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运行中进出水口的压差和水泵扬程有什么关系吗
水泵运行中进出水口的压差和水泵扬程的关系如下:
泵的扬程包括吸程在内,近似为泵出口和入口压力差,扬程用H表示,单位为米(m)。
泵的压力用P表示,单位为Mpa(兆帕),H=P/ρ.如P为1kg/cm2,则H=(lkg/ cm2)/(1000kg/ m3)。
H=(1kg/ cm2)/(1000公斤/m3)=(10000公斤/m2)/1000公斤/m3=10m,1Mpa=10kg/cm2,H=(P2-P1)/ρ。
P2=出口压力,P1=进口压力。
扩展资料:
水泵运行中进出水口的压差和水泵扬程的实验测定:
泵的扬程可通过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注意以下两点:
(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程
没有最小值一说。离心式水泵进出口压差没有最小值一说,因为各泵的曲线形状不同、输送介质的密度不同,导致了无法规定出一个准确的最小值。 但是出口压力不能太低,太低的话说明泵的流量开得太大了。水泵进出口压差不超过四公斤。
2、检查水泵是否经过排气;排气的过程就是打开排气阀,让水流自然的注入到水泵内部,如果看到有水从排气口流出时,那么就表示排气完成,把排气口装上就行了。如果水泵在使用前没有经过排气,那么泵内存有空气,在水泵运行时,水经过进水口到叶轮再输送出去,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使用前需要注水的泵,一定要注水排气后再投入使用。
3、水泵叶轮叶轮损坏或者脱落,新泵出现这种情况的比较少,一般都是用了很长时间的泵会出现磨损或者脱落。由于水中并不是完全纯净的,里边都会有些杂质,特别是抽泥沙之类的泵,磨损更加严重,还有就是潜水排污泵很容易吸到小石子然后打烂泵壳或者叶轮。如果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泵发现流量或者压力小了很多,在管路或泵体没有出现漏了的前提下,可以将泵体打开,查看是否叶轮损坏。
4、查看泵体或者管路是否出现漏水的情况,常见的漏水会出现泵的连接处,也就是机械密封的地方,有时干磨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机封很容易就会损坏;如果你用的是填料密封的话,那么稍微的滴水是正常的现象。
由于液压泵在吸油,所以进油口一般压力很低,或者为负压。假设为0
出油口的压力,与进油口没有任何关系,跟泵的类型,溢流阀的调定压力,负载的大小,都有关系。
以柱塞泵为例,由于这三个因素的不同,它的出油口压力范围能够从1MPa以下,最高能够达到几十MPa。
所以进出口压差对于泵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进水口如果是负压,而进出口大小又一样的话,则压差为0.1+0.3=0.4MPa,是40m,流量50L/min=3m³/h,轴功率=流量×扬程÷367.2÷效率,由于不知道效率。电机功率=轴功率×1.1~1.25。
这个是水循环系统泵机出来至主进水口的压力是0.3mpa,经过机器后剩余0.1mpa,这个一公斤压力是把水压回水箱用的(水箱和泵机都在2楼),所以压差到底是0.4mpa还是压降0.2mpa。
2、水泵出口压力:是指泵的输出端,叶轮后的输水压力,由安装在泵头叶轮后端的压力表测得。
3、离心式水泵入口的负压现象:离心泵叶轮高速旋转时,会在周围产生一个真空负压带,因而离心泵具有一定的抽吸能力。假如离心泵从水位低于叶轮位置处抽水,泵的进口压力为负压;反之,从高于叶轮位置处给离心泵灌水,水是正压灌入泵的进口,进口压力则为正压。
在由密闭供水管线给离心泵供水时,供水管线中本身具有一定的供水压力,泵处于一种灌水状态;当供水管线中供水不足或无水可供时,泵的进口压力表会指在零处,这时泵的入口可能已经处于负压的状态。离心泵处于负压工作状态可能造成叶轮的“气蚀”而损坏叶轮。根据泵的用处不同,离心泵的设计参数也不相同,有的抽水泵允许用来抽低处的水,有的离心泵则要求进口要保持一定的供水压力。离心泵叶轮产生的负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判断泵的工况;一方面,负压反映泵的抽吸能力,另一方面负压反映泵的供水状态。
注解:“负压”是个相对概念,压力不是以零为基准点,而是以一个标准大气压力为基准线。高于基准叫正压,低于基准的就是负压,负压也叫真空压力。
推测你的这台水泵扬程是配高了!设计人员通常会给水泵打上很多安全系数.
在系统实际运行时,冷却水泵扬程不需要那么高,在水泵的工作曲线中,工作点会自动下移,流量增加,扬程下降.如果你通过调节阀门截流增加其水力损失,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只会引起系统报警,冷凝器流量不够会损伤机组!
所以这样的情况,你的阀门没必要关.扬程到不了设计的标准情况不会有任何影响.只是你这台水泵本来可能可以配得更小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