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洒水泵压力小的问题
洒水车工作时无压力要看是完全没有压力还是是压力慢慢变小这两种故障。对于这两种情况,所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不一样的。
一、完全没有压力
1、阀门开关不正确
解决方法:按正确方法打开阀门
2、过滤网堵塞
解决方法: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洒水车的滤网需要定时进行清理。大部分洒水车用户把堰塘或者池塘、河沟作为洒水车的取水源,由于这些地方的水里面难免有赃物或者沙石,一旦这些杂物进入滤网,滤网很易被杂物堵住了甚至磨破滤网,最常见的如沙石,塑料袋。用户只需拆开连接在水泵与控制球阀之间的滤网,把滤网内的滤芯拆下来清洗干净,即可恢复正常。
3、取力器损坏
解决方法:取力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齿轮出现磨损,无法工作,这种情况需要更换取力器。
4、传动轴变形
解决方法:更换传动轴
二、压力慢慢变小
1、洒水泵叶轮磨损
解决方法:洒水泵叶轮磨损是正常现象,洒水车在用过三到五年之后(跟使用频率有关),叶轮会慢慢磨损导致压力变小,此时需要更换叶轮就可以了,一套叶轮成本在300元左右。
2、罐体没水了或阀门垫片漏水
解决方法:罐体没水了或阀门垫片漏水,这种情况下需要下车检查并更换。
温馨提示:如果当地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请打开洒水泵排水阀防止泵体结冰。
水泵填料俗称盘根,防止水泵工作时,水从水泵轴中大量泄漏(少量的泄漏不但是允许的,还是必要的,不然会发生“咬死”现象)。
现在的水泵都趋向采用橡胶水封作为填料,更有采用机械密封的无泄漏水泵。
电动给水泵组运行说明书
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1 泵组型式 1
2 一般说明 1
3 前置泵说明 1
4 给水泵说明 2
5 检测仪表 2
6 技术数据 2
第二章 操作说明 4
1 启动前检查 4
2 启动 4
3 常规检查 4
4 给水泵组热控保护 5
5 停机 6
6 故障检查 6
第三章 安装及投运说明 8
1 安装说明 8
2 投运步骤 9
第一章 概述
泵组型式
HPT200-320-5s+k给水泵组,配套于600MW汽轮发电机组30%容量的电泵或300MW汽轮发电机组50%容量,有汽动泵组和电动泵组二种型式。
电动泵组包括
前置泵型号: FA1D56A
给水泵型号: HPT200-320-5s+k(芯包进口)
电机型号: YKS800-4(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偶合器型号: R16K550.1(进口VOITH)
一般说明
电动泵组的驱动方式及配套型式为:前置泵由电动机的一端直接驱动,给水泵由电机另一端通过液力偶合器驱动。它们之间由叠片式挠性联轴器连接。
给水泵和前置泵的轴承润滑油由液力偶合器润滑油系统供应。每套泵组都配有一前置泵进口滤网、给水泵进口滤网、给水泵出口逆止阀和最小流量再循环系统。
前置泵、给水泵、电机、偶合器装在各自的底座上,底座都固定在一个共同的混凝土基础上。
前置泵说明
总则
该泵为水平、单级轴向分开式,具有一支撑在近中心线的壳体以允许轴向和径向自由膨胀,从而保持对中性。该泵整体安装在装有适合的排水装置的刚性结构的泵座上。
壳体
壳体为高质量的碳钢铸件,是双蜗壳型、水平中心线分开、进出口水管在壳体下半部结构,这样可避免在检修时拆开联接管道。
壳体水平中分结合面上装有压紧的石棉纸柏垫。
为了减少法兰盘在压力载荷与热冲击联合作用下的变形,采用了高强度螺栓,并采用圆柱帽螺母以便于采用最小螺距。
壳体通过一与其浇铸在一起的泵脚,支撑在箱式结构钢焊接的泵座上,壳体和泵座的接合面接近轴的中心线,而键的配置可保持纵向与横向的对中并适合于热膨胀。
壳体上盖上设有排气阀。
叶轮
叶轮是双吸式,不锈钢铸件,加工至精确的配合公差并经过静平衡,双吸式结构可保证叶轮的轴向力基本平衡,在自由端上装有一双向推力轴承。
叶轮是由键固定在轴上,轴向位置是由其两端轮毅的螺母所确定,这种布置使得叶轮能定位在蜗壳的中心线上。
轴
不锈钢锻件,除应力状态,在淬火和回火前先粗加工,热处理后,进行切削加工至径向留3mm余量,然后将轴置于一垂直炉中除应力,再进行最后加工磨削。
叶轮密封环
该环减少泄漏量,安装在壳体腔内,由防转定位销定位。
轴承
泵装有滑动轴承,轴承装在牢固地连接在泵壳端部支撑法兰上的轴承托架上。
轴承为压力油润滑,装有冷却水室及温度测点。
轴封
泵装有机械密封,该机械密封为平衡型,由有弹簧支承的动环和水冷却的静环所组成,分开的填料箱设有一水冷却套,从而使机械密封旋转部分周围的温度较低。
联轴器
泵与电机之间的叠片式联轴器是柔性与扭转刚性兼有的金属叠片式结构。
泵座
泵座是重型坚固箱形截面的型钢结构。
给水泵说明
总则
泵为水平、离心、多级筒体式,由下面二个主要部件组成:
筒体:组成泵的主压力边界的一部分,焊接在管路上,中心线位置处支承在型钢结构的泵座上。
泵内部组件:可以整体从泵筒体内抽出,与筒体一起构成泵的主压力边界。
检测仪表
由本公司提供的检测仪表已列在供货明细表中,该明细表中给出了各仪表的详细型号、安装位置、工作数值、报警和跳闸的整定值。
技术数据
前置泵(按“技术协议”参数为准)
型号 FA1D56A
单位 效率保证点 最大运行点 单泵最小点
进水温度 ℃ 125.3 169.4 169.4
进水密度 kg/m3 938.5 897.9 897.9
进水压力 MPa 0.44 0.98 0.98
流量 t/h 688.6 717.6 167
扬程 m 96 91 110
必须汽蚀余量 m 4.28 4.4 3.1
效率 % 81.7 82.5 44.5
轴功率 kW 220 216 112
转速 r/min 1493
重量 kg 2300
给水泵(按“技术协议”参数为准)
单位 效率保证点 最大运行点 单泵最小点
进水温度 ℃ 125.3 169.4 169.4
进水密度 kg/m3 938.5 897.9 897.9
进水压力 MPa 1.32 1.78 1.95
进口流量 t/h 688.6 717.6 167
出口流量 t/h 606.6 668.6 167
出口压力 MPa 8.01 21.8 28.26
抽头流量 t/h 82 49 -
抽头压力 MPa 4 9,70 -
增压级流量 t/h 74 43 -
增压力压力 MPa 8.8 23.8 -
扬程 m 727 2277 2860
关死点扬程 m 1200 2910 2910
转速 r/min 3711 5678 5678
汽蚀余量(必需) m 38.9 44.7 25.8
效率 % 75 82.4 36
轴功率 kW 1909.9 5506.4 3613
第二章 操作说明
调速给水泵组是锅炉给水系统的组成部份,因此,以下说明应与系统的操作说明一起阅读。
启动前检查
在安装或大修后的第一次启动前,必须保证管道内没有任何阻塞,没有任何会引起泵内部故障的外来物。检查步骤如下:
泵组的电气回路应保证准确无误地安装完毕,电气回路及电机绝缘测试合格;
检查所有仪表是否正确接好,并检查仪表接线和管子联接是否牢固可靠;
给仪表和润滑油泵接好电源;
启动液力偶合器润滑油辅助油泵,从各设备的轴承回油观察窗检查口油是否畅通,检查润滑油系统是否正常;
若是在安装或大修后首次启动,则应该将前置泵与电机处、给水泵与偶合器处的联轴器断开,手动盘动这两个泵,确保能转动自如;
断开电机两端的联轴器,接好电源,启动电机检查其转向,检查结束后要切断电机的电源;
重新装好各联轴器并装好保护罩;
重新接通各电机电源;
打开前置泵壳体、联接管道上的放气孔阀;
微开进口阀,给前置泵、给水泵及各设备注水;
当有水从各放气孔中溢出时关闭这些放气孔阀;
全开泵组的进口阀;
打开再循环阀和再循环截止阀;
按电机使用说明书对电机进行启动前的检查工作;
按液力偶合器使用说明书对偶合器进行启动前的检查工作。
启动
泵组必须在确保已注满水之后才能启动〔见1.1(10)~(12)条〕。
电机的启停频数应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
保证已进行全部的启动前的检查,若给水主管道内无水,开始时不能全开出口阀门,应用此阀控制进人主管道流量,决不能用进口阀来控制泵的流量。
电动泵组正常启动程序:
调速装置设置在最小速度位置;
建立润滑油压力,检查润滑油压力在0.15MPa以上;
闭合给水泵电动机回路断路器;
开出口阀;
逐步提高调整装置的转速,直到泵达到正常转速,置调速装置在自动位置。
常规检查
要求对整个设备建立一个检查系统,锅炉给水泵组构成该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下列检查可以纳入该检查系统中去。所给的检查周期为允许的最大周期。
每日检查:
检查所有的管道接头和阀门的填料盖是否泄漏;
检查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
检查前置泵机械密封是否泄漏;
记录出口压力和电机耗电量,如与以前读数有显著变化应研究;
检查轴承温度;
从观油窗检查润滑油流通情况;
检查电机的空气冷却器的温度;
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在工作油冷油器、润滑油冷油器、电机空冷器和机械密封中正循环;
每月检查:
检查所有可接近的螺栓的紧固性,如有必要加以拧紧。
给水泵组热控保护
泵组启动条件:
前置泵进口阀开;
再循环阀全开;
润滑油压力正常(电泵表压≥0. 15MPa);
除氧器水箱水位正常。
泵组报警条件:
Ⅰ值报警值 Ⅱ值报警值 测点数目
(1)前置泵轴承温度高 75ºC 90ºC 2点
(2)前置泵推力轴承温度高 75ºC 90ºC 4点
(3)给水泵径向轴承温度高 75ºC 90ºC 2点
(4)给水泵推力轴承温度高 80ºC 95ºC 4点
(5)偶合器推力轴承温度高 90ºC 95ºC 2点
(6)偶合器径向轴承温度高 90ºC 95ºC 6点
(7)电机轴承温度高 80ºC 90ºC 2点
(9)电机绕组温度高 120ºC 130ºC 6点
(11)工作油冷油器进口温度高 110ºC 1点
工作油冷油器出口温度高 75C 1点
(12)润滑油冷油器进口温度高 65ºC 1点
润滑油冷油器出口温度高 55ºC 1点
(13)润滑油压力低 表压0.1MPa报警,同时启动电动辅助油泵
表压≥0.3MPa停电动辅助油泵 1点
(14)润滑油过滤器差压高 ≥0.06MPa电泵 1点
(15)前置泵进口滤网差压高 ≥0.06MPa 1点
(16)给水泵进口滤网差压高 ≥0.06MPa 1点
(17)给水泵反转(同时关闭给水泵出水阀) 1点
注:请参照偶合器、电动机等各自说明书
泵组跳闸条件
跳闸值 测点数目
(1)工作油冷油器进油(勺管口油)温度太高 130ºC 1点
(2)润滑油压力太低 表压≤0.08MPa l点
再循环阀应能在流量小于167t/h时自动打开,流量大于367t/h时自动关闭,信
号取自前置泵出口流量孔板。
停机
停电动泵
停止电动机,同时打开再循环阀;
检查润滑油辅助油泵是否随泵组速度下降而自动启动(当润滑油压降至0.1MPa时自动启动),以维持泵组轴承的润滑油供应,泵组停转后,辅助油泵应继续供油至少半小时(亦可采用先开动润滑油辅助油泵后停机的方法);
关闭泵组的进、出口阀(若作为备用,则不应关闭进出口阀);
关闭再循环阀的进出口隔离阀(若为备用,则不能关闭);
保证电机的防凝结加热器接通电源,投入运行。
故障检查
当某一部件或组件出现故障,必须在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前,确定故障的主要原因。
症状 可能原因 处理操作
(1)泵组没能启动 (a)电源故障
(b)电机故障
(c)启动装置故障
(d)泵组内卡住
(e)泵组处于跳闸状态 检查电源
检查电机
检查启动装置
依次隔离泵组各联动设备的
联轴器,确定卡住部位,必
要时进行大修
检查原因,重新整定跳闸值
(2)泵组出力低 (a)电机或电源故障
(b)旋转方向不对
(c)前置泵或给水泵内极度磨
损
(d)再循环系统故障
(e)给水泵转速低 检查电机与电源
检查旋转方向
给水泵解体检查,必要时进
大修
检查该系统工作情况
检查偶合器调速系统和工作
状况
(3)轴承过热
(a)润滑油量不足
(b)泵、偶合器、电机对中不
好
(c)轴承磨损
(d)润滑油规格不对 检查油源
检查对中情况
检查轴承
检查油的规格
(4)泵组在额定工况时功率过大
(a)出口压力低
(b)水泵内转于与静于都件有
磨损
(c)水泵内间隙过大 检查流量
检查间隙
检查间隙
(5)水泵过热或卡住
(a)水泵在断水状况下工作
(b)水泵内部部件磨损
(c)供油不足或油的规格不对
(d)润滑油系统故障
(e)轴承磨损
(f)泵组对中不好 检查进口滤网是否清洁,前
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间隙
检查油源和油的规格
检查该系统
检查轴承
检查轴承对中情况
(6)噪音和振动过大 转子部件动平衡差
(b) 联轴器对中性过差
(c)轴承磨损
(d)地脚螺栓松动
(e)泵内部间隙过大
(f)吸入口失压
(g)联轴器损坏
(h)由于管道支承不良造成振
动而引起共振
(i)再循环系统故障 找出泵组中引起故障的设
备,检查其转子的动平衡
检查对中情况
检查轴承
检查螺栓
检查间隙
检查进水系统
检查联轴器
检查泵组附近管道
检查再循环系统
注.应同时参阅电机、偶合器等有关设备的说明书。
第三章 安装及投运说明
注:前置泵、液力偶合器、给水泵在工地现场均无需解体。
安装说明
一般注意事项
在安装以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查:
检查基础:检查底脚螺栓的预留孔尺寸,从已知的电站标高检查底座是否正确,将横向中心线及轴向中心线在底座上清楚地划出,其基准应是给水泵的出水管中心线;
检查底座在底板垫铁处的水平度和平整段,如果必要,在底板垫铁处研磨混凝土基础以求得两个平面所需水平度和平整度;
现场接收所有主要设备,检查有无损坏及遗漏。
安装电机
详见制造厂说明书.
安装液力偶合器
液力偶合器是高精度的设备,因此,必须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来安装和调准。详细安装说明请参见偶合器说明书。
安装给水泵
使用适当提升设备将给水泵吊起,通过底板,悬垂底脚螺栓,并用螺母及垫圈固定,将螺栓安置在孔的中心;
将给水泵安放在底脚螺栓两边的垫片上;
将给水泵和液力偶合器对准,可使用千分表及内径千分尺,将数据记入提供的检查单上。
重要提示:当以上各节所述工作内容完成以后,安装工程应进行一次独立的检查,并在给水泵组灌浆前,签署出验收单。
给水泵组灌浆
当第1.1节至第1.4节完成并验收后,就应在预留孔内灌浆,一直灌到和基础底座齐平;
在灌浆凝固以前,要进行检查以保证底脚螺栓仍在孔的中心;在旋紧底脚螺栓以前,要有适当的灌浆养护时间。
底板底脚螺栓——拧紧工序
当开始旋紧底板底脚螺栓时,一定要在适当的联轴器轮毂上安装上千分表及相应的支架等装置;
移去电机轴承盖,在轴颈区域内安放一只千分水平仪;旋紧电机底脚螺栓要确保轴的悬垂线在两端轴承处保持相等,并使电机中心线保持正确的标高;
检查所有垫片都已紧密,垫片和底板之间部有良好的表面接触;
将对中用的支架安装在电机联轴器轮毂上,在底脚螺栓旋紧过程中监视电机和液力偶合器的对中,如果对中超过允差,则一定要调整液力偶合器下的垫片,以保持对中结果在规定数据以内;
将对中用的支架安装在偶合器在给水泵一端的联轴器轮毂上,在底脚螺栓旋紧过程中,监视液力偶合器和给水泵的对中;如果对中超出允差,则应调整给水泵下的垫片,以保持对中在规定允差内;
重要提示:在进行任何主要管道的安装工作以前,一定要在检查单上记录一整套完整的偶合器对中数据,横向、轴向健及水泵底脚的间隙。
一旦已得到了满意的对中数据(外部管道未安装)以及所有的键和螺栓的膨胀间隙都已在允差以下时,并已确保所有底板的底脚螺栓都已旋紧时,此时才可能进行最后的灌浆,直至最后完成底座水准面。
注意:如果以上设备的对中结果有可能被安装主要管道工作或其它原因而受到干扰时,则完成到水准面的最后灌浆工作应等待到管道安装工程完成以后再做。然而这部份程序可能要决定于土建施工承包者是否易于接近底板。
将主进水管与前置泵连接
在前置泵法兰和管道的安装过程中一定要经常监视前置泵和电机之间的对中,如果在安装管道期间发现联轴器对中超出了允差,工程必须停止,重新调整进水管道及其支承,以保持正确的联轴器对中。
安装跨接管
在将前置泵和给水泵之间的跨接管法兰螺栓连接以前,法兰之间的间隙应当测量并予记录,法兰面需要在两个平面内平行;
在安装跨接管时,必须经常监视给水泵和液力偶合器之间,及电机和前置泵之间的对中情况,如果这一对中结果超出了允差,工程必须停止,并调查使对中移动的原因,并调整跨接管道及其支架,予以修正;
当跨接管安装按照上述要求完成后,并在允许间隙以内,重新在提供的检查单上记录对中数据。
将出水管接装至给水泵
在安装管道时,一定要经常地监视液力偶合器和给水泵之间的对中,如果对中结果超出允差,工程必须停止,调整出水管及其支架,使对中保持在允许间隙以内;
在管道安装工程完成以后,在提供的检查单上记录对中数据。
系统充满水后的对中检查
当给水系统全部通水时,对中检查需要重新再做,任何对中结果超出允差的都需要调整管道工程的弹簧支架子以纠正。
投运步骤
润滑油系统
确知所有润滑油管道工程已经完成并已有足够的支承;确知所有测试仪表的接点都已安装有相适应的仪器;
检查所有观油玻璃都已按流量方向正确地安装;
检查主要的油过滤器及油冷却器已经正确地安装;
对辅助润滑油泵的电机进行旋转检查,检查绕组电阻并记录其电阻值;
将正确品种的油灌入液力偶合器的油箱内。
润滑油冲洗
将给水泵的传动端及自由端的上半部轴承座移开,检查轴承座的清洁度,移开两者的上部轴承,并重新装回两者的轴承座;
将前置泵的传动端及自由端上半部轴承座移开,将电机两端上半部轴承座移开,检查轴承座的清洁度;移开两者的上半部轴承,并重新装回两者的轴承座;
在每一电机及水泵轴承润滑油进口处安装125目/in的不锈钢丝滤网,并记录每处安装的数量,
在进入通用油箱的口油管上安装125目/in的不锈钢丝滤网;
确知所有油管系统上的阀门都已处于全部开放的位置;
开动辅助润滑油泵并检查油管系统有无泄漏,检查所有观油玻璃,以保证油流量的正常;
在2h的间隔时间内,停运油泵,移出滤网,并检查污染及碎屑;
油管系统应当使用皮本锤敲击的帮助去除各种可能附着在管孔内的固体粒子;
重新安装滤网,并继续进行用油清洗,直至系统的清洁程度已满意;
一旦系统清洁达到满意,移去所有临时滤网。清洁主要的油过滤器。此时将两水泵和电机的上半部轴承重新放入;
当系统全部重新安装完成后,应当开启辅助润滑油泵进行检查,润滑油的压力开关和溢流阀的调整是否正确。
水冷却器
冷却器的给水管应与冷却器脱离连接,并将管道转向冷却器外;管道进行冲洗以确保没有屑粒进入管束;
管道在此时应重新安装,并使有关的放气阀打开,管束应灌以水;当水从放气阀处流出时关闭放气阀。
试运再循环设备
确认再循环管道已完成,所有仪表管道已安装完成,未受损坏;
确认再循环阀已正确安装;
检查阀门电动装置(或气动装置)的全部接线;
检查供电电压应与阀门电动装置铭牌相符;
使用手轮开关阀门,检查阀门运动是否正常;
合上电源开关,按下开启按纽KA,检查输出轴转向;
按下关闭按纽GA,检查输出轴转向;
检查开度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
注:详见各阀门说明书。
管道冲洗(冲进水管)
检查所有给水管已安装完成;
拆开进水管法兰,将进水管转离水泵,面向排水;
确保除氧器内有充分水量可供冲洗;
开启进水阀门冲洗管道,重复进行数次以确保管道内清洁,将进水管重新接向前置泵。
管道冲洗(冲跨接管道)
检查给水泵及前置系之间的跨接管道已经安装完成;
检查跨接管道已有充分的支承;
移去孔板,开启进水阀门冲洗管道,重复冲洗数次;
重新安装孔板。
驱动电机(详细见电动机说明书)
电机在进行下列检查时将联轴器脱开;
检查所有接地条及绝缘片等等的整体性及绝缘性,拆除接地条并检查轴承架的绝缘,使用500V的兆欧表,记录到的数值绝不能低于1000Ω;接地条应在上述检查进行后,重新安装就位。
防凝结加热器的绝缘需用500 V兆欧表检查,数值应予记录;
电机绕组电阻,需用一合适的大型电动兆欧测试器检查,第一个读数应在过 lmin后读取予以记录第二个读数应过10min后读取并记录,记录到的读数需用下列公式计算:
极化指数==
如果极化指数低于1.5,则绕组必须予以干燥并重新检查,在进行这一测试时必须作好一切相应的安全措施。
重要提示:在进行下述测试时,辅助润滑油泵必须运行。
电机应通电,检查旋转方向及磁轴中心;
必须进行2h的无负载运行,以下数据应予记录:
振动;
冷却用空气温度;
油压;
电机转速(用手持测速器);
轴承温度;
电机线圈温度;
测试结束时,电机惰走时间。
注意:确保在测试结束时,将防凝结加热器重新接上电源。
连接电机与液力偶合器(请参照偶合器说明书)
确保联轴器的两半部表面上均无毛刺及损坏;
将联轴器螺栓拧紧到1569N·m;
安装联轴器保护罩。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详见偶合器说明书)
在勺管执行器上临时性地安上两端的限位,检查其活动自由度及功能;
确保油箱内的油位在观察玻璃的上缘;
将辅助润滑油泵开关推上,将冷却器及管道灌满并排除空气;
重新险查油箱油位,确保油位处于高限处;
调整压力开关的切换点,检查其功能;检查温度监视器,如果必要,调整其切换点;
调整执行器处于最小的位置;
检查所有的设备是否处于待运状态,启动辅助润滑油泵;
开启电机并监视其起动;
观察并记录辅助润滑油泵切断时的油压;
检查设备运行是否平稳,检查润滑油压力、温度、过滤状态,并确保管道没有泄漏,如果需要,调整执行器的最小值停止点与被驱动机的最低转速相匹配;
将执行器调整在最大输出速度,调整工作油的温度,用调整冷却水流量来达到;观察该温度,直至达到稳定;如果必要,调整工作油的流量;工作油冷却器的进油温度不得超过100ºC;
测量振动,评定并记录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运行平稳性,测得的振动值旁注明测量点、转速及勺管位置;
断开电机,检查并记录以下各点:
辅助油泵切入时的压力;
惰走时间。
当泵组停止时,断开辅助润滑油泵;
关于液力偶合器的其它说明详见偶合器使用说明书,在首次运行后,清理润滑油过滤器,检查其油位,并检查执行器限位点是否可靠。
连接电机及前置泵
确保两个半联轴器轮毅的表面上均无毛刺及损坏;
装入联轴器间隔件,确保轮毅上的配合符号与间隔件上符号对齐;
将联轴器螺栓拧紧到下列值: 92N·m;
安装联轴器保护罩。
连接液力偶合器及给水泵
确保联轴器的两半部表面上均无毛刺及损坏;
装入联轴器间隔件,确保轮毅上的配合符号与间隔件上符号对齐;
将联轴器螺栓拧紧至325N·m;
安装联轴器保护罩。
给水泵组再循环运行
确保前面各节所包含的全部检查项目都已作出,并检查全系统的整体性;
确知除氧器内已灌满至工作水位;
检查进口滤网已清洁;
检查至前置泵的进口隔离阀门已经开启;
检查再循环阀门已经全开,供电电源已经具备;
开启全部有关的放气阀,系统注水。当水已将系统内空气排尽,关闭放气阀;
确保给水泵的出水阀门已经关闭;
检查所有仪表的阀门都已开启,并已排除空气;
确保和除氧器连接的所有进水和出水隔离阀门都已开启;
检查油箱内的润滑油油位正常;
检查润滑油的冷却水正常;
确信已经有了安全许可证明书;
开动辅助润滑油泵,检查总油管压力处于正常,并从所有观察玻璃内都能见到流量;
置调速液力偶合器的勺管至最低转速位置;
开动电机,泵运行调至最低速度,检查全系统有无泄漏;
一旦水泵机组达到了最低转速并处于稳定状态时,从所有仪表中得到的一整套读数就应予记录,这些读数在第一小时内大约每隔15min应读取一次;
设备转速应增加使出口压力为80%额定压力,并记录全套读数;水泵应在这一转速维持运转约2h,值班记录单应隔15min填写一次;
于是,该设备转速再增加,使出口压为105%额定压力,运行一个短时期,并记录全套读数;
设备于是再转到出口压力为80%额定压力的转速运行。
注意:泵组现在已可供投入运行。
当再循环运行已使用户满意时,该设备应予以关闭,并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设备的惰走时间应予以记录。
1.转子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
2.转静摩擦产生振动。
3.基础刚度不够引起的振动基础灌浆不良,地脚螺栓松动,垫片松动,机座连接不牢固,都将引起剧烈的强迫共振现象。
4.联轴器异常引起的振动。
联轴器安装不正,泵和电机轴不同心,泵与耦合器轴在找正时,未考虑运行时轴向位移的补偿量,联轴器螺栓间隙不均匀,这些都会引起给水泵、电机振动。
5.转子的临界转速引起的振动。
当转子的转速逐渐增加并接近给水泵转子的固有振动频率时,给水泵就会猛烈地振动起来,转速低于或高于这一转速时,就能平稳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部分螺栓承受大部分扭矩,这样就使本来不该产生的不平衡力加到了轴上,从而引起振动。
6.电动机是水泵运行的原动机,电动机好坏直接关系到水泵运行的稳定。电动机轴承损坏,电动机内部磁力不平衡,也会间接引起水泵的振动。安装时如果磁力中心不准确,会导致电机轴来回窜动,会引起前置泵及耦合器的转子跟着窜动,从而导致泵组的振动。
7.汽蚀现象引起的振动。
给水泵的几何安装高度一定,泵的汽蚀余量一定,泵入口的压头减小,压力降低,在水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液体中气体的气化点降低,使泵内发生了汽蚀现象。汽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反复冲击和凝结的过程,伴随着很大的脉动,这些脉动如果频率和泵的固有频率相等,就会引起泵的振动,该振动又将促使更多的气泡产生和破裂,两者相互激励,导致泵更强烈的振动。
8.水泵启动和停机、阀门启闭、工况改变以及事故紧急停机等动态过度过程造成的输水管道内压力急剧变化和水锤作用等,也常常导致给水泵组产生振动。
1、拆下多级给水泵轴承盖,用压铅丝法测记轴承紧力及轴承间隙,然后拆下两端轴承及托架。
2、拆除多级给水泵高压端尾盖,测量平衡盘的窜动量,将百分表垂直装在轴的端面,沿轴承向来回撬动轴,到撬动不动时读数,来回的读数差,即为平衡盘的窜动量。
3、拆下多级给水泵高压侧轴套螺帽,取出轴套及平衡盘,用一套装在平衡盘位置,再将轴套与其螺帽装复,用上述方法测记转子总窜动量。
4、再拆除低压端尾盖,进水段泵壳,轴套及拉出首级叶轮后,拆下穿杆螺栓,按从高压端侧到低压侧的顺序,依次拆下各级泵段,叶轮及轴套等。
5、清除叶轮内外表面,泵壳结合面,密封环,导叶轮和轴套等处的水垢及铁锈,并檫干净。
二、多级给水泵的总装与调整
1、总装多级给水泵前泵壳止口间隙测量,目的检查两泵壳之间的同心度。
2、检查导叶轮冲刷磨损状况,测量导叶轮与泵壳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目的检查泵壳压紧后,导叶的密封及预紧力。
3、平衡盘检查,动,静盘接触面积达百分之七十五为合格。
4、多级给水泵泵轴弯曲度测量,弯曲度一般不超过0.05mm,轴表面应光滑无裂纹。
5、叶轮磨损状况,叶轮内孔与轴的配合间隙,口环处与密封环的间隙。
6、转子试装,将叶轮,平衡盘,轴套从低压侧到高压侧的顺序依次装在轴上,拧紧轴套螺帽,然后用百分表分别侧记各部位的晃动。目的:消除转子紧态晃动,以免内部摩擦,减少振动。
7、按解体步骤的方法从低压端开始按顺序组装。
8、首级叶轮出口中心的定位,要求叶轮的出口槽道中心,必须对正导叶的入口槽道中心,如果不垂合就会降低水泵的效率。
9、组装多级给水泵完毕检查转子总窜动量和轴向位置调整。
10、推力盘轴承的调整可根据推力盘与推力瓦块的间隙来调整工作瓦块背部的垫片。
11、转子与静子同心度的调整;调整轴承架下的调整螺栓,或者轴瓦下面的垫片厚度。
12、盘根装填,压盖的松紧调整应适当,压的过送容易渗透,压的过紧盘根与轴套发热,甚至烧毁。
13、调整试运行。
根据排灌的实际需要,选择确定额定流量和额定扬程与之相适应的泵的类型和数量,以保证又能在高效、经济地完成排灌任务。选择排灌泵的一般方法如下:
①确定水泵的设计流量。
②确定水泵的设计扬程。
③确定水泵的口径。
④确定水泵的类型。
⑤利用“水泵性能表”和“水泵性能综合型谱图”选择水泵的型号。
⑥确定水泵的台数。
(2)动力机的选择
动力机主要采用电动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电动机的主要特点是:在功率相同时,电动机比柴油机体积小,质量轻,运行平稳,振动小,结构简单,泵房的土建投资较省,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运行费用较低,便于实现自动控制。但包括输、变电设备在内,其设备投资高,必须有电力供应,而且受电网电压的影响较大。
柴油机的主要特点是:它不受电源限制,易于变速运行,比较机动、灵活。但其结构较复杂,容易产生故障,操作、维护较麻烦,要求较高,成本和运行费用也较电动机为高。
可见,两者比较起来各有优缺点,究竟采用哪一种动力机,应考虑不同地区的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类型。
(3)水泵启动前的检查工作
为了保证水泵的安全运转,水泵在启动前应对机组做全面仔细地检查,特别是新安装或很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水泵,启动前更要注意做好检查工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①检查水泵和动力机的地脚螺钉和各部位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或脱落,如有应拧紧或补上。
②转动联轴器或皮带轮,检查叶轮旋转是否灵活,水泵内有无不正常声音,判断转向是否正确。对于新安装的水泵,在第一次启动时,检查其转向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对于直接与电动机相连接的离心泵,则要检查泵的转向是否与泵上的转向牌箭头一致。如果不一致,只需将电动机的任意两根接线调换一下即可。如果泵上没有转向牌箭头,对泵壳是蜗壳式的,可以根据泵的外形来判断,即泵的旋转方向与蜗壳由小变大的方向一致;对不是蜗壳式的泵,则只能从叶片的形状来判断,即泵应顺着叶片的弯曲方向旋转。
对于用柴油机拖动的离心泵,可以直接根据柴油机和水泵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所用的转动方式来判断。因为柴油机的转向从功率输出端看固定为逆时针方向。如果转向不对,必须改变传动方式或柴油机的安装位置。
③检查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是否合适。
④检查轴承润滑情况,润滑油是否充足干净,油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⑤清除离心泵进水口的杂物(堵塞物和漂浮物),以防开机后将杂物吸进泵内而破坏叶轮。
⑥检查防护安全工作,启动前应将机组上的工具及其他物件移开,以免开机后被震落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⑦向离心泵内加灌引水,直至泵体上的放气塞冒水为止。
⑧离心泵启动前,应先关闭出水管上的闸阀。因为流量为零时离心泵的轴功率最小,这会使机组的负载和承受的阻力矩大大减小,便于平稳启动。否则可能使机组启动困难,甚至引起事故。
(4)水泵的启动
当水泵内和进水管路内全部充满水后,关闭抽气孔或灌水装置的阀门,然后启动动力机(电动机或柴油机)。离心泵的出水管路上一般均装有闭阀,机组启动达额定转速后,应立即把闸阀打开出水,否则泵内水流就会不断地在泵壳内循环流动而发热,造成水泵的某些零部件损坏。
若离心泵出口装有压力表,启动前应将其关闭,启动结束出水正常后再将其接通进行测量,以免当闸阀关死时,可能因泵内的压力超过表的量程而将压力表损坏。
(5)水泵运行中的监视
①注意机组有无不正常的响声和振动。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机组应该平稳,声音应该正常连续。如果出现机组振动过大或有杂音,就说明机组有了故障,这时应该停车检查,排除隐患。
②注意轴承温度和油量的检查。离心泵运行中应经常用温度表或半导体点温计测量轴承的温度,并查看润滑油是否足够。一般滑动轴承的最大容许温度可达到85℃,滚动轴承的最大容许温度可达到90℃。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温度表或半导体点温计,也可以用手摸轴承座,如果感到烫手时,说明温度过高,必须停机检查。一般加油过多或过少以及油质过稠或混进其他杂质等原因都能使轴承发热。轴承内的润滑油要适中,用油环润滑的轴承,一般油环被浸没15mm左右。滚珠轴承用黄油润滑,黄油以加到轴承箱容量的1/3左右为准。换油时间一般为500h一次,新水泵适当提前换油。加油量的多少与换油的时间,可以根据制造厂的规定进行。
③注意检查动力机的温度。在动力机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检查动力机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必须立即停机检查。
④注意水泵填料密封是否正常。填料不可压得过紧或过松,运转时须有水陆续滴出,根据经验,水从填料涵滴出以每分钟60滴左右为宜。另外要注意进水管段接头是否严密,水泵进口处是否漏气。
⑤注意仪表指针的变化。仪表最能反映出泵水装置的运行情况,往往水泵发生故障,仪表上有预兆,所以,我们要经常注意观察各种仪表的情况。一般农村电力排灌系统都装有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有的离心泵、混流泵还装有真空表和压力表。若运行情况正常,仪表指针的位置总是稳定在一个位置上。如运行中出现了异常情况,仪表就会剧烈地变化与跳动,应立即查明原因。例如,真空表读数上升,可能是进水管口被堵塞或水源水位下降;压力表读数上升,可能是出水管口被堵塞;压力表读数下降,可能是因皮带打滑而使水泵转速降低,或因进水管路漏气而吸入了空气,或因叶轮被堵塞。对于电动机,在符合要求的线路电压下运行时,电流表读数增加或减小,就意味着水泵轴功率的增加或减小。因此应注意电流表的读数是否超出额定值,一般不允许电动机长期超载运行。
⑥注意进水池的水位变化。如果进水池的水位低于规定的最低水位,应停止水泵工作,以免发生汽蚀,损坏水泵叶轮。如果水泵的进水口或者进水池拦污栅前有杂物堵塞,应立即加以清除。
材质:天然橡胶特点:密封性好,耐磨损,静音尺寸:定制应用领域:鱼缸打氧水泵橡胶、微型电动隔膜泵、水族氧气泵鱼缸打氧水泵垫片、微型电动隔膜泵橡胶垫片、水族氧气泵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