播种期最好是在夏至前后,趁阴雨天气的时候播种。冬季较冷的地区播种的话容易遭受冻害。

用耧横坡条播法播种。行距保持在70厘米,播后轻耱,然后覆土05-1厘米即可。幼苗出土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分次把苗子剪成50-70厘米左右的株距。这样对于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保持水土的起到很大的作用。

2管理

种植后的第一年需锄草1-2遍,用犁于春季黄风过后,在行间浅耕一次,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沙蒿在种植当年可生长15-20厘米高左右,秋收后可以收割一次,留茬15厘米左右。沙蒿从第二年开始产籽,一般可生长十多年,但产子最多只能有3-7年之间。在枝条上筒有少数椽叶残存时,应尽快收割,过迟遭寒风侵袭后,沙蒿籽容易脱落。

沙蒿林是由许多沙蒿形成的树林。

多年生草本。主根明显,木质或半木质,侧根少数;根状茎稍粗,短,半木质,直径4-10毫米,有短的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30-70厘米,具细纵棱;上部分枝,枝短或长,斜贴向茎端;茎、枝幼时被微柔毛,后渐脱落无毛。

叶纸质,上面无毛,背面初时被薄绒毛,后无毛;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长圆形或长卵形,长2-5厘米,宽15-4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2)厘米,宽03-06厘米,每裂片常再3-5深裂或浅裂,小裂片线形、线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05-15厘米,宽1-15毫米,叶柄长1-3厘米,除基生叶外,叶柄基部有线形、半抱茎的假托叶;中部叶略小,长卵形或长圆形,一至二回羽状深裂,基部宽楔形,叶柄短,具小型、半抱茎的假托叶;上部叶3-5深裂,基部有小型的假托叶;苞片叶3深裂或不分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基部假托叶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