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数码生物显微镜 | 外文名称 | Digital Biological Microscope |
---|---|---|---|
使其成像 | 在PC上 | 可以作为 | 实验的 |
清晰度 | 高清晰度CCD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B系列生物显微镜多少钱一台
三物还是四物
显微镜价钱
一般实验室用的几百到几万都有。一分钱一分货。
显微镜的价格?
金相显微镜这个要用到金相显微镜,价格在4500元到300000元左右,具体是要看您需要什么样的配置!
显微镜的价格?
这款显微镜在显微镜行业中叫做示教显微镜,除单目观察外可外接摄像装置接电脑观察图像拍照片等。看你这款显微镜应该是中低端的,采用3只物镜,载物台也不是中高档显微镜所采用的双层平台,只看出可以左右移动标本片...
电子显微镜除了包括亚显微镜还包括什么?
电子显微镜的分类 1、透射电镜 (TEM) 样品必须制成电子能穿透的,厚度为100~2000 Å的薄膜。成像方式与光学生物显微镜相似,只是以电子透镜代替玻璃透镜。放大后的电子像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TE...
三目型生物显微镜用途相当广,学校教学,医院教学,家庭教育等。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易操作。双目生物显微镜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研究所及高等学校等单位。
三目显微镜除了双眼观察用的两目,还有一目是用来外接电脑或者数码相机。
就组成了电脑型(生物/金相)显微镜和数码型显微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观察微观世界,显微镜正是这样的设备,它突破了人类的视觉极限,使之延伸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结构。显微镜是从十五世纪开始发展起来。从简单的放大镜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单透镜显微镜,到1847年德国蔡司研制的结构复杂的复式显微镜,以及相差,荧光,偏光,显微观察方式的出现,使之更广范地应用于金属材料,生物学,化工等领域。
三目显微镜属于光学仪器,实际上显微镜当中的生物显微镜是最简单也是发明比较早的显微镜,他的技术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所以在技术方面已经很成熟了,而且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很低,一般它的整体支架,一般都是采用铝合金机架或者钢铁机架,塑料机架和轻金属机架,正常使用寿命都比较长,所以一般显微镜在保修范围内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显微镜如果有出现问题,至于显微镜的操作,大家读过中学的时候老师有教过学生如何使用显微镜,虽然显微镜使用起来相对复杂一些,但主要还是看你是否有耐心,然后看着说明书认真操作,加上以前在学校里用过,这样操作起来就比较简单,如果再不懂,我们的其他文章里也有教您如何安装显微镜,还有如何来操作显微镜,所以显微镜普通的一般不涉及安装调式问题。有些客户需要通过电脑或者电视来看生物样本、或者想拍照、保存、写文章、这时显微镜上可以还要增配种种CCD、软件,或者相差装置,等一些配件,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涉及到安装调式了,一般像这样配置的时候厂家也会给您上门安装调试的。所以在这一块客户可以放心购买。
一)、物镜
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叫做物镜或接物镜。
1、物镜的分类
物镜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燥物镜和浸液物镜;其中浸液物镜又可分为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常用放大倍数为90—100倍)。
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可分为 低倍物镜(10倍以下)、中倍物镜(20倍左右)高倍物镜(40—65倍)。
根据像差矫正情况,分为消色差物镜(常用,能矫正光谱中两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和复色差物镜(能矫正光谱中三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价格贵,使用少)。
2、物镜的主要参数:
物镜主要参数包括:放大倍数、数值孔径和工作距离。
①、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它指的是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例:放大倍数为100×,指的是长度是1μm的标本,放大后像的长度是100μm,要是以面积计算,则放大了10,000倍。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简写NA 或A,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成正比。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05-095,油浸物镜(香柏油)的数值孔径为125。
③、工作距离是指当所观察的标本最清楚时物镜的前端透镜下面到标本的盖玻片上面的距离。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物镜的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例:10倍物镜上标有10/025和160/017,其中10为物镜的放大倍数;025为数值孔径;160为镜筒长度(单位mm);017为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 mm)。1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65mm,4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048mm 。
3、物镜的作用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分辨力的高低。
分辨力也叫分辨率或分辨本领。分辨力的大小是用分辨距离(所能分辨开的两个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的数值来表示的。在明视距离(25cm)之处,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相距0073mm的两个物点,这个0073mm的数值,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距离。显微镜的分辨距离越小,即表示它的分辨力越高,也就是表示它的性能越好。
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它的数值孔径和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
当用普通的中央照明法(使光线均匀地透过标本的明视照明法)时,显微镜的分辨距离为d=061λ/NA
式中d——物镜的分辨距离,单位 nm。
λ——照明光线波长,单位 nm。
NA ——物镜的数值孔径
例如油浸物镜的数值孔径为125,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00nm ,取其平均波长550 nm,则d=270 nm,约等于照明光线波长一半。一般地,用可见光照明的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μm。
(二)、目镜
因为它靠近观察者的眼睛,因此也叫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
1、目镜的结构
通常目镜由上下两组透镜组成,上面的透镜叫做接目透镜,下面的透镜叫做会聚透镜或场镜。上下透镜之间或场镜下面装有一个光阑(它的大小决定了视场的大小),因为标本正好在光阑面上成像,可在这个光阑上粘一小段毛发作为指针,用来指示某个特点的目标。也可在其上面放置目镜测微尺,用来测量所观察标本的大小。
目镜的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因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焦距成反比)。
2、目镜的作用
是将已被物镜放大的,分辨清晰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达到人眼能容易分辨清楚的程度。
常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16倍。
3、目镜与物镜的关系
物镜已经分辨清楚的细微结构,假如没有经过目镜的再放大,达不到人眼所能分辨的大小,那就看不清楚;但物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结构,虽然经过高倍目镜的再放大,也还是看不清楚,所以目镜只能起放大作用,不会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有时虽然物镜能分辨开两个靠得很近的物点,但由于这两个物点的像的距离小于眼睛的分辨距离,还是无法看清。所以,目镜和物镜即相互联系,又彼此制约。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是亚斯·詹森,荷兰眼镜商和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
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他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扩展资料:
显微镜根据原理可以分为4种,分别是数码类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便携式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1、光学显微镜
最重要关键组成部分是光学部分,而光学部分的组成部分是目镜和物镜,光学显微镜组成部分其次还有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因为光学显微镜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也有很多的种类如倒置显微镜、荧光屏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等。
2、便携式显微镜
不同于传统的光学原理,它的原理是数码放大。它的侧重点主要是为了方便携带,所有一般都是小巧并很精致的类型,还有便携式显微镜可以不依赖电脑,而独立成像的,因为它有自己的屏幕,便携式显微镜还有数码功能如恩能够测量、拍照和录像等功能,总之它操作非常的方便。
3、电子显微镜
虽然跟光学显微镜在基本结构特征方便较相似,但是功能上更提高了一层,尤其在物体放大还有对其分辨能力上,本领高的多。电子显微镜能使物体成像的原理主要是因为它将电子流来作为一种新的光源了。电子显微镜常被用在生物和医药方面多些。
4、数码显微镜
是一项高科技产品,它重要是结合了光学显微镜、先进的光大转换技术以及液晶屏幕技术而研发出来的。
参考资料:
生物成像显微镜可以加数码相机,还有数字摄像头、模拟摄像头等;
你所说的数码显微镜,我认为是两类,一类是专业数码显微镜,是摄像头做到了显微镜的内部,和显微镜连为了一体。另一类是在显微镜的外部加入一个成像系统,使原有的普通显微镜改装成数码显微镜,外设是数码相机、数字摄像头、模拟摄像头还要有与之相连的适配镜;
对的;
单就价格来说,二者差距不大。性能来说,因为要看你所拍摄的样品是什么,需要什么功能,拍摄需要什么条件等。
补充:需要订做一个适配镜,一般根据摄像头的不同适配镜也有所差异,价格在600元到1800元之间。
摄像头价格在2600元到4500元之间,主要是像素的区别。
补充(1):三目生物显微镜+CCD适配镜或数码相机适配镜+CCD或数码相机,就可以采集、照相。
CCD适配镜或数码相机适配镜是根据你所选用的CCD或数码相机的种类而订做的。
有了显微镜、适配镜、CCD或数码相机就可以拍照使用了,不需要再用其他的配件。
仪器简介
■中文名称
数码金相显微镜
■仪器概述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数码金相显微镜就属于光学显微镜的范畴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杨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微米
数码金相显微镜又叫视频金相显微镜,它是将金相显微镜看到的实物图像通过数模转换,使其成像在计算机上 数码金相显微镜是将精锐的光学显微镜技术、先进的光电转换技术、普通的电视机或者电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开发研制成功的一项高科技产品从而,我们可以对微观领域的研究从传统的普通的双眼观察到通过显示器上再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要用途
显微镜被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一般应用于生物、医药、微观粒子等观测
仪器结构
■光学显微镜结构
普通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4-5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8)转换器:可以在使用时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是像清晰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光学部分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油)"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成像原理
■金相显微镜成像原理
当把待观察物体放在物镜焦点外侧靠近焦点处时,在物镜后所成的实像恰在目镜焦点内侧靠近焦点处,经目镜再次放大成一虚像观察到的是经两次放大后的倒立虚像
使用方法
■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想让像变大就要使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像变小则反之……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注意事项
■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
■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注:反光镜通常应垂直放,但有时因集光器没提至应有高度,镜台下降时会碰坏光圈,所以这里改为平放)
修理维护
■显微镜的维护
1、经常性的维护
(1)防潮如果室内潮湿,光学镜片就容易生霉、生雾镜片一旦生霉,很难除去显微镜内部的镜片由于不便擦拭,潮湿对其危害性更大机械零件受潮后,容易生锈为了防潮,存放显微镜时,除了选择干燥的房间外,存放地点也应离墙、离地、远离湿源显微镜箱内应放置1~2袋硅胶作干燥剂并经常对硅胶进行烘烤在其颜色变粉红后,应及时烘烤,烘烤后再继续使用
(2)防尘光学元件表面落入灰尘,不仅影响光线通过,而且经光学系统放大后,会生成很大的污斑,影响观察灰尘、砂粒落入机械部分,还会增加磨损,引起运动受阻,危害同样很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3)防腐蚀 显微镜不能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放在一起如硫酸、盐酸、强碱等
(4)防热 防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热胀冷缩引起镜片的开胶与脱落
2、光学系统的擦拭
平时对显微镜的各光学部分的表面,用干净的毛笔清扫或用擦镜纸擦拭干净即行在镜片上有抹不掉的污物、油渍或手指印时,镜片生霉、生雾以及长期停用后复用时,都需要先进行擦拭再使用
(1)擦拭范围 目镜和聚光镜允许拆开擦拭物镜因结构复杂,装配时又要专门的仪器来校正才能恢复原有的精度,故严禁拆开擦拭
拆卸目镜和聚光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小心谨慎
b、拆卸时,要标记各元件的相对位置(可在外壳上划线作标记)、相对顺序和镜片的正反面,以防重装时弄错
c、操作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拆卸目镜时,只要从两端旋出上下两块透镜即可目镜内的视场光栏不能移动否则,会使视场界线模糊聚光镜旋开后严禁进一步分解其上透镜因其上透镜是油浸的,出厂时经过良好的密封,再分解会破坏它的密封性能而损坏
2.擦拭方法先用干净的毛笔或吹风球除去镜片表面的灰尘然后用干净的绒布从镜片中心开始向边缘作螺旋形单向运动擦完一次把绒布换一个地方再擦,直至擦净为止如果镜片上有油渍、污物或指印等擦不掉时,可用柳枝条裹上脱脂棉,蘸少量酒精和乙醚混合液(酒精80%,乙醚20%)擦拭如果有较重的霉点或霉斑无法除去时,可用棉签蘸水润湿后粘上碳酸钙粉(含量为99%以上)进行擦拭擦拭后,应将粉末清除干净镜片是否擦净,可用镜片上的反射光线进行观察检查要注意的是,擦拭前一定要将灰尘除净否则,灰尘中的砂粒会将镜面划起沟纹不准用毛巾、手帕、衣服等去擦拭镜片酒精乙醚混合液不可用的太多,以免液体进入镜片的粘接部使镜片脱胶镜片表面有一层紫蓝色的透光膜,不要误作污物将其擦去
3、机械部分的擦拭
表面涂漆部分,可用布擦拭但不能使用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擦,以免脱漆没有涂漆的部分若有锈,可用布蘸汽油擦去擦净后重新上好防护油脂即可
■机械装置故障的排除
1、粗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粗调的主要故障是自动下滑或升降时松紧不一所谓自动下滑是指镜筒、镜臂或载物台静止在某一位置时,不经调节,在它本身重量的作用下,自动地慢慢落下来的现象其原因是镜筒、镜臂、载物台本身的重力大于静摩擦力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是增大静摩擦力,使之大于镜筒或镜臂本身的重力
对于斜筒及大部分双目显微镜的粗调机构来说,当镜臂自动下滑时,可用两手分别握往粗调手轮内侧的止滑轮,双手均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紧,即可制止下滑如不凑效,则应找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镜筒自动下滑,往往给人以错觉,误认为是齿轮与齿条配合的太松引起的于是就在齿条下加垫片这样,镜筒的下滑虽然能暂时止住,但却使齿轮和齿条处于不正常的咬合状态运动的结果,使得齿轮和齿条都变形尤其是垫得不平时,齿条的变形更厉害,结果是一部分咬得紧,一部分咬得松因此,这种方法不宜采用
此外,由于粗调机构长久失修,润滑油干枯,升降时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可以听到机件的摩擦声这时,可将机械装置拆下清洗,上油脂后重新装配
2、微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微调部分最常见的故障是卡死与失效微调部分安装在仪器内部,其机械零件细小、紧凑,是显微镜中最精细复杂的部分微调部分的故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理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随便乱拆
3、物镜转换器故障的排除
物镜转换器的主要故障是定位装置失灵一般是定位弹簧片损坏(变形、断裂、失去弹性、弹簧片的固定螺钉松动等)所致,更换新弹簧片时,暂不要把固定螺钉旋紧,应按本节"三(二)2"先作光轴校正等合轴以后,再旋紧螺丝若是内定位式的转换器,则应旋下转动盘中央的大头螺钉,取下转动盘,才能更换定位弹簧片,光轴校正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4、聚光器升降机构故障的排除
这部分的主要故障也是自动下滑排除方法如下:
(1)直筒显微镜聚光器的升降机构1 5赛璐珞垫圈 2大头螺钉 3偏心式齿杆套 4齿杆 6升降手轮 7双眼螺母
调整时,一只手用双眼螺母扳手插入手轮端面上的双眼螺母内,另一只手用螺丝刀插入另一端的大头螺钉槽口内,用力旋紧即可制止下滑
(2)斜筒显微镜聚光器的升降机构:
调整时,首先用螺丝刀把双眼螺母中间的驻螺2退出1~2圈,轴承垫圈3是与驻螺2压紧配合的,因此,也会跟着它一起退出,并脱离齿杆10的端面然后,用双眼螺母扳手把双眼螺母1向调节座5旋进同时,用另一只手转动手轮,进行试验,直到升降机构松紧合适,又能停留在任意位置上时,才停止双眼螺母的旋进最后,再把驻螺旋入,使轴承垫圈接触齿杆10就行了
这样调整之所以能够排除故障,是因为调节座5的内孔是锥形的锥形轴套4在轴向有槽口当双眼螺母1向里旋进时,将锥形套向里顶,使锥形套在前进时,槽口变小,内孔收缩,将齿杆10夹得更紧,加大了齿轮转动的摩擦阻力,从而制止自动下降
问题一:电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它与透过样品的电子束入射锥角和波长有关。可见光的波长约为300~700纳米,而电子束的波长与加速电压有关。当加速电压为50~100千伏时,电子束波长约为 00053~00037纳米。由于电子束的波长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所以即使电子束的锥角仅为光学显微镜的1%,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仍远远优于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系统和电源柜部分组成。镜筒主要有电子枪、电子透镜、样品架、荧光屏和照相机构等部件,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装配成一个柱体;真空系统由机械真空泵、扩散泵和真空阀门等构成,并通过抽气管道与镜筒相联接;电源柜由高压发生器、励磁电流稳流器和各种调节控制单元组成。
电子透镜是电子显微镜镜筒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用一个对称于镜筒轴线的空间电场或磁场使电子轨迹向轴线弯曲形成聚焦,其作用与玻璃凸透镜使光束聚焦的作用相似,所以称为电子透镜。现代电子显微镜大多采用电磁透镜,由很稳定的直流励磁电流通过带极靴的线圈产生的强磁场使电子聚焦。
电子枪是由钨丝热阴极、栅极和阴极构成的部件。它能发射并形成速度均匀的电子束,所以加速电压的稳定度要求不低于万分之一。
电子显微镜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反射式电子显微镜和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等。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常用于观察那些用普通显微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物质结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固体表面的形貌,也能与 X射线衍射仪或电子能谱仪相结合,构成电子微探针,用于物质成分分析;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用于自发射电子表面的研究。
投射式电子显微镜因电子束穿透样品后,再用电子透镜成像放大而得名。它的光路与光学显微镜相仿。在这种电子显微镜中,图像细节的对比度是由样品的原子对电子束的散射形成的。样品较薄或密度较低的部分,电子束散射较少,这样就有较多的电子通过物镜光栏,参与成像,在图像中显得较亮。反之,样品中较厚或较密的部分,在图像中则显得较暗。如果样品太厚或过密,则像的对比度就会恶化,甚至会因吸收电子束的能量而被损伤或破坏。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镜筒的顶部是电子枪,电子由钨丝热阴极发射出、通过第一,第二两个聚光镜使电子束聚焦。电子束通过样品后由物镜成像于中间镜上,再通过中间镜和投影镜逐级放大,成像于荧光屏或照相干版上。
中间镜主要通过对励磁电流的调节,放大倍数可从几十倍连续地变化到几十万倍;改变中间镜的焦距,即可在同一样品的微小部位上得到电子显微像和电子衍射图像。为了能研究较厚的金属切片样品,法国杜洛斯电子光学实验室研制出加速电压为3500千伏的超高压电子显微镜。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 过样品,仅在样品表面扫描激发出次级电子。放在样品旁的闪烁晶体接收这些次级电子,通过放大后调制显像管的电子束强度,从而改变显像管荧光屏上的亮度。显像管的偏转线圈与样品表面上的电子束保持同步扫描,这样显像管的荧光屏就显示出样品表面的形貌图像,这与工业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相类似。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决定于样品表面上电子束的直径。放大倍数是显像管上扫描幅度与样品上扫描幅度之比,可从几十倍连续地变化到几十万倍。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不需要很薄的样品;图像有很强的立体感;能利用电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次级电子、吸收电子和 X射线等信息分析物质成分。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枪和聚光镜与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大致相同,但是为了使电子束更细,在聚光镜下又增加了物镜和消像散器,在物镜内部还装有两组互相垂直的扫描线圈。物镜下面的样品室内装有可以移动、转动和倾斜的样品台。>>
问题二:怎么使用电子显微镜 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都要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才可以使用
一般学校科研机构都有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和使用
一般人要使用不能直接操作,只能把待观察样品做好送去让专业人员操作
电子显微镜不是普通光学显微镜,不是照着说明书做就可以的了
需要很多的经验才能用得好
问题三:电子显微镜如何用求高人回答! 你这个和正常的显微镜用法一样,不过在眼睛目镜的位置加一个电子放大的视频输出设备就可以了,输出到显示器上就可以了,不是专业的设备,普及型观察用,一般医院用的多。好的是电子微调的,你的是手动调整的精度不足。国产:凤凰牌。底下有个光源。参考意见。
问题四:如何用电子显微镜找到螨虫 螨虫一般寄生在人脸上,你找个出油比较厉害脸上有痘痘的人,用挖耳勺一样的东西从他脸上在油区划一下。然后把油均匀的涂到一个玻璃片上(载玻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焦距观察即可。应该可以找到几只螨虫。
地上和空气中的也需要把它弄到玻璃上才可以。
问题五:科学家是怎样在使用电镜看到细胞膜 通过电镜观察
问题六:电子显微镜是用来测量什么的 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电子显微镜是一个大类,里面包含了很多很多几十种不同的显微镜,倍数唬同,测量的用途也不同。
问题七:电子显微镜的用途? 视频显微镜也可叫做数码显微镜
最早的雏形应该是相机型显微镜,将显微镜下得到的图像通过小孔成象的原理,投影到感光照片上,从而得到。或者直接将照相机与显微镜对接,拍摄。随着CCD摄像机的兴起,显微镜可以通过其将实时图像转移到电视机或者监视器上,直接观察,同时也可以通过相机拍摄。80年代中期,随着数码产业以及电脑业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也通过它们得到提升,使其向着更简便更容易操作的方面发展。到了90年代末,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晶圆要求显微镜可以带来更加配合的功能,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智能化,人性化,使显微镜在工业上有了更大的发展。 荧光显微镜在萤光显微镜上,必须在标本的照明光中,选择出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以产生萤光,然后必须在激发光和萤光混合的光线中,单把萤光分离出来以供观察。因此,在选择特定波长中,滤光镜系统,成为极其重要的角色。 萤光显微镜原理: (A) 光源:光源幅射出各种波长的光(以紫外至红外)。 (B) 激励滤光源:透过能使标本产生萤光的特定波长的光,同时阻挡对激发萤光无用的光。 (C) 萤光标本:一般用萤光色素染色。 (D) 阻挡滤光镜:阻挡掉没有被标本吸收的激发光有选择地透射萤光,在萤光中也有部分波长被选择透过。 以紫外线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体发出荧光的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在1931年在德国柏林由克诺尔和哈罗斯卡首先装配完成的。这种显微镜用高速电子束代替光束。由于电子流的波长比光波短得多,所以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80万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2纳米。1963年开始使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更可使人看到物体表面的微小结构。 显微镜被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一般应用于对生物、医药、微观粒子等观测。 (1)利用微微动载物台之移动,配全目镜之十字座标线,作长度量测。 (2)利用旋转载物台与目镜下端之游标微分角度盘,配全合目镜之址字座标线,作角度量测,令待测角一端对准十字线与之重合,然后再让另一端也重合。 (3)利用标准检测螺纹的节距、节径、外径、牙角及牙形等尺寸或外形。 (4)检验金相表面的晶粒状况。 (5)检验工件加工表面的情况。 (6)检测微小工件的尺寸或轮廓是否与标准片相符。 偏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凡具有双折射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法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能,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
偏振光显微镜
(1)偏光显微镜的特点 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性。因此,偏光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矿物、化学等领域,在生物学和植物学也有应用。 (2)偏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偏光显微镜的原理比较复杂,在此不作过多介绍,偏光显微镜必须具备以下附件:起偏镜,检偏镜,补偿器或相位片,专用无应力物镜,旋转载物台。 超声波显微镜超声波扫描显微镜的特点在于能够精确的反映出声波和微小样品的弹性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从样品内部反馈回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图像上(C-Scan)的每一个象素对应着从样品内某一特定深度的一个二维空间坐标点上的信号反馈,具有良好聚焦功能的ZA传感器同时能够发射和接收声波信号。一副完整的图像就是这样逐点逐行对样品扫描而成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附加了一个正的或负的振幅,这样就可以用信号传输的时间反映样品的深度。用户屏幕上的数字波形展示出接收到的反馈信息(A-Scan)。设置相应的门电路,用这种定量的时间差测>>
问题八:怎么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 建议先进行灭活,制成标本后,再用电镜观测,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冰冻处理。国外有专门进行生物研究的电子显微镜,有兴趣的可以去google学术。另外,在观测时要尽快拍照,因为电子束对生物样品损坏很大。
问题九:生物什么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的到 病毒。细菌光学显微镜就可以。
分辨率主要取决于物镜。目镜的放大率在10倍左右。需要看差不多01mm的东西,用100倍物镜加上你说到这种电子目镜是完全可以的。主要可能问题是分辨率,直接插在目镜筒上的这种电子目镜一般分辨率要比全尺寸的CCD小。不过只是测量,不是非常注意细节,应该够用的。
数码放大镜,200万像素,图像的质量也不好,分辨率有可能不够。
实验室有很多种显微镜 常见的显微镜,如:LJ-TS01 体视显微镜,LJ-SZM 实体显微镜,三目显微镜LJ-ST03,LJ-CL01 拍照测量显微镜 ,LJ-CLP03金相显微镜 ,LJ-HD01 高清显微镜, LJ-HS01 HDMI显微镜,LJ-DSX01电视显微镜,LJ-SPX01视频显微镜, LJ-DZF电子放大显微镜,LJ-DZX01 数码显微镜等,看你是做什么实验。
显微镜有哪些分类-显微镜的分类
显微镜以显微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和数码显微镜。下面,我详细地为大家讲讲显微镜的分类,一起来了解吧!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有与光学显微镜相似的基本结构特征,但它有着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的对物体的放大及分辨本领,它将电子流作为一种新的光源,使物体成像。
自1938年Ruska发明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至今,除了透射电镜本身的性能不断的提高外,还发展了其他多种类型的电镜。如扫描电镜、分析电镜、超高压电镜等。
结合各种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可对样品进行多方面的'结构 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深入研究。显微镜被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图像。常用于生物、医药及微小粒子的观测。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台式显微镜,主要是指传统式的显微镜,是纯光学放大,其放大倍率较高,成像质量较好,但一般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多应用于实验室内,不便外出或现场检测。
光学显微镜
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无疑光学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它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早于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便携式显微镜
便携式显微镜,主要是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数码显微镜与视频显微镜系列的延伸。和传统光学放大不同,手持式显微镜都是数码放大,其一般追求便携,小巧而精致,便于携带;且有的手持式显微镜有自己的屏幕,可脱离电脑主机独立成像,操作方便,还可集成一些数码功能,如支持拍照,录像,或图像对比,测量等功能。
数码液晶显微镜,最早是由博宇公司研发生产的,该显微镜保留了光学显微镜的清晰,汇集了数码显微镜的强大拓展、视频显微镜的直观显示和便携式显微镜的简洁方便等优点。
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亦称为“扫描穿隧式显微镜”、“隧道扫描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于1981年由格尔德·宾宁(GBinning)及海因里希·罗雷尔(HRohrer)在IBM位于瑞士苏黎世的苏黎世实验室发明,两位发明者因此与恩斯特·鲁斯卡分享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它作为一种扫描探针显微术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它具有比它的同类原子力显微镜更加高的分辨率。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4K)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因此它在纳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STM使人类第一次能够实时地观察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化性质,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