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石灰土 461 黑色石灰土又称腐殖质碳酸盐土,是石灰(岩)土之一种。热带、亚热带地区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富含碳酸钙和腐殖质的土壤。 目录黑色石灰土基本简介黑色石灰土造价信息黑色石灰土常见问题石灰土性状磷质
土壤中碱性最强的是石灰土,pH值一般为75~85。
石灰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和湖南等省区。这一区域内石灰土多呈微酸至微碱性反应。黑色石灰土中含全磷及全钾的现象较多,而红色石灰土就很少,这种土壤中也可以种植柑橘树。
特点:
石灰土一般钙、镁含量较丰富,而有效态硼含量很低,有效态钼的含量也偏少。有效态锌除自然保护区外,含量均较低。石灰性土壤对磷有强烈的固定作用,因而土壤溶液中的磷浓度很低,且移动性很小。磷的移动性与土壤含水量有密切关系。
石灰性土壤中盐基高度饱和,呈中性至碱性反应,土壤中碳酸钙含量多少,可以影响许多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如镉在碱性土壤中易形成难溶性氢氧化物,毒性降低。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表331规定,当路基填料的cbr值达不到表列的要求时,可掺石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处理。
黑色腐殖质层厚20-40cm,有机质含量5-7%,脱钙程度低,土体有石灰反应,微碱性;棕色石灰土亚类性状介于前二者之间,无或弱石灰反应;石灰土亚类分布于海拔800m以上山区,常与黄棕壤或黄壤交错分布,土体有黄化特征,中性反应。
石灰(岩)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多为粘质,土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
石灰(岩)土土类划分4个亚类,本区均有分布。红色石灰土亚类多发育于厚层石灰岩古老风化壳,是风化淋溶最强、脱钙作用最深的石灰(岩)土,土体无石灰反应,酸碱度中性;黑色石灰土亚类是零星分布于岩溶区的岩隙与峰丛间的A-R型土壤。
石灰土是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土质,一般,它的质地都比较粘重,或多或少的会有石灰泡沫反应的发生,那么它主要是以方解石文史为主,其次是白云石。我们所见到的石灰石颜色各异,一般情况下是有四种颜色,这也是由于它的结构所导致的。那么对于石灰石,它有哪些作用呢?一般情况下它广泛的应用于我们道路工程的建设上,它和戗灰土有哪些区别呢?今天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价格这个具体要看你所在的城市,位置,施工环境举例如下:
1仅买土的单价有很多地方达到几十元/m3,所见过的有45元/m3的,听说还有达到60-70元的
2看你运输的距离多远,如果很近,那么土方肯定会相对便宜,如果距离比较远则不同
3看道路和工地的运输状况如何,车辆是否很容易走
4看你总体的量是多少,越多肯定越便宜了
石灰不值钱,5%的石灰基本忽略了,考虑一下搅拌的人工机械费,再主要就看土的单价。
结构
石灰土的成土母岩主要是以方解石、文石为主的石灰岩,其次是以白云石为主的白云岩,和其他过渡类型的碳酸盐岩土壤颜色却各不相同,常见的有红、黄、棕、黑四种。这是贵阳地区摄的棕色石灰土剖面,土层厚 50 厘米。表土灰棕色,向下由暗红棕逐渐过渡为淡红棕,底部是淡紫灰色石灰岩母质层。这种土壤以桂、黔、滇三省分布较多。
属于石灰性土。应用:工程应用 主要用于道路工程石灰土又称石灰稳定土,即在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一般石灰的质量为4%~12%)和水均匀搅拌而成,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及早期强度较其他无机结合料低。石灰土还有个最明显的劣势:即干缩及温缩特性十分明显,容易导致道路基层开裂。故现阶段,石灰土已严禁用于高等级道路基层,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但可以用于各级道路的底基层。其适用性不如水泥稳定土。
戗灰土和石灰土的区别
原土掺灰即戗灰。通常指基底处理土的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挖到路基基底后,按设计灰剂量灰布灰,拌合,碾压、养生。是石灰土的一种。石灰土的成土母岩主要是以方解石、文石为主的石灰岩,其次是以白云石为主的白云岩,和其他过渡类型的碳酸盐岩土壤颜色却各不相同,常见的有红、黄、棕、黑四种。这是贵阳地区摄的棕色石灰土剖面,土层厚 50 厘米。表土灰棕色,向下由暗红棕逐渐过渡为淡红棕,底部是淡紫灰色石灰岩母质层。这种土壤以桂、黔、滇三省分布较多。
属于石灰性土。石灰(岩)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多为粘质,土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石灰(岩)土土类划分4个亚类,本区均有分布。红色石灰土亚类多发育于厚层石灰岩古老风化壳,是风化淋溶最强、脱钙作用最深的石灰(岩)土,土体无石灰反应,酸碱度中性;黑色石灰土亚类是零星分布于岩溶区的岩隙与峰丛间的A-R型土壤,黑色腐殖质层厚20-40cm,有机质含量5-7%,脱钙程度低,土体有石灰反应,微碱性;棕色石灰土亚类性状介于前二者之间,无或弱石灰反应;石灰土亚类分布于海拔800m以上山区,常与黄棕壤或黄壤交错分布,土体有黄化特征,中性反应。
以上所介绍的就是关于石灰石的价格,以及戗灰土和石灰土的一些区别。石灰土深受母岩的影响,因为长期在亚热带温暖气候的环境下,所以非常的容易腐蚀和风化。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它这种特性,趋利避害,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参考。目前石灰土已经严禁用于高等道路基层,这也是因为它的实用性不如水泥土那样稳定。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石灰稳定土中的火山灰反应是土中活性硅、铝物质与石灰提供的游离钙之间的化学反应。石灰与土的离子交换作用、絮凝团聚作用,加上石灰本身的剥离、结晶和碳化作用,使稳定土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土颗粒“丛生”在一起,成为颗粒较大的“聚集体”稳定土的密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石灰(岩)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多为粘质,土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石灰(岩)土土类划分4个亚类,本区均有分布。红色石灰土亚类多发育于厚层石灰岩古老风化壳,是风化淋溶最强、脱钙作用最深的石灰(岩)土,土体无石灰反应,酸碱度中性;黑色石灰土亚类是零星分布于岩溶区的岩隙与峰丛间的A-R型土壤,黑色腐殖质层厚20-40cm,有机质含量5-7%,脱钙程度低,土体有石灰反应,微碱性;棕色石灰土亚类性状介于前二者之间,无或弱石灰反应;石灰土亚类分布于海拔800m以上山区,常与黄棕壤或黄壤交错分布,土体有黄化特征,中性反应。
两者皆有,属于混合物。
石灰土Limestone soil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一般质地都比较粘重,剖面上或多或少都有石灰泡沫反应,但土壤颜色却各不相同,常见的有红、黄、棕、黑四种。
土壤性状描述:石灰(岩)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多为粘质,土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石灰(岩)土土类划分4个亚类,本区均有分布。红色石灰土亚类多发育于厚层石灰岩古老风化壳,是风化淋溶最强、脱钙作用最深的石灰(岩)土,土体无石灰反应,酸碱度中性;黑色石灰土亚类是零星分布于岩溶区的岩隙与峰丛间的A-R型土壤,黑色腐殖质层厚20-40cm,有机质含量5-7%,脱钙程度低,土体有石灰反应,微碱性;棕色石灰土亚类性状介于前二者之间,无或弱石灰反应;石灰土亚类分布于海拔800m以上山区,常与黄棕壤或黄壤交错分布,土体有黄化特征,中性反应。
展开全部
红色
石灰土亚类多发育于厚层石灰岩古老风化壳,是风化
淋溶最强、脱钙作用最深的石灰(岩)土,土体无石
灰反应,酸碱度中性;黑色石灰土亚类是零星分布于
一、紫色土(purplish soil)
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紫色土土层浅薄,通常不到50厘米,超过1米者甚少 。一般含碳酸钙 ,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丰富。由于紫色土母岩松疏,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是中国南方重要旱作土壤之一,除丘陵顶部或陡坡岩坎外,均已开垦种植。因侵蚀和干旱缺水现象时有发生,利用时需修建梯田和蓄水池,开发灌溉水源。开辟肥源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也是提高其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紫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土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在南方诸省盆地中零星分布。紫色土有机质含量 10%左右,其发育程度较同地区的红、黄壤为迟缓,尚不具脱硅富铝化特征,属化学风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值为75~85,石灰含量随母质而异,盐基饱和度达80~90%。紫色土矿质养分丰富,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中为较肥沃土壤,其农业利用价值很高。利用中需防止水土流失和注意蓄水灌溉、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轮作等。 石灰(岩)土 发育在石灰岩上的岩成土。在中国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地区,凡有石灰岩出露之地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和云南境内。在石灰岩体出露的喀斯特地区多形成较为年幼的石灰(岩)土。石灰(岩)土的植被多为喜钙植物如蕨类、五节芒、白茅等。这类植物的有机质成为石灰土腐殖化作用的物质基础。石灰(岩)土可分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①黑色石灰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呈良好团粒结构,土色暗黑,中性至碱性反应(pH65~80),土层厚薄不一。②棕色石灰土,常见于山麓坡地,色棕粘重,不均质石灰反应。③ 红色石灰土,土色鲜红,剖面上部多无石灰反应,表土pH65,心土70~75。 磷质石灰土 分布于中国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由于岛屿地处热带,大都由珊瑚礁构成。磷质石灰土即于珊瑚礁磐基础上发育而成,成土母质为珊瑚灰岩或珊瑚、贝壳机械粉碎的细砂。在海岛上的细砂表面聚积了大量富含磷质和有机质的海鸟粪,形成富含磷质的石灰性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可高达12%以上,全磷量26~32%。成为富含有机质的天然磷肥资源。
紫色土分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3个亚类。
酸性紫色土分布在长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广大低山丘陵。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对较高,磷、钾稍低。土壤呈酸性,pH小于55,盐基饱和度较低。
中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土层较酸性紫色土薄,约30至60cm,碳酸钙含量小于30g/kg,pH值约为75,肥力水平较高,但有机质、氮、磷稍显不足。
石灰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滇中等地,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大于6%,土壤有机质在10g/kg左右,氮、磷低,锌、硼严重缺乏,土体浅薄,保水抗旱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