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二硫代磷酸二乙酯英文名称:O,O'-diethyl dithiophosphate中文别名:O,O-二乙基硫代磷酸酯英文别名:O,O-diethyl hydrogen phosphorodithioate; Diethyl Phosphorodithioic Acid; Dithiophosphoric acid O,O-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整个欧洲和美国的工业研究部门中,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高速度的发展。到50年代初,至少有3家公司发现了一系列具有很强杀虫活性的胺基乙硫醇磷酸酯类化合物,其中之一就是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的高施博士和纽曼博士所合成的阿米通,其学名为S—2—二乙胺基乙基硫代磷酸二乙酯。
阿米通类化合物在工业研究部门之外也引起了相当的重视,因为此时化学家们已经知道,向有机磷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碱性氮原子能大大提高其毒性,如果再引进沙林类化合物中对于毒性起关键作用的甲基碳磷键,则能进一步提高其活性。于是,许多科学家、工业研究人员和化学战专家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一方法。
1952年,高施博士将他的重要发现报告给了英国政府的波顿化学战研究所,有关部门便开始把它们作为供筛选的毒剂进行研究,并通知了美国。美国对此十分重视,在埃奇伍德兵工厂对V类毒剂进行了筛选,选中了其中一种毒性极强又很适宜战斗使用的毒剂作为装备毒剂,定名为VX。
英、美两国为解决如何生产VX的问题共同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英国波顿研究所在南锡库克和康沃尔试验场找到了可靠的生产工艺流程,但到1956年完成生产工艺时,英国政府决定暂停化学武器的研制工作。于是,根据协定,英国氢生产工艺的研究成果转让给了美国。1958年,美国开始生产VX毒剂。
VX的学名是S—2—二异丙胺基乙基硫代甲基膦酸乙酯,纯VX为无色、无气味的液体,但工业品VX或经过一段时间贮存后的VX为,并因分解出胺基硫醇而有特殊的硫醇气味。VX能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脂中。所以,它对皮肤的渗透力较强,在5~7分钟内便渗入皮肤。它的沸点很高,蒸气压和挥发度很小,主要战斗状态是液态,能持续杀伤几天至十几天。
VX主要以液滴通过皮肤杀伤人员,也能以气溶胶通过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杀伤人员。与被称为G类毒剂的沙林、塔崩等神经性毒剂相比,VX毒剂具有毒性更高和皮肤渗透性特别强等许多优点,其毒性比最毒的G类毒剂还要高出5~10倍。通过呼吸中毒,VX毒剂具有与G类毒剂相同的速杀作用,毒性约为沙林的3倍,生效时间为4~10分钟,而通过皮肤中毒,它的作用更快,剂量也更低,液滴的透皮毒性为沙林的100~400倍,在裸露的皮肤上只要飞溅到难以察觉的4~15毫克VX液滴,就达到半致死剂量。
此外,VX的稳定性很好,持久度高,必要时也可以分散成高浓度的非持久性的气溶胶状态。这些特点使得VX毒剂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为现代毒剂库中的一张王牌。就毒性而言,它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0 号)规定的四类化学品作为我国监控化学品:
第一类: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第二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
第三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
第四类: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第一类: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化学文摘社登记号)
A
(1) 烷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氟膦酸烷( 少于或等于10 个碳原手的碳链,包括环烷) 酯
例如: 沙林:甲基氟磷酸异丙酯 (107-44-8) 梭曼:甲基氟膦酸频那酯 (96-64-0)
(2)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氮基氰膦酸烷( 少于或等于10 个碳原子的碳链,包括环烷) 酯
例如:塔崩: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 (77-81-6)
(3) 烷基( 甲基、已基、正丙基或并丙基) 硫代磷酸烷基( 氢或少于或等于10 个碳原子的碳铁,包括环烷基)-S-2-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酯及相应烷基化盐或质子化盐
例如: VX :甲基硫代膦酸乙基-S-2- 二异丙氨基乙酯 (5O782-69-9)
(4) 硫芥气
2- 氯乙基氯甲基琉醚 (2625-76-5)
芥手气:二(2- 氯乙基) 硫醚 (50S-60-2)
二(2- 氯乙硫基) 甲烷 (63869-13-6)
倍半芥气:1 ,2- 二(2- 氯乙硫基) 乙烷 (3563-36-8)
l ,3- 二(2- 氯乙琉基) 正丙烷 (639O5-10-2)
l ,4- 二(2- 氯已琉基) 正丁烷 (142868-93-7)
l ,5- 二(2- 氯乙硫基) 正戊烷 (142868-94-8)
氧芥气;二(2- 氯乙硫基乙基) 醚 (63918-89-8)
(5) 路易氏剂
路易氏剂1 :2- 氯乙烯基二氯肿 (541-25-3)
路易氏剂2 :二(2- 氯乙烯基) 氯肿 (40334-69-8)
路易氏剂3 :三(2- 氯乙烯基) 肿 (40334-70-1)
(6) 氮芥气
HN1 :N ,N- 二(2- 氯乙基) 乙胺 (538-07-8)
HN2 :N ,N- 二(2- 氯乙基) 甲胺 (51-75-2)
HN3 :三(2- 氯乙基) 胺 (565-77-l
(7) 石房蛤毒素 (35523-89-8)
(8) 蓖麻毒素 (90O9-86-3)
B .
(9) 烷基( 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 膦酰二氟
例如:DF :甲基膦酰二氟 (676-99-3)
10) 烷基( 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 亚磷酸
烷基( 氢或少于或等于10 个碳原子的碳链,包括环烷基)-2-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酯及相应烷基化盐或质子化盐
例如: QL :甲基亚膦酸乙基-2- 二异丙氨基乙酯 (57856-11-8)
(11) 氯沙林:甲基氯膦酸异丙酯 (1445-76-7)(12)
氮梭曼:甲基氯膦酸频那酯 (7040-57-5)
第二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
A .
(1) 胺吸膦:硫代磷酸二乙基-S-2- 二乙氨基乙酯及相应烷基化盐或质子化盐 (78-53-5)
(2) PFIB :1 ,1 ,3 ,3 ,3- 五氟-2- 三氟甲基-1- 丙烯( 又名:全氟异丁烯;八氟异丁烯) (382-21-8)
(3) BZ :二苯乙醇酸-3- 奎宁环酯() (6581-06-2)
B .
(4) 含有一个磷原子并有一个甲基、乙基或( 正或异) 丙基原子团与该膦原子结合的化学品,不包括含更多碳原子的情形,但第一类名录所列者除外。
例如:
甲基膦酞二氯 (676-97-1)
甲基膦酸二甲酯 (756-79-6)
例外:地虫磷:二硫代乙基膦酸-S- 苯基乙酯 (944-22-9)
(5)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膦酰二卤
(6) 二烷( 甲、已、正丙或异丙) 氨基膦酸二烷 ( 甲、乙、正丙或异丙) 酯
(7) 三氯化砷 (7784-34-l)
(8) 2 ,2- 二苯基-2- 羟基乙酸:二苯羟乙酸;二苯乙醇酸 (76-93-7)
(9) 奎宁环-3- 醇 (1619-34-7)
(10)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基-2- 氯及相应质子化盐
(11)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2- 醇及相应质子化盐
例外:二甲氮基乙醇及相应质子化盐 (108-O1-0)
二乙氮基乙醇及相应质子化盐 (100-37-8)
(12) 烷基(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2- 硫醇及相应质子化盐
(13) 硫二甘醇:二(2- 羟乙基) 硫醚;硫代双乙醇 (111-48-8)
(14) 频那基醇:3 ,3- 二甲基丁-2- 醇 (464-07-3)
(一)敌敌畏 又名DDV,化学名称:2-2-二氯乙烯基二甲基磷酸酯。速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分子式:C4H7CL2O4P。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为油状液。挥发性较强,20℃时挥发度为14毫克/米3。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对热稳定,但能水解,在室温下,饱和的敌敌畏溶液能转化成磷酸氢二钾酯和二氯乙醛,其水解速度每天约3%,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更快。对铁和软钢有腐蚀性。对人、畜毒性中等,大白鼠口服LD5056~80毫克/千克。常见商品剂型为50%和80%乳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常用于菇房熏蒸或栽培室喷雾。熏蒸时,稀释50倍,用于棉球蘸湿药液后悬挂在菇房内。喷雾时,稀释1000~1200倍在菇房喷雾,可防治菌蚊、瘦蚊、蚤蝇、果蝇、菇夜蛾等。
(二)二嗪农 广谱有机杀虫杀螨剂。又名地亚农、大亚仙农及DBD。化学名称:0,0-二乙基-0-(2-异丙基-4-甲基-6-嘧碇基)硫代磷酸酯。分子式C12H21N2O3PS。工业品为苍白色至暗棕色液体。沸点83~84℃。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0毫克/升,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120℃以上分解,易氧化,在碱性介质中稳定,水和稀酸能使其缓慢地水解。对人、畜毒性中等,大白鼠口服LD50300~850毫克/千克。常见剂型为20%~25%粉剂或40%乳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使用方法:将它稍微稀释后拌入料中,每1000千克堆料用40%原药07千克,可杀死料中带的蛾、菇蚊、菇蝇等幼虫。或将40%乳剂稀释1000~1200倍,在各种菇的栽培房喷雾,可防治蕈蚊、蚤蝇、果蝇、瘿蚊等成虫及菇夜蛾幼虫。
(三)马拉硫磷 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俗名马拉松、4049。化学名称:0,0-二甲基-S-(1,2-二乙酯基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工业原油为黄褐色油状液体,有蒜恶臭味。难溶于水,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失效。具触杀作用。商品有50%乳剂和50%粉剂。不耐长期贮藏,对人畜低毒。常用500~1000倍溶液,喷洒或熏蒸杀灭蛾类等害虫。
(四)溴氰菊酯 又名敌杀死。属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触杀和胃毒杀虫剂。化学名称:α-氰基-苯氧基苄基(1R,3R)-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商品为25%乳剂。不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对光及空气较稳定。小鼠口服LD5019~34毫克/千克。触杀作用迅速,击倒能力强,对鳞翅目幼虫效果最佳,对双翅目成虫、幼虫也有明显的效果。在菇房,稀释3000~4000倍喷雾,可防治尖眼蕈蚊类、蚤蝇类、瘿蚊类、果蝇类的成虫及菇夜蛾幼虫。因其用药量少,挥发快,残留量低,是食用菌的理想杀虫剂。
(五)除虫菊酯 植物性杀虫剂。又名除虫菊。商品为黏稠油状液体,具清香气味,难挥发;有旋光性,不溶于水,溶于各种有机溶剂。遇碱、日光或高温容易分解失效。对动物安全,大白鼠口服LD50800毫克/千克。加工剂型有粉剂、乳剂、油剂、气雾剂等。是触杀型药剂,无胃毒和内吸作用。残留期短,是食用菌的理想药剂。气雾剂在菇房熏烟,可防治各种双翅目成虫;用3%乳油稀释500~800倍喷雾,可防治薰蚊、瘿蚊、果蝇、蚤蝇、跳虫等害虫。
第四类: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以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特定有机化学品”是指可由其化学名称、结构式( 如果已知的话) 和化学文摘社登记号( 如果已给定此一号码) 辨明的属于除碳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金属碳酸盐以外的所有碳化合物所组成的化合物族类的任何化学品。
第一类: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A (1) 烷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氟膦酸烷( 少于或等于10 个碳原手的碳链,包括环烷) 酯 (2)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氮基氰膦酸烷( 少于或等于10 个碳原子的碳链,包括环烷) 酯 (3) 烷基( 甲基、已基、正丙基或并丙基) 硫代磷酸烷基( 氢或少于或等于10 个碳原子的碳铁,包括环烷基)-S-2-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酯及相应烷基化盐或质子化盐 (4) 硫芥气 2- 氯乙基氯甲基琉醚 (2625-76-5) 芥手气:二(2- 氯乙基) 硫醚 (50S-60-2) 二(2- 氯乙硫基) 甲烷 (63869-13-6) 倍半芥气:1 ,2- 二(2- 氯乙硫基) 乙烷 (3563-36-8) l ,3- 二(2- 氯乙琉基) 正丙烷 (639O5-10-2) l ,4- 二(2- 氯已琉基) 正丁烷 (142868-93-7) l ,5- 二(2- 氯乙硫基) 正戊烷 (142868-94-8) 氧芥气;二(2- 氯乙硫基乙基) 醚 (63918-89-8) (5) 路易氏剂 路易氏剂1 :2- 氯乙烯基二氯肿 (541-25-3) 路易氏剂2 :二(2- 氯乙烯基) 氯肿 (40334-69-8) 路易氏剂3 :三(2- 氯乙烯基) 肿 (40334-70-1) (6) 氮芥气 HN1 :N ,N- 二(2- 氯乙基) 乙胺 (538-07-8) HN2 :N ,N- 二(2- 氯乙基) 甲胺 (51-75-2) HN3 :三(2- 氯乙基) 胺 (565-77-l (7) 石房蛤毒素 (35523-89-8) (8) 蓖麻毒素 (90O9-86-3) (9) 烷基( 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 膦酰二氟 10) 烷基( 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 亚磷酸 烷基( 氢或少于或等于10 个碳原子的碳链,包括环烷基)-2-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酯及相应烷基化盐或质子化盐 (11) 氯沙林:甲基氯膦酸异丙酯 (1445-76-7)(12) 氮梭曼:甲基氯膦酸频那酯 (7040-57-5) 第二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 A . (1) 胺吸膦:硫代磷酸二乙基-S-2- 二乙氨基乙酯及相应烷基化盐或质子化盐 (78-53-5) (2) PFIB :1 ,1 ,3 ,3 ,3- 五氟-2- 三氟甲基-1- 丙烯( 又名:全氟异丁烯;八氟异丁烯) (382-21-8) (3) BZ :二苯乙醇酸-3- 奎宁环酯() (6581-06-2) B . (4) 含有一个磷原子并有一个甲基、乙基或( 正或异) 丙基原子团与该膦原子结合的化学品,不包括含更多碳原子的情形,但第一类名录所列者除外。 (5)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膦酰二卤 (6) 二烷( 甲、已、正丙或异丙) 氨基膦酸二烷 ( 甲、乙、正丙或异丙) 酯 (7) 三氯化砷 (7784-34-l) (8) 2 ,2- 二苯基-2- 羟基乙酸:二苯羟乙酸;二苯乙醇酸 (76-93-7) (9) 奎宁环-3- 醇 (1619-34-7) (10)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基-2- 氯及相应质子化盐 (11) 二烷(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2- 醇及相应质子化盐 (12) 烷基( 甲、乙、正丙或异丙) 氨基乙-2- 硫醇及相应质子化盐 (13) 硫二甘醇:二(2- 羟乙基) 硫醚;硫代双乙醇 (111-48-8) (14) 频那基醇:3 ,3- 二甲基丁-2- 醇 (464-07-3) 第三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 A . (1) 光气:碳酰二氯 (75-44-5) (2) 氯化氰 (506-77-4) (3) 氰化氢 (74-90-8) (4) 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 (76-06-2) B . (5) 磷酰氯:三氯氧磷;氧氯化磷 (10025-87-3) (6) 三氯化磷 (7719-12-2) (7) 五氯化磷 (10026-13-8) (8) 亚磷酸三甲酯 (121-45-9) (9) 亚磷酸三乙酯 (122-52-l) (10) 亚磷酸二甲酯 (868-85-9) (11) 亚磷酸二乙酯 (762-94-9) (12) 一氯化硫 (10025-679) (13) 二氯化硫 (10545-99-0) (14) 亚硫酰氯:氯化亚砜;氧氯化硫 (7719-09-7) (15) 乙基二乙醇胺 (139-87-7) (16) 甲基二乙醇胺 (105-59-9) (17) 三乙醇胺 (102-71-6) (18) 3- 羟基-l- 甲基哌啶 (3554-74-3) (19) 3- 奎宁环酮 (3731-38-2) (20) 频哪酮 (75-97-8) (21) 氰化钾 (151-50-8) (22) 氰化钠 (143-33-9) (23) 五硫化二磷 (1314-80-3) (24) 二甲胺 (124-40-3) (25) 三乙醇胺盐酸盐 (637-39-8) (26) 二甲胺盐酸盐 (606-59-2) (27) 二苯乙醇酸甲酯 (76-89-1)
同志剧毒
沙林
英文名称Sarin,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研发杀虫剂的副产物而获得的一种致命神经性毒气,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化学式:(CH3)2CHOOPF(CH3)
它是常用的军用毒剂,按伤害作用分类为神经性毒剂。
甲氟膦酸异丙酯,即沙林(沙林毒气)。
沙林,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研发的一种致命神经性毒气,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
化学式:C4H10FO2P
1:有机氯化物
有机氯化物在极压条件下摩擦系数小,所赋予润滑脂的极压性能比抗磨性好,但在高温和有水条件下极压性能会下降。并引起金属腐蚀和锈蚀。常用添加量为1%--10%。氯化石蜡是一种较古老的极压添加剂产品,浅**至**粘稠液体,因含氯量不同又分为三种,氯化石蜡42,氯化石蜡50和氯化石蜡52。氯化石蜡加热到120℃以上会缓慢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所以经常与金属磺酸盐类防锈剂共同使用。
2:有机硫化物
有机硫化物比氯化物更能有效地抵抗负荷,其中硫化动物油形成的膜在700℃的高温下仍不失效,水解安定性好,但摩擦系数大。添加量一般为1%--5%。代表性产品有:硫化猪油,具有良好的油溶性,能使油品在高负荷下保持油膜润滑。可用于切削液、导轨油、齿轮油、液压导轨油发动机磨合油、润滑脂等。由于材料的限制,现在已发展了多种替代品。硫化棉籽油,红肿色透明液体,具有良好的油溶性能、极压性、抗氧化性、可降低摩擦系数。添加量一般为1%--3%。
硫化烯烃棉籽油,深红色透明粘稠液体,易溶于石油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抗氧和低摩擦系数等性能,是硫化鲸鱼油的理想替代品。常与其它添加剂复合使用,添加量一般为05%--4%。
硫化异丁烯,以异丁烯为原料,先用氯化硫进行硫化,再用硫化钠脱氯硫化,并用碱精致而成 ,具有良好的油溶性和极压性,腐蚀性小。多用于极压抗磨型润滑油脂。
二苄基二硫,白色或微**树枝状晶体,具有良好的极压性能,油溶性稍差,用量超过28%即会析出,添加量一般为1%--2%。
3:有机磷化物
含磷化合物可以提高润滑脂的抗磨性,虽然酸性磷酸酯的承载能力强于中性磷酸酯,但酸性磷酸酯化学活性强,易造成金属腐蚀故很少使用,常用的是:磷酸三甲酚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和亚磷酸二正丁酯等。
磷酸三甲酚酯,为浅**油状液体,有毒,凝点-35℃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等有机溶剂,具有阻燃性和良好的抗磨性能,常与其它极压添加剂配合使用,增强极压抗磨性能。添加量一般为05%--5%。
亚磷酸二正丁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具有酸性,使用中可添加适量碱性防锈剂,克服对金属的腐蚀,经常与含硫的极压添加剂复配使用,增强极压抗磨效果。
磷酸三苯酯,白色或微**针状结晶,具芳香气味有毒,不溶于水,微溶于醇,能溶于苯、氯仿和丙酮,也能溶于植物油。主要用作纤维素的阻燃增塑剂,作润滑脂抗磨添加剂时,添加量一般为05%--1%。
4:有机金属盐
有机钼盐、锑盐、铅盐不但可以有效地改进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和防锈性。但是油溶性稍差,常常借助润滑脂分散工艺将这类添加剂均匀分散在润滑脂中。常用的有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和环烷酸铅等。添加量一般为1%--5%。
环烷酸铅为**半固体粘稠物,熔点接近100℃,不溶于水,溶于乙醚、苯、甲等,易乳化水解,在酸性油中产生沉淀。热稳定性差,温度在80℃以上就会分解,由于含有重金属铅,对环境有污染,现被许多行业禁止使用。
5:硼酸盐和硼酸酯
硼酸盐抗极压能力远大于硫磷型和氯铅型添加剂,是一种新型的润滑脂极压添加剂。把无定形微球型硼酸盐分散在润滑油中形成的油状分散体。无味、无毒。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和热稳定性,对铜无腐蚀。微溶于水,可用于不与水接触的齿轮油和润滑脂。
新型的极压抗磨剂,不含硫磷氯等活泼元素,惰性添加剂,通过分散剂(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钠)将无机硼酸盐以极细的颗粒分散在矿物油中,分散体系中硼酸盐是非结晶小球。平均直径01μm。
使用优点如下:抗磨极压效果好,特别是在低粘度油中具有良好的抗磨极压效果。有节能油的齿轮油,就是低粘度油加含硼添加剂制成,满足了抗磨极压性的要求。硼酸盐极压剂使用寿命长,其作用机理是由渗硼形成的FexBy形式的极压膜,这一层表面膜有较高硬度,良好的抗磨性,较好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而含硫磷氯活泼元素的极压性,作用机理主要是活泼元素同金属起化学反应生成一层膜,这层膜的抗剪切强度比基础金属低,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这层膜很容易被磨掉,这样添加剂消耗的比硼酸盐要快。
硼酸盐添加剂的抗磨性,对金属材料的选择性不敏感,对各种金属材料都比较适应,而含磷硫氯添加剂,抗磨性好坏跟金属机体有关系。如对18Gr2Ni4WA钢材质的润滑,加入硫磷添加剂的润滑油抗极压效果一般,在含氯添加剂的油中抗极压性能好。50号碳钢材质,含磷添加剂的润滑油抗压效果一般,在含氯和硫添加剂的油中抗极压性能好。45#钢材质,含磷硫添加剂的润滑油抗压效果一般,在含氯添加剂的油中抗极压性能好。镉镍钼合金钢材质,含磷氯添加剂的润滑油抗压效果一般,在含硫添加剂的油中抗极压性能好。而硼酸盐添加剂对上述的所有材质抗极压性能都很好。
硼酸盐添加剂一般不会造成金属的腐蚀,而含磷硫氯的极压添加剂,若配制的不好,往往造成金属的腐蚀。硼酸盐也基苯没有什么毒性。
硼酸盐极压添加剂同其它添加剂有很好的配伍性。
缺点是,抗水性能稍差,有水存在的情况下不稳定。
主要产品有:偏硼酸钠、偏硼酸钾、三硼酸钾。添加量一般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