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片真空泵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您好:
1、旋片式真空泵的操作与维护
a. 泵的启动
启动前先检查水冷泵的冷却水是否接通,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用手搬动皮带轮,使泵腔内的油排入油箱。然后按动电机按钮送电,注意电源方向是否接反,泵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b.泵运转注意事项
检查泵油量是否在油标线附近;接通被抽系统阀门时不要开得太快,防止大量喷油;运转中注意有无不正常的噪声和冲击声,注意泵的油温升高,有局部过热时立即停泵,防止卡泵或磨损。
c. 停泵注意事项
停泵一定要从泵入口放大气(一般购买的机组都有自动放气阀);断电后再断水。
d. 泵的维护与保养
不同牌号的泵油不要混用;定出合理的换油周期(与使用条件有关);泵从系统上拆下来时,泵口要塞封,防止脏物进入泵内;泵在使用中应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2、旋片泵的维修
旋片式真空泵的常见故障,有以下几类:
①真空度降低;
②泵不能正常运转,甚至“卡死”;
③在运转中,有较大的噪音、杂音;
④泵体密封不好—漏油;
⑤在启动时,大量喷油滴、油雾,污染环境;
⑥启动困难。
真空泵的常见故障与修理:
工具/原料:真空泵。
方法/步骤:
一、真空泵温太高。
1、被抽气体温度过高。应让气体冷却后再进入真空泵内。
2、吸入硬物使真空泵体磨损。应拆开真空泵除去硬物,对划伤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3、真空泵冷却水流最不够。应加大冷却水流量。
4、装配不当,使转子轴心位移,造成单面磨损。应拆开检查并重新装配。
二、真空泵油有问题。
1、油位过低。应加足油量到油标中心线。
2、油被玷污,油质变坏。应更换新油。
3、油的牌号不符。应换规定牌号的真空泵油。
4、油路不通,真空泵腔内没有保持适当的油量。应检查油路及油阀的进油量,保持油路畅通。
三、转子弹簧变形或折断及旋片动作不灵。
应整修或更换弹簧变形,使转子积旋片配合良好。
四、真空泵运转中摩擦发热。
温升太高,使真空泵油变稀,密封性变差。应通冷却水或用电风扇降温,同时,检查有关部件配合间隙并按规定精度要求进行修理或更换。
旋片真空泵使用
和所有转动设备一样,油式旋片真空泵开机前需要在电机风叶处手动盘车,检查泵内是否有异物卡住。之后加相应型号真空泵油到指定油位且在使用一周内或工作100 h 换油,因为新配件可能会产生杂质影响抽真空效果。禁止在泵进口放有容易被吸入泵内的东西,泵出口如有手动阀门一定要处于开启状态。然后点动,检查转向是否正确再继续运转。进口管线尽可能短易于保持密封性,以免泄漏减少真空度。
旋片真空泵维护
油式旋片真空泵工作介质为真空泵油,真空泵性能表现和油的质量及纯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泵在使用过程中,所抽物料里的杂质和水非常容易通过抽气进入真空泵油中,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真空泵工况甚至烧泵。所以,需要经常对真空泵油进行取样观察。
旋片真空泵是利用转子在装有真空泵油的定子腔内旋转时周期性地将进气口方面容积逐渐扩大而吸入气体,同时逐渐缩小排气口一侧的容积将已吸入的气体压缩并从排气口排出来获得真空。所以腔体、转子和真空泵油的好坏决定着真空泵性能表现。在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真空泵油质量。可以结合实际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制定出恰当的真空泵油和关键部件更换周期,确保真空泵高质量运转。维修时对转子和腔体也要格外注意。
1、电机烧坏:主要为电机定子线圈烧毁,引起原因较多,如瞬间电流过大,电机轴承使用久了被磨损,致使轴承摩擦阻力变大,电机功率加大,引起温度上升,烧毁电机。这时应先检查电机轴承,再检查电机线圈。轴承损坏就更换轴承;电机线圈烧毁则应维修电机,重新绕制定子线圈。轴承和线圈损坏严重时,就需更换电机了。
2、旋片卡阻:主要表现为旋片与泵腔内表面的摩擦阻力过大,致使电机无法带动旋片。原因是旋片变形,转子内的弹簧张开后不能复位,或弹簧压力和旋片自身离心力的合力过大,导致旋片与泵腔内表面的摩擦阻力过大。这时就应及时修复旋片和弹簧,若不能修复则应更换。
真空泵维修,问题2、抽不到真空泵的极限真空度:首先检查真空系统的气密性,看是否有轻微漏气。其次应打开气镇,让泵运行30分钟左右,来抽干非泵油污染引起的可压缩蒸汽,排除可压缩蒸汽对极限真空度的影响。
在排除以上两个因素后,其他原因主要有:泵油污染,需要换油;泵内油过滤器堵塞,引起压缩注油系统油路不畅,供油不足,导致泵体密封不严,这时需要清洗内部油过滤器;配油器阀门变形、磨损或损坏也可导致供油不足,这时应检查更换配油器阀门;
长时间使用引起真空泵的旋片磨损或转子内的弹簧张力不足,,导致吸气室和排气室隔离不严,从而引起真空泵的抽真空性能下降,这时应当更换旋片和弹簧,并清洗转子和泵腔;检查排气阀门,观看其动作是否失灵,导致排气不畅,必要时应更换排气阀门。
真空泵维修,问题3、漏油:旋片式机械真空泵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主要发生在真空泵的油窗、油箱密封垫、电机轴承轴封三个位置上,其主要原因是真空泵使用时间过长而引起这些部位老化,密封失效,从而导致漏油。解决办法:更换老化的油窗、轴封、密封垫和已吸满泵油的毛毡垫,维修完成后,注油前应用爱德华真空泵泵油冲洗真空泵,并用溶剂清洗注油口处的滤网,以保持油箱的清洁
好凯德旋片式真空泵,如果操作不当,往往会出现故障,比如旋片式真空泵真空度下降,冒烟、喷油、油封处漏油,噪音等情况,和泵内的真空泵油乳化等现象。万一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不用恐慌,等停机以后根据故障一一排除。以下是好凯德旋片式真空泵故障维修的方法。
好凯德旋片式真空泵故障处理方法详解
一、旋片式真空泵冒烟和喷油:指旋片式真空泵在运转中排气口冒烟或者喷油。
1、冒烟,如果是泵刚刚开始运转有冒烟的现象,属于正常,如果长时间在冒烟就是不正常了。解决之道:冒烟说明泵的进气口外,包括管道、阀门、容器有修理的情况。检漏以后处理了,冒烟会结束。
2、喷油,说明进气口外有大量的漏点,甚至是进气口暴露大气。解决之道:封住泵的进气口使泵运转,如果不喷油的话,说明有漏点排气阀片损坏,检查排气阀片是否损坏,更换坏的排气阀片。
二、旋片式真空泵噪音:这里指泵的噪音。
1、敲缸,泵运转时发出不规律的响声,似金属敲打金属的声音。这是旋片在击打泵体发出的声音。这种情况主要是配对旋片间的弹簧断或者是收缩或弹出失效造成的。解决之道:打开泵检查旋片弹簧是否损坏。更换好的弹簧。
2、排气阀片噪音,主要是泵的排气阀片破损。解决之道:更换好的排气阀片。
三、旋片式真空泵真空度下降:指当下测得的旋片式真空泵真空度比出厂指标或者以前使用时的真空度低。引起真空度低的原因有很多,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情况。
1、这次加的旋片式真空泵油的牌号和原先的不一样。不同的真空泵油牌号,由于不同牌号油内的饱和蒸汽压不一样,所以其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解决之道:根据产品的型号规格更换正确的新真空泵油。
2、另外也是由于真空泵油造成的真空度低的情况,就是真空泵油乳化变色,或者过脏。解决之道:放干净泵内的所有真空泵油,更换同类型的真空泵油,并解决被抽气体中水蒸气和杂质不进入泵内。
3、被抽气体的温度可能过高。解决之道:降低被抽气体的温度,或可以加一个相应的换热器。
4、泵内的油路不通或者不畅,泵腔内没有保持一定量的油量。解决之道:检查油路是否畅通,并加同类型的真空泵油。
5、配合的间隙改大。这是长期被抽气体内含有粉尘等,造成旋片式真空泵和定子之间磨损后的间隙增大。解决之道:检查间隙是否过大,更换新的零部件。
1.在进行维修之前,准备好检测手段。
2.判断故障,确诊故障。判断准,可省事。确诊要验证。
3.排除故障,先简后繁,先易后难。无须拆卸的不拆。隔膜真空泵机组以减少由于缺少专用工具和操作不当引起新的损伤,减少变化和跑合运转时间。一般的说,拼接式转子是不可拆卸的,否则形位公差就不保,转子就报废了。
4.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泵,应请用户先行清洗,并告知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障维修人员的健康。
5.故障分类
把故障分为运转故障和性能故障。
运转故障可包括泵不转,泵温太高,漏油,漏水,最大功率超标等。
性能故障可包括极限压力、极限全压力、抽气效率、噪声、喷油、气镇性能等不达标或不能满足要求。
6.故障判断与诊断例举
(1)泵不转。情况不明不能先开泵,以免加重故障。用手能盘动和不能盘动。
①泵能盘动而不转。原因可以是联轴器故障打滑电机接线有误电机损坏电源没电等。
②不能盘动或盘起来很重的,原因可以是因为起动泵温太低,泵油粘度太高设计制造原因的停泵返油太多。水环隔膜真空泵油位太高引起的停泵返油太多(加油太多,或有水汽在泵中凝结,或在排气管中凝结的水流回泵中)有异物在泵内(进气管中的焊渣、氧化物旋片弹簧等泵零件的碎屑旋片变形卡住发生了咬合(铜套、转子、中壁、泵盖、定子、轴承)。
(2)泵温太高。指低级排气阀附近测得的最高油温超过使用说明书值。由于泵温升高会使泵油粘度大幅下降,并使泵油的饱和蒸汽压升高,使泵的极限压力升高和抽气效率下降使橡胶件容易老化热膨胀使运转间隙缩小,特别是某些非金属旋片的厚度方向和铜套内孔间隙,影响泵运转的可靠性。泵温太高的原因可以是泵温度太高,进气温度太高,进气冷却装置失效,泵长期连续运转入口压力太高水冷泵冷却水量不足,循环水设计效果不佳温控水量调节阀失效等。
(3)漏油。可以发生在轴封,油箱与泵零部件的密封面,放油塞、油标、油孔闷头、定子部件与支座的通孔连接处,气镇阀(例如2X-8)等部位。可由密封件老化,安装不当,损坏失效,表面不平整、有杂质、粗糙和铸件疏松等引起。如果停泵后返油,油会进入气镇阀,不关气镇阀可能会漏油。
自制橡胶垫时,一定要用耐油橡胶,要按照原设计形状,密封面太大时压不紧会漏油。
(4)漏水可以发生在水管接头,水套闷盖平面,放水孔螺塞,放水阀等处,水套钻穿,铸件缺陷,冻裂,也可能导致漏水。
(5)大功率超标。可由长期连续作入口压力太高、排气压力太高、杂物进人发生咬合、泵温太高、旋片等配合间隙太小、电压太高、泵液返入泵内太多等引起,会使电机损坏。应尽量避免在最大功率附近长期连续运转。如果表面有沉积物,要定期拆开清除。
(6)极限压力不达标。
可由外漏、内漏、油孔堵塞、泵油质量不良或污染变质、有水汽等可凝性物质、仪器仪表失真、泵运转不正常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