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什么是聚酰亚胺薄膜应用

周敏

薄膜 聚酰亚胺薄膜是聚酰亚胺最早的商品之一,用于电机的槽绝缘及电缆绕包材料。主要产品有杜邦Kapton,宇部兴产的Upilex系列和钟渊Apical。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作为柔软的太阳能电池底版。IKAROS的帆就是使用聚酰亚

聚酰亚胺具体是什么东西?能详细介绍下吗?谢谢

聚酰亚胺

polyimides

主链含重复的酰亚胺基团 的聚合物 。英文缩写PI。结构为

式中Ar1和Ar2代表不同的芳环 。聚酰亚胺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耐高温达 400℃以上 ,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无明显熔点,高绝缘性能,103 赫下介电常数40,介电损耗仅0004~0007,属F至H级绝缘材料,耐高辐射,耐腐蚀,耐火焰,不吸水,高机械强度。其纤维的拉伸模量达0882牛顿/旦,模压制品的模量294×104牛顿/厘米2,强度7252牛顿/厘米2。 此外还有较强的粘合能力。

聚酰亚胺常采用溶液缩聚 ,溶剂为强极性的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二酐与二胺在溶液中先缩合成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然后逐步加热脱水固化,也可在常温下化学脱水固化。应用最广泛的是由均苯四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合成的聚酰亚胺,国际商品名Kapton。

聚酰亚胺可浸渍或流延成膜 ,也可干纺或湿纺成纤维,或直接涂覆成型。在航空、航海、空间、原子能、电子工业中广泛应用,也可作耐高温胶粘剂和涂料。聚酰亚胺的加工性能欠佳,可通过共聚改进,但同时会影响它的耐热性和高温机械性能。

聚酰亚胺胶带作用详述

聚酰亚胺的市场及技术分析

2007年,全球聚酰亚胺(PI)的年消费量为6万吨左右,美国、日本、欧洲是世界上聚酰亚胺最主要的消费市场。2007年,美国、日本、欧洲聚酰亚胺的消费量分别约为18万吨、16万吨和07万吨。专家预测,世界对聚酰亚胺的需要将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到2012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8万吨。

2007年,全球聚酰亚胺(PI)的年消费量为6万吨左右,美国、欧洲、日本是世界上聚酰亚胺最主要的消费市场。2007年,美国、欧洲、日本聚酰亚胺的消费量分别约为18万吨、16万吨和07万吨。

专家预测,世界对聚酰亚胺的需要将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到2012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8万吨。

PI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由于聚酰亚胺在性能和合成化学上的特点,其应用也十分广泛,聚酰亚胺有包括工程塑料、纤维、薄膜、先进复合材料、泡沫塑料、胶粘剂、分离膜、液晶显示用的取向排列剂等数十种。

目前,聚酰亚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构成有所不同,美国主要消费领域是塑料,占消费量的80%左右;欧洲主要消费领域是漆包线漆,占消费量的70%~80%;日本主要消费领域是薄膜和塑料,合计占消费量的95%左右。

高端纤维市场潜力大

在种类众多的特种工程塑料中,由于聚酰亚胺的耐高温性能、抗拉强度均优于同类产品,因此价格也相对较贵。但对性能要求不高的领域,如果使用PI替代其他材料,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聚酰亚胺的主要生产厂家约有50家,主要的生产厂家有美国杜邦公司、日本三井东亚公司以及日本宇部兴产公司等。

据了解,同聚酰亚胺纤维竞争的纤维品种主要有:PTFE(聚四氟乙烯)、PPS(聚苯硫醚)、玻纤、Nomex(芳纶)。各纤维由于性能不同,应用领域及应用环境也不尽相同,但从相关性能来看PI纤维竞争优势明显。

高温滤料主要应用于环保行业的袋式除尘领域,主要与钢铁、冶金、水泥、化工行业以及电力和垃圾焚烧炉等有密切关系,而袋式除尘替代电除尘是大势所趋。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政府和民间资本在这一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环保产业因而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相比2008年,2009年高温过滤材料大幅增加,尤其是高端产品发展较快。2008年,我国滤料总产量中低端滤料约占40%,中端滤料约占40%,高端滤料约占2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薄膜市场仍将高速增长

在我国的PI产品中,90%以上是薄膜。截至2009年,Pl薄膜规模达到约4700吨/年,生产厂家在40家以上,年产量达到2000~3000吨。国内90%以上企业都采用普通流延法,产品低端,主要应用于绝缘材料和柔性覆铜板(FCCL)两大领域。

目前,我国90%以上的Pl薄膜应用于绝缘材料领域,年消费量2000~3000吨,应用领域包括机车、电机、核电设备绝缘、耐高温电线电缆、扬声器音圈骨架、电磁线、耐高温导线、耐高温压敏胶带、绝缘复合材料等,对PI薄膜质量要求不高。

柔性覆铜板是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汽车工业、信息产业和各种国防工业所用挠性印刷电路板(FPC)的主要材料。在该领域,PI薄膜主要用做绝缘基膜,此外还可用做FPC高温胶带。在家电下乡、3G通讯、信息家电及汽车电子等方面的高速增长,都成为了推动FCCL市场发展的动力。

然而,我国FCCL领域应用的PI薄膜85%以上依赖进口,年进口量为800~900吨。国内仅漂阳华晶、江阴天华科技、无锡高拓和山东万达微电子材料公司等厂家能生产。

以电子领域的125nmPI双向拉伸薄膜为例,我国企业最高报价是每千克1500元左右,一般报价只有几百元,而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公司报价在3000元以上。在绝缘材料领域,国产PI薄膜价格一般在每千克10~30元,而进口产品价格在1800~3000元。

随着中国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PI薄膜市场将以年均12%以上的速率快速增长,2013年我国PI薄膜需求量将达5000吨左右。

产能不足成本高

聚酰亚胺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在合成上具有多种途径,因此可以根据各种应用目的进行选择,这种合成上的易变通性也是其他高分子材料所难以具备的。

从历史文献的研究中,由于各国对聚酰亚胺的详细情况披露有限,所以成本数据并不透明。从深圳惠程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聚酰亚胺的原料构成主要有二酐、二胺、异构二酐、二甲基乙酰胺、去离子水等。

其中,目前国内二酐即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的生产方法多采用均四甲苯以钒钛氧化物为催化剂。国内PMDA生产厂家虽有几家,但产能不足万吨。市场缺口仍然需要进口,均酐生产主要集中在杜邦、赫司特等少数大公司。据了解,目前国内PMDA报价在52万~56万元/吨不等,而吨聚酰亚胺需原料为05吨左右。

二胺即二苯醚二胺(又称二氨基二苯醚,ODA),主要用作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的原料和交联剂。目前,国内ODA生产量不大,全年大约1000多吨,价格约为78万元/吨。

另外,异构二酐包括异构BP鄄DA、异构ODPA、异构TDPA等。而二甲基乙酰胺(DMAC)是无色透明的可燃液体,主要用于耐热合成纤维、塑料薄膜、涂料、医药、丙烯腈纺丝的溶剂,目前市场报价在108万元/吨。

根据上述各单项成本的估算,吨聚酰亚胺成本为8万元/吨左右。

生产新技术成功面世

聚酰亚胺产品可用于汽车和飞行器发动机、通讯仪器、建筑机械、工业机械、商用设备、电子电器和微电子、分析和医疗设备以及传输和纺织设备等领域。

由于其昂贵的价格,依然对部分应用领域具有挤出效应。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发的聚酰亚胺及制品合成新工艺,改变了传统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开辟了一条新的氯代苯酐合成聚酰亚胺反应途径。经综合测算,新加工工艺可使聚酰亚胺的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采用以硝基酞酰亚胺为原料生产聚醚酰亚胺,其规模已经达到万吨级。但是,以硝基酞酰亚胺生产聚醚酰亚胺路线存在有大量废酸,提纯使用有机溶剂,难以用直接法合成聚酰亚胺,副产物是产生对反应不利并污染环境的亚硝酸钠,且存在不能生产联苯二酐等缺点。而采用氯代苯酐路线,这些缺点全部可以克服,因此可以认为氯代苯酐路线是目前世界上产生聚酰亚胺最先进和最经济的路线。

聚酰亚胺定义

聚酰亚胺是分子结构含有酰亚胺基团的芳杂环高分子化合物,英文名Polyimide(简称PI),可分为均苯型PI、可溶性PI、聚酰胺-酰亚胺(PAI)和聚醚亚胺(PEI)四类。PI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无明显熔点,具有高绝缘性能。另外,PI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

聚酰亚胺性能

聚酰亚胺树脂的综合性能非常优秀,它具有抗腐蚀、抗疲劳、耐高温、耐磨损、耐冲击、密度小、噪音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聚酰亚胺类型

由于聚酰亚胺在性能和合成化学上的特点,其应用也十分广泛,聚酰亚胺的形态也达数10种之众。但我们主要分析5种形态:工程塑料、纤维、薄膜、先进复合材料、泡沫塑料。其他形态包括泡沫塑料、胶粘剂、分离膜、液晶显示用的取向排列剂等。

主要产品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两大类。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由于它的不熔性质,影响了这类高性能材料的广泛应用。而热固性工程塑料融优良的加工成型性能和高性能于一体。其中,聚酰亚胺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43℃)和熔点(334℃),负载热变型温度高达316℃,可在250℃下长期使用;PI树脂不仅耐热性比其他耐高温塑料优异,而且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断裂韧性以及优良的尺寸稳定性。

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又被称为芳酰亚胺纤维,分为普通耐热和高强度两类。前者用于高温介质的过滤材料、主要电缆护套、消防服等。后者的力学性能可达到碳纤维水平,是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剂,也可以用于防弹背心及其他防护盾甲。目前,用于制造高温过滤材料应用广泛且迫切。其中,国内市场广泛使用的袋式除尘装置的核心关键——耐高温滤料,普遍应用的是底端的PPS纤维,高端的聚酰亚胺纤维全部进口。

薄膜:1961年美国杜邦首次生产出PI薄膜,目前世界PI薄膜生产技术主要集中于三大生产商: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和日本钟渊化学。

先进复合材料: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是目前最耐高温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

泡沫塑料:聚酰亚胺泡沫塑料是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好的泡沫材料之一,长期可耐250℃~300℃的温度,短时可耐400℃~500℃的高温。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以来,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聚酰亚胺泡沫塑料按结构可分为热固性聚酰亚胺泡沫、热塑性聚酰亚胺泡沫两类。

从全球范围来看,掌握聚酰亚胺核心技术并进行产业化的生产商只有奥地利Evonic公司,而且公司利用二酐和二胺合成聚酰亚胺的工艺相比Evonic成本更低,技术的排他性、市场的不充分竞争、一体化程度造就了公司的稀缺性。

PI膜的聚酰亚胺薄膜(PI膜)

聚酰亚胺胶带,你知道是什么吗反正小编在写此文章之前也是不怎么了解的,但是既然有人问了小编聚酰亚胺胶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小编于是痛下心抽出空去了解聚酰亚胺胶带。这种东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听到,确实是,小编也不知道聚酰亚胺胶带作用是怎样的。那么下面小编就把在度娘所学习到的关于聚酰亚胺胶带的小知识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聚酰亚胺胶带

聚酰亚胺胶带,,是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采用进口有机硅压敏胶粘剂,具有耐高低温、耐酸碱、耐溶剂、电气绝缘(H级)、防辐射等性能。适用于电子线路板波峰焊锡遮蔽、保护金手指和高档电器绝缘、马达绝缘,以及锂电池正负极耳固定该胶带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单面涂布高性能有机硅压敏胶,有单面氟塑离型材料复合或不复合两类材料。涂布高精度达到±25um,无刮痕,拉丝等现象,剪切性佳,易冲型模切加工,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耐溶剂性能!

聚酰亚胺胶带的特点应用

在电子电工行业可用于较高要求的H级电机和变压器线圈绝缘包扎,耐高温线圈端部包扎固定,测温热电阻保护,电容及电线缠结和其它在高温工作条件下的粘结绝缘。 在线路板制造行业中可用于电子保护粘贴,特别适用于SMT耐温保护、电子开关、PCB板金手指保护、电子变压器、继电器等各种需耐高温及防潮保护的电子元器件。并根据特殊制程的需要配套有 低静电和阻燃的聚酰亚胺胶带! 高温表面补强保护,金属材料高温喷漆、喷砂涂装遮蔽表面保护,高温喷漆烘烤后,易剥离不留残胶。,具有耐高温,抗拉强度高,耐化学性佳、无残胶,符合ROHS环保无卤等优点

聚酰亚胺胶带作用

在电子电工行业、线路板制造行业具有耐高温,抗拉强度高,耐化学性佳、无残胶,符合RoHS环保无卤等优点

在线路板制造行业中可用于电子保护粘贴,特别适用于SMT耐温保护、电子开关、PCB板金手指保护、电子变压器、继电器等各种需耐高温及防潮保护的电子元器件。并根据特殊制程的需要配套有低静电和阻燃的聚酰亚胺胶带! 高温表面补强保护,金属材料高温喷漆、喷砂涂装遮蔽表面保护,高温喷漆烘烤后,易剥离不留残胶。

在电子电工行业可用于较高要求的H级电机和变压器线圈绝缘包扎,耐高温线圈端部包扎固定,测温热电阻保护,电容及电线缠结和其它在高温工作条件下的粘结绝缘。

总结:聚酰亚胺胶带,在电子电工行业,那是非常高大上的一个东西。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实也没必要了解到那么深入。对于我们这种门外汉来说,简单的认识聚酰亚胺胶带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就够了。但是对于电工行业的亲们来说,就得认真去了解这个产品,这是非常有必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聚酰亚胺胶带知识的亲们,请留意小编后面的更新。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什么是薄膜材料

博鼎塑胶电子,加工,定制,pi膜,聚酰亚胺,模切工艺,热压工艺

通常所说的聚酰亚胺材料是分子结构含有酰亚胺基链节的芳杂环高分子化合物,英文名Polyimide(简称PI) ,是目前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品种之一。  

1、力学性能:拉伸、弯曲、压缩强度较高,突出的抗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

2、热性能:主链键能大、不易断裂分解、耐高温、耐低温、低热膨胀系数。

3、电性能:介电强度高、耐电晕性突出。

4、耐化学:耐油和有机溶剂、不耐碱、不耐强氧化剂、不耐热或碱水解、耐辐射、自熄性发烟率低。

5、缺点:熔点太高,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加工流动性不佳,易水解、吸水性较高及吸水膨胀系数大等。  

PI(聚酰亚胺)薄膜用什么类型的胶水粘接比较好

多层薄膜材料已成为新材料领域中的一支新军。所谓多层薄膜材料,

就是在一层厚度只有纳米级的材料上,

再铺上一层或多层性质不同的其他薄层材料,

最后形成多层固态涂层。由于各层材料的电、

磁及化学性质各不相同,多层薄膜材料会拥有一些奇异的特性。

目前,这种制造工艺简单的新型材料正受到各国关注,

已从实验室研究进入商业化阶段,可以广泛应用于防腐涂层、

燃料电池及生物医学移植等领域。

新出版的《科学新闻》报道说,

从事多层薄膜材料研究达10年之久的麻省理工学院鲁伯诺称,

多层薄膜材料的研究开发已经到了开始收获的阶段。

该材料的处理工艺简单,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1991年,法国斯特拉斯堡路易斯

博斯卡大学的Decher首先提出由带正电的聚合物和带负电的聚

合物组成2层薄膜材料的设想,由于静电的作用,

在一层材料上添加另外一层材料非常容易。此后,

多层薄膜材料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通常,

研究人员将带负电的天然衬材如玻璃片等,

浸入含有大分子量的带正电物质的溶液中,然后冲洗、干燥,

再采用含有带负电物质的溶液,不断重复上述过程,

每一次产生的薄膜材料厚度仅有几纳米或更薄。

由于多层薄膜材料的制造可采用重复性工艺,

人们可利用机器人来完成,因此这种自动化工艺很容易实现商业化。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或即将开发的多层薄膜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制造具有珍珠母强度的材料。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化学家柯多夫,

正在仿制一种具有珍珠母强度的材料。

他首先在玻璃片上铺上一层带负电的粘土材料,

然后再铺上一层带正电的聚合物薄膜,

新产生的双层薄膜的强度可以与珍珠母相媲美。目前,

柯多夫已建立了Strala材料公司,并打算将这种材料商业化,

用来制造防弹衣、航空电子设备及人造骨。

2新型防腐蚀材料。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施利诺夫,

正在利用2种聚合电解质(PDDA和PSS)制造防腐蚀涂层。

他希望这种涂层可用于保护水管以及其他接触水的金属。此外,

他正在开发另外一种薄膜,可望用于制药和化学工业中的分子筛选。

施利诺夫还将对有相同化学结构、

但互为镜像的两种药物分子进行分离。在今年6月出版的《

美国化学学会期刊》上,他宣布已经研制成一种薄膜,

它可让一些分子以比其镜像分子更快的速度扩散。

他建立并自任总裁的NanoStrata公司所开发的“

机器人多层薄膜施加系统”已销往世界各地。

3可使燃料电池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多层薄膜材料。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马鲁克认为,

多层薄膜材料的特性使其能够在诸如发光二极管、

太阳能电池以及传感器等高技术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

马鲁克正计划制造用于燃料电池上的超薄传导离子的多层薄膜,

这种材料可在高温条件下工作,

而燃料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工作需要昂贵的铂催化剂。

新薄膜由大约10层带正电的锆铝和带负电的钙钛矿石薄膜组成。

他希望这种新的薄膜可以帮助燃料电池制造厂采用成本低廉的催化剂

。马鲁克还在探索由多薄层钙钛矿石形成的铁电体材料。

较厚的铁电体目前用于传感器和调速控制器中,

但研究人员希望降低这种材料的厚度,以减少器件的体积,

并改进其性能。

美国哈拉奥维大学也在采用多层纳米半导体颗粒结构,

研制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PI薄膜粘接有用有机硅压敏胶,就是俗称的硅胶胶水;

KL-2910胶水为高温下快速固化硅胶压敏胶,配合BPO或双二四等过氧物硫化,搭配PRIMER底涂剂CL-24S-3使用。

特点:高剥离力,BPO硫化成型

PI(聚酰亚胺)薄膜典型应用于电池胶带。PI高温胶带、硅胶绿胶带,金手指等产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