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砖机采用封闭式皮带输送,严格控制小料半储料量,做到随送随用,防止混凝土受余震影响而提前液化,确保制品强度。混凝土砖机设备整体结构紧凑、设备合理,转动部位采用机械化装置,准确、可靠。降低劳动强度,
现在的免烧砖机都是通过更换模具 可以生产 混凝土砖 砌块砖 广场砖 荷兰砖 路沿砖等
混凝土砖 也是 砌块砖 一般有三种规格 24011553 24011590 390190190
广场砖 一般是 方形砖 可以生产多种规格
荷兰砖 一般是 连锁砖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性能
主要有以下几项:
和易性
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强度
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9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20。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变形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来自两方面:环境因素(温、湿度变化)和外加荷载因素,因此有:
1)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1弹性变形
2非弹性变形
2)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1收缩变形(干缩、自收缩)
2膨胀变形(湿胀)
3)复合作用下的变形
1徐变
耐久性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的能力。混凝土耐久性的好坏,决定混凝土工程的寿命。它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性能,因此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抗渗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为混凝土耐久性。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破坏作用主要有6种:
冰冻-融解循环作用:是最常见的破坏作用,以致有时人们用抗冻性来代表混凝土的耐久性。冻融循环在混凝土中产生内应力,促使裂缝发展、结构疏松,直至表层剥落或整体崩溃。
环境水的作用:包括淡水的浸溶作用、含盐水和酸性水的侵蚀作用等。其中硫酸盐、氯盐、镁盐和酸类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剧烈的腐蚀作用,导致混凝土的迅速破坏。环境水作用的破坏过程可概括成为两种变化:一是减少组分,即混凝土中的某些组分直接溶解或经过分解后溶解;二是增加组分,即溶液中的某些物质进入混凝土中产生化学、物理或物理化学变化,生成新的产物。上述组分的增减导致混凝土体积的不稳定。
风化作用:包括干湿、冷热的循环作用。在温度、湿度变幅大、变化快的地区以及兼有其他破坏因素(例如盐、碱、海水、冻融等)作用时,常能加速混凝土的崩溃。
中性化作用:在空气中的某些酸性气体,如Cl2、H2S和CO2在适当温、湿度条件下使混凝土中液相的碱度降低,引起某些组分的分解,并使体积发生变化。
钢筋锈蚀作用: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因电化学作用生锈,体积增加,胀坏混凝土保护层,结果又加速了钢筋的锈蚀,这种恶性循环使钢筋与混凝土同时受到严重的破坏,成为毁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碱-集料反应:最常见的是水泥或水中的(碱分Na2O、K2O) 和某些活性集料(如蛋白石、燧石、安山岩、方石英)中的SiO2起反应,在界面区生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使体积膨胀,最后能使整个混凝土建筑物崩解。这种反应又名碱-硅酸反应。此外还有碱-硅酸盐反应与碱-碳酸盐反应。
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与基本要求
一、混凝土的优点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材料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必然有其迪特之处,他的优点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易塑性:现代混凝土可以具备很好的工作性,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通过设计和模板形成形态各异的建筑物及构件,可塑性强。
2、经济型:同其他材料相比,混凝土价格较低,容易就地取材,结构建成后的维护费用也较低。
3、安全性:硬化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目前工程构件最高强度可达130MPa,与钢筋有牢固的粘结力,使结构安全性得到保证。
4、耐火性:混凝土一般而言可有1~2小时的防火时效,比起钢铁来说,安全多了,不会像钢结构建筑那样在高温下很快软化造成坍塌。
5、多用型: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适用于多种结构形式,满足多种施工要求,可以根据不同配置不同的混凝土加以满足,我们称之为“万用之石”。
6、耐久性: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种耐久性很好的材料,古罗马建筑经过几千年的风雨仍然屹立不倒。
二、混凝土的缺点
混凝土具有很多优点,同样缺点也不容忽视,主要是:
1、抗拉强度低:是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十分之一,是钢筋抗拉强度的百分之一。
2、延展性不高。属于脆性材料,变形能力差,只能承受少量的张力变形。
3、自重大,比强度低。高层、大跨度建筑物要求材料在保证力学性质的前提下,以清为宜。
4、体积不稳定型。随着温度、湿度环境介质的变化,容易引发体积变化,产生裂纹等内部缺陷。
三、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必须满足五项基本要求
1、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
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
3、满足施工所规定的工作性要求
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
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1、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水,必要时加入外加剂,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程材料。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卵石或碎石为粗骨料、砂为细骨料。
它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能,而且可以随着组成材料及配合比例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能,并且具有可塑性。主要缺点是抗拉强度很低,不能用于承受拉力,易受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它的作用: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程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具成型,浇注成不同形状的构件。
2、钢筋混凝土是采用钢筋做骨架的混凝土构件。这样,钢筋可以承受拉力,增加机械强度。
钢筋混凝土合理地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受力性能材料的强度,比钢结构更节约钢材。
它的主要优点是: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提高了构件的抗拉强度,耐久性,并且具有耐火性、整体性、可塑性,混凝土所用的砂石可就地取材。缺点是:自重大、抗裂性能差、施工时模板费用高。
它的作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良好的粘结作用;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几乎相同,在温度变化时不致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钢筋被混凝土包裹着,使钢筋不会因大气的侵蚀而生锈变质。
1824年发明了波特兰水泥。钢筋混凝土开始被试用于建造各种简单的楼板、柱、基础等。距今约140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