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1.宽扁钢的截面图及标注符号如图1所示。 t-宽扁钢厚度;b-宽扁钢宽度 图12.长度及允许偏差 2.1长度 公称宽度为150 mm~600mm的宽扁钢,长度为6 000mm~18000mm 2.2定尺长度及允许偏差 定尺长度必
材质可以都一样,母材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体现的机械性能也不一样。我是做不锈钢冷轧料的,有不锈钢冷轧卷带、平板,也有不锈钢冷轧扁钢、分条扁钢,基本上我们的加工不会改变原材料的机械性能,因此加工前后不会有什么不同。
1、方钢——方形断面的钢材,分热轧和冷轧两种;热轧方钢边长5-250mm;冷拉方钢边长3-100mm。
2、圆钢——圆型断面钢材,分热轧、锻制和冷拉三种,热轧圆钢的直径5-250mm,其中5-9mm的常用做拉拔钢丝的原料,叫做线材;由于成盘供应也叫热轧盘条。锻制圆钢直么较粗,用做轴坯。冷拉圆钢直径3-100毫米,尺寸精度较高。
3、扁钢——宽12-300mm、厚4-60mm、截面为并稍带纯边的钢材。扁钢可以是成品钢材,也可以做焊管的坯料和叠轧薄板用的薄板坯。
4、角钢——分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两种。角钢的规格用边长和边厚的尺寸表示。通常生产的角钢规格是2-20号,即边长的厘米数。如5号等边角钢即指边长为5cm(50mm)的角钢。
扩展资料
要有以下几种用途:
1、制作构件、扶梯桥梁以及栅栏等
具有很好的强度,并且表面相比于其他钢材是比较光洁的。另外就是热轧扁铁的厚度规格的档距非常紧密,这也就决定了它非常的适合焊接。值得一提的是,扁铁的承载重量较大。而构件、扶梯以及栅栏等物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焊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加工工艺。
同时,此类物件还必须要求钢材的表面要光滑,能够承载一定量大重物。而扁铁的某些特点恰恰完全满足要求。这样就使得其成为了加工制作构件、扶梯以及栅栏等物品的原材料。
2、可以被用作焊钢坯料和叠轧薄板的板坯
热轧扁铁是一种界面为矩形的钢材,可以被看做是长条钢板的一部分。而这也就使得其可以被加工制作成为一颗面积较大的钢板。
3、可以被制作成为箍铁材料
热轧扁铁是一种长条状的钢材,其厚度和宽度的规格非常齐全。还有就是扁铁的柔韧性和比较好,是完全可以被用作加工制作箍铁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镀锌扁铁
宽12-300mm、厚3-60mm、截面为长方形并稍带钝边。
扁钢可以是成品钢材,也可以做焊管的坯料和叠轧薄板用的薄板坯。 主要用途:扁钢作为成材可用于制箍铁、工具及机械零件,建筑上用作房架结构件、扶梯。
扁钢采用负偏差轧制,但按实际重量交货,利用率较钢板提高1~5个百分点。
扁钢可以按用户需求,定厚、定宽、定长生产,为用户减少了切割,并节省工序,降低了人工、材料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原材料的加工损耗,省时、省力、省料。 产品已专业用于钢结构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矿山机械、起重机械及其它产业用材。
工艺流程
精密扁钢生产工艺扁钢精整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冷态扁钢毛坏用两组上下交错布置的校平轮对厚度方向进行预校平和最终校平;用一对相对布置的精整轮对其宽度方向进行挤压,使宽度被压缩而达到预期的参数,其压缩量可调;用5支交错布置的校直轮对其宽度方面进行校直。
此系统主要由控制箱、精整压辊、预校平单元、精整单元、校直单元组成 。
其生产工艺流程可概括为:预校平→精整→校直→后校平。扁钢/a/b宽12-300mm、厚4-60mm、截面为长方形并稍带纯边的钢材。扁钢可以是成品钢材,也可以做焊管的坯料和叠轧薄板用的薄板坯。
主要用途:扁钢作为成材可用于制箍铁、工具及机械零件,建筑上用作房架结构件、扶梯。扁钢按其形状分为两种:平面弹簧扁钢和单面双槽弹簧扁钢。热轧弹簧扁钢主要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铁路运输等机械上的钢板弹簧。
扁钢的解释
(1) [flat steel]∶由滚轧锭制成的钢,其截面宽度至少是厚度两倍 (2) [flat bar]∶长方形截面的轧制 金属 棒材
词语分解
扁的解释 扁 ǎ 物体平而薄:扁豆。扁担。扁圆。扁铲。 古同“匾”,匾额。 扁 ā 小: 扁舟 。 部首 :户; 钢的解释 钢 (钢) ā 经过 精炼,不含磷砂等杂质的铁,含碳钢%,比熟铁更坚硬更富于弹性,是工业上极其 重要 的原料:钢板。钢笔(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钢铁(“钢”和“铁”,喻 坚强 ,如“钢钢的意志”)。轧钢。
100×10毫米扁钢每米的理论重量是785千克。扁钢重量计算方法如下: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扁钢是指宽12-300mm、厚4-60mm、截面为长方形并稍带钝边的钢材。扁钢可以是成品钢材,也可以做焊管的坯料和叠轧薄板用的薄板坯。主要用途:扁钢作为成材可用于制箍铁、工具及机械零件,建筑上用作房架结构件、扶梯。
扁钢按其形状分为两种:平面弹簧扁钢和单面双槽弹簧扁钢。热轧弹簧扁钢主要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铁路运输等机械上的钢板弹簧。其生产工艺流程可概括为预校平→精整→校直→后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