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什么叫水泵的效率曲线
1、水泵的有效功率Ne(指流体所获得的机械能的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值称为效率,η= Ne / N。
2、图中的η-Q曲线就是效率曲线,它是表示水泵的扬程、流量和效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水泵的性能曲线常见的就三条,即流量和扬程曲线,流量和效率曲线,流量和输入功率的曲线,均是以流量为x轴,扬程、效率、输入功率为y轴,从0流量点开始测试直至最大流量点,找到每个工况点x和y轴的交叉点,然后连接绘制一条曲线。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流量的变化,扬程、效率及输入功率的变化曲线。曲线完成后怎么判别呢?以额定的流量和扬程的交点为中心,根据流量和扬程的容差绘制一个十字坐标线,然后看扬程曲线是否与这个十字线相交或相切,如相交或相切,则可判定该水泵扬程性能合格。当然性能曲线还包括效率和输入功率曲线,是以x和y轴的0点为起点至额定流量、扬程的交点做一条射线来进行分析。建议你参考gb/t
3216标准。
容积效率 = 出水流量/通过叶轮的流量
水泵的效率是随着工作点的变化而变化的,等效率曲线是指效率相等的那些工作点(流量 Q、扬程 H)连起来的曲线。在等效率曲线上,虽然工作点(流量 Q、扬程 H)不同,但它们的工作效率都相等。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Q-H(流量-扬程)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相应于效率最高值的(Qo,Ho)点的参数,即为水泵铭牌上所列的各数据。它将是该水泵最经济工作的一个点。在该点左右的一定范围内(一般不低于最高效率点的10%左右)都属于效率较高的区段,称为水泵的高效段。在选泵时,应使泵站设计所要求的流量和扬程能落在高效段范围内。
因无法上图,请自找一幅水泵性能曲线图对照着看。主要就这些了。
离心泵性能曲线是泵的设计意图与实际试验作出的,通常用迪卡尔第一座标系绘制而成。其横座标表示泵的流量,纵座标表示泵的扬程,特定离心泵的流量与扬程曲线是条向下弯曲线,表示其泵扬程减小而其流量增加。
在这个座标中,还有一个功率曲线,其是一根向上的曲线,表示泵的功率随着流量增加而功率增加,扬程减小而功率下降。还有一根效率曲线,其是一根中间高,两边低的曲线,说明其效率中间部分最高,两边部分效率下降。因此,选择泵的时候,要使泵的流量与扬程应落在效率曲线最高点的附件。
扩展资料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八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盖,挡水圈,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轴向力平衡装置。
1、 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
2、 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 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 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5、 填料函主要由填料,不让泵内的水流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注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
6、轴向力平衡装置,在离心泵运行过程中,由于液体是在低压下进入叶轮,而在高压下流出,使叶轮两侧所受压力不等,产生了指向入口方向的轴向推力,会引起转子发生轴向窜动,产生磨损和振动,因此应设置轴向推力轴承,以便平衡轴向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性能曲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心泵
特性曲线包括:流量-扬程曲线(Q-H),流量-效率曲线(Q-η),流量-功率曲线(Q-N),流量-汽蚀余量曲线(Q-(NPSH)r),性能曲线作用是泵的任意的流量点,都可以在曲线上找出一组与其相对的扬程,功率,效率和汽蚀余量值,这一组参数称为工作状态,简称工况或工况点,离心泵最高效率点的工况称为最佳工况点,最佳工况点一般为设计工况点。一般离心泵的额定参数即设计工况点和最佳工况点相重合或很接近。在实践选效率区间运行,即节能,又能保证泵正常工作,因此了解泵的性能参数相当重要。
如果已知泵在某一转速下的Q-H性能曲线,则用比例定律即式(2-33), (2-34)可以求得通用性能曲线。用比例定律计算出来的I, I', 1"各点,为相似工况点,由相似工况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相似工况曲线,它是一条通过座标原点的二次抛物线,由相似定律指出在转速和几何尺寸相差不大时,相似工况点的效率相等。因此,相似工况曲线也就是等效率曲线。
但需指出,由试验作出的通用性能曲线中的等效率曲线和用比例定律计算出的通过座标原点的等效率曲线相比,我们看到,在转速相差不大时,二者是一致的。在转速逐渐降低时,二者则发生差异,由试验得到的等效率曲线在转速较低时,则向效率较高的方向偏移,因而实际的等效率曲线不通过座标原点而连成椭圆形。这就说明,工况相似,效率相等,只能在转速相差不大时成立。转速相差越大,二者的效率相差越大。原因是相似工况点是在假定各种损失不变下换算得到的,而当转速相差大时,这些损失变化也大,结果比例特性与试验所得的实际等效率曲线相差也较大。