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长序砂仁

周敏

长序砂仁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长序砂仁 拉丁学名 Amomum gagnepaini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囊荷目
姜科 砂仁属
命名者及年代 T. L. Wu et al. , 2000

长序砂仁生长环境

长序砂仁一般生于密林中。

长序砂仁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长序砂仁主要价值

果实民间当砂仁用,但品质较次;根茎能祛风散瘀。

长序砂仁形态特征

茎丛生;根膨大呈块状。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0-25厘米,宽约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叶面光滑,两面均无毛,中脉未达顶部即变细而不明显;叶柄长约5毫米;叶舌圆形,长4-5毫米,无毛;叶鞘无毛,具条纹。总花梗长30-32厘米,鳞片披针状卵形,长3厘米;总状花序圆柱状,长8-13厘米,花排列疏散,长3-3.5厘米,具褐色腺点;小花梗长3-4毫米,密被短绒毛;苞片披针形,长2-2.3厘米,覆状排列,紫红色;小苞片筒状,长0.9-1.2厘米,顶端2裂,一侧深裂,基部及花萼同被短绒毛;花萼管近圆柱形,长约1厘米,外被长柔毛,顶端三裂,裂齿三角形;花冠管与萼管近等长,被疏柔毛,裂片黄色,长1.4厘米,宽6毫米,后方的一枚裂片宽9毫米,顶端兜状;唇瓣扇状匙形,长1.5厘米,上部宽约1.2厘米,中脉黄色,具紫红色脉纹,顶端二裂,基部收窄成柄;侧生退化雄蕊齿状,长约1毫米;雄蕊长1.1厘米,花丝长5毫米,宽2毫米;药隔附属体半圆形,长约1.5毫米;花柱上部疏被短柔毛;腺体长2毫米;子房被粗毛。蒴果近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2-1.8厘米;果皮密被柔刺,刺尖细而弯,刺基增厚,顶有残萼,具果梗;种子具棱,直径3-4毫米。花期:5月;果期:7月。

长序砂仁常见问题

砂仁吃法

一般将春砂仁干果用布包好,然后用锤子之类的东西把它们砸成碎末,然后就可以用来做调味料了。如果用在煲汤上一般不用砸成碎末,成颗放进去煲就可以。或者也可以去皮炒一下这个干果。砂仁食疗作用:味辛,性温。归脾...

砂仁价格是多少

阳春砂仁35--45元一斤

砂仁豆蔻共同功效

秋冬进补,不妨用春砂仁来煲汤,春砂仁是一种温中补气的中药材,常作为香料,那么下面来了解春砂仁煲汤的做法。做法一,春砂仁鲫鱼汤用料:新鲜鲫鱼1条(约250克),砂仁、味精各3克,生姜6克,葱1条,花生油...

砂仁根部的功效?

用于脾胃气滞或中气不足所致的多种消化道症侯。如胸膈胀满,气滞食积,呕吐泄泻,,公会但是是第三个

春砂仁怎样吃用?

春砂仁是一种上好的中草药材,若是生活在南方,怕是对其不陌生,因为春砂仁常用来煲汤,春砂仁猪肚汤就是一道经典的老火靓汤,那么春砂仁要怎么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春砂仁煲汤春砂仁煲汤是常见的吃法,放...

长序砂仁分布

产中国广西(宁明、龙津);越南亦有分布。

砂仁生长习性

栽培或野生于山地荫湿之处。

缩砂密生于林下潮湿处,海拔600-800米。

矮砂仁生于林下荫湿处,海拔200米。模式标本采自富宁。

砂仁形态特征

砂仁又叫阳春砂仁,长泰砂仁(福建)株高1.5-3米,茎散生;根茎匍匐地面,节上被褐色膜质鳞片。中部叶片长披针形,长37厘米,宽7厘米,上部叶片线形,长25厘米,宽3厘米,顶端尾尖,基部近圆形,两面光滑无毛,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半圆形,长3-5毫米;叶鞘上有略凹陷的方格状网纹。

穗状花序椭圆形,总花梗长4-8厘米,被褐色短绒毛;鳞片膜质,椭圆形,褐色或绿色;苞片披针形,长1.8毫米,宽0.5毫米,膜质;小苞片管状,长10毫米,一侧有一斜口,膜质,无毛;花萼管长1.7厘米,顶端具三浅齿,白色,基部被稀疏柔毛;花冠管长1.8厘米;裂片倒卵状长圆形,长1.6-2厘米,宽0.5-0.7厘米,白色;唇瓣圆匙形,长宽约1.6-2厘米,白色,顶端具二裂、反卷、黄色的小尖头,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基部具二个紫色的痂状斑,具瓣柄;花丝长5-6毫米,花药长约6毫米;药隔附属体三裂,顶端裂片半圆形,高约3毫米,宽约4毫米,两侧耳状,宽约2毫米;腺体2枚,圆柱形,长3.5毫米;子房被白色柔毛。

蒴果椭圆形,长1.5-2厘米,宽1.2-2厘米,成熟时呈紫红色,干后呈褐色,表面被不分裂或分裂的柔刺;种子为多角形,有浓郁的香气,味苦凉。花期:5-6月;果期:8-9月。

砂仁产地生境

产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

缩砂密产云南南部(勐腊、沧源等地);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亦有分布。

矮砂仁产云南富宁。

清蒸春砂仁排骨到底怎么个做法啊?

材料:

排骨500克、春砂仁6-8粒、姜适量、盐适量、生粉适量、耗油适量、阳江豆豉适量。

步骤:

1、洗干净排骨,放到盘里备用。

2、将春砂仁用菜刀拍碎待用。

3、加入姜、盐、生粉、耗油。

4、将排骨和各种调料搅拌均匀。

5、在排骨表面加入适量的阳江豆豉后在开水上蒸排骨,蒸4-5分钟即可。

6、清蒸春砂仁排骨就完成了。

最适合产后食用的23道营养粥和汤,食材搭配最重要

明代医家王三才所著《医便》,有一方,

方下说:

人身五脏,效天五行,一有不和便易生病。

药有五味,各主五脏,用其调和,便是太极。

什么是太极?

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有多重含义,包括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两分而合和,以及事物的有序运动,等等。

故而这个太极丸方,所用五味,既包括了天之五行:金木水火土,又各主五脏心肝脾肺肾。可将脏腑调节到有序的生理状态,阴阳合和,轻身延寿。

五味各主五脏,正是知母清润肺金。黄柏滋肾水。破故纸收敛神气,温助心火。胡桃仁润血气,养肝木。砂仁醒脾土而和中。

各味用量:知母,黄柏,破故纸,胡桃仁,砂仁去壳,花椒。

方中前四味,两两相生,均是虾与水母互相成就的搭配。

第一组:知母配黄柏,金水相生。

知母是气分药,黄柏是血分药,共令气血并行,互作对方的臂膀。

知母苦寒,苦寒而不燥,上能清肺,中能凉胃,下能泻肾火。由于肺金为肾水之母,母清则子安,所以对肾经的虚热治疗效果也好。为滋阴降火要药。

黄柏,苦寒沉降入肾、膀胱、大肠经。长于清泻下焦湿热,制肾经过于旺盛之火,火不狂则水生,可补肾水之不足。

两者相配,可谓经典药对,清下焦之火而不伤正,正是金水相生,滋阴清热有良效。

第二组:破故纸配核桃仁,木火相生。

破故纸是指补骨脂,补骨脂苦辛温,能收敛神明,使心包火与命门火相通,以温肾壮阳,固精缩尿。同时它还入脾燥湿,入胃温胃阳,由此消食滞化湿浊,既能治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又可用于治疗肾不纳气之虚寒喘咳等。

核桃仁甘温,补肾固精的功能很强大,又可温暖肺部,平咳喘。它同时对肠胃也好,可润肠通便。不仅如此,它还能入肝润血气,有较强的活血调经、祛瘀生新之功。

以上四味,知母配黄柏为阴,补骨脂配核桃仁为阳,共达阴阳和合之功。

属土之砂仁,引阴阳合和之气归于肾。

砂仁性温,能宣通阳气,散出寒气,加之其味芳香通透,可醒脾,使中焦畅通无阻,又味涩,能和五脏之精,引阴阳和合之气归于肾。

制作时加花椒,花椒与砂仁性味同样,且常一道用在卤料中让香味更饱满。两者共用,强强联手增强力量。

由此达太极合和之功,故取方名太极。

方下说:服至三年,效不可言,服至终身,便是长寿的神仙呢!

提醒: 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我想知道各种卤药材的作用,详细。

导读:前两天,同事家新生一小男孩,问我母乳不足要吃什么,他们想了很多招,没有效果。我简单的说了一道汤菜——鲫鱼莴苣豆腐汤,教会他如何制作。晚上11点多,兴高采烈的给我打来了感谢电话。哺乳期的妈妈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属于特殊人群,乳汁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婴儿的 健康 。于是我整理了最适合产后食用的23道营养粥和汤的食谱,供哺乳期乳汁不足或者无乳汁的妈妈们选用,当然,乳汁充足的妈妈们,也要注意提高质量,保证自身和婴儿的 健康 。

母乳是婴儿6月龄前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营养最丰富、最方便的天然食物,是喂养婴儿的最好食物。它具有最丰富、最全面的营养,以及对机体十分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各种酶、抗体、抗毒素等。这就是我们今天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但是有许多产妇缺乳,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乳汁分泌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分泌减少或完全全无不够喂养婴儿。乳汁过少或无乳最直接的影响是 新生儿生长停滞及体重减轻 ,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各种麻烦,故对产后缺乳要积极进行有效的防治。因此,产后采用饮食调理、提供良好的营养供应,对增加和发送乳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扁豆小米粥

配方:扁豆30克,党参10克,小米100克,冰糖15克,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党参洗净,切成片。

2扁豆洗净,与党参片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冷水煎煮约半小时,取出汁液,再加入冷水煎煮10分钟,取出汁液,两次的汁液放在一起,放入锅中烧沸。

3小米洗净后略微浸泡,放入烧沸的汁液中,用小火慢煮成粥。

4粥内加入冰糖煮溶,再稍焖片刻,即可食用。

甘草莴苣粥

配方:生甘草9克,莴苣60克,糯米、粳米各30克,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先将生甘草加水煎熬成汤,捞去甘草。

2莴苣洗净,切成丁。

3将糯米和粳米分别淘洗干净。

4将莴苣、糯米、粳米放入甘草汁中同煮成粥。

猪蹄通乳粥

配方:母猪蹄1只,王瓜根、木通、漏芦各3克,白米50克,葱末、豆豉、盐各少许,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猪蹄以水煮烂,去骨取汁1000毫升。

2将王瓜根、木通及漏芦捣筛为末,以猪蹄计煎之,去药渣,加白米、葱末、豆豉、盐,同煮成粥。服食方法温食,每日1剂。

猪蹄葱白粥

配方:粳米100克,猪蹄2个,通草5克,葱白2根,盐1克,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通草洗净,煎汤代水。

3猪蹄刮洗干净,剁成块;葱白洗净,切丝。4粳米放入通草水中,用旺火烧沸,下入猪蹄,改用小火蒸煮约1小时。

5粳米和猪蹄都熟烂以后,放入葱丝,加盐,搅拌均匀,再次煮沸即成。

木通粥

配方:木通6克,粳米30克,饴糖1匙,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木通水煎,取汁。

2木通汁中加入粳米,煮成粥,加饴糖,拌匀即可。服食方法每日1次。

枸杞猪肾粥

配方:粳米100克,猪肾半副,枸杞10克,盐2克,温水适量,冷水1000毫升。

制作程序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

2枸杞用温水泡至回软,洗净捞出,沥干水分。

3猪肾洗净,一切两半,剁小颗粒。

4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将粳米、猪肾粒放入,用旺火烧沸,搅拌几下,然后放入枸杞,改用小火熬煮成粥。

5粥内下入盐拌匀,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阿胶通草饼

配方:东阿阿胶 15克,通草10克、发酵面粉1000克,白砂糖50克,植物油100毫升。

制作程序:阿胶洗净,切碎;通草洗净,放入锅中,入水适量,煎煮,去渣留汁。粉放入盆中,倒入通草汁,和成软面团,静置1小时发酵后,稍揉搓,摘剂,搓成圆饼备用。平底锅置火上加热,倒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圆饼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沙参茯苓糕

配方:沙参、茯苓各10克、米粉600 克,发酵粉10克,鸡蛋4 枚,蜂蜜30克。

制作程序:

1沙参洗净,切成碎;茯苓洗净,研成粉状;米粉放入盆中,打入鸡蛋清,兑入清水适量,和匀成团,加入发酵粉,静置1 小时发酵后,掺入蜂蜜、沙参、茯苓粉,和匀。

2将米粉团均匀的放入方形蒸盘中,上笼大火大汽蒸10分钟,离火,取出凉凉,切块即可。

益气猪蹄煲

配方:干无花果20克,花生米 50克、猪蹄2只,姜10克,葱15克,盐5 克,高汤适量。

制作程序

1猪蹄去毛洗净,一劈两半,剁成块;干无花果洗净;花生米洗净;姜洗净,拍破;葱洗净,切段。

2汤煲置火上,注入高汤,放入猪蹄、无花果、花生米、葱、姜、盐,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5小时即可。

金针菇炖猪蹄

配方:金针菇30克,猪蹄1只,姜、葱各10克,盐3克,料酒10毫升,胡椒粉2克,味精3克。

制作程序

1金针菇洗净;猪蹄烧去毛桩,刮洗干净,剁成块;姜、葱洗净,姜拍破,葱挽结。

2汤煲置火上,入水适量,放入猪蹄、姜、葱、料酒,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煮2小时,再加入金针菇沸煮15分,调入盐、味精、胡椒粉即可食用。

海带豆腐汤

配方:豆腐250克,海带60克,冷水适。

制作程序

1豆腐洗净,切块;海带洗净,切块。

2将2料及适量水同放入锅中炖煮,待海带炖烂即可。

鸡丝鹌鹑蛋汤

配方:鹌鹑蛋20个,熟鸡丝100克,黄瓜50 克,鸡汤500克,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程序

1将鹌鹑蛋煮熟,剥去蛋壳,放入大汤碗中备用;黄瓜切丝备用。

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鸡汤,锅开后放入盐,待锅再开时,加入味精,倒入装有鹌鹑蛋的汤碗中,撒上熟鸡丝和黄瓜丝即可。

木瓜鱼尾汤

配方:木瓜半个,皖鱼尾1个,南、北杏适量,姜丝、蒜蓉各少许,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将皖鱼尾洗净放入冷水中用文火煮开,放入少量姜丝及蒜蓉。

2将木瓜洗净剖开,去掉瓜瓢,切成片状,放入鱼汤中,同时将南北杏洗净放入,用中火煲3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赤小豆浓汤

配方:赤小豆150克,白糖、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赤小豆洗净,加水,煮烂。

2放白糖调味即可。早、晚饮用。

紫河车瘦肉汤

配方:猪瘦肉150克,紫河车1个,盐、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紫河车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

2二者一同加水煮烂。喝汤,吃肉。

荷包蛋 鱼汤

配方:鲇鱼1条(约500克),鸡蛋2只,姜、葱、盐、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鲇鱼去内脏,洗净,加水适量,煮汤。2取鱼汤1碗煮沸,卧入鸡蛋,放姜、葱、盐调味。之服食方法吃鱼,喝汤,每日1剂。

砂仁黄芪猪肚汤

配方:黄芪10克,砂仁15克,猪肚1副,料酒、盐、葱、姜、胡椒粉各少许,冷、热水适量。

制作程序

1将砂仁去杂洗净;黄芪润透切段;猪肚反复洗去污杂及黏液,放沸水锅焯一会,捞出,用清水洗净;将葱、姜拍碎。

2将砂仁、黄芪、葱、姜装入猪肚放入锅内,加水炖熟,去掉药物,猪肚切条放入碗内,加盐、胡椒粉调味,盛入碗中即成。

通草花生猪蹄汤

配方:猪蹄1只,通草15克,花生50克,葱、姜、盐、醋各少许,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猪蹄去毛,洗净,切成块,用热水烫煮去血腥。

2将猪蹄放入锅中,加水,放入通草、花生、葱、姜及盐,煮至猪脚烂熟,加醋调味即可。

猪蹄通草汤

配方:猪蹄1只,通草20克,生姜、盐各少许,冷水适。

制作程序

1将猪蹄刮洗干净,与通草及生姜一同放入盛有冷水的锅内。

2以文火煨至猪蹄熟烂,加盐调味即成。

当归猪蹄汤

配方:猪蹄2个,当归30克,热水、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猪蹄去毛,洗净,切成块,用热水烫煮去血腥。

2将猪蹄、当归加水同煮熬汤。

木瓜肥肉羹

配方:番木瓜2个,猪肥肉250克,生姜100 克,醋500克,白糖、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将番木瓜去皮、核,切成块。

2猪肥肉洗净,切成丁。

3将木瓜块、猪肥肉工放入锅中,加姜、醋及适量水煮熟,加白糖调味即可。

猪蹄黄豆花生汁

配方:猪蹄2只,黄豆、花生仁各60克,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将猪蹄去毛,刮洗干净。

2黄豆、花生仁分别洗净,与猪蹄一起加水清炖,炖熟取汁服用,服食方法每日1次。

芝麻催乳茶

配方:芝麻5克,红糖25克,冷水绿茶1克,芝400~500毫升。

制作程序:将芝麻炒熟,研末备用。服食方法:杯内放绿茶、芝麻末,每次按配方量加水400~500毫升,搅匀后,分3次温服。

每个母亲都有能力用母乳喂养她的孩子,母乳喂养是人类最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法。但是,如果哺乳期出现缺乳或者少乳的情况,是每个母亲最头疼的事,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通乳、催乳的目的,也是最科学和最理想的选择。

关于鸭头的做法

我来告诉你吧,其实我的博客里有,我给你复制过来。

⑴辛温型:八角、肉桂、小茴、花椒、丁香称五香,一般适合家庭小吃、瓜子、制酱等用,适用范围广泛,适合大众口味。一般市场上流通的五香粉都是以小茴、碎桂皮为主,八角、丁香很少,所以没有味道,真正制作起来,应该以八角、丁香为主,其它的为辅才行。

⑵麻辣型:在五香的基础上加青川椒、荜菠、胡椒、豆蔻、干姜、草果、良姜等,在烧制当中,要投入适当的辣椒,以达到有辣、麻的口感。用法各异,在椒子和花椒可用热油炒,达到香的感觉,也有磨成粉状,也有全部投进锅中煮水用,那就是说每个厨师他有他本人的看法和爱好,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⑶浓香型:在一般材料的基础上加香砂、肉蔻、豆蔻、辛庚,进口香叶,制成特有的香味,如香肠、烧鸡、卤鸡和高档次的烧烤。

⑷怪味型:草果、草蔻、肉蔻、木香、山奈、青川椒、千年健、五加皮、杜仲另加五香以煮水,这种口味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⑸滋补型:如天麻、罗汉果、当参、当归蔓长、肉桂作为辅料,佐以甲鱼、母鸡、狗肉之类,系大补,可壮阳补肾、益气补中,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接着是熟悉各常用香料:

香料作用

常用的香药类

(1)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

属性:性温。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

(2)茴香(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茴香的嫩叶可做饺子馅,但很少用于调味。茴香子主要用于卤、煮的禽畜菜肴或豆类、花生、豆制品等。

味道、属性、功用与八角基本相同。

(3)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树之皮。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很少单用。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

属性:性大热,燥火。功用: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

(4)桂枝,即桂树之细枝,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只不过不及桂皮味浓。

(5)香叶,即桂树之叶。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

(6)砂姜,又名山奈、山辣。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生吃熟食均可。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佳。主要用烧、卤、煨、烤等动物性菜肴。常加工成粉末用之,在粤菜中使用较多。

属性:性温。功用:入脾胃,开郁结,辟恶气,治胃寒疼痛等症。

(7)当归,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苦、香。主要用于炖、煮家畜或野兽类菜肴。因其味极浓,故用量甚微,否则,反败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补血活血,调气解表,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痛经、贫血等症。为妇科良药。

(8)荆芥: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用途不广,有时用于烧、煮肉类,主要作菜用。

属性:性温。功用:入肺肝,疏风邪,清头目。

(9)紫苏,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味两用。味道辛、香。用途不广。但用于炒田螺,味道极妙,有时用于煮牛羊肉等。

属性:性温。功用:解表散寒,理气和中,消痰定喘,行经活络。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恶心呕吐,食鱼蟹中毒等症,梗能顺气安胎。

(10)薄荷,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本两用。味道辛、香。用途不大,主要用于调制饮料和糖水,有时也用于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清头目,宣风寒,利咽喉,润心肺,辟口臭。

(11)黄栀子,又名山栀子,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红或橙黄。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时用于禽类或米制品的调味,一般以调色为主。

属性:性寒。功用:清热泻火,可清心肺之热,主治热病心烦,目赤、黄疸、吐血、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12)白芷,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烧、煨的禽畜野味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祛寒除湿,消肿排脓,清头目。

(13)白豆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常用于烧、卤、煨等禽畜菜肴。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入肺,宣邪破滞,和胃止呕。

(14)草豆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微甘。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煮、烧、焖、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

属性:性热。功用:味性较白豆蔻猛,暖胃温中,疗心腹寒痛,宣胸利膈,治呕吐,燥湿强脾,能解郁痰内毒。

(15)肉豆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与它药合之,用于卤煮禽畜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温中散逆,入胃除邪,下气行痰,厚肠止泻。

(16)草果,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用于烧、卤、煮、煨等荤菜。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破瘴疠之气,发脾胃之寒,截疟除痰。

(17)姜黄,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它是色味两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天然色素。一般以调色为主,与它药合用,用于牛羊类菜肴,有时也用于鸡鸭鱼虾类菜肴。它还是咖喱粉、沙嗲酱中的主要用料。

属性:性温。功用:破气行瘀,祛风除寒,消肿止痛。

(18)砂仁,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烧、卤、煨、煮等荤菜或豆制品。

属性:性温。功用:逐寒快气,止呕吐,治胃痛,消滞化痰。

(19)良姜,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之,用于烧、卤、煨等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除寒,止心腹之疼,散逆治清涎呕吐。

(20)丁香,又名鸡舌香,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常用于扣蒸、烧、煨、煮、卤等菜肴。如丁香鸡、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因其味极其浓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则适得其反。

属性:性温。功用:宣中暖胃,益肾壮阳,治呕吐。

(21)花椒,又叫川椒,其实并非四川独有,也并非四川产的好。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均有生产。花椒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麻、香。凡动物原料皆可用之。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但多用于炸、煮、卤、烧、炒、烤、煎等菜肴。荤素皆宜,在川菜中,对花椒的使用,较广较多。

(22)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单用,主要用于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鸡、鱼等菜肴。是西北地区常用而喜欢的一种香料。孜然的味道极其浓烈而且特殊。南方人较难接受此味,故在南方菜中极少有孜然的菜肴。

属性:性热。功用:宣风祛寒,暖胃除湿。

(23)胡椒,属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浓辛、香。一切动物原料皆可用之。汤、菜均宜。因其味道极其浓烈,故用量甚微。常研成粉用之。胡椒在粤菜中用得较广。

属性:性热。功用:散寒,下气,宽中,消风,除痰。

注:胡椒能发疮助火,伤阴,胃热火旺者忌吃。

(24)甘草,又名甜草,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主要用于腌腊制品及卤菜。

属性:性平。功用:和中,解百毒,补气润肺,止咳,泻火,止一切痛,可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疮疡中毒,脘腹及四肢痉挛作痛等症。

注:多食令人呕吐。

(25)罗汉果,属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主要用于卤菜。

属性:性凉。功用:清热,解毒,益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暑,生津,清肝,明目,润肠,舒胃,可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多种疾病,尤其对支气管炎、急慢性咽喉炎、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均有显著疗效。

(26)香茅,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香,微甘。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于烧烤类菜肴。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属性:性寒。功用:降火,利水,清肺。

(27)陈皮,即干桔子皮。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苦、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主要用于烧、卤、扣蒸、煨等荤菜。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属性:性温。功用,驱寒除湿,理气散逆,止咳 痰。

以下是不常用的:

(28)橙叶,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陈皮相同。

(29)乌梅,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酸、香,其用途不大,只用于调制酸甜汁,或加入醋中泡之,使醋味更美。

(30)刀豆:豆科藤本植物刀豆的成熟种子。味甘,性温。可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31)龙眼肉=桂圆:无患子科乔木龙眼的假种皮。味甘,性温。可补气血,益心脾,可治失眠健忘等症。

(32)山楂:蔷薇科乔木或大灌木山楂、山里红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可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33)枣=大枣:鼠李科灌木或小乔木枣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微温。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34)木瓜:蔷薇科灌木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味酸,性温。可除湿利痹,缓急舒筋,消食,治脚气。

(35)白扁豆=扁豆:豆科藤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平。可健脾化湿,可治脾虚泄泻等症。

(36)百合:百合科草本植物百合、细叶百合或卷丹的鳞茎。味甘,性微寒。可清热,养阴,润肺,宁神。

(37)青果=橄榄: 橄榄科乔木橄榄的果实。味甘、涩,性温。可利咽消肿,理气止痛。

(38)芡实:睡莲科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味甘、湿,性平。可健脾止泻止带,补肾固精缩尿。

(39)赤小豆: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成熟种子。味甘、酸,性平。可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40)佛手:芸香科小乔木或灌木佛手柑的果实。味辛、苦、酸,性温。能疏肝理气,化痰宽胸。

(41)杏仁:蔷薇科乔木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苦味杏的成熟种子。味苦,性温,有小毒。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42)昆布=海带: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叶状体。味咸,性寒。可消痰软坚,利水退肿。

(43)桃仁:蔷薇科小乔木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味苦、甘,性平。可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44)莲子:睡莲科水生植物莲的成熟种子。味甘、涩,性平。可健脾止泻,补肾固精,养心安神。

(45)桑椹:桑科乔木桑的果穗。味甘,性寒。可补阴血,益肝肾,润肠通便。

(46)榧子=香榧:红豆杉科乔木榧的种子。味甘,性平。可杀虫,润肺,缓泻。

(47)淡豆豉:豆科草本植物大豆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味辛,性微温。可解表除烦,可治外感风寒及温病初起,发热,可用于热病烦闷等症。

(48)黑芝麻:亚麻科草本植物黑芝麻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平。可补肝肾,润五脏。

(49)蜂蜜: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成的糖类物质。味甘,性平。可补脾、解毒,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50)莴苣:菊科草本植物的茎或叶。味苦,性寒,可治热毒、疮肿、口渴。

(51)薏苡仁: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的种仁。味甘、淡,性凉。可利水渗湿,清热排脓,益肺健脾。

(52)枸杞子:茄科灌木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可补精血,益肝肾,明目。

(53)乌梢蛇: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味甘,性平。可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54)酸枣仁:鼠李科灌木或小乔木酸枣的种子。味甘,性平。可养心安神,收敛止汗,治失眠。

(55)牡蛎=海蛎子: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味咸、涩,性微寒。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56)代代花: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代代花的花蕾。味甘、微苦,性平。可理气宽胸,开胃止呕。

(57)决明子:豆科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58)莱菔子=萝卜子: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味辛、甘,性平。可消食化积,止咳化痰平喘。

(59)菊花:菊科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味甘、苦,性微寒。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平降肝阳。

(60)藿香: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可化湿行气,和中醒脾,祛暑解表。

(61)郁李仁:蔷薇科灌木欧李或郁李的成熟种子。味辛、苦,性平。可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62)白果:银杏科乔木银杏的成熟种子。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可止咳平喘,止带。

(63)薤白:百合科草本植物薤或小根蒜的鳞茎。味辛、苦,性温。可通阳开痹,温中理气。

(64)香橼:芸香科小乔木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味辛、苦、酸,性温。可疏肝理气,化痰。

(65)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味甘、淡,性平。可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66)火麻仁:桑科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可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67)红花: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序。味辛,性温。可活血祛瘀,可治疮疡肿痛,跌扑伤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等症。

(68)麦芽:禾本科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的加工品。味甘,性平。可消食化积,回乳,用于食积停滞。

(69)香薷:唇形科草本植物海洲香薷的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70)鸡内金:雉科动物家鸡的沙囊内壁。味甘,性平。可消食化积,化坚消石,固精缩尿。

(71)荷叶:睡莲科水生植物莲的叶。味苦,性平。可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并可止血。

(72)白茅根:禾本科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味甘,性寒。可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鲜用为佳。

(73)桑叶:桑科乔木桑的叶。味苦、甘,性寒。可疏散风热,清泄肺热,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74)马齿苋:马齿苋科草木植物马齿苋的地上部分。味酸,性寒。可清热解毒,治痢,消痈。

(75)芦根:禾本科草本植物芦苇的根茎。味甘,性寒。可清泄肺胃,生津止咳。鲜用为佳。

(76)蒲公英:菊科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全草。味苦、甘,性寒。可清热解毒消痈,可治疮疡肿痛,咽喉炎症,肝胆疾患,尿路感染等。

(77)益智仁:姜科草本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可补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涎。

(78)淡竹叶:禾本科草本植物淡竹叶的茎叶。味甘,性寒。可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

(79)胖大海:梧桐科乔木胖大海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寒。可清肺止咳,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80)金银花:忍冬科藤本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可清热解毒,可治外感风热,咽喉肿

痛,热毒血痢等。

(81)葛根:豆科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味甘、辛,性平。可发表解肌,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82)鱼腥草:即蕺菜,也称侧耳根三白草科草本植物鱼腥草的茎叶。味辛,性微寒,有特殊香味。可清热解毒,排脓,宜生食。

(83)山药:薯蓣科草本植物薯蓣的块茎。味甘,性平。可补脾养肺,益肾涩精。

关于鸭头的做法

关于鸭头的做法,有很多的人看见鸭头,鸡头之类的东西就不敢吃,但是也有不少的人却爱到无法自拔的地步了,因此不但去外面买着吃,而且还自己做着吃,来看关于鸭头的做法。

关于鸭头的做法1

干锅鸭头

食材明细

鸭头 适量 猪肉 适量 冰糖 适量 香叶 适量 葱段 适量 姜片 适量 八角 适量 大料 适量 小茴香 适量 良姜 适量 肉蔻 适量砂仁 适量 陈皮 适量

山奈 适量

干锅鸭头的做法

1、 主料:鸭头。

2、 卤料:猪肉、冰糖、香叶、葱段、姜片、八角、大料、草果、小茴香、花椒、良姜、肉蔻、砂仁、陈皮、山奈、盐、鸡粉。

3、 辅料:洋葱、姜片、蒜、葱段、郫县豆瓣酱、干辣椒、香菜、香葱、白芝麻。

4、 卤料用纱布包裹入清水锅煮5分钟,去除卤料的苦味;冰糖炒至棕红色加少许水制成糖色;大葱切段;姜拍一下。

5、 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水下入浓汤宝、葱姜、干辣椒、猪肉、糖色卤制。

6、 小火卤制1-15小时即可。

7、 将清洗干净的鸭头放入卤汤中。

8、 卤制15分钟,关火焖制30分钟即可。

9、 将鸭头取出晾干表面的水分。

10、 鸭头劈开一分为二。(可先入油锅炸制一下)

11、 锅置火上加入油烧至4成热,下入葱段、蒜瓣、花椒、姜片爆香。

12、 下入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

13、 倒入洋葱丝翻炒均匀。

14、 放入鸭头、干辣椒段,加少许鸡精调味。

15、 翻炒3-5分钟起锅,洋葱放下面码入鸭头,撒上香葱、香菜碎、白芝麻即可食用。

香辣鸭头

食材明细

鸭头适量 青椒圈 适量 洋葱末 适量 盐 适量 豆豉 适量 火锅底料 适量 花椒 适量 干辣椒 适量

香辣鸭头的做法

1、 鸭头,是卤熟了的。

2、 放到油锅里头炸,一定到炸到外酥内嫩,一般看到金黄黄的,出点湿香味就可以了。

3、 就炸到这样子就可以了。

4、 开始炒料了,用豆豉、火锅底料、花椒、干辣椒、青椒圈、洋葱末炒香。

5、 香味出来以后,把鸭头放进去炒熟,放盐的时候注意一下,因为卤鸭头有盐味。

关于鸭头的做法2

麻辣鸭头的做法

麻辣鸭头

据说“麻辣鸭头”最早起源流传于清朝洞庭湖区的常德,经湖南流传至四川和湖北,近年来风靡全国。

“麻辣鸭头”属于酱汁类食品,是通过多种香料浸泡,然后经过风干或烤制等工序精致而成,具有香、辣、甘、麻、咸、酥、绵等特点,是一道佐酒佳肴。

“麻辣鸭头”,香鲜美味,回味十足,有啃头,辣口不辣心,是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麻辣鸭头”之所以好吃,秘绝全在汤料里,汤料只所以巨香,

根本是因为上等的'香料。“麻辣鸭头”真正使用的香料应该是25种,自家做不太可能放齐,但味道已经相当不错,胜在健康无添加剂~~

用料

鸭头 750克

辣椒粉 4汤匙

花椒粉 4汤匙

干辣椒 20个

花椒 20粒

麻椒 20粒

郫县豆瓣酱 4汤匙

八角 2个

桂片 1段

草果 1个

甘草 5片

罗汉果 1小块

丁香 3个

小茴香 1把

香叶 4片

陈皮 1片

肉蔻 1粒

豆蔻 4粒

老抽 1-2汤匙

生抽 2-3汤匙

盐 1-2茶匙

糖 1-2汤匙

姜片 10片

蒜 1个

麻辣鸭头的做法鸭头去毛清洗干净待用

调料备好

锅下水烧开后放入姜片、鸭头和广东米酒,略煮一会,然后用清水冲去表面的浮沫

锅下油烧热,放入干辣椒、花椒、麻椒、姜片和蒜片爆香

倒入郫县豆瓣酱继续翻炒出香味

再加入清水或高汤(6-8碗),把花椒、麻椒、八角、桂皮、草果、甘草、罗汉果、丁香、小茴香、香叶、陈片、肉蔻、豆蔻放入布包里捆紧,扔入卤汤中

倒入生抽和老抽,再撒入糖和盐,大火煮至卤汤沸腾,转小火焖煮1小时,香味溢出时,卤水搞定

然后将鸭头放入制作好的卤水中

盖上锅盖,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煮1个小时

关火后让鸭头浸在卤水中2-3个小时或更长时间

小贴士

麻辣鸭头”的做法非常简单,但想做出好吃的“麻辣鸭头”,还必须掌握以下四道工序:焯水:将鸭头放入有姜片和米酒的滚水中焯水,再用清水冲洗净表面的浮沫,能去除鸭腥味。卤水:卤水要先煮好。

因为麻辣鸭头的肉讲究丝丝入味,而且还要有点嚼劲,煮的时间短的话味道就进不去(比如鸭头和卤水一起煮制),而如果在卤水里煮太久,鸭头又容易烂,口感不好,所以卤水需先煮好。

卤制:卤制鸭头的时候,要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煮一个小时,不可低于四十分钟或超过一个小时。浸泡:卤好的鸭头要浸泡在卤水中2个小时以上,或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入味,我的浸泡了一个晚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