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水泵工作前先要灌满水,目的是?
两个目的,一防止气蚀,二防止水泵吸不上水,水泵干转。
一般水泵有个最大安装高度,就是水泵距离睡眠水面的高差,一旦超过这个安装高度,就需要灌水,若不灌水,则无法抽水。
水泵在运转的时候,吸入口压力降低,吸入空气,会造成干转,时间长了,容易烧坏水泵。
如果不灌满水,叶轮只是带动泵内的空气旋转,因为空气的重度很小,产生的离心力太小,不能把泵内和管路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即不能再泵内产生真空,因而水就吸不上来。
灌泵是指离心泵启动前,向泵和吸入管内注入液体。由于离心泵结构特点的要求,只有当泵的腔体内充满液体时,液体从叶轮中心流向边缘后,在叶轮中心部分才能形成低压并吸入液体,所以一般离心泵在启动前均需灌泵,而且为了保证灌泵时不漏液,在吸入管路上装有阀。
扩展资料:
使用离心泵的注意事项
离心泵是一种叶片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叶片和液体的相互作用,叶片将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离心泵的启动要注意四点:
1、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所产生的扬程有一限定值。工作点流量和轴功率取决于与泵连接的装置系统的情况(位差、压力差和管路损失)。扬程随流量而改变。
2、工作稳定,输送连续,流量和压力无脉动。
3、一般无自吸能力,需要将泵先灌满液体或将管路抽成真空后才能开始工作。
4、离心泵在排出管路阀门关闭状态下启动,旋涡泵和轴流泵在阀门全开状态下启动,以减少启动功率。
因为离心泵是靠叶轮离心力形成真空的吸力把水提起,所以,离心泵启动时,必须先把闸阀关闭,灌水。水位超过叶轮部位以上,排出离心泵中的空气,才可启动。启动后,叶轮周围形成真空,把水向上吸,其闸阀可自动打开,把水提起。因此,必须先闭闸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离心泵
百度百科—灌泵
造成离心泵异常振动和噪声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机械方面原因,通常有:
(l)转动部件不平衡。除制造或焊补后的转子动平衡不合格外,叶轮局部腐蚀、磨损或淤塞也可能会使其失去平衡。
(2)动、静部件擦碰。这可能是由泵轴弯曲、轴承磨损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因轴向推力平衡装置失效,导致叶轮轴向移动而碰触泵壳。
(3)泵基座不好。例如地脚螺栓松动、底座刚度不足而与泵发生共振或底座下沉使轴线失中。
(4)联轴节对中不良或管路安装不妥导致泵轴失中。
(5)原动机本身振动,可脱开联轴节进行运转检查。
第二是液体方面的原因,可能是:
汽蚀现象。这种现象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通常是在流量较大时产生,频率较高(600~25000hz),可查看吸入真空度是否过大以帮助判断。通常可用减小流量(如关小排出阀或降低转速)、降低液温或增大流注高度等办法来消除。
离心泵没有灌水的话里面就会有一段空气,很难抽水,所谓的虹吸原理其实也跟这个类似。而且离心泵它是靠甩水才能获得一个离心力,也就是靠这个力量产生负压。
没有灌水的话只靠空气产生负压是不够的,除非是从高往低,有一个重力压力,但是从低往高的话就需要进行灌水的。
如果是已经灌水了还不能正常运作,很可能是水管里面还有很多空气,有空气的话就形成了通路,这样也是起不到作用的。
扩展资料:
稳压罐的作用就是稳定压力的作用,可以将出口管道上面的阀门打开,进行自动灌水,同时用水的时候就会将管道里面的水注满,出口管道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时,开关会自动停止,这时候就开始稳压了,这就是现代全自动抽水泵,非常的方便。
在设计的时候,设计了一个自动灌水的装置,但是使用的泵还是离心泵,所以说现在大多数也没有人工灌水的,因为实现了自动灌水,在过去的话确实要灌水。
如果是抽不动,准是里面空气太多了,需要注水,这是比较麻烦的,这个我是亲身体会过,必须要注满水在启动泵才能抽动。
在分析了上述几种情况后,来讲讲为什么要灌泵?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靠叶轮的叶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输送介质输送到高压端的出口,那么在吸入口形成一个真空,介质再被吸入,如此循环。如果不灌水(应该确切的说是介质),离心泵就是无介质运转,不能工作不说,由于叶轮和泵体的口环间隙很小,干转后发生摩擦粘连,极易发生机械事故,从而导致泵设备毁坏。所以在离心泵的手册里首先会注明:严禁无液空转。说的简单点就是:灌泵就是把叶轮里面的空气排除来,离心泵才能工作。
长时间的憋泵,容易导致输送介质温度升温,导致介质容易气化,从而产生汽蚀等现象,也就是你说的毁泵了!通常关出口阀启动后,应立即看压力表,开出口阀,调整到额定工况。
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