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方法 重晶石选矿方法的选择受矿石类型、原矿性质、矿山规模,以及用途等的影响。采用的主要选矿方法如表8 所示。一般残积型矿石容易选,因此,优先选用重选方法;沉积型矿石以及与硫化矿、萤石等伴生的热液型矿石
重晶石是钡的最常见矿物,它的成分为硫酸钡。产于低温热液矿脉中,如石英-重晶石脉,萤石-重晶石脉等,常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辰砂等共生。我国湖南、广西、青海、江西所产的重晶石矿床多是巨大的热液单矿物矿脉。重晶石亦可产于沉积岩中,呈结核状出现,多存在于沉积锰矿床和浅海的泥质、砂质沉积岩中。在风化残余矿床的残积粘土覆盖层内,常成结状、块状。
化学成分:BaO:657%,SO3:343%。成分中有Sr、Pb和Ca类质同像替代。
重晶石的晶体呈大的管状,晶体聚集在一起有时可形成玫瑰花形状或分叉的晶块,这称为冠毛状重晶石。纯的重晶石是无色透明的,一般则呈白、浅,具有玻璃光泽。而且重晶石可以用作白色颜料(我们俗称立德粉),还可用于化工、造纸、纺织填料,在玻璃生产中它可充当助熔剂并增加玻璃的光亮度。但它最主要的是作为加重剂用在钻井行业中及提炼钡。
中文名:重晶石
英文名:Barite
化学式:BaSO4
分子量:23339
密度:43g/cm3
外观:白色斜方晶体
硬度:3~35
条痕:白色
光泽: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颜色:纯净重晶石无色透明,
解理:三向解理
类别:硫酸盐矿物
1矿物学特征
1)矿物名称:重晶石(Barite)。
2)化学成分:(Ba,Sr)SO4,常含Ca、Sr。
3)晶系及结晶习性:斜方晶系,斜方双锥晶类,板状晶体(见图3-3-99、图3-3-100)。粒状、纤维状集合体。
图3-3-99 厚板状重晶石与辰砂伴生
图3-3-100 片状重晶石
4)颜色:浅黄、白至无色。富含Sr的常呈浅蓝色。
5)光泽与透明度:玻璃光泽—树脂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透明—半透明。
6)光性:二轴晶,正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折射率为1636~1648(+0001,-0002);双折射率为0012。
8)多色性:弱。
9)荧光:有时显示荧光,经常显示磷光,呈微弱的蓝色或浅绿色。
10)解理及断口:两组完全解理,性脆。
11)摩氏硬度:3~4。
12)密度:45(+010,-020)g/cm3。
13)放大检查:透明宝石中往往很多气液两相包体,德国产的重晶石中曾有透明猩红色的Hg S心形晶体。
14)保存注意:因松软且易出现解理,不能用作饰品仅供观赏,且对热非常敏感,在火焰中往往会迸裂,须小心。
2宝石学资料
透明无瑕者可加工成刻面型,但要求晶体大于06ct。在法国存有65ct的黄褐色晶种。
3产状及产地
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加拿大的不列颠拿伦比亚省和新斯科舍省是重晶石的重要产地,其他产地有美国、英国、法国等。
重晶石是钡的最常见矿物,它的成分为硫酸钡。产于低温热液矿脉中,如石英-重晶石脉,萤石-重晶石脉等,常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辰砂等共生。我国湖南、广西、青海、江西所产的重晶石矿床多是巨大的热液单矿物矿脉。重晶石亦可产于沉积岩中,呈结核状出现,多存在于沉积锰矿床和浅海的泥质、砂质沉积岩中。在风化残余矿床的残积粘土覆盖层内,常成结状、块状。
利用价值:石油钻探油气井旋转钻探中的环流泥浆加重剂冷却钻头,带走切削下来的碎屑物,润滑钻杆,封闭孔壁,控制油气压力,防止油井自喷,化工生产碳酸钡、氯化钡、硫酸钡、锌钡白、氢氧化钡、氧化钡等各种钡化合物这些钡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试剂、催化剂、糖的精制、纺织、防火、各种焰火、合成橡胶的凝结剂、塑料、杀虫剂、钢的表面淬火、荧光粉、荧光灯、焊药、油脂添加剂等。玻璃去氧剂、澄清剂、助熔剂增加玻璃的光学稳定性、光泽和强度,橡胶、塑料、油漆填料、增光剂、加重剂、建筑混凝土骨料、铺路材料重压沼泽地区埋藏的管道,代替铅板用于核设施、原子能工厂、X光实验室等的屏蔽,延长路面的寿命。
一、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重晶石矿的地质勘查工作相对而言比较薄弱,20世纪8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与外贸出口的迅速增加,促进了重晶石的勘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2年发布的《重晶石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重晶石矿一般工业指标为:
原生矿:
边界品位:w(BaSO4)≥30%。
最低工业品位:w(BaSO4)≥50%。
最低可采厚度:080~150m。
夹石剔除厚度:1~2m。残、坡积矿:
含矿率:≥05t/m3[w(BaSO4)≥45%]。
最低可采厚度:≥030m。
剥采比:≤1。
二、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
1勘查类型划分原则
勘查类型主要根据主要矿体的延展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岩脉的发育程度和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划分,也可与相邻地区的同类矿床进行类比初步确定,随研究程度的提高做适当调整。当矿体不同地段的主要特征差异显著时,可分段确定勘查类型。
2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1)矿体的延展规模
大型矿体:长大于1000m,延深大于500m。
中型矿体:长500~1000m,延深200~500m。
小型矿体:长小于500m,延深小于200m。
(2)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简单: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体厚度变化小,厚度变化系数小于50%。
中等: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脉状,矿体厚度变化中等,变化系数50%~80%。
复杂:矿体呈小透镜状、小扁豆状、复脉状、囊状、串珠状,矿体厚度变化大,厚度变化系数大于80%。
(3)构造、岩脉发育程度
简单:矿体产状稳定,一般无或很少有较大的断层破坏矿体,岩脉不发育。
中等:产状较稳定,有少数较大的断层或岩脉,但对矿体破坏不大。
复杂:产状不稳定,褶皱发育或断层、岩脉发育,对矿体影响和破坏较大。
重晶石矿床的品位一般都比较均匀,在类型划分时可不予考虑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
3勘查类型的划分
第Ⅰ类型(简单型):矿体延展规模为大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简单,构造岩脉发育程度简单,有用组分均匀或较均匀。
第Ⅱ类型(中等型):矿体延展规模为中到大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中等,构造、岩脉发育程度简单或中等,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
第Ⅲ类型(复杂型):矿体延展规模为小到中型,形态复杂程度中等到复杂,构造、岩脉发育程度复杂或中等,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或不均匀。
三、不同勘查类型勘探工程间距的要求
表10-5为根据我国重晶石地质勘查和矿山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的各勘查类型基本控制工程间距,供类比使用参考。勘查工程网度应尽可能为后续勘查工作衔接利用。
表 10-5 重晶石勘查类型基本控制工程间距参考表
表中数据是综合重晶石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的,在勘查工作实践中应根据矿体的实际,灵活掌握使用,以避免工程量的浪费和达不到控制程度要求。对于矿体规模很大,产状稳定的矿床可以适当放稀工程。地表勘查工程间距,一般按相应类型工程间距加密一倍。根据矿床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可以变换和调整走向与倾向的工程间距。在小型矿体勘探阶段,控制矿床的勘探线应不少于三条。
四、采样、样品加工及化验要求
对于重晶石矿而言,其采样及样品加工按一般地质规范要求。样品基本分析项目为BaSO4。根据工业用途不同还需增加其他测试项目,如用于钻井液需增测密度、可溶性碱土金属;用于橡胶造纸填料增测CaO,Mn,Cu,Pb,R2O3。当矿石中其他有用组分达到工业要求时,也应列入基本分析项目。
五、矿床地质经济技术评价要点
重晶石常与各种硫化物(黄铁矿、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及其氧化产物以及石英、萤石等矿物共生;在有色金属矿中重晶石常常是主要脉石矿物,因此在地质勘探时,要特别注意对矿床的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例如,四川呷村铅锌银矿床就是一个复合性矿床,既是硫化物矿床,又是重晶石矿床。矿床下部为黄铁矿和黄铜矿组成的“黄矿带”;中部主要由闪锌矿和方铅矿组成的“黑矿带”;上部为由铅锌矿、含银矿物和重晶石组成的“富银黑矿”-重晶石矿带。贵州务川萤石矿是一个萤石重晶石共生的矿床,矿石中除主要矿物萤石外,还共生有大量的重晶石。川东南及邻近的鄂西和黔东北,产有许多中小型脉状萤石-重晶石矿床;湖北芳畈-青山口矿带是一条铜、铅、重晶石矿带。通过加强综合评价,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保护重晶石资源,我国逐步加大了对重晶石出口的调控力度。2006年9月15日起取消了重晶石的出口退税。从重晶石资源保证程度来看,2004年底基础储量为104957万t,2005年重晶石矿产量为550万t,按80%的回采率计算,消耗储量6875万t。在不考虑资源潜力的情况下,按2006~2020年每年生产550万t重晶石矿石计算,共计消耗103125万t储量。显然,我国重晶石基础储量无法保证,2020年的需求就已消耗殆尽。因此,为充分利用和保护我国重晶石资源,国土资源部提出对重晶石优势矿产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出台了暂停发放采矿许可证的调控政策,鼓励重晶石行业的发展重点朝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的方向发展,真正使我国从一个钡产品生产大国向能够生产多种高档次产品的钡产品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