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泵和自吸泵的区别是什么
它们使用方法不同,管道泵在启动前,需提前灌水,方可使用,而自吸泵在启动前,无需灌水,仅在初次使用时需要灌水;它们功能不同,管道泵不具有自吸功能,在使用时需要引水,而自吸泵具有自吸功能,无需引水,即可实现干抽,自吸高度在6米左右。
离心泵和自吸泵的区别
什么是自吸泵?
自吸泵的自吸是指在吸人管内不需要充满水但泵体内必须有足够的水的情况下起动泵,有自动排除吸人管内气体的功能,经短时间运转后进入正常工作。泵在初次起动前必须灌入足够的水,以后起动时则由留在泵体内的水再次起动进入正常工作。
自吸泵根据结构及工作原理分为以下几类:气液湿合式(内混式、外混式)水环式射流式(水射流、气体射流)。常用的几种自吸泵性能比较见表1。
表1 几种常用自吸泵性能比较:
性能 气液混合式 水环式 射流式
内混式 外混式
泵效率 较高 较低 高 低
制造成本 低 中 高 高
自吸时间 长 较短 短 短
自吸高度 低于10米 低于10米 低于10米 可高于10米
寿命 长 长 较短 长
自吸离心泵与离心泵的区别:
1)起动前,自吸离心泵首次起动时要向泵体内注人一定量的起动循环水而离心泵每次起动时刚需将进水管内及泵体内同时注满水,或者用辅助装置对进水管进行抽气。
2)装置上,自吸离心泵在进水管下端只装滤网而无底阀而离心泵在进水管下端必须装底阀或者在出口处配有抽气装置。
3)运行时,同样性能参数的泵,一般自吸离心泵要比离心泵的效率低,汽蚀性能较差。
气液混合式自吸离心泵工作时必须完成三个过程:将叶轮内的气体往复带出叶轮有效地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水不断地返回到叶轮中去重新工作。
根据水和气体混合的部位不同,气液混合式自吸离心泵分为内混式和外混式。其中气液分离室中的水回流到叶轮进口处,气体和水在叶轮进口处混合的称内混式自吸离心泵。气液分离室中的水回流到叶轮出口处,气体和水在叶轮外缘处混合的称外混式自吸离心泵。
管道泵是单吸单级离心泵的一种,属立式结构,因其进出口在同一直线上,且进出口口径相同,仿似一段管道,可安装在管道的任何位置故取名为管道泵(又名增压泵)。 结构特点:为单吸单级离心泵,进出口相同并在同一直线上,和轴中心线成直交,为立式泵。更多水泵知识。
家庭自来水压力不足 ,用增压泵好。家庭中的自来水压力小,有的是因为层高的原因,这时候家里面可以给水管安装增压泵,从而能够增加水的压力。无论家庭住在多少层,只要选择适宜的功率大小,就能够满足用水的需求。
自吸泵是吸不出更多水的,所以使用增压泵效果会更加好。增压泵能够将小水流汇集,通过提高压力的方式,增大水的压力,所以打开水龙头花洒的时候,水流量就会比较大。
增压泵工作原理:
先将增压泵内充满液体,然后启动离心泵,叶轮快速转动,叶轮的叶片驱使液体转动,液体转动时依靠惯性向叶轮外缘流去,同时叶轮从吸入室吸进液体。
在这一过程中,叶轮中的液体绕流叶片,在绕流运动中液体作用一升力于叶片,反过来叶片以一个与此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液体,这个力对液体做功,使液体得到能量而流出叶轮,这时液体的动能与压能均增大。
潜污泵的优点是不受水泵吸程的限制、不用愁运转之前灌水。小的潜水泵可以直接放到水里,简单方便。大的潜水泵为方便起降可以安装导轨(自耦装置)。
潜污泵适用场合:比较普用,一般场合都适用。
选潜水泵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有腐蚀性时,最好选用不锈钢耐腐材质的泵,具体选什么不锈钢材质根据腐蚀性大小来定,市场上不锈钢材质用的比较普遍的是SUS#202、SUS#304、SUS#316、SUS#316L。2、水中有杂物(如纸屑、塑料袋、纤维)或少量泥浆(泥浆比例太大最好用泥浆泵或者螺杆泵)时选用带切割装置或者搅拌装置的水泵。3、潜污泵的扬程一般不会太高一般在50m以下。深井泵扬程可以达到200以上,但只能抽不含杂质的清水。
潜污泵一般是污水处理的首选。
管道泵:
管道泵的优点是可以很方便的安装在固定的管道上,一般做管道增压使用。管道泵的叶轮是闭式的,不适合抽取有大量杂质或较大颗粒杂质的污水。管道泵受吸程限制,管道泵的吸程一般只有3-5m,在没装底阀(止回阀)的情况下,进水口离泵的距离一般不能大于5m。
选泵时也应根据水质的腐蚀性选择合适材质的泵。
管道泵很少直接用于污水处理。
自吸泵:
自吸泵的优点是,即使没有装底阀(止回阀)的情况下也不用每次启动时都要灌水。自吸泵的叶轮一般是半开式的,可抽取含少量杂质或颗粒的污水。吸程在5m左右,一般比管道泵高一些,同样的进水口离泵的距离不能超过水泵本生的吸程。
选泵时也应根据水质的腐蚀性选择合适材质的泵。
自吸泵用于污水处理比较普遍。
所以根据以上描述,做污水处理时首先考虑用潜水泵,在潜水泵不方便检修时选用自吸泵,但用自吸泵时一定要考虑到水泵的吸程问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个4KW的自吸泵要四千多,而一个4KW的管道泵却只需要两千元左右
你可以随便找个厂家问问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