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装铁丝订 176 一种用金属铁丝装订平装书书册的工艺流程。半成品印张开始:撞页→开料→折页→套、插、粘页→上蜡→配页→撞书、捆书、浆背→干燥分本→订书→半成品检查~→刷黏合剂→包封面→烫背干燥→切书→成品
平装书籍的装订方法分为平钉、骑马钉、无线胶装、活页装、穿线装等多种。1 平钉,即铁丝平钉。是将印好的书页经折页、配帖成册后,在钉口一边用铁丝钉牢,再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用于一般书籍的装订。2骑马钉,是将印好的书页经折页、配帖成册后,连同封面,在书的中间用铁丝钉牢的装订方法。这种装法,书页可以摊平,便于翻阅,用于杂志和一般较薄的书籍的装订。3无线胶装,是将经折页、配帖成册的书芯,在订口一侧裁切,再在书脊上施胶将书页粘牢,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与传统的包背装非常相似。无线胶装的书籍因胶水易于硬化,翻阅日久书页容易脱落,不够牢固。故时间性较强、短期使用或不经常使用的书籍可用无线胶装。4活页装,是各单页之间不粘连的装订方法。一般用于日历、照相册等。5 穿线装,是平装书中最牢固、最理想的装订方法,除封皮外,内页装订与精装完全相同。即将经折页、配帖成册的书芯,用穿线机将各书页连贯起来,然后再包以封面。这种装订方式,不受书册厚薄的限制,翻阅也比较方便。
我帮你整理了如下:
1 什么是平装铁丝订工艺流程?答:一种用金属铁丝装订平装书书册的工艺流程。半成品印张开始:撞页→开料→折页→套、插、粘页→上蜡→配页→撞书、捆书、浆背→干燥分本→订书→半成品检查~→刷黏合剂→包封面→烫背干燥→切书→成品检查→包装贴标识。
2什么是平装无线胶粘订工艺流程?答:一种用胶粘装订平装书书册的工艺流程。半成品印张开始:撞页→开料→折页→套、插页→配页→(撞、捆、浆→干燥分本)上胶粘包本机→储书→振齐→书芯夹紧定型→铣背→涂胶→粘封面→书册夹紧成型→出书→冷却干燥→切书→成品检查→包装贴标识。
3什么是平装锁线订工艺流程?答:一种用锁线方式装订平装书书册的工艺流程。半成品印张开始:撞页→开料→粘、套页→粘环衬→配页→锁线→半成品检查→压平→撞捆书→涂黏合剂→粘纱布或卡纸→干燥分本→涂黏合剂→包封面(有勒口的书先切前口,包封面后再切两端)→烫背(或在包本机上用热熔胶包封面)干燥→切书→成品检查→包装贴标识。
4什么是骑马订工艺流程?答:一种用单机装订骑马订加工书册的工艺流程。半成品印张开始:撞页→开料→折页→套配页→撞齐→订书→捆书或压平→切书→成品检查(或抽查)→包装贴标识。
5什么是精装书工艺流程?答:一种用单机和手工制作精装书的工艺流程。其流程共分三条线,即书芯、书封和套合。书芯加工流程:半成品印张开始→撞页→开料→粘、套页→粘环衬→配页→锁线→半成品检查→压平→堆积压平→切书→捆书→涂黏合剂~→干燥分本→切书→ 涂黏合剂→扒圆→起脊→涂黏合剂→ 潮湿→粘书签丝带→粘堵头布→涂黏合剂→粘书背布→粘书背纸→涂黏合剂→粘筒子纸。 书封加工流程:计算书封壳各料尺寸→开料→涂黏合剂→组壳→包壳塞角→压平→自然干燥→烫印。套合加工流程:涂中缝黏合剂→套壳→压槽→扫衬→压平定型→自然干燥→成品检查→包护封→包装贴标识。
6什么是线装工艺流程?答:线装,也称古线装,工艺流程分三条线,均为手工操作。书芯加工流程:印刷半成品→理料(撞理)→(开料)折页→配页→检查理齐→压平→齐栏→打孔→穿纸钉定型→粘封面→切书→包角→复口→打孔→穿线订书→粘书签→印书根字。书函加工流程:计算配切书函各料→涂黏合剂→组壳→包壳糊函→开槽→制销孔、销带、骨签→涂黏合剂→裱衬条→涂黏合剂→粘内衬纸→压平→自然干燥→粘签条。套合加工流程:配册→检查→装函套合→包装→贴标识。
7什么是豪华装工艺流程?答:一种用贵重装帧材料和复杂制作工艺装订书籍的工艺流程。流程分书芯、书封、套合三部分。书有加工流程:半成品印张→撞页→开料→折页→粘套页→粘衬根料→包衬边→粘环衬→配页→锁线→半成品检查→压平→捆书涂黏合剂→干燥分本→切前口→蘸花口→切两头→→切书、滚金口→扒圆→起脊→涂黏合剂→粘书签丝带→锁绳头(或粘堵头布)→涂黏合剂→粘书背布和书背纸→涂黏合剂→粘筒子纸。书封加工流程:计算、配切书封壳各料→涂黏合剂→组壳→制竹节→包壳塞角→压平→自然干燥→烫印→涂黏合剂裱内衬。套合加工:涂中缝黏合剂→(有筒子纸的要涂中径黏合剂)套壳→压槽→涂黏合剂→粘衬根料并扫衬→压平定型→自然干燥→成品检查→包护封→包装贴标识。
8什么是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工艺流程?答: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是一条由三大机组组成的加工无线胶粘订书籍的生产线,其工艺流程是:配页机组:调定各挡现→储帖→吸帖→叼帖→集帖→进入包封面机组:进本与振齐→夹紧定位→铁背→涂胶→粘书背纸→二次涂胶→粘封面→夹紧黏合定型→下书翻转→传送并自然干燥→进入切书部分:分切→切成品→自动堆积→包装贴标识。
9什么是骑马订联动生产线工艺流程?答:骑马订联动生产线是一条由三个机组组成的专为装订骑马订书籍的生产线,其工艺流程如下。搭页机组:调定各挡规→储帖→吸帖→叼帖→挡帖→分帖→搭帖→传送→进入订书机组:输丝→切丝→成型→订书→紧钩托平→抛书→传送→进入切书机组:定位→切书→出书→计数→出成品→包装→贴标识。 不知道对你有帮助没
书本装订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也只知道以下几种装订方式,希望能帮到你!
1骑马订装订
当需要绑定简洁时,就会发现骑马订。更适合较小的文档,骑马订是固定对折的打印纸的最简单方法之一。认为它是一种专业的装订迭代,适用于任何具有成本效益的小册子、小册子、目录、程序或杂志。
2 书刊装订热熔胶
热熔胶是一种热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 而改变,而其化学特性不变。因为其无溶剂、无污染、无毒,属环保型化 学产品,而其产品本身为固体,便于包装、运输、存储。
书刊无线胶订因其加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周期短、质量稳定、劳动强度 低、装订质量好,成为我国书刊装订主要的方式。目前,采用的书刊无线装订用热熔胶大多数是EVA热熔胶。
书刊胶的颜色主要有乳白色、透明、浅、半透明、深几种。
书刊胶按用途分为边胶、背胶。
书刊胶按形状主要有圆柱颗粒、圆粒、块状。
3 精装或精装
没有什么比一本精美的书更符合极高的质量标准了。无论是从单张缝制或装订的部分,这种更坚固的选择将确保你的书成为任何咖啡桌或书架的诱人补充。虽然精装书或精装书的生产成本更高,但它们确实拥有更长的保质期和更高的价值。
4缝制装订
缝纫是一种美丽的传统装订方法,其中一根线(任何颜色)通过书脊处的折叠页面缝合。这种安全装订方法无需粘合剂或订书钉,通常用于单节书籍。缝线既可以在外面看到,也可以整齐地藏在里面。
5 分段缝合装订
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装订沿脊椎部分缝合并粘合在一起以获得坚固的饰面。非常适合小型和大型文档,分段缝纫使你可以将书籍平放,无论其页数如何。
6 梳子或螺旋装订
商业文件和学校练习册的典型方法,涉及简单的环线和打孔器。但不要低估电线、梳子或螺旋装订的力量。此选项非常通用且很受欢迎。
7 螺丝间装订
也称为芝加哥螺丝装订,这种极其耐用的印刷饰面是任何投资组合或办公文件的绝佳选择。孔以最高精度钻孔并用固定螺钉固定在两个盖板之间。这种装订样式是环形装订的一种更简洁的替代方案,并且仍然使你能够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页面,这对于餐厅菜单和投资组合来说非常有用。
书本精装与平装的区别是:
一、工艺不同:
精装书籍装帧一般用硬纸、皮革、织物、塑料等做封面,有的书脊上包布,工艺要求较高。封面镶金字,非常华丽。
平装又称“简装”。它是总结了包背装和线装的优点后进行改革的一种常用书籍装帧形式。主要工艺包括折页、配页、订本、包封面和切光书边。一般采用纸质封面。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二、分类不同:
精装分为全纸面精装,纸面布脊精装、全面料精装。三种精装样式都有园脊和平脊两种形态。
平装书根据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铁丝订平装、缝纫订平装、胶粘平装、锁线平装等。
胶粘装订是随着合成胶的出现而兴起的装订新工艺,在我国于60年代开始使用,此后逐渐普遍应用起来。胶粘装订使用的有冷胶和热熔胶两种。
锁线平装是较高档的一种装订方法,多用于阅读频度较高、书本较厚的书籍。它的特点是,装订线从书帖的折缝处穿过,再把一本书的全部书帖用线锁在一起,经书背刷胶、包封皮、烫背、干燥、三面裁切后,即完成一本书的全部装订工作。
三、保存价值不同:
精装书是一种美观,易保存的图书,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所以图书收藏爱好者和图书馆都喜欢精装书。
简装书不适合收藏保存。
四、精装书配有具保护性的硬底封面(普遍采用硬纸板,外覆以织物、厚纸或小牛皮等皮革)。
平装书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机械化生产。
扩展资料:
鉴赏精装书应该从印刷、外观、内文、手感等方面入手:
一、印刷
1、分版,尤其是外资厂印同一款多个版本书籍,无混版,留意图文、标志等。
2、正反面印刷无印错帖,正反面印刷对正,套印准确,误差≤0.2mm。
3、印刷色相完全符合客人提供色稿使用德国产R410色相密度仪,主要图画色差在±3%范围。
4、正反面印刷过图、夹图并夹色。
5、文字、图案清晰,光泽层次感强。
6、网点饱满,5%细网不丢失,大点光洁不糊,网点增大值≤10%。
7、无墨杠、水杠、墨皮、崩字、糊版等。
8、无蹭脏、重点、重影、掉版、飞水、刮花、飞墨、脱墨等。
9、无多余角线胶片痕,版面干净无污渍、无粉迹等。
二、外观
皮壳方正、无污渍、无花痕、无皱、粘贴平实、无起泡、无破损,脊字分中、堵头布长度与厚度相齐不歪斜、圆脊起圆弧度一般情况大于书厚的5~6mm、书脊的弧度与书口弧度相称。
三、内文
内文衬纸与皮壳飘口三边位置一致,书芯一般小于皮壳3mm不歪斜,书脊与书口平实,方脊不出现喇叭型、无刀花、切斜,书芯与皮壳中心条位置无跌落,针孔无渗胶,串线无断线、线松、污渍,无大小页、页序乱,帖与帖之间胶水高度1~3mm,无空胶、假粘。
四、手感
持书有实重感,书槽明显有凹陷感,翻动前后皮壳面180°无吱吱声响,皮壳面书槽与衬纸出现假粘现象。
另外WIRO精装书,除上述装订相关工序质量外,打孔两头须居中、孔口平齐、无毛边,收口位为1mm,铁线不超过书芯。这样,给人以不乏现代美感中的纯朴、而更兼有现代工艺中的精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精装书
百度百科-平装书
平装书的装订方式:
(1)平订
即将印好的书页经折页、配贴成册后,在订口一边用铁丝订牢,再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用于一般画册的装订。
(2)骑马订
是将印好的书页连同封面,在折页的中间用铁丝订牢的方法,适用于页数不多的杂志和小册子,是画册订合中最简单方便的一种形式。这种装订方式简便,加工速度快,订合处不占有效版面空间,书页翻开时能摊平。
(3)锁线订(胶背订)
即将折页、配贴成册后的书芯,按前后顺序,用线紧密地将各书帖串起来然后再包以封面。这种装订方式既牢固又易摊平,适用于较厚的画册或精装书。与平订相比,书的外形无订迹,且书页无论多少都能在翻开时摊平,是理想的装订形式。
(4)无线胶订
用胶质物代替铁丝或棉线作连接物进行装订,也叫无线订,适用于较厚的书本,产品庄重华贵,成本低,效率高,出书快,读者翻书也容易。胶订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装订工艺。无线胶订方法简单,书页也能摊平,外观坚挺,翻阅方便,成本较低。
(5)活页订
在书的订口处打孔,再用弹簧金属圈或螺纹圈等穿锁扣的一种订合形式。单页之间不相粘连,适用于需要经常抽出来、补充进去或更换使用的出版物。新颖美观,常用于产品样本、目录、相册等。优点是可随时打开画册锁扣,调换书页,阅读内容可随时变换。活页订的常见形式是穿孔结带活页装、螺旋活页装、梳齿活页装等。
精装书的装订形式:
精装是现代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之一,是书刊装订加工中比较精致的装帧方法,装帧工 艺复杂。精装一般以纸板作为书壳,其面层用纸、布、麻丝、漆布等材料,经装饰加工,烫印上彩色文字或图案后做成硬质封面。书芯经加工后,书背成为圆弧形或平直形。硬质封面和书芯两者营合,构成造型美观,挺括坚实,翻阅方便的精装书籍。
精装工艺是指折页、配页、订书、切书以后对书芯及书籍的外形进行加工的工艺,主要 有书芯加工、书壳制作及上书壳三大工艺过程。
一、按书脊形式来分,有方形书脊和圆形书脊两种。
1、方形书脊,其厚度要比书芯显得厚些。由于书芯折叠及索线的原因,书脊的高度要高于书芯,印张越多越明显。因此,方形书脊的精装书不宜太厚,一般适用于20mm以内的书脊。
2、圆形书脊,因前后书贴的地位略有不同,书贴的折叠处略呈半圆形,分布在一个弧面上,其厚度得到平衡。书芯的翻口处与书脊的凸圆形相适应,呈凹圆形。所以较厚的图书采用圆形书脊较好。圆脊书是经过扒圆加工后背脊成圆弧形的,一般以书芯厚度为弦与圆弧对呈130°为宜。圆脊又可分为圆背无脊(只扒圆不起脊)和圆背有脊(扒圆起脊,起脊的高度一般与书壳的纸板厚度相同)两种。
二、按用料分,可分为脊面同料和脊面异料两种。
1、脊面同料,即书脊和封面封底采用整片的同一种材料制成。有方脊和圆脊两种。精装面料多用纸、织物、漆纸、漆布等,一般都配有护封。但有一种全纸面印有书名、图案等并压膜裱糊在硬纸板上,这种书多为方脊不带护封。
2、脊面异料,即书脊和封面用不同材料制成,通常以织物作书脊,以纸张裱糊在硬纸版上作封面,这种形式一般多为圆脊不带护封。
平装书和精装书的区别是:
平装书: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机械化生产。平装书中因某些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铁丝订平装、缝纫订平装、胶粘平装。
精装书:一种书的装订方式,配有具保护性的硬底封面(普遍采用硬纸板,外覆以织物、厚纸或小牛皮等皮革)。在中国大陆的图书一般都是简装书,但是简装书不适合保存,精装书就是一种美观,易保存的图书,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所以图书收藏爱好者和图书馆都喜欢精装书。
精装书工艺流程
一种用单机和手工制作精装书的工艺流程。其流程共分三条线,即书芯、书封和套合。
书芯加工流程:半成品印张开始-撞页-开料-粘、套页-粘环衬-配页-锁线-半成品检查-压平-堆积压平-切书-捆书-涂黏合剂-干燥分本-切书-涂黏合剂-扒圆-起脊-涂黏合剂-潮湿-粘书签丝带-粘堵头布-涂黏合剂-粘书背布-粘书背纸-涂黏合剂-粘筒子纸。
书封加工流程:计算书封壳各料尺寸-开料-涂黏合剂-组壳-包壳塞角-压平-自然干燥-烫印。
套合加工流程:涂中缝黏合剂-套壳-压槽-扫衬-压平定型-自然干燥-成品检查-包护封-包装贴标识。
1简策装 “简策”是由带有孔眼、写或刻有文字的一根根长条形竹(或木)片,用绳连结起来,形成一篇着作的竹木书籍。其中有字的单根竹片谓之“简”;用绳编连起来的“简”谓之“策”,通常称作“简策”;编简成策的绳子谓之“编”。绳有丝绳和皮绳两种。用丝绳编的叫“丝编”,用皮绳编的叫“韦编”。《史记·孔子世家》里有“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的记载。这一方面说明孔子读书之认真、刻苦;另一方面却记载了“简策”这种装订方法。 用“简”编连起来的“策”,其前面的两根简为空白竹片,叫“赘简”。赘简的背面一般都书写书名或篇名。策的最后一根简叫“末简”或称“尾简”。当以末简为轴,将策卷成一束时,赘简背面的书名或篇名就露在外面,成了这部书事实上的封面。它既类似于后来卷轴护首外面的题签,又像现代书籍的封面。起着保护书页(内简)和书写书名、篇名等封面的作用。 2卷轴装 卷轴装始于帛书,是由卷、轴、飘、带四部分组成的、类似于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卷轴装型制,在其一长卷文章的末端设一较幅面宽度长出少许的轴(一般为木轴,但也有考究者),以轴为轴心,将书卷卷在轴上。缣帛的书,文章是直接书写在缣帛之上的;纸写本书,则是将一张张写有文字的纸,依次粘连在长卷之上。卷轴装的卷首一般都粘接一张叫作“飘”的、质地坚韧而不写字的纸或丝织品,飘头再系以丝“带”,用以保护和捆缚书卷。阅读时,将长卷打开,随着阅读进度逐渐舒展。阅毕,将书卷随轴卷起,用卷首丝带捆缚,置于插架之上。 3 旋风装 印刷术发明后,随着社会、文化、乃至印刷事业的不断发展,印本书日益增多,为便于翻阅,书籍的装订形式逐渐由卷轴装向册页装演变。作为过渡形式,出现了“旋风装”和“经折装”。其中,旋风装近于卷轴装,而经折装则近于册页装。 4经折装 经折装是将一幅长卷,沿书文版面间隙,一反一正地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首末二页各加以硬纸的装订形式。这种装订形式已完全脱离卷轴。从外形上看,它近似于后来的册页书籍。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中间形式。据说,这种形式始于唐朝末年。可能是受印度“贝叶经”的影响而产生的,故与“梵夹装”迄今所见到的着作,谈到“梵夹装”时,都说是“经折装”的别称,即“梵夹装即经折装”。其实,梵夹装乃由印度传来,为印度“贝叶经”之装式,东汉时传入中国。远早于经折装。一般认为经折装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梵夹装的影响。但经折装并非梵夹装 5蝴蝶装 将印有图文的面纸页对折,再把折缝粘连在预制好的订口条上,形成一本书籍,这是散页装订的最初形式、称为蝴蝶装(8-5)。 蝴蝶装是印刷史上第一次把散页的折缝集中在一边,形成订口而成册。由于蝴蝶装在锁线时,线是串在拼贴条上的,所以在书页的折缝中间没有线缝,并且在翻阅时可以摊得很平,便于阅读,现在重要的地图集,精美的画册等,仍有采用这种装订方式的。 蝴蝶装的书页,适合于单面印刷,图文向里对折,现在地图集中采用正面印了个双页图,背面印文字说明或印用色较少的单面图用蝴蝶装,使正面双页图展开平整。 6和合装 和合装的特点是内芯和封壳可以分开,内芯可以调换,而封壳硬而耐用。在封壳里层的上下接槽处各相连着一条供串线订本用的订条,一般与内芯订口的宽度相同,上面打孔2~3个(图8-6)。装配使用时,将对折或单页组成的内芯,在订口部位根据订条上的孔距位置相应打上孔洞,然后用带子或罗钉与订口条串起来扎紧,这种装订方式称为和合装。 7包背装 把印好的书页白面朝里,图文朝外对折,然后配页后,将书页折缝边撞齐、压平。再把折缝对面的级边,粘着千供包背的纸页上,包上封面,使其成为一整本书。这样的装订方式称为包背装(图 8-7)。包背装实是线装本的前身。 图8-6 和页装 图8-7 包背装 8线装本 将单面印好的书页白面向里,图文朝外地对折,经配页排好书码后,朝折缝边撞齐,使书边标记整齐,并切齐打洞、用纸捻串牢,再用线按不同的格式穿起来,最后在封面上贴以签条,印好书根字(即书名),成为线装书(图8-8)。 9三眼订 折好书页,配好页,码撞齐相邻的两边,用重物压住书页,手工打眼,穿线打结后,就成为一本书籍的书芯,最后包上封面,再裁切,就成为一本平装书籍(图8-9)。 图8-8 线装书 图8-9 三眼订 10.铁丝平钉 将书帖按三眼钉同样的操作方法,配成书芯后,用铰丝订书机将铁丝穿过订口的书芯,并在书芯的背后弯曲,把书芯订牢,再包上封面,三边切光,就成为书籍(图8-10)。这种装订方式称为铁丝平订(writ side-stitching)。用铁丝订书籍,因铁丝容易生锈,故容易损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