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563904402 | 页数 | 1228 |
---|---|---|---|
定价 | 65.00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995-06 | 装帧 | 精装 |
本手册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入关后转轨的需要,在详述国产金属材料的同时,还系统介绍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
法国、原苏联等国家的钢铁材料、有色金属的编号、状态表示方法、中外金属材料牌号对照及常用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
用途。本手册在编排上按用途分类,并且介绍金属材料经营和进口业务的有关常识,便于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员和购销人员查阅,
本手册对国内标准收集到1993年,国外标准收集到1992年,内容丰富新颖。本手册是一本带有标准性能的实用工具书,可供从
事金属材料科研、设计、生产、经营、应用和贸易等方面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购销人员使用。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建筑金属材料手册的具体内容c
本手册的内容分为基本资料、黑色金属材料及有色金属材料三部分。基本资料包括金属材料的分类、名词解释、标记涂色及重量计算、标准代号以及法定计量单位等;黑色金属材料包括生铁、铁合金、碳素钢、合金钢、型钢、钢...
哪位可以告诉我常用金属材料价格
金属材料价格不是很贵,目前就是15元/斤 ...
金属材料有哪些,金属材料价格
有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
装饰金属材料常用的有哪些?
1、不锈钢制品 钢是由铁冶炼出来的,在钢中加入以铬为主的元素就制作成不锈钢。铬元素性质活跃,能与大气小的氧进行化合,生成紧因的一层氧化膜,从而保护合金钢,使其不易生锈。铬元素...
求告知金属材料有那些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 &n...
《新编实用金属材料手册(精装)》共分六章。第一章是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金属材料的性能指标、分类、热处理、牌号、标准代号等。第二章是钢铁材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主要介绍生铁、铁合金、铸铁、铸钢、结构钢、工具钢、模具钢、专业用钢等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等。第三章是钢铁材料的尺寸及重量,主要介绍常见型钢、钢带、钢板、钢管、钢丝及钢丝绳的尺寸与重量。第四章是有色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主要介绍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常见有色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第五章是有金色属材料的尺寸及重量,主要介绍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常见有色金属的棒材、线材、管材、板材、带材、箔材尺寸及重量。第六章是金属材料中外牌号对照,主要介绍常见钢铁材料中外牌号对照、常见有色金属材料中外牌号对照。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一、金属材料性能指标简介
1.物理性能
2.化学性能
3.力学性能
4.工艺性能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
1.钢铁材料的分类
2.有色金属材料的分类
三、常用元素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1.常用元素对有色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2.常用元素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3.常用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四、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五、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1.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2.有色金属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
3.铸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GB/T8063-1994)
4.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GB/T16474-1996)
六、金属材料的交货状态及标记
1.钢材的交货状态
2.钢材的标记代号
3.钢材的涂色标记
4.生铁的涂色标记
5.有色金属材料的交货状态
6.有色金属材料的涂色标记
七、标准代号
1.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标准及部标准代号
2.常见国际标准及外国标准代号
第二章 钢铁材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
一、生铁与铁合金
1.生铁
2.铁合金
二、铸铁与铸钢
1.铸铁
2.铸钢
三、结构钢
1.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2.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3.非调质机械结构钢(GB/T15712-1995)
4.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
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
6.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GB/T11251~1989)
7.合金结构钢薄钢板(GB/T11251~1989)
8.保证淬透性结构钢(GB/T5216~2004)
9.低淬透性含钛优质碳素结构钢(YB/T2009-1981)
10.易切削结构钢(GB/T8731-1988)
11.高耐候性结构钢(GB/T4171~2000)
12.冷镦和冷挤压用钢(GB/T6478~2001)
13.弹簧钢(GB/T1222-1984:)
14.高碳铬轴承钢(GB/T18254-2002)
15.渗碳轴承钢(GB/T3203-1982)
16.不锈轴承钢(YB/T096-1997)
四、工具钢
1.碳素工具钢(GB/T1298-1986)
2.合金工具钢(GB/T1299-2000)
3.高速工具钢(GB/T9943-1988)
五、模具钢
1.冷作模具钢
2.热作模具钢
3.塑料模具钢
六、不锈钢与耐热钢
1.不锈钢与耐热钢的化学成分(GB/T20878-2007)
2.不锈钢与耐热钢的特性和应用
七、高温与耐蚀合金
1.高温合金
2.耐蚀合金
八、专业用钢
1.电工用钢
2.焊接用钢
第三章 钢铁材料的尺寸及重量
一、型钢
1.盘条(线材)
2.圆钢、方钢、六角钢及八角钢
3.扁钢
4.角钢
5.工字钢与槽钢
二、钢板与钢带
1.冷轧钢板和钢带(GB/T708-1988)
2.热轧钢板和钢带(GB/T709-1988)
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912-989)
4.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GB/T711-1988)
5.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GB/T3524-2005)
6.低碳钢冷轧钢带(YB/T5059-1993)
7.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T7161991)
8.花纹钢板(GB3277-1991)
9.弹簧用不锈钢冷轧钢带(GB/T4231-1993)
……
第四章 有色金属的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
第五章 有色金属村料的尺寸及重量
第六章 金属材料中外牌号对照
参考文献
《新编金属材料速查速算手册(第2版)》是2007年《新编金属材料速查速算手册》的第二版。本书以图表形式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以表格形式列举了型钢、钢板与钢带、钢管、钢丝与钢丝绳以及有色金属材料中铜和铝的板、带、箔、线、型材的型号、尺寸、截面面积和理论重量。附录中还介绍了常用金属材料国内外牌号对照,供读者查用、参考。相对于第一版,《新编金属材料速查速算手册(第2版)》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更新,所选用的标准经过标准查新,保证绝大部分为现行标注。
《新编金属材料速查速算手册(第2版)》可供相关生产、施工、物资购销、管理人员使用。
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又称作A3钢。普通碳素结构钢-普板是一种钢材的材质。Q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极限,后面的235,就是指这种材质的屈服值,在235MPa左右。并会随着材质的厚度的增加而使其屈服值减小。
用途:1、大量应用于建筑及工程结构。用以制作钢筋或建造厂房房架、高压输电铁塔、桥梁、车辆、锅炉、容器、船舶等,也大量用作对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机械零件。
2、可用于各种模具把手以及其他不重要的模具零件。
3、采用Q235钢做冲头材料,经淬火后不回火直接使用,硬度为36~40HRC,解决了冲头在使用中碎裂的现象。
45#是钢的牌号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钢,对应日标S45C, 美标: 1045,德标 C45。其特征是相比普通A3钢,具有更高的强度,抗变形能力。
用途:45号钢板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经过热处理,再回火可以达到HRC42-46,这样既能保证它良好的机械性能,又能得到表面的硬度要求,用于制作承受负荷较大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零件,如梢子,导柱,表针等部件。
T12A碳素工具钢、该钢是过共析钢,由于含碳量高、淬火后仍有较大的过剩碳化物,可加工性好、价格便宜、来源容易。
用途:但其缺点是为淬透性低、耐磨性差、淬火变形大。因此,只适于制造一些尺寸小、形状简单、轻负荷的工具以及要求硬化层不深并保持高韧性的冷像模等。
40Cr是我国GB的标准钢号,40Cr钢是机械制造业使用最广泛的钢之一。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
用途:1这种钢经调质后用于制造承受中等负荷及中等速度工作的机械零件,如汽车的转向节、后半轴以及机床上的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尖套等;
2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承受高负荷、冲击及中等速度工作的零件,如齿轮、主轴、油泵转子、滑块、套环等;
3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承受重负荷、低冲击及具有耐磨性、截面上实体厚度在25mm以下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
4经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而无很大冲击的零件,如齿轮、套筒、轴、主轴、曲轴、心轴、销子、连杆、 螺钉、螺帽、进气阀等。
GCr15是指一种合金含量较少的高碳铬轴承钢,经过淬火加低温回火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均匀的组织、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性能。
用途:用于制作各种轴承套圈和滚动体例如:制作内燃机、电动机车、汽车、拖拉机、机床、轧钢机、钻探机、矿山机械、通用机械,以及高速旋转的个高载荷机械传动轴承的钢球、滚子和套圈 除做滚珠、轴承套圈等外。
W18Cr4V为钨系高速钢,具有高的硬度、红硬性及高温硬度。其热处理范围较宽淬火不易过热,热处理过程不易氧化脱碳,磨削加工性能较好。
用途:缺点为碳化物偏析严重,热塑性低等,只能做形状复杂的小型刀具。
ZG 270-500是中碳铸钢的一种种类,有一定的韧性及塑性,强度和硬度较高,切削性良好,焊接性尚可,铸造性能比低碳钢差。
用途:应用广泛,用于制作飞轮、车辆车钩、水压机工作缸、机架、蒸气锤气缸、轴承座、连杆、箱体、曲拐。
HT150这种铸铁中的碳大部或全部以自由状态的片状石墨存在,其断口呈灰色,故称为灰铸铁。它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被切削加工性。
用途:铸造性能好,工艺简便;铸造应力小,不用人工时效处理;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及减振性优良;用于中等强度要求的零件。
H62黄铜表示平均含铜量为62%的普通黄铜,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元素的铜合金称特殊黄铜,仍以"H"表示,后面会跟其它添加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平均成份。
用途:可做各种深拉伸和弯折制造的受力零件,如销钉、铆钉、垫圈、螺母、导管、气压表弹簧、筛网、散热器零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Q235金属介绍
百度百科-45金属介绍
百度百科-T12A金属介绍
百度百科-40Cr金属介绍
百度百科-GCr15金属介绍
百度百科-W18Cr4V金属介绍
百度百科-ZG 270-500金属介绍
有的,以前在书店见过一部金属材料手册,里面有不同的材料对应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等,还有各种材料热处理的正火、回火温度、鼻尖曲线图,也有国内材料对应美国两个行业的标号、和日本、德国的编号,比如:美国AISI:316L,中国:00Cr17Ni12Mo2,日本:SUS316L (SUS33),德国:X2CrNiMo18 10,但是现在国内有些材料的合金元素含量配比没有完全达到标准。
1) 热处理 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以下简称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2) 整体热处理 对工件整体进行穿透加热的热处理。
3) 化学热处理 将工件置于适当的活性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其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
4) 化合物层 化学热处理、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时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化合物层。
5) 扩散层 化学热处理时工件化合物层之下的渗层和化学气相沉积时化合物溶解并进行扩散的内层,统称扩散层。
6) 表面热处理 为改变工件表面的组织和性能,仅对其表面进行热处理的工艺。
7) 局部热处理 仅对工件的某一部位或几个部位进行热处理的工艺。
8) 预备热处理 为调整原始组织,以保证工件最终热处理或(和)切削加工质量,预先进行热处理的工艺。
9) 真空热处理 在低于110^5Pa (通常是10^-1-10^-3Pa) 的环境中加热的热处理工艺。
10) 光亮热处理 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基本不氧化,表面保持光亮的热处理。
11) 磁场热处理 为改善某些铁磁性材料的磁性能而在磁场中进行的热处理。
12) 可控气氛热处理 为达到无氧化、无脱碳或按要求增碳,在成分可控的炉气中进行的热处理。
13) 保护气氛热处理 在工件表面不氧化的气氛或惰性气体中进行的热处理。
14) 离子轰击热处理 在低于110^5Pa (通常是10^-1-10^-3Pa)的特定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和阳极之间等离子体辉光放电进行的热处理。
15) 流态床热处理 工件在由气流和悬浮其中的固体粉粒构成的流态层中进行的热处理。
16) 高能束热处理 利用激光、电子束、等离子弧、感应涡流或火焰等高功率密度能源加热工件的热处理工艺总称。
17) 稳定化处理 为使工件在长期服役的条件下形状和尺寸变化能够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热处理。
18) 形变热处理 将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结合,以提高工件力学性能的复合工艺。
19) 复合热处理 将多种热处理工艺合理组合,以便更有效地改善工件使用性能的复合工艺。
20) 修复热处理 指对长期运行后的热处理件(工件)在尚未发生不可恢复的损伤之前,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工艺,使其组织结构得以改善,使用性能或(和)几何尺寸得以恢复,服役寿命得以延长的热处理技术。
21) 清洁热处理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之一的清洁热处理主要包括少、无污染,少、无氧化与节能的热处理技术。它反映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2) 热处理工艺周期 通过加热、保温、冷却,完成一种热处理工艺过程的周期。
23) 加热制度 对一个工艺周期内工件或加热介质在加热阶段温度变化的规定。
24) 预热 为减少畸变,避免开裂,在工件加热至最终温度前进行的一次或数次阶段性保温的过程。
25) 加热速度 在给定温度区间单位时间内工件或介质温度的平均增值。
26) 差温加热 有自的地在工件中产生温度梯度的加热。
27) 纵向移动加热 工件在热源内纵向连续移动或热源沿工件纵向连续移动进行的加热。
28) 旋转加热 工件在热源内(外)旋转进行的加热。
29) 保温 工件或加热介质在工艺规定温度下恒温保持一定时间的操作。恒温保持的时间和温度分别称保温时间和保温温度。
30) 有效厚度 工件各部位壁厚不同时,如按某处壁厚确定加热时间即可保证热处理质量,则该处的壁厚称为工件的有效厚度。
31) 奥氏体化 工件加热至Ac3或Ac1以上,以全部或部分获得奥氏体组织的操作称为奥氏体化。工件进行奥氏体化的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称为奥氏体化温度和奥氏体化时间。
32) 可控气氛 成分可控、具有氧化-还原、增碳-脱碳效果控制的炉中气体混合物。其中包括放热式气氛、吸热式气氛、放热-吸热式气氛、有机液体裂解气氛、氨基气氛、氨制备气氛、木炭制备气氛和氢气等。
33) 吸热式气氛 将气体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于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吸热反应裂解生成的气氛。可燃,易爆,具有还原性。一般用作工件的无脱碳加热介质或渗碳时的载气。
34) 放热式气氛 将气体燃料和空气以接近完全燃烧的比例混合,通过燃烧、冷却、除尘等过程而制备的气氛。根据H2、CO的含量可分为浓型和淡型两种。浓型可燃,易爆,可作为退火、正火和洋火的元氧化、微脱碳加热保护气氛。淡型不可燃,不易爆,可作为无氧化加热保护气氛和使用吸热式气氛时的排除炉中空气的置换气氛。
35) 放热-吸热式气氛 用吸热式气氛发生器原理制备,吸热式气氛的热源是放热式的燃烧。燃烧产物添加少量燃料即可进行吸热式反应。这种气氛兼有吸热和放热两种气氛的用途,且制备成本低和具有节能效果。
36) 滴注式气氛 把含碳有机液体(一般用甲醇)定量滴入加热到一定温度、密封良好的炉内,在炉内裂解形成的气氛。甲醇裂解气可用作渗碳载气,添加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醇、煤油等可提高碳势,作为渗碳气氛。
37) 氨基气氛 一般指含氮在佣%以上的混合气体、精净化放热式气氛、氨燃烧净化气氛、空气液化分馆氮气,用碳分子筛常温空气分离制氮和薄膜空分制氮的气氛都属此类。当前,后两种气氛使用较多。氮基气氛,即使是高纯氮也含微量氧,直接使用不能使工件获得无氧化加热效果,一般需添加少量甲醇。氨基气氛可用作工件无氧化加热保护气氛,也可用作渗碳载气。
38) 合成气氛 把纯氮和甲醇裂解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可视作吸热式气氛作为渗碳载气,此即合成气氛。碳分子筛和薄膜空分制氮法问世后,配制合成气氛被认为是一种便宜和节能的可控气氛制备方法。尤其在我国,采用合成气氛是解决制备可控气气源的一条主要出路。
39) 直生式气氛 将气体燃料和空气按吸热式气氛的比例配好,直接通入渗碳炉中,在炉内裂解成所需成分的气氛。利用氧探头和微处理机以及碳势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这种气氛的碳势精确控制。采用直生式气氛省略了气体发生炉,可以节约能耗。
40) 中性气氛 在给定温度下不与被加热工件发生化学反应的气氛。
41) 氧化气氛 在给定温度下与被加热工件发生氧化反应的气氛。
42) 还原气氛 在给定条件下可使金属氧化物还原的气氛。
43) 冷却制度 对工件热处理冷却条件(冷却介质、冷却速度)所作的规定。
44) 冷却速度 热处理冷却过程中在某一指定温度区间或某一温度下,工件温度随时间下降的速率。前者称为平均冷却速度,后者称为瞬时冷却速度。
45) 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 工件淬火时可抑制非马氏体转变的冷却速度低限。
46) 冷却曲线 显示热处理冷却过程中工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7) 特性冷却曲线 规定试样的心部冷却速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曲线,它反映了液态介质对试祥在不同温度下的冷却速度。
48) 炉冷 工件在热处理炉中加热保温后,切断炉子能源,使工件随炉冷却的方式。
49) 淬冷烈度 表征淬火介质从热工件中吸取热量能力的指标,以H 值来表示。几种介质的淬火冷却烈度见下表。
搅动静况 空气 油 水 盐水 静止 002 025-030 09-10 20 中等 -- 035-040 11-12 -- 强 -- 050-080 16-20 -- 强烈 008 080-110 40 5050) 等温转变 工件奥氏体化后,冷却到临界点( Ar1或Ar3 ) 以下等温保持时过冷奥氏体发生的转变。
51) 连续冷却转变 工件奥氏体化以不向冷却速度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发生的转变。
52) 等温转变图、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保持时,温度、时间与转变产物所占百分数(转变开始及转变终止)的关系曲线图。
53) 连续冷却转变图、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 工件奥氏体化后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开始转变及转变终止的时间、温度及转变产物与冷却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54) 孕育期 工件的不平衡组织在给定温度恒温保持时,从到达该温度至开始发生组织转变所经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