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周敏

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作者 本社
出版日期 2011-12 ISBN 9781511221061

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规定

4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4.1试件

4.2试验步骤

4.3结果计算

5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6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7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

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3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值的80%后,可按原定加荷速度继续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试验机的测力计指针明显回退时,应定为该试件丧失承载能力而达到破坏状态。其最大荷载读数应为该试件的破坏荷载值。

4.2.4对需要测量变形值、确定砌体弹性模量的轴心抗压试件,宜采用物理对中、分级均匀施加荷载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预估破坏荷载值的5%至20%区间内,反复预压3次~5次。两个宽侧面轴向变形值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10%,当超过时,应重新调整试件位置或重新垫平试件;

2预压后,应卸荷并记录初始读数,按本标准第4.2.3条规定的施加荷载方法逐级加荷,并应同时测量、记录变形值;

3当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值的80%时,应拆除仪表,然后将试件连续加荷至破坏。

注:预估破坏荷载值,可按试探性试验确定,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公式计算。

4.2.5砌体试件的偏心抗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试验方案,应按图4.2.5a或图4.2.5b安装试件。图中e0,为试验方案中的偏心距;

2在试件顶部受压钢板和试验机上压板之间,应设置固定铰支座,铰支座可采用刀口式铰支座;

3铰支座上铰件和下铰件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50mm,长度不应小于砌体偏心抗压试件的厚度(图4.2.5a)或宽度(图4.2.5b)。刀口式铰支座(图4.2.5c)下刀铰件的凹槽深度和上刀铰件凸出长度,均不宜小于30mm,凹槽尺寸应略大于凸齿尺寸,以刀铰间可自由转动为准。铰件间宜涂抹润滑油

4在满足承载力、刚度及转动灵活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滚轴式铰支座(图4.2.5d)或其他适宜的固定铰支座;

5偏心抗压试验步骤,同轴心抗压试验步骤;

6进行偏心抗压试验的同时,应进行一组同条件的轴心抗压试验。

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常见问题

求最新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1.0.1   为了贯彻执行*******防震减灾法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公路桥梁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更好地发挥公路运输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2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哪些

本书目录折叠编辑本段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主要符号3  ...

哪位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   抗震等级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有关,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2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适用范围

这里有个江苏省的关于新旧规范交替时期的如何处理的文件节选,可供参考。 “关于贯彻实施新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通知   苏建抗(2001)396号   各省辖市建设...

抗震设计规范是11G,结构砼规范是03G,应该用哪个算

一张图纸中,抗震设计规范是11G的规定,但是其他的规范部分都是03G的规定, 还是按照03G算;

钢筋混凝土桥梁抗震设计和评估内容简介

筋混凝土桥梁抗震设计和评估》总体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抗震设计和评估,考察了设计和评估中已考虑到的一些办法,提出了抗震要求和构件能力的评估技巧,并将传统的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和最近提出的反应控制设计方法的效用进行了比较。《钢筋混凝土桥梁抗震设计和评估》为土木工程学术前沿丛书之一,可供土木工程学相关学生参考使用。

桥梁结构抗震抗震设计

在震害宏观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求桥梁结构震害的规律,据以作出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规定。多地震国家,以及中国都制定、颁布了和工程有关的抗震设计规范,如《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1977年试用)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1978年试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简介: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3 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广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主要起草人:黄世敏 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丁洁民 方泰生 邓 华 叶燎原 冯 远 吕西林 刘琼祥 李 亮 李 惠 李 霆 李小军 李亚明 李英民 李国强 杨林德 苏经宇 肖 伟 吴明舜 辛鸿博 张瑞龙 陈 炯 陈富生 欧进萍 郁泉 易方民 罗开海 周正华 周炳章 周福霖 周元 柯长华 娄 宇 姜文伟 袁西 钱基宏 钱稼茹 徐 建 徐永基 唐曹明 容柏生 曹文宏 符圣聪 章一萍 葛学礼 董津城 程才渊 傅学怡 曾德民 窦南华 蔡益燕 薛彦涛 薛慧立 戴国莹

主要审查人:徐培福 吴学敏 刘志刚(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刘树屯 李 黎 李学兰 陈国义 侯忠良 莫 庸 顾宝和 高孟谭 黄小坤 程懋堃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废止于2008年10月1日。

该标准准编号为:CJJ 77-1998,详细信息如图:

目前使用的是《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详细信息如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