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 外文名称 | DIC |
---|---|---|---|
来历,简介 | NOMarski发明了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 技术设计 | 完全不同于相差显微镜 |
光学组件 | 偏振器等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显微镜价钱
一般实验室用的几百到几万都有。一分钱一分货。
显微镜的价格?
金相显微镜这个要用到金相显微镜,价格在4500元到300000元左右,具体是要看您需要什么样的配置!
显微镜的价格?
这款显微镜在显微镜行业中叫做示教显微镜,除单目观察外可外接摄像装置接电脑观察图像拍照片等。看你这款显微镜应该是中低端的,采用3只物镜,载物台也不是中高档显微镜所采用的双层平台,只看出可以左右移动标本片...
电子显微镜除了包括亚显微镜还包括什么?
电子显微镜的分类 1、透射电镜 (TEM) 样品必须制成电子能穿透的,厚度为100~2000 Å的薄膜。成像方式与光学生物显微镜相似,只是以电子透镜代替玻璃透镜。放大后的电子像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TE...
迈克尔干涉仪, 白光 还是激光容易干涉 ?
干涉原理上来说,白光和激光没有本质区别,就是频率有差别而已 。但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 白光式的。
薄膜干涉中两相干光的光程差公式为 Δ=2ndcos(θt)±λ/2
式中n为薄膜的折射率;d为入射点的薄膜厚度;θt为薄膜内的折射角;±λ/2 是由于两束相干光在性质不同的两个界面(一个是光疏-光密界面,另一是光密-光疏界面)上反射而引起的附加光程差。薄膜干涉原理广泛应用于光学表面的检验、微小的角度或线度的精密测量、减反射膜和干涉滤光片的制备等。
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是薄膜干涉的两种典型形式。
由薄膜上、下表面反射(或折射)光束相遇而产生的干涉.薄膜通常由厚度很小的透明介质形成.如肥皂泡膜、水面上的油膜、两片玻璃间所夹的空气膜、照相机镜头上所镀的介质膜等.比较简单的薄膜干涉有两种,一种称做等厚干涉,这是由平行光入射到厚度变化均匀、折射率均匀的薄膜上、下表面而形成的干涉条纹.薄膜光程差相同的地方形成同条干涉条纹,故称等厚干涉.牛顿环和楔形平板干涉都属等厚干涉.另一种称做等倾干涉.当不同倾角的光入射到折射率均匀,上、下表面平行的薄膜上时,同一倾角的光经上、下表面反射(或折射)后相遇形成同一条干涉条纹,不同的干涉明纹或片间的空气层就形成空气薄膜.用水银灯或纳灯作为光源,就可以观察到薄膜干涉现象.如果玻璃内表面不很平,所夹空气层厚度不均匀,观察到的将是一些不规则的等厚干涉条纹,通常是一些不规则的同心环.若用很平的玻璃片(如显微镜的承物片)则会出现一些平行条纹.手指用力压紧玻璃片时,空气膜厚度变化,条纹也随之改变.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测定平面的平直度.测定的精度很高,甚至几分之一波长那么小的隆起或下陷都可以从条纹的弯曲上检测出来.若使两个很平的玻璃板间有一个很小的角度,就构成一个楔形空气薄膜,用已知波长的单色光入射产生的干涉条纹,可用来测很小的长度.
用图甲所示的空气劈尖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出现如图乙、丙所示的条纹
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如图甲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用单色光从 上向下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如果被检测平面是光滑的,得到的干涉图样必是等距的。如果某处凹下去,则对应明纹(或暗纹)提前出现,如图乙所示;如果某处凸起来,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如图丙所示。(注:"提前"与"延后"不是指在时间上,而是指由左向右的位置顺序上。)
可以把间距看成双缝干涉公式△x=Lλ/d中的双缝宽度d,如果上凸则d减小,△x增大,条纹变疏,反之变密。
条纹向劈尖的顶角侧弯曲时说明工件该处是一个凹;条纹远离顶角弯曲时,工件该处有一个凸起。
纹路深度是
H=θ×tanθ
1、激光干涉仪可以同时测量线性定位误差、直线度误差(双轴)、偏摆角、俯仰角和滚动角等,以及测量速度、加速度、振动等参数,并评估机床动态特性等。
2、激光干涉仪的光源——激光,具有高强度、高度方向性、空间同调性、窄带宽和高度单色性等优点。
3、激光干涉仪可配合各种折射镜、反射镜等来使用。
4、仪器应放置在干燥、清洁以及无振动的环境中应用。
5、在移动仪器时,为防止导轨变形,应托住底座再进行移动。
6、仪器的光学零件在不用时,应在清洁干燥的器皿中进行存放,以防止发霉。
7、尽量不要去擦拭仪器的反光镜、分光镜等,如必须擦拭则应当小心擦拭,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清洁。
8、导轨、丝杆、螺母与轴孔部分等传动部件,应当保持良好的润滑。因此必要时要使用精密仪表油润滑。
9、在使用时应避免强旋、硬扳等情况,合理恰当的调整部件。
10、避免划伤或腐蚀导轨面丝杆,保持其不失油。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为:
1、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波长的1/2,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其中对显微镜研制,微生物学有巨大贡献的人为列文虎克、荷兰籍。
扩展资料: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应放在距边缘10cm处,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用擦镜纸擦净。
5、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6、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观察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7、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8、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微镜
细胞是透明的。需要使用相差显微镜或微分干涉差显微镜才能够较好地在为染色条件下观测到细胞的结构。楼主看不到有可能是由于显微镜的设置不对。
另外细胞本身的结构特性也影响到观察细胞核的容易程度。比如一般悬浮的细胞或胰酶消化成悬液后的贴壁细胞,在这种立体的形状下,也非常难以看到细胞核。
1、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2、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3、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4、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5、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6、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7、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8、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扩展资料: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搬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扶镜座,两上臂紧靠胸壁。切勿一手斜提,前后摆动,以防镜头或其他零件跌落。
2、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离实验台边缘应保持一定距离(5cm),以免显微镜翻倒落地。镜柱与镜臂间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45度,用完立即还原。
3、使用时要严格按步骤操作,熟悉显微镜各部件性能,掌握粗、细调节钮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关系。转动粗调节钮向下时,眼睛必须注视物镜头。
4、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标本时要加盖片,不能使用倾斜关节,以免液体污染镜头和显微镜。
5、粗、细调节钮要配合使用,细调节钮不能单方向过度旋转,调节焦距时,要从侧面注视镜筒下降,以免压坏标本和镜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