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名称 | 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Part 1 | 书名 |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 |
---|---|---|---|
作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出版日期 | 2008年6月1日 |
语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155066131456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 9页 |
开本 | 16 | 品牌 | 北京劲松建达科技图书有限公司 |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热轧光圆钢筋是什么
热轧光圆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由低碳钢和普通合金钢在高温状态下压制而成,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配筋,是土木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直径6.5~9毫米的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有什么标准
热轧光圆钢筋标准GB1499.1-2008
请问光圆钢筋是不是圆钢?
圆钢是指截面为圆形的实心长条钢材。其规格以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如“ 50”即表示直径为 50毫米的圆钢。圆钢分为热轧、锻制和冷拉三种。热轧圆钢的规格为5....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螺纹钢吗
国家不生产螺纹钢,没有螺纹钢。所谓的‘螺纹钢’是商业庸俗叫法,国家标准GB1499.1-2008是热轧光圆、GB1499.2-2007是热轧带肋。混凝土结构规范中普通混凝土用钢筋,热轧光圆是HPB30...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螺纹钢吗?
混凝土路面边缘钢筋,指的就是路面纵缝拉杆,必须使用螺纹钢。如是传力杆就用圆钢。
光圆钢筋(plain round bars)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由低碳钢和普通合金钢在高温状态下压制而成,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配筋,是土木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直径6.5~12毫米的钢筋,大多数卷成盘条;直径12~40毫米的一般是 6~12米长的直条。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2mm,长度为6m~12m。
第一百三十四节
钢加工产品实物篇——热轧光圆钢筋
各位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介绍热轧光圆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我国现行执行标准:GB1499.1-2008。
热轧光圆钢筋其牌号由 HPB和牌号的屈服点最小值构成。H、P、B分别为 热轧(Hotrolled)、光圆(Plain)、钢筋(Bars)三个词的英文首位字母。
热轧光圆钢筋是经热轧成型,横截面通常为圆形,表面光滑的成品光圆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2毫米,标准推荐采用的直径为6、8、10、12、16、20毫米。
热轧光圆钢筋表面光滑无纹路,一般做非受力筋,多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配筋,不需要很高的粘结力。
来源:凌钢销售公司
本栏目欢迎广大读者垂询,有建议及需要解答的问题可以微信留言。
凌钢销售公司团队出品 | 原创 |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刘振永
投稿:lzy15204225557(微信)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分为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和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热轧带肋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它的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且表面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当横肋的纵截面呈月牙形,且与纵肋不相交时,称为月牙形钢筋;当横肋的纵截面高度相等,且与纵肋相交时,称为等高肋钢筋,Ⅱ、Ⅲ级带肋钢筋,采用月牙肋表面形状,其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余热处理钢筋是指将钢材热轧成型后立即穿水,进行表面冷却控制,然后利用芯部余热自身完成回火处理所得的成品钢筋,它也是带肋钢筋,目前仅有月牙钢筋,其钢筋表面及截面形状与热轧带肋钢筋相同,余热处理带肋钢筋的级别为Ⅲ级。光圆钢筋是指横载面为圆形,且表面为光滑的钢筋混凝土配筋用钢材,此类钢筋属Ⅰ级钢筋,公称直径范围为8-20mm之间。
5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与冷加工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际标准有:《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冷轧扭钢筋》JG 190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 115、《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 19等。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
1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对不同时间进场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本条的检验方法中,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是对产品质量的证明资料,应列出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当用户有特别要求时,还应列出某些专门检验数据。有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可以合并。进场复验报告是进场抽样检验的结果,并作为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判断依据。
对于每批钢筋的检验数量,应按相关产品标准执行。国际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中规定每批抽取5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本规范中,涉及原材料进场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规定外,均应按以上叙述理解、执行。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
根据新颁布的国际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条第1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2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3 钢筋加工
主控项目
532A 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表532A的规定。
表532A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
钢筋牌号
断后伸长率
A(%)
重量负偏差(%)
直径6mm~12mm
直径14mm~20mm
直径22mm~50mm
HPB235、HPB300
≥21
≤10
-
-
HRB335、HBRF335
≥16
≤8
≤6
≤5
HRB400、HBRF400
≥15
RRB400
≥13
HRB500、HBRF500
≥14
注:1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公称直径;
2重量负偏差(%)按公式(Wo-Wd)/ Wo×100计算,其中Wo为钢筋理论重量(kg/m),Wd为调直后钢筋的实际重量(kg/m);
3对直径为28mm~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1%;对直径大于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2% 。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每批见证取3件试件。
检验方法:3 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经时效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且与长度方向垂直,且长度不应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mm和1g。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后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要求,为本次局部修订新增条文,所有用于工程的调直钢筋均应按本条规定执行。钢筋调直包括盘卷钢筋的调直和直条钢筋的调直两种情况。直条钢筋调直指直条供货钢筋对焊后进行冷拉,调直连接点处弯折并检验焊接接头质量。增加本条检验规定是为加强对调直后钢筋性能质量的控制,防止冷拉加工过度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
钢筋的相关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等。表532A规定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是在上述标准规定的指标基础上考虑了正常冷拉调直对指标的影响给出的,并按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增加了部分钢筋新品种。
对钢筋调直机械设备是否有延伸功能的判定,可由施工单位检查并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当不能判定或对判定结果有争议时,应按本条规定进行检验。对于场外委托加工或专业化加工厂生产的成型钢筋,相关人员应到加工设备所在地进行检查。
钢筋冷拉调直后的时效处理可采用人工时效方法,即将试件在100℃沸水中煮60min,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一 般 项 目
533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 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按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 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加工过程控制要求。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调直方法,其设备不应有延伸功能。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应按规定控制冷拉率,以免过度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本条规定的冷拉率指冷拉过程中的钢筋伸长率。
——摘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①光面钢筋:I级钢筋(Q300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②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③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④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钢筋现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任何建筑上,为人类的进步取得了更好的证据,也是现如今对钢筋的质量的考察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按(等面积 )原则代换钢筋。
一般钢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钢筋
(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
(4)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2013
(5)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
(6)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
(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
(8)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YB/T038-93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ASTMA416-98A
(11)冷轧扭钢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钢筋DBJ14-BG3-96
钢筋的检验与钢筋接头的工艺检验
钢筋的检验首先要检查钢筋的标牌号及质量证明书;其次要做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 ,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创伤和叠层,钢筋表面的凸块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和偏差,钢筋每一米弯曲度不应大于四米;接下来力学性能试验,每批若小于60吨则从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两段,分别做拉伸和冷弯试验。在截取试件时应除去钢筋两端100-500MM,在截取试件大于60吨还需在取相应的钢筋。如果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热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其它专项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