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细叶砂引草

周敏

细叶砂引草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细叶砂引草 拉丁学名 Messerschmidia sibirica L.var.angustior (DC.) W.T.Wang
别称 羊担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目 紫草科
砂引草属 分布区域 中国,蒙古、俄罗斯

细叶砂引草分布

生于平原,丘陵草地,海滨砂地、盐碱地,路旁和渠边,常成片发生。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华北、甘肃及宁夏等省区,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细叶砂引草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细叶砂引草主要价值

植株为良好的固沙植物,花可提取香料,也是盐碱土的指示植物。

细叶砂引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花期5-6月,果期7-8月。以根茎及种子繁殖,根茎早春萌发,实生苗发生较晚。成株 根茎细长,茎直立,有分枝,高10-30厘米,密被白色长柔毛。叶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狭长圆形至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5厘米,宽2-6毫米,全缘,两面贴生白色长柔毛。聚伞花序伞房状,近二叉状分枝,花密集,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2.5毫米,密被白色柔毛,花冠白色,漏斗状,花冠筒长约5毫米,裂片5,长约4毫米,雄蕊5,内藏,子房4室,每室具1胚珠,柱头2浅裂,下部环状膨大。子实 核果近圆形,长7-8毫米,宽5-8毫米,先端平截,具纵棱,密生短柔毛,成熟时分裂为2个各含2粒补子的分核。

细叶砂引草常见问题

垂盆草、佛甲草、松叶景天、细叶景天如何区分?

佛甲草为多年生草本,无毛。茎高10~20厘米。3叶轮生,少有4叶轮生,叶线形,长2.0~2.5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尖,茎部无柄,有短距。花序聚伞状,顶生,疏生花,宽4~8厘米,中央有一朵短梗花,另...

细叶百日草作用都有什么?

主要价值园林价值   百日草花大色艳,开花旱,花期长,株型美观,可按高矮分别用于花坛、花境、花带。也常用于盆栽。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辛;性...

大叶鹤望兰和细叶的哪个好?

大叶紫薇,不明思意就是叶子和花都非常大的,比一般的紫薇树大的,而且是大乔木的!是带植物,不耐寒!!!   小叶紫薇和紫薇耐寒的,叶子和植株小的乔木或灌木而已!!!

灯心草功效有哪些?

灯心草   药用植物、水生植物   学名:Juncus   effusus   L.   v...

打草机打草绳能用细钢丝代替吗

功能上是可以,但不管是对操作者、旁人、所处理的工地都极度危险!!!绝对不建议采用

砂引草主要价值

据文献记载,砂引草只是在干枯后为骆驼采食,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不只一次观察到,绵羊和山羊均采食青鲜的砂引草。从化学成分看(表156-1),砂引草在生育早期是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较高的草类,特别是粗蛋白质含量可以同含粗蛋白质丰富的紫花苜蓿媲美,而且蛋白质的品质也较好,9种必需基酸含量(表156-2)胜过小麦麸和谷类饲料,也高于一般的禾本科牧草。

砂引草生长环境

砂引草一般4月返青,5-6月开花,6-7月结果,种子8月下旬成熟,果后仍有一段营养期,10月干枯。具细长的根状茎,匍匐或斜升,水平根状茎多分布于表土下15-20cm处,伸展可达1-2m,其垂直根可分布到lm左右深处。砂引草主要根状茎的延伸进行无性繁殖,据野外观察,在草场植被中许多植株生活力不强,不能开花、结果,只有在村落或居民点附近的隙地和路旁,可能因土壤较肥,并且受其他植物抑制较少,除无性繁殖外,大多数植株能用正常的种子繁殖。砂引草为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从草原到荒漠、从半湿润到干旱地区的中旱生植物,属近人隙地和草场植被中的杂草。在草原地带可生长于天然的固定、半固定的沙丘上,以及人工固定后的较平缓的沙丘上。曾观察到它可生长到高度达6m以上的由人工栽植塔落岩黄芪(Hedysarum laeve)固定的高大沙丘上,还可生于覆沙的梁地和草甸,以及路旁沙地。但在干旱的半荒漠区和荒漠区,它只生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覆沙的草甸、盐化草甸,以及覆盖沙堆和沙丘的地段。在草场植被中砂引草属于伴生植物,除在居民点附近隙地和路旁小片生长外,从不成为优势种。在草原带东部它可生长在由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木岩黄芪(Hedysarum FRUti-cosum Var.lignOsUm)或黄柳(Salix gordejevii)为群落建群种的固定沙地,也生于由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占优势的半流动沙地。在这些情况下,同它经常生长在一起的有雾冰藜(Bassia asyphylla)、兴安虫实(Corispermum chinganicum)、细叶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a var.Oblongifolia Melissitus ruthenicus var.Oblongifol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在草原带西部它可生长在由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或塔落岩黄芪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的固定,半固定平缓沙地或沙丘上。在这样情况下,同它经常生长在一起的除细叶扁蓿豆外,同在东部的相同。在草原带西部,它更多地生长于覆沙的草甸,盐化草甸乃至盐碱地,植被的建群种包括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假苇拂子茅 (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赖草(Leymus secalinus)、角果碱蓬 (Suaedacorniculata) 或柽柳 (Tamarix sp.)等。在这些情况下,经常同它生长在一起的植物有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蒙山莴苣(Lactuca tatarica),蓼子朴(Inula salsoloides),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等。在半荒漠和荒漠区,它分布显然较少,出现在芦苇草甸、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群落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时常生长在一起的有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西泊利亚蓼、碱茅,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等。

砂引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有细长的根状茎。茎单一或数条丛生,直立或斜升,通常分枝,密生糙伏毛或白色长柔毛。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5厘米,宽6-10毫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圆,密生糙伏毛或长柔毛,中脉明显,上面凹陷,下面突起,侧脉不明显,无柄或近无柄。花序顶生,直径1.5-4厘米;萼片披针形,长3-4毫米,密生向上的糙伏毛;花冠黄白色,钟状,长1-1.3厘米,裂片卵形或长圆形,外弯,花冠筒较裂片长,外面密生向上的糙伏毛;花药长圆形,长2.5-3毫米,先端具短尖,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着生花筒中部;子房无毛,略现4裂,长0.7-0.9毫米,花柱细,长约0.5毫米,柱头浅2裂,长0.7-0.8毫米,下部环状膨大。核果椭圆形或卵球形,长7-9毫米,直径5-8毫米,粗糙,密生伏毛,先端凹陷,核具纵肋,成熟时分裂为2个各含2粒种子的分核。花期5月,果实7月成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