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什么是聚酰亚胺纤维纺制

周敏

原理 聚酰亚胺纤维纺丝方法分为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根据纺丝浆液是聚酰亚胺还是聚酰胺酸,有一步法纺丝和二步法纺丝之分。第一步是将聚酰胺酸的浓溶液经湿法或干法喷丝得到聚酰胺酸纤维,第二步是将第一步纺制的聚

什么是合成纤维

问题一:合成纤维和纤维有什么区别? 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都是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是通过化工合成的纤维,常见的如涤纶,丙纶,晴纶,尼龙,锦纶等

人造纤维就不是合成出来的了,常见的如粘胶纤维,天丝(人造丝),人造棉等

化学纤维是通过下列任一方法加工制得的有机聚合物的短纤或长丝

1、将有机单体物质加以聚合而制得,如聚酰胺,聚酯,聚氨基甲酸酯或聚乙烯衍物;

2、将天然有机聚合物(如纤维素,酪素,蛋白质或海藻)经化学变化而制得,例,粘胶纤维,醋酸纤维素纤维,铜铵纤维或藻酸盐纤维

对于化学纤维,所称“合成”是指1款所述的纤维;所称“人造”是2款所述的纤维

对于纺织材料,所称“化学纤维”,“合成纤维”及“人造纤维”,其含义与上述解释相同

问题二:合成纤维都有什么 合成纤维

化学纤维的两大类之一。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聚酰胺纤维素、聚酯纤维、聚丙烯晴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是我国合成纤维的四大品种。此外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也有一定的产量。

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如下:(1)按主链结构可分碳链合成纤维,如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尼纶);杂链合成纤维,如聚酰胺纤维(锦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等。(2)按性能功用可分耐高温纤维,如聚苯咪唑纤维;耐高温腐蚀纤维,如聚四氟乙烯;高强度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耐辐射纤维,如聚酰亚胺纤维;还有阻燃纤维、高分子光导纤维等。合成纤维的生产有三大工序:合成聚合物制备、纺丝成型、后处理。

新型和功能性合成纤维:

1 超细纤维

纤维细度达05→035→025→027(dpf)的涤纶,规格有:50/144、50/216、50/288超细涤纶。还有杜邦公司生产的超细尼龙Tactel纤维,直径小于10 μm。做成服装具有极佳柔软手感、透气防水防风效果。

2 复合纤维(海岛型和分割型)

主要由PET/COPET或PET/PA组成,海岛型纤维:细度可达004-006dpf,还有易收缩海岛型复合纤维,可做仿麂皮绒外衣、家纺和工业用布。复合分割型纤维细度为015-023(dpf),有DTY丝80/36×12,也可做仿麂皮、桃皮绒纺织品。

3 吸湿排汗纤维

纺织品要达到吸湿排汗功能的方法可采用:(1)纤维截面异形化:Y字型、十字形、W形和骨头形等,增加表面积,纤维表面有更多的凹槽,可提高传递水气效果。(2)中空或多孔纤维:利用毛细管作用和增加表面积原理将汗液迅速扩散出去。(3)纤维表面化学攻性:增加纤维表面亲水性基团(接技或交联方法),达到迅速吸湿的目的。(4)亲水剂整理:直接用亲水性助剂在印染后处理过程中赋于织物或纤维纱线亲水性。(5)采用多层织物结构:利用亲水性纤维作内层织物,将人体产生之汗液快速吸收,再经外层织物空隙传导散发至外部,达到舒适凉爽性能。

吸湿排汗纤维有新光合纤CoolTech、中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Coolplus、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Delight纤维、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吸湿排汗纤维涤纶Topcool纤维、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生产的Technofine纤维(W型结构的PET),杜邦公司的 CoolMax纤维等。

4 易染性涤纶纤维

(1)在分子结构中引进可染性基团(第三单体)如:分子中引进阴离子可染基团的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CDP或HCDP和分子中引进阳离子基团的酸性染料可染型涤纶;

(2)改变分子规整性的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纤维。

PTT纤维在1941年已有这种聚酯生产专利,由于生产1,3丙二醇(PDO)原料成本很高,一直未实现工业化生产。直到1995年德国 Degussa公司工业化生产了1,3丙二醇,使成本大大降低,随后美国shell公司在1995年5月推出了Corterra Polymer产品,建成了年产22kt丙二醇和年产55ktp门生产线,商品名为Corterra有长丝和短纤维品种。还有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 PTT纤维称Sorona、日本旭化成公司的Solo、韩国SK化学公司、台湾华隆和中国>>

问题三:合成纤维是什么 合成纤维包括腈纶纤维有丙烯腈聚合得到、维纶纤维有乙烯醇聚合、涤纶纤饥有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合成、醋酸纤维

问题四: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有什么区别 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都是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是通过化工合成的纤维,常见的如涤纶,丙纶,晴纶,尼龙,锦纶等。人造纤维就不是合成出来的了,常见的如粘胶纤维,天丝(人造丝),人造棉等。人造纤维:基本上是指粘胶纤维长丝和短纤维织物,即人们所熟知的人造棉、人造丝等。此外,也包含部分富纤织物和介与长丝与短纤维间的中长纤维织物。因此,人纤织物的性能主要由粘胶纤维特性决定。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通常将这类具有成纤性能的聚合物称为成纤聚合物。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各具有某些独特性能。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都是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是通过化工合成的纤维,常见的如涤纶,丙纶,晴纶,尼龙,锦纶等。。。人造纤维就不是合成出来的了,常见的如粘胶纤维,天丝(人造丝),人造棉等。

问题五: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有什么区别 涤纶(聚酯)、锦纶(聚酰胺)、丙纶(聚丙烯)、腈纶(聚丙烯腈)、氯纶、氨纶……这些等等的纶,都是石油化工为原料制造的,都是合成纤维。

粘胶人造丝、醋酯人造丝、铜氨丝、天丝、莫代尔,这些都是以天然纤维素纤维(树皮、纸浆、废棉纱)为原料熔融纺丝、纺纱制造的,都是人造纤维。本质上来说,人造纤维与棉纱在化学成分上没有太大区别。

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统称化学纤维,简称化纤。但是目前鸡纤一词逐渐在向合成纤维靠拢,民众通常所说的“化纤”,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指合成纤维。

聚酰亚胺和芳纶,在纺织品运用上,有什么区别

纤维是什么芽如果你仅仅以为它是制成衣物的原材料,那你就错了。在现代生活中,纤维的应用无处不在,而且其中蕴含的高科技还不少呢。导弹需要防高温,江堤需要防垮塌,水泥需要防开裂,血管和神经需要修补,这些都离不开纤维这个小身材的“神奇小子”。

帮我们穿得舒服

御寒防晒,是我们对衣服的最初要求,如今这个要求已很容易达到。海藻碳纤维做成衣服后,穿着时能长期使人体分子磨擦产生热反应,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因此能蓄热保温,而防紫外线辐射的纤维制成衣服便可减少我们夏日撑伞的麻烦。

不过现在人们不仅要求穿得暖和,还增加了许多新要求,纤维都能一一满足:过去的年代曾经流行过 “涤盖棉”、“丙盖棉”,面料外涤里棉,是因为棉和肌肤的亲和性好,而涤与丙纶结实耐磨,方便洗涤。现在的新材料有了颠覆性的转变,可以“棉盖涤”、“棉盖丙”,新型的抗菌导湿纤维,比通常的纤维直径穴10μm一100μm雪要小,织成的面料可以使汗液透过,却不附着,这样汗液便被排到外层的棉布层,衣服贴身面便可随时保持干爽……千变万化,只为了帮我们穿着更舒适。

各行各业好帮手

而纤维更大的作用早已不仅停留在日常穿着了,粘胶基碳纤维帮导弹穿上“防热衣”,可以耐几万度的高温;无机陶瓷纤维耐氧化性好,且化学稳定性高,还有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航空航天、军工领域都用得着;聚酰亚胺纤维可以做高温防火保护服、赛车防燃服、装甲部队的防护服和飞行服;碳纳米管可用作电磁波吸收材料,用于制作隐形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辐射污染防护材料和“暗室”(吸波)材料。

纤维在环保上也是好帮手。聚乳酸作为可完全生物降解性塑料,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可将聚乳酸制成农用薄膜、纸代用品、纸张塑膜、包装薄膜、食品容器、生活垃圾袋、农药化肥缓释材料、化妆品的添加成分等。

纤维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已非常广泛。甲壳素纤维做成医用纺织品,具有抑菌除臭、消炎止痒、保湿防燥、护理肌肤等功能,因此可以制成各种止血棉、绷带和纱布,废弃后还会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聚丙烯酰胺类水凝胶可能控制药物释放;聚乳酸或者脱乙酰甲壳素纤维制成的外科缝合线,在伤口愈合后自动降解并吸收,病人就不用再动手术拆线了。

在建筑领域,防渗防裂纤维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防渗性能,纤维技术与混凝土技术相结合,可研制出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土建工程质量的PP纤维,对于大坝、机场、高速公路等工程可起到防裂、抗渗、抗冲击和抗折性能,在国家大剧院、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屋顶停机坪、上海虹口足球场等大型工程中已露了一手。

生活难离新材料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一些纤维的特性可以派上用场。类似肌肉的纤维可制成“人工肌肉”、“人体器官”。聚丙烯酰胺具有生物相容性,一直是人体组织良好的替代材料,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能够有规律地收缩和溶胀,这些特性正可以模拟人体肌肉的运动。

胶原是人体中最多的蛋白质,人体心脏、眼球、血管、皮肤、软骨及骨路中都有它的存在,并为这些人体组织提供强度支撑。合成纳米纤维能在骨折处形成一种类似胶质的凝胶,引导骨骼矿质在胶原纤维周围生成一个类似于天然骨骼的结构排列,修补骨骼于无形之中。

蜘蛛丝一直是人类想要模仿制造的,天然蜘蛛丝的直径为4微米左右,而它的牵引强度相当于钢的5倍,还具有卓越的防水和伸缩功能。如果制造出一种具有天然蜘蛛丝特点的人造蜘蛛丝,将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它不仅可以成为降落伞和汽车安全带的理想材料,而且可以用作易于被人体吸收的外科手术缝合线。

聚酰胺纤维的组成物质

聚酰亚胺阻燃效果比芳纶1313好,但是可染色性能差。芳纶1313颜色的可选择范围大,聚酰亚胺在国内纺织品运用的少。国外有些国家的消防服就是用聚酰亚胺材质的。国内现在也开始尝试使用,我们可以生产芳纶面料和聚酰亚胺面料

与1414相比。阻燃效果也好,强度没有1414的好。防割性能不如1414做成的面料舒适性比1414好。

如果要用聚酰亚胺面料最好是做混纺的。我们可以做

聚酰亚胺是什么材料 具体有什么用途

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聚酰胺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酰胺基,用作塑料时称尼龙,用作合成纤维时我们称为锦纶,聚酰胺可由二元胺和二元酸制取,也可以用ω-氨基酸或环内酰胺来合成。根据二元胺和二元酸或氨基酸中含有碳原子数的不同,可制得多种不同的聚酰胺,目前聚酰胺品种多达几十种,其中以聚酰胺-6、聚酰胺-66和聚酰胺-610的应用最广泛。

聚酰胺-6、聚酰胺-66和聚酰胺-610的链节结构分别为[NH(CH2)5CO]、[NH(CH2)6NHCO(CH2)4CO]和[NH(CH2)6NHCO(CH2)8CO]。聚酰胺-6和聚酰胺-66主要用于纺制合成纤维,称为锦纶-6和锦纶-66。尼龙-610则是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PA的品种繁多,有PA6、PA66、PAll、PAl2、PA46、PA610、PA612、PAl010等,以及近几年开发的半芳香族尼龙PA6T和特种尼龙等很多新品种。 尼龙-6塑料制品可采用金属钠、氢氧化钠等为主催化剂,N-乙酰基己内酰胺为助催化剂,使δ-己内酰胺直接在模型中通过负离子开环聚合而制得,称为浇注尼龙。用这种方法便于制造大型塑料制件。

性能: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3万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磨擦系数低,耐磨损,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染色性差。缺点是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好。

聚酰胺主要用于合成纤维,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当拉伸至3-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聚酰胺纤维的强度比棉花高1-2倍、比羊毛高4-5倍,是粘胶纤维的3倍。但聚酰胺纤维的耐热性和耐光性较差,保持性也不佳,做成的衣服不如涤纶挺括。另外,用于衣着的锦纶-66和锦纶-6都存在吸湿性和染色性差的缺点,为此开发了聚酰胺纤维的新品种——锦纶-3和锦纶-4的新型聚酰胺纤维,具有质轻、防皱性优良、透气性好以及良好的耐久性、染色性和热定型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由于聚酰胺具有无毒、质轻、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因此广泛应用于代替铜等金属在机械、化工、仪表、汽车等工业中制造轴承、齿轮、泵叶及其他零件。聚酰胺熔融纺成丝后有很高的强度,主要做合成纤维并可作为医用缝线。

锦纶在民用上可以混纺或纯纺成各种医疗及针织品。锦纶长丝多用于针织及丝绸工业,如织单丝袜、弹力丝袜等各种耐磨解释的锦纶袜,锦纶纱巾,蚊帐,锦纶花边,弹力锦纶外衣,各种锦纶绸或交织的丝绸品。锦纶短纤维大都用来与羊毛或其它化学纤维的毛型产品混纺,制成各种耐磨经穿的衣料。

在工业上锦纶大量用来制造帘子线、工业用布、缆绳、传送带、帐篷、渔网等。在国防上主要用作降落伞及其他军用织物。

聚酰胺 分子链上的重复结构单无是酰胺基的一类聚合物。

聚酰胺树脂,是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非反应性或中性聚酰胺及反应性聚酰胺。中性聚酰胺主要用于生产油墨、热合性粘结剂和涂料,反应性聚酰胺用于环氧树脂熟化剂,和用于热固性表面涂料、粘结剂、内衬材料及罐封、模铸树脂。 中性二聚酸聚酰胺树脂在聚乙烯等基质上粘附性好,特别适合于在聚乙烯面包装膜、金属箔复合层压膜等塑料膜上印刷;中性聚酰胺树脂配制的油墨有光泽性,粘结性能好,醇稀释性优良,胶凝性低,快干,气味小。 二聚酸基的热合性树脂,广泛用于制鞋、制罐、包装及书籍装订;用于罐头包装的边缝密封;用于冷冻苹果、桔子及其它果汁的新型结构容器的粘结。热合性聚酰胺粘结剂,因具有耐干洗、耐强力洗涤剂、漂白剂及洗衣房与家庭的高温洗涤条件,对织物粘联强度大使用方便而用于强物粘联;因具有必要的粘结力及优良的抗湿性而用于热缩性电缆套。中性聚胺树脂的其它用途包括制备触变型涂料、民用水基胶、织物抗静电剂、透明蜡烛及洗涤剂。 反应性聚酰胺树脂进一步反应而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产生广泛交联成为热固性树脂。用作固化剂时,具有配副随意性大、无毒性、能常温下固化以及柔软不脆等优点,可使环氧树脂具有极好的粘结性、挠曲性、韧性、抗化学品性、抗湿性及表面光洁性。二聚酸基酸胺树脂一环氧树脂的最大用途是粘结剂、表面涂料及罐封、模铸树脂。该粘结剂润湿性能好、粘结强度大、内增塑性好,比以胺熟化的环氧树脂能耐更大的冲击力。这种粘结剂可作金属的边缝粘结剂以及塑料、汽车车身的焊接剂及堵缝材料,还可作金属---金属粘联的结构粘结剂。二聚酸基聚酰胺熟化的环氧树脂,具有柔性、抗化学品、抗盐蚀、抗撞击及高光泽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作表面涂料。

1、聚酰亚胺(Polyimide,有时简写为PI),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其耐高温达400°C以上 ,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C,部分无明显熔点,高绝缘性能,103 赫兹下介电常数40,介电损耗仅0004~0007,属F至H级绝缘。

2、聚酰亚胺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CO-)的一类聚合物,其中以含有酞酰亚胺结构的聚合物最为重要。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上世纪60年代,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 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

3、用途:

(1)薄膜:是聚酰亚胺最早的商品之一,用于电机的槽绝缘及电缆绕包材料。主要产品有杜邦Kapton,宇部兴产的Upilex系列和钟渊Apical。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作为柔软的太阳能电池底板。

(2)涂料:作为绝缘漆用于电磁线,或作为耐高温涂料使用。

(3)先进复合材料:用于航天、航空器及火箭部件。是最耐高温的结构材料之一。例如美国的超音速客机计划所设计的速度为2、4M,飞行时表面温度为177℃,要求使用寿命为60000h,据报道已确定50%的结构材料为以热塑型聚酰亚胺为基体树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每架飞机的用量约为30t。

(4)纤维:弹性模量仅次于碳纤维,作为高温介质及放射性物质的过滤材料和防弹、防火织物。

(5)泡沫塑料:用作耐高温隔热材料。

(6)工程塑料:有热固性也有热塑型,热塑型可以模压成型也可以用注射成型或传递模塑。主要用于自润滑、密封、绝缘及结构材料。广成聚酰亚胺材料已开始应用在压缩机旋片、活塞环及特种泵密封等机械部件上。

(7)胶粘剂:用作高温结构胶。广成聚酰亚胺胶粘剂作为电子元件高绝缘灌封料已生产。

(8)分离膜:用于各种气体对,如氢/氮、氮/氧、二氧化碳/氮或甲烷等的分离,从空气烃类原料气及醇类中脱除水分。也可作为渗透蒸发膜及超滤膜。由于聚酰亚胺耐热和耐有机溶剂性能,在对有机气体和液体的分离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9)光刻胶:有负性胶和正性胶,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与颜料或染料配合可用于彩色滤光膜,可大大简化加工工序。

(10)在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用作介电层进行层间绝缘,作为缓冲层可以减少应力、提高成品率。作为保护层可以减少环境对器件的影响,还可以对a—粒子起屏蔽作用,减少或消除器件的软误差(softerror)。

(11)液晶显示用的取向排列剂:聚酰亚胺在TN—LCD、STN—LCD、TFT—LCD及未来的铁电液晶显示器的取向剂材料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2)电—光材料:用作无源或有源波导材料光学开关材料等,含氟的聚酰亚胺在通讯波长范围内为透明,以聚酰亚胺作为发色团的基体可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13)湿敏材料:利用其吸湿线性膨胀的原理可以用来制作湿度传感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